王先庆:商贸之都:广州城市的灵魂与个性



   如果说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之都、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之都,那么,广州作为全国第三大城市,它最突出的特点和个性是什么呢?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教授认为,广州是中国的商贸之都。千年商都的历史积淀、独特的商业文化、广州人天才般的生意头脑共同凝聚成广州城市的灵魂,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的落户、近1000多个大大小小辐射全国及乃至全球的批发市场、近100条各具特色的商业街、“食在广州”的美食传统、全国商业面积最大最繁华的天河商圈以及它特有的区位条件,成就了它的城市个性。商贸是广州城市的灵魂。任何类似于试图把广州变成“底特律”、工业之都或金融之都之类的反叛,任何试图压抑或背弃广州千年商都这一最具特色和生命力的举措,都将成为广州未来城市发展的曲折甚至灾难。实际上,当你了解到广州商贸流通业的雄厚以及成千上万的各种类型的批发、零售以及大大小小商户在广州的顽强奋斗,当你细细地聆听这些深受全国商界敬仰的不同商人领袖的商业神话时,你会深深地震撼。或许,在金融危机冲击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在“重工业,轻商业”的决策思维已经难以为继的前景下,广州商贸流通业的春天或许应该来了,“千年商都”或许将再度象“十三行时期”或者20世纪80、90年代那样成为“中国商都”了......

    随着广州掀起以新一轮思想解放谋划和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取得的高潮,广州市委、市政府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战略举措,并于9月19日出台了《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确立了现代服务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提出要把广州建设成为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进而从总体上明确了广州产业发展及升级转型的未来方向。

    那么,广州如何发展现代服务业?它的突破口何在?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大课题。对此,广州市商贸流通现代化重点研究基地、广州连锁经营协会、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组织30多名专家组成的课题组调研撰写出版了省内首部流通蓝皮书《广州流通发展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该报告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发挥广州千年商都优势,以商贸流通业为龙头和基础,带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并将商贸流通业发展成为广州最具城市个性以及在全国最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最终将广州千年商都变成国际化大商都”的战略思路。该报告主编王先庆教授经过四年多的调查研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以下四个创新性观念:

 一、“商”是广州城市的灵魂和个性

    广州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品批发中心尤其是小商品批发中心。广州是闻名海内外的千年商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形成了它独特的发展道路和个性特征。广州不仅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中心以及最大的精品首饰、文具、服装等商品的交易基地,而且广交会更把广州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客商聚集中心和进出口商品交易中心。此外,广州还是国内许多现代流通方式的发源地,例如购物中心、货仓式商场、便利店、士多店等大多起源于广州。因此,把商贸流通业作为广州的支柱产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带动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把这种优势转化为资源和动力,在现代城市由工业城市向商业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将使广州在新一轮的竞争中真正确立全国最大商都的地位。

    二、商贸流通业是现代服务业最大的支柱产业

    课题组研究发现,2007年,广州商贸流通业的增加值(包括批发、零售、物流、餐饮、会展等)占全部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一,超过1000亿,从而不仅成为现代服务业最大的产业,而且也是所有产业体系中最大的支柱产业,都远超于汽车、石化、电子三大支柱产业的增加值。因此,确立商贸流通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对于广州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可以说,尽快承认和明确商贸流通业是广州的支柱产业,不仅具有决策思维校正的标志性意义,而且产业发展方向“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那种产业政策体系中长期对商贸流通业近似“视而不见”、不理不睬的状态不能再延续下去了。

    三、商贸流通业是现代服务业的先导性产业和基础产业,是最大的突破口

 王先庆:商贸之都:广州城市的灵魂与个性

    当前,广州的发展进入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而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明确一个优先发展的顺序。根据产业演进规律,商贸流通业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先导性产业和基础产业,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第一波主力,因此,以电子商务、连锁经营、新型批发业、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现代商贸流通业无疑是应得到最大的关注和重视。政府应将资源、政策等向商贸流通业倾斜,将过去给予工业的大量优惠政策和措施转予给商贸流通业。

    四、广州商贸流通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成长性的产业,是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最大推动力

    广州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基础深厚,尽管广州商贸流通企业在单体规模上在全国并不处于领先地位,但大量中小型商贸流通企业的整体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在全国却处于领先地位,“千年商都”孕育和造就了优秀的商业文化。而近几年广州城市的扩张为广州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课题组研究发现,广州的社区商业、城郊商业、河岸商业、城市配送商业、新城区商业、会展型商业、电子商务等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如果得以有效引导、刺激和提升,可以在三五年内,推动广州现代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提升3-5%,从而使广州现代服务业跃上一个新台阶。

注:

1、具体研究内容详见《广州流通发展报告2007-2008》;

2、本文是2008年10月17日在广州举办的“广州千年商都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上的一个新闻稿。该次会议由广州市商贸流通现代化重点基地和广州连锁经营协会主办;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广东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开商网等单位协办;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广州市瑞盈商贸有限公司和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具体承办。在该次会议上发布了2009年蓝皮书的主题:珠三角流通革命——现代流通业发育成长三十年及转型升级问题研究,希望有兴趣的研究人员和业界人士参与并支持;

3、会议其他相关新闻参见《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等相关报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5167.html

更多阅读

王先庆:社保金背后的利益博弈

      从理论上讲,社会保障是国家为百姓利益着想的一种制度设计,是国家、企业和社会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一种基本社会福利制度,应该是企业和个人多赢,尤其是个人欢天喜地的事。但这些年来,我与珠三角的大量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打工者

王先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八大启示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说明:本来,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不在我的研究范围,而且自从六年前我告别金融,投身商贸流通业的研究和知识普及以来,也多次表示自己将不再染指金融研究。我应该继续筹备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的相关活动,用心写自己的

王先庆:商圈分析:谨防沦落为企业决策的道具

——科学研究的假设前提(系列研究四) 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以及科学决策越来越被重视,各种科学分析也越来越成为企业决策的工具。尤其是,就我们商贸流通学科来说,无论企业、政府部门还是个人,也越来越地开始重视科学和运用科学知识了,其

王先庆:模型失效:商圈研究与应用的主要问题

              ——科学研究的假设前提(系列研究三) 商圈分析模型是前人多年研究的成果,对后来商业选址、城市规划甚至是商业经营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前人研究模型时的背景,也不能忽视模型构建的众

声明:《王先庆:商贸之都:广州城市的灵魂与个性》为网友酷不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