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收购双龙案例分析 双龙危机使上汽海外战略受挫

 上汽收购双龙案例分析 双龙危机使上汽海外战略受挫


韩国汽车业在全球危机中遭受重创,上汽集团持股51.3%的韩国双龙汽车公司业绩也大幅下滑,11月双龙汽车销量为3835辆,比去年同期下降62.6%。双龙宣布已无力支付原定于12月24日发放的韩国工厂全体员工的月薪。同时双龙已向上汽求援。但上汽集团对于为双龙提供紧急运营资金一事颇为谨慎。事实上,自2004年上汽集团入主双龙以来,上汽与双龙汽车工会的利益博弈始终不断。双龙汽车工会曾以罢工等形式要求上汽提高工资及福利,阻止双龙在中国生产,并要求上汽注入资金。双龙项目作为上汽曾经引以为豪的海外并购壮举,正面临困境。

分析认为,上汽对双龙的整合不顺是文化隔阂的不断作祟。高傲的韩国人不断挑起事端,这让无数次真诚以待的上汽有苦难言。此外,双龙单一的产品线,也使得上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推进诸如国产化之类的事。而SUV市场的对手林立,也令上汽这方面的步骤相当谨慎。

从实际效果来看,上汽收购双龙不但没有给自身带来实质性收益,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资料显示,2005年1月上汽收购双龙汽车48.9%的股份(目前达到51.3%)的收购股价为每股1万韩元,而现在的股价不足900韩元,仅股价下跌一项,就使上汽蒙受5000亿韩元的损失。这意味着仅双龙股价缩水导致的净资产流失,就让上汽的25亿元人民币打了水漂。此外,收购双龙不仅没有让上汽资产增值,还因为技术转让问题让上汽蒙受了“窃取韩国造车机密技术”的不白之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8579.html

更多阅读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成功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一、吉利收购沃尔沃背景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在沃尔沃所在地瑞典哥德堡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的代价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相关资产。作为中国

2016公关危机案例分析 公关危机管理的流程及案例分析

公关危机管理的流程      对于一个企业或者组织、机构来说,危机事件会严重影响其正常运作,因此必须立即妥善处理,也就是要进行及时的公关危机管理。    危机剖析要进行优秀的危机公关管理,首先需要对危机进行研究和剖析。下面

上汽 双龙 上汽收购双龙案彰显中国制造业外购软肋

 《投资家》:上汽收购双龙的失败看似是双龙的问题而直接导致上汽巨亏。从收购背景上来看,当时中国上汽一方存在着怎样的失误与问题?其失败是否与政府主导的“走出去”战略有关?     郑磊:现在距离收购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谈论当初的

上汽收购韩国双龙 大众收购双龙非明智之举

从去年世界汽车市场陷入低迷以后,汽车企业纷纷陷入经营困局,甚至一些企业因为缺乏持续的现金流而放弃品牌,高插“稻草”寻找买家。不过,随着售卖公司的增多以及寻找买主的努力,收购消息甚至谣言满天飞,更多的公司介入收购行动,多家公司在

差异化战略案例分析 思铂睿“差异化战略”咋推进?

  又到岁末,又到车市年度回顾和盘点时,今年中高级车市场尤其热闹和繁荣,而思铂睿则是中高级车市的一道独特风景,难以回避,如同一部大戏出场了一个新主角,虽然登场才几个月,受到的欢迎和掌声就表明了这款车的分量和未来走向。    

声明:《上汽收购双龙案例分析 双龙危机使上汽海外战略受挫》为网友微雨打梨花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