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高发人群 《与快乐牵手》第一章不同的人群,同样的抑郁症(4)从林黛玉到贝



四、从林黛玉到贝多芬——抑郁症有哪些症状

 1.哈!看这个抑郁的人!

 (1) 我常常感到沮丧。

 (2) 我莫名其妙地焦虑。

 (3) 连“嘿咻”都没兴趣。

aihuau.com

 (4) 怎么啥都没意思!

 (5) 食欲降低,体重下降。

 (6) 食欲增加,体重上升。

 (7) 我丢了我的记忆,是不是老年痴呆了?

 (8) 一点小事都让我自责半天。

 (9) 优柔寡断。

 (10) 睡不着或者醒不了。

 (11) 时刻都觉得:好累呀!

 (12) 我恨我自己,甚至想死。

  如果你处于抑郁状态,可能会注意到,抑郁不仅仅是情绪不振。事实上,它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也影响了我们的精力、注意力集中程度、睡眠状况,甚至性欲望。下面让我们从—些侧面来考察抑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动机

  抑郁影响我们做事的动机。我为什么那么冷漠?为什么没精神?为什么对许多事情都缺乏兴趣——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我的好奇心哪里去了?为什么对孩子也没什么兴趣了?继而我们又会因此而内疚。我们曾经挺喜欢的事情,现在怎么却变得枯燥乏味?我们会感到自己无力做任何事,即使将每天的活动压缩至最少,我们仍为之感到痛苦。

  (2)情绪

  人们通常认为抑郁仅仅是情绪低落或是感觉饱和——这只是抑郁的一部分。事实上,抑郁的核心症状被称为“缺乏快乐”(anhedonia,起源于希腊文),就是说丧失体验快乐的能力。

    关于我妈妈的一切

 我的妈妈,她曾经是世界上最和蔼的女人,在我十六岁生日后,一切都改变了……

  

  我的妈妈,她曾经是世界上最和蔼的女人,是我和爸爸的骄傲。她还是著名的“江律师”,我听过很多人对我说,她是他们见过的最漂亮的律师。除了母亲、妻子、律师,她还是一个小圈子里出名的“慈善家”,除了每月几乎固定的家庭筹款聚会,每年圣诞节她都要举办一场百人慈善聚会,参加的人主要是爸爸生意上的伙伴和他们的太太,还有妈妈的律师同行。她将募捐来的钱在贵州和陕西建起了两座希望小学,她告诉我作为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首先具有社会责任感,“你并不是单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满怀爱心和感激”。

  这就是我的妈妈。准确地讲,是我十六岁生日前认识的那个妈妈。在我十六岁过后的那个礼拜,我们家里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我说特别是因为这件事超出了我的想象范围。我的爸爸提出跟妈妈离婚,他的理由是他爱上了一个女人,他不能放弃这份珍贵的爱情。

  妈妈表现得很冷静,就像她一贯处理事情的态度。他们两人一起找我谈话,一个星期后两人协议离婚。现在我回想起来,那时妈妈的冷静实在很过分,她似乎把自己当成局外人,好像在处理一个案件。我记得在爸爸收拾行李离开家的那个晚上,妈妈像好朋友那样帮爸爸装箱子,还提了一些建议。妈妈建议爸爸多吃蔬菜少吃肉,还建议爸爸去办一张健身卡。

  相比之下,倒是我和爸爸表现得不够冷静。爸爸始终一言不发,在他出门时我疯狂地抓住箱子不让他走。在这个时候,妈妈居然过来劝我,我看到她甚至还对爸爸抱歉地笑了笑,好像我的行为是出于她的管教无方。那一刻,我忍不住大哭起来,我对妈妈说:“你不是人!”爸爸在那时打了我一耳光。这就是他们离婚事件中唯一发生的暴力冲突。

  接下来的三个月妈妈仍然很平静,她只是比以前工作更多了,每天很晚下班,周末也几乎躲在办公室加班。但是每天早上我们一起吃早餐,不管工作到多晚,她一定起来做早餐。妈妈的情绪似乎也不错,只是吃得非常少,我问她,她说在节食。有一次,她还跟我开玩笑,说要找新男朋友当然要苗条漂亮些。

  三个月后一天早上,妈妈没有起来给我做早餐。我敲她房间的门,没有反应。房门没有反锁,打开门,妈妈躺在地板上,床上地上到处都是衣服,所有的衣服,套装、睡裙、礼物都被剪成一条一条。我害怕极了,慢慢走向妈妈,她光着身子躺在地上,眼睛瞪得大大的,望着天花板。

  我立刻哭起来,扑在她身上,使劲摇着她。当时我真怕自己摸到一个冰冷的身体,还好,她是活着的。

  妈妈先是没有反应,然后她突然把我推开,她愤怒地对我大声喊:“滚!你和你爸长的一个样!我再也不想看到你们!”

