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株21周年 “三株”中场休息,吴炳新暂时领先!



  近年来,每每谈到企业“失败”教训时,总有人拿三株、巨人、沈阳飞龙等说事。

  现在,史玉柱和他的巨人已经重新站立了起来,批评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少,有的批评者甚至已经转变成赞美者了。但对三株和沈阳飞龙等“反面教材”的批评仍然时有耳闻。

  但我认为,三株并没有失败。如果把一次商战比作一场球赛,那么,三株现在其实并没有离场,而只是中场休息;吴炳新也不仅没输,而是相反——他赢了!

aihuau.com

 三株21周年 “三株”中场休息,吴炳新暂时领先!
  为什么说三株没败?

  因为:

一、三株的产品品牌营销成功了

  在对三株等“反面教材”批评的声音里,最核心的观点之一就是,“三株口服液”等产品品牌是因为“短线”操盘,没有打造“百年老店”意识,才造成今天的产品品牌“短命”的。

  但我认为,简单地以产品品牌寿命长短论成败的观点是欠妥的。

  因为,一个企业和一款产品生命周期的长短,是不能代表这个企业和产品成功与否的。评价一家企业和产品成败的核心标准之一,首先应该是它的实际盈利状况和核心盈利能力。

  因为,企业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否为股东、员工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说白了,就是要能够盈利。

  产品只是为了实现企业盈利目标而设计的一个载体。“百年”的产品品牌和“百年老店”能够给企业带来“百年”的长期利润,“短线”产品品牌也能够给企业带来“短期”的利润,“短线企业”也能够给员工和社会创造“短期”的财富。

  因此,从企业经营本质上来说,“百年”品牌与“短线”品牌之间其实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因此,只要产品本身是对消费者有益的,而不是对社会有害的,只要产品是能够为股东、员工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那这个产品的运营就是成功的。

  1994年8月,吴炳新、吴思伟父子在济南注册三株公司时,注册资金仅有30万元。成立当年,仅凭“三株口服液”单一产品(不过是盛着几十毫升“药水儿”的小瓶瓶),销售额就达到了1.25亿;次年猛跳至23亿,第三年就撬起了一个惊人的80亿元的大市场。并且资金负债率为零。三年里,三株公司累计上缴利税18亿元。

  在全国所有大城市、省会城市、绝大多数地级市,三株“一夜之间”迅速地注册了600个子公司,并在县、乡镇建立了2000多个办事处,其营销队伍更是达到史无前例的15万人。引用吴炳新的话就是:“除了邮政网以外,在国内,我还不知道谁的网络比我大。”

  ……

  三株所缔造的“商业帝国”奇迹,至今在国内无人能够企及和超越。

二、三株的“下半场”还有可能再胜

 

  史玉柱和他的巨人已经重新归来,三株能否重新再起?

  首先,与史玉柱东山再起时的窘况相比,三株现在的资本实力要强大得多。众所周知,史玉柱启动脑白金时只有区区50万,这还是一个朋友借给他的。而从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显示,三株现在可调配的“启动”资金,要远远在“50万”之上,以吴炳新在中国保健品企业界的“教父”级“道小保粝胧埂叭昕诜骸闭饪畈菲放贫皆倨穑膊皇敲挥锌赡堋?br>

  其次,即使“三株口服液”这款产品品牌不能东山再起,“三株”公司的其他产品品牌和整个“三株”公司也有二次崛起的能力。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份资料显示,在三株“失败”后,吴炳新还拥有资产40亿,如果这份资料所统计的数据是真实的,我们可以作这样一个假设:回顾起来,三株公司的全面“失败”时间应该是2000年,因为三株公司网站是在2000年关闭的,它的全国销售也是在2000年“几乎停止”的,而2000 年CCTV黄金时段广告标王步步高所中的标的是 1.26亿,如果吴炳新当年还拥有资产40亿,那么,他如果想抛弃“三株口服液”而重新创建一个新的产品品牌,如果想拿下该年CCTV黄金时段广告标王,在CCTV黄金时段投入一年广告费,“砸”出一个全国家喻户晓的产品品牌,我想,不是没有快速成功的可能。