  从那天开始妈妈像换了一个人,她常常一个人哭,有时又很愤怒,她会突然对我发火,不为什么就摔盘子、茶杯。每次发火后她又哭着向我道歉,请求我原谅她。我感到自己快要被她搞疯了,我不知道她到底怎么了,毫无办法的情况下,我瞒着她去找爸爸,我想让爸爸回来。结果,在爸爸公司楼下我看到一个女人从爸爸车里出来。在那一刻,我好像忽然理解了妈妈。从车上下来的那个女人是虹姨,一个五十多岁又老又胖的女人,是我们家原来的保姆。在爸爸妈妈离婚前一个月,她说老家有事辞工了。原来,爸爸爱上的是这样一个女人,他为了这样一个女人跟妈妈离婚,离开家。

  一个月后,姨娘决定送我去英国读书。姨娘说我和妈妈在一起谁也帮不了谁,还是分开好,她考虑带妈妈看医生。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我已经有半年没看到妈妈,她也很少给我打电话,姨娘的解释是她希望妈妈暂时不要看到任何和过去生活有关的人。姨娘还告诉我,妈妈剪衣服那个晚上是爸爸再婚的日子,她猜测妈妈一定偷偷去酒店看了。

 (3)思维

  芬在这样一种环境长大。她一岁那年,父母离婚了。她的母亲独自将她抚养长大,母亲告诉她在这个世界上男人永远不可相信。她七岁那年,母亲告诉她那个每月来看望她们一次的男人是她的父亲,他来送她的生活费,这笔费用会一直持续到她十八岁。她十二岁那年,母亲告诉她父亲离开她们的原因是他在外面有了另外一个女人,你已经十二岁了,母亲对她说,你已经是一个少女,从今以后会有男孩喜欢你,但你永远不要相信他们说的话。芬十七岁那样,离开母亲去省城上大学,临别前夜她问母亲为什么不再找一个男人结婚,是因为怕女儿受委屈吗?母亲想了很久,第二天早上告诉芬,她不再婚是因为她不想淡忘,她要让那份记忆永远保留在心里,哪怕它的名字叫仇恨。芬突然感到恐惧,十七岁的她不能理解男女之间究竟发生着什么,会让一个女人,她的母亲,如此疯狂。

  芬就是带着这样一种恐惧开始她的大学生活,离开了和母亲两人居住的家,住进六人宿舍。晚上,她们躺在床上开卧谈会,她和她的同学们都对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想象和期待,不一样的是,同宿舍的女生们的大学生活幻想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对爱情的期待。而这,正是芬永远不打算触及的。芬长成了这样一张脸,这张脸上有疏离的表情,在面对男生时,非常温和,同时拒人于千里之外。然而芬并不是没有感情,班长送花给她并请她去看电影的那个晚上,她明确地感到胸口之内有一颗心脏,它在紧张地跳动。因为这次经历,芬更明确了她要做什么,她知道了每个人都有一颗心脏,她要好好保守自己的心,胜过保守一切。也因为这样,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业,她学生物专业,很喜欢实验室里一切都可以量化的风格。余下的时间她给邹教授当助手,邹教授五十四岁,一头斑驳的白发,开口毛衣常扣错扣子,这一切都让芬感到安全。邹教授将实验目的和方法告诉她,由她做好全套数据交还,有时候他在实验室做数据分析,她安静地在旁边一张桌子上看报告,等他随时差遣,内心深处,她一直想象自己的父亲应该是这个样子,她和父亲的相处应该是这个样子。

  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芬说不清楚。但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什么时候发现了事情的发生。那是在邹教授去杭州出差的那两个星期里。邹教授走的第三天,芬忽然不能集中注意力,那是在英语公开教学课上,老师叫她站起来回答问题,她连问了三遍“parden?”,仍然无法明白老师在讲些什么。她突然发现不是她的英语听力有问题,她的眼前全是邹教授埋头工作的画面。他的白头发,他的后颈,他的有点皱的衣领。

 抑郁症高发人群 《与快乐牵手》第一章不同的人群,同样的抑郁症(4)从林黛玉到贝
  下课后,芬一个人去了实验室,坐在邹教授惯常坐的位置上,一直坐到实验楼熄灯,看楼的大爷赶她回去。芬一夜未睡。她问自己,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芬试着转移注意力,去想研究课题,想别的人和事,然而没有用,思绪很快,很自然地又回到邹教授身上。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周,越演越烈。芬并不笨,虽然没有谈过恋爱,她听过宿舍里的女孩儿们谈论恋爱时的感受。其实用不着她们,《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大学语文课的阅读书目,一年前芬就读过。只是那时候她对维特的遭遇完全不能理解,不仅不能理解还感到震惊和多少有点滑稽、做作。

  维特的情绪现在就发生在芬身上,这让芬感到羞愧。到邹教授回来时,芬彻底绝望了。思念并没有因为见到而减少,反而更为强烈。芬为自己感到羞耻。邹教授的儿子比芬还大,芬也见过邹教授的妻子,但是芬的羞耻并不因为这些。她感到羞耻是因为她不能忍受在自己身上居然存在这么强烈的情感。强烈地渴望一个人以至于不能睡眠,不想吃饭,不断地幻想。她甚至幻想邹教授转过身来,抱住她。

  芬为自己做了一个决定,她申请转系,转读她最不喜欢的数学。芬决定用一切手段坚决断绝这份情感,虽然除她之外没有人知道这份情感的存在。芬成功地转去了数学系。

 一年之后,芬因为重度抑郁症引发经常性晕厥及失语,休学回家乡休养。治疗进展缓慢,医生跟芬的母亲谈起芬的病情,认为芬在极力压抑一种情感,她对那种情感究竟是什么,一无所知,直到现在芬仍然一个字也不肯说。

 抑郁影响我们思维的第二种途径是,它影响我们对自己、对未来乃至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几乎没有什么人在抑郁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通常他们都会将自己视为没有长处、满身缺点、毫无价值。如果你问及一位抑郁者对前途的看法,他们通常会这样回答:“有什么前途?”对他们而言,未来是一片黑暗、充满失败。像许多强烈的情绪一样,抑郁也会使我们产生极端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思维变成了“全或无”的模式——我们要么是个完全的成功者,要么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4)想象

  当我们陷入抑郁状态时,我们产生的想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或许说自己像是在一片乌云的笼罩之下,或说自己像是陷在深坑里,或被关在黑暗的屋子里。丘吉尔称他自己的抑郁为“黑狗”。抑郁时的想象无外乎是黑暗,无法挣脱束缚。如果让你用绘画描述抑郁,你很可能使用阴暗晦涩的颜色,而不是明丽的色彩。黑暗、受困是抑郁时最主要的想象内容。

  (5)行为

  当我们抑郁时,行为方式也产生了一些变化,我们不大会参加积极的活动,相反,我们尽量避免交往,将自己隐藏起来。许多以前我们乐于从事的活动,现在却变得令人难以忍受,因为任何事情做起来都太费力,我们做的似乎比以往更少。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会发现自己与他人和谐的交往减少,与他人的冲突不断增多。如果我们因此感到焦虑,就会避免与他人接触,进而丧失对交往的信心。

  抑郁的人有时会变得紧张不安,难以放松,感觉自己如同困兽,四处走动,想做点什么,却不知道该做什么。有时,想逃出去的想法非常强烈,但是对逃到哪里去,去做什么却不清楚。另一方面,有些抑郁的人会变得反应迟钝,走路缓慢,时走时停。他们的思维也会变得迟滞,对任何事情都感到“沉重”。

 (6)生理

  当人们焦虑的时候,体内会产生肾上腺素。同样,抑郁也会造成人生理上的变化,影响我们的身体与大脑的活动。在抑郁状态下,大脑活动出现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任何心理状态,如快乐、性兴奋、激动、焦虑或者抑郁都与脑生理变化有密切的联系。最近有研究表明,上述心理状态中有些与应激激素的分泌有关,这表明抑郁反应包含了应激活动的成分。抑郁还会影响被称为神经递质的大脑化学物质的分泌,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分泌活动。一般来讲,在抑郁状态下,大脑中这些化学物质的分泌水平下降,这也是服用单胺类药物能缓解抑郁症状的原因。

  据推测,上述生理变化,可能是造成我们出现不良症状的原因。抑郁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精力,也影响到我们的睡眠(但也有些人在抑郁状态下睡眠增多)。另外,没有胃口也是抑郁的常见症状,我们会感到食物味同嚼蜡,体重也会因之减轻。当然,也有些人在抑郁的时候会出现体重增加的现象。

  (7)社会交往

  尽管我们想法子掩饰,装得不抑郁,但还是会影响别人。与人交往时,我们会变得枯燥乏味、易激惹而且常常拒绝别人。其实,这些反应是抑郁常见的反应,我们要识别它们,不用为此羞愧,否则会加重我们的抑郁症状。至于为什么抑郁会影响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有多种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我们潜藏着自己无法理清的矛盾冲突,可能是我们对他人表现了无声的怨恨,可能是我们感到自己失去了控制,还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伙伴无法理解我们身上发生的一切。总之一句话:“笑,全世界都陪着你笑;哭,只有你一人向隅而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2505.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抑郁症高发人群 《与快乐牵手》第一章不同的人群,同样的抑郁症(4)从林黛玉到贝》为网友青芜堤上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