  即使在三株“失败”后,吴炳新的资产远没有40亿。那么,以近年《财富》中国富豪排行版和《胡润》富豪排行统计的数字,吴炳新父子的财富也是不少的,以2007年胡润医药富豪榜为例,吴炳新父子就被排在了第27位,“财富”是15亿,这是至今很多知名的企业家也不能企及的。如果我们按照2007年CCTV黄金时段第一标王宝洁的标的4.2亿计算,吴炳新父子若想在2007年的CCTV黄金时段一年“砸”出一个知名品牌,也不会毁掉15亿的根基。

  为什么说吴炳新赢了?

  因为:

一、他赢得了财富。

  与1994年8月注册济南公司时的30万注册金相比,到2007年胡润医药富豪排行时的15亿 “财富”,在短短的13年时间里,吴炳新父子的财富就猛增了数千倍,这是连其他众多知名“长线”品牌和“百年老店”的企业家们都眼热的。

二、他赢得了敬重

  连史玉柱都曾经亲自登门向这位营销“教父”讨教。他原先所带领的15万营销“老部下”现在正活跃在全国市场的很多行业,而且多已成为企业的所有者或企业的营销和管理骨干。我所直接和间接认识的原三株出来的朋友中,就有很多都已经是国内营销界出类拔萃的精英。这些精英至今仍然对这位“教父”十分敬重。

  他所开创的三株商业模式今天已经广为企业家们所学习和模仿,以至国内一些知名的咨询公司和咨询顾问们不得不惊叹:现在在中国,不仅保健品企业,其他很多行业的企业营销手段,至今也没有多少是超出了三株所开创的商业模式的,更多的仍然是在三株商业模式基础上的延伸和重新组合。

三、他赢得了人脉

  仅他的15万营销精英中的很多“老部下”,就是三株未来崛起的很好的基础网络。其他隐形的人脉影响就不得而知了。

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0528.html

更多阅读

三年自然灾害时,上海人吃些什么? 三年自然灾害真相

(本文参加新浪 国庆60周年大型征文:我们家的60年)三年自然灾害时,上海人吃些什么?松龄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被称作为“三年自然灾害”的时期,那时,我正在上海读小学,记忆当中,农村中遭受了特大的自然灾害,有的地方还饿死了人。城市

对话吴炳新:三株从来没有失败

 谈现在   只要条件具备三株就准备上市   记者(以下简称“记”):三株的现状如何,它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吴炳新(以下简称“吴”):现在三株有五大产业: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良性发展。我们没有一

对话吴炳新:我花三十年写了一本书

系列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10月7日下午,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漫长预约后,记者终于在位于济南二环东路的吴炳新办公室,和其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访谈。   2008年6月21日,济南最为豪华的山东大厦并未显出与平日的异样,很少有人知晓,一场上百人的聚

吴炳新 消费论 变子弟兵为小老板 吴炳新三面出击密谋三株翻身

在三株的一份资料中,明确了现在对外界的沟通原则:“少谈过去,重点是现在和将来”;“统一说辞,用一个声音说话”;“务实、认真、负责任的态度”;“不虚夸,不张扬,不自卑,不媚俗”;“多做事,少说话,注意言谈举止都关乎企业形象”   本报记者 陈

三株口服液 吴炳新图谋三株复兴

 济南报道   67岁的吴炳新又忙碌起来了。   “吴总最近经常出差,到各地的市场一线去实地调研。”6月底的一天,三株药业集团董事长办公室毕主任对记者如是说。   吴炳新忙碌的是二次创业,他准备驾驶“三株”这艘巨轮重新起航。

声明:《三株21周年 “三株”中场休息,吴炳新暂时领先!》为网友温柔假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