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经济发展现状 湖南在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中部地区主要是指湖南、湖北、江西、山西、河南、安徽六省。中部崛起是继东南沿海四大特区的建设、沿海24个港口城市的开放和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发展区域经济的又一大英明决策。中部崛起的现实基础是中部塌陷——中部地区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从东部发展来看,无论珠三角、长三角,还是京津溏地区、山东半岛,为了摆脱市场和资源限制,促进产业升级,都在积极拓展国内经济腹地。为此广东省牵头提出和实施泛珠江三角经济区,长三角城市经济联合会开始吸收安徽省的城市为会员,北京市牵头京津冀晋蒙交流与合作,山东省在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中则明确提出其腹地包括冀南地区、苏北、皖北甚至豫北。从西部大开发来看,虽然西部地区远离成熟市场,但在国家的宏观政策作用下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中部与西部毗邻,它的崛起可以为西部大开发创造一个紧邻的巨大市场,从而进一步促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是东部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可以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发展。因此,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中部崛起可谓全盘皆活。

1 湖南经济在中部六省中所处的位置

总的来说是处于中游。具体讲,湖南在中部六省的位置是“二三二、五四三”,即人口居第二位,生产总值居第三位,地方财政收入居第二位,增长速度居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第4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居第3位(表1)。2004年,湖南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16.52亿元,占中部六省的17.7%,居中部六省的第2位,低于河南;生产总值为5612.26亿元,占中部六省的17.5%,居中部六省的第3位;增长速度为12%,居第5位。湖南规模工业增加值为1198.1亿元,居第4位,低于河南、湖北、山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981.29亿元,居第3位,低于河南、湖北。

注:以上资料来自国家统计局《200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湖南经济发展的特点

2.1 湖南资源优势明显

土地:全省土地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其中山地占51.2%,丘陵占15.4%,盆地占13.9%,平原占13.1%,水面占6.4%,形成了湖南“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土地利用结构,也形成了林业用地、草场分布呈马蹄形,耕地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

矿藏:湖南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矿之乡”,矿种齐全,分布面广。中国已发现的140多个矿种中,湖南就有124种。其中锑储量为世界之冠,钨、铋、雄黄、莹石居全国第一,铅、锌、汞、石墨、高岭土等居全国第二,锰、锡、钼、锂、钡、铜、金、银等43种矿产储量在全国前五位以内。

水能: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532.45万千瓦,年发电量1342.4亿千瓦时,在全国名列第9位,居南方9省之冠。其中可供开发的5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1024处,容量1083.84万千瓦,年发电量488.9亿千瓦时。目前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约35%,继续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

2.2 湖南正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有耕地391.26万公顷,农林牧渔业从业人数2059万人。湖南农业品种资源丰富。全省现有种子植物5000多种,占全国七分之一强,其中木本植物2380种,国家列为一、二、三级重点保护的植物43种,占全国的九分之一。按用途分,有药用植物1700多种、纤维类植物157种、油料类植物189种、淀粉类植物109种、化工原料类植物41种、果类植物41种、青饲料类植物349种,优良的用材林、经济林、果树和农作物品种繁多。家畜、家禽约270多种、经济鱼类160余种。此外还有野生动物1780多种,有很多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湖南素有“渔米之乡”的美誉,农产品种类十分丰富。粮食、油料、棉花、牲猪等主要农产品享誉全国。湖南还是有名的茶乡、桔乡、蚕乡、禽畜产品和水产品之乡。2004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 1155.85亿元,全省粮食总产量2810.26万吨,棉花20.62万吨,油料139.61万吨,烤烟18.93万吨,出栏肉猪7039.57万头,出栏牛185.01万头, 出栏羊790.54万只,水产品产量167.21万吨。粮食、棉花、油料、甘蔗 、苎麻、茶叶、柑桔、生猪、淡水产品产量都处于全国前列。

近年来,湖南农业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大力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2.3 湖南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湖南经济区域划分为“三大经济区”(表2),这种划分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地理区位。东线地区主要是我省东部6市(岳阳、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郴州);西线地区主要是我省西部地区,包括1州2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张家界),在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文化素养、基础设施等方面是属于全国比较差的地区;中线五市(益阳、常德、邵阳、娄底、永州)位于东线与西线的中间地带,在人口资源、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中间水平。二是经济区位。东线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西线地区是欠发达地区,中线地区是处于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中间地带。这种自然地理状况和人文社会环境导致了湖南东线、中线、西线三大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后果(表3)。

表2:湖南经济区域划分情况表

注:①《湖南省统计年鉴》(2001年);

② 湖南省及各市州统计公报(2004年)

表3:2004年湖南东、中线、西线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表

注:资料来自湖南省以及各市州统计公报(2004年)

    从表3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湖南东线地区、中线地区和西线地区在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等经济指标上表现出很大的差距。我们提取人均GDP和对外贸易两个经济指标作分析,东线地区的两项指标远远优越于中线地区、西线地区。究其原因,交通的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发展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7790.html

更多阅读

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1、空间的概念及理论17世纪社会哲学家笛卡尔创立了空间概念,笛卡尔结束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两千年的时间里将空间和时间作为范畴以便于对感知的材料进行分类和命名的传统,奠定了数学在空间认知中的地位,创立了

中国企业物流现状及发展战略探讨 国外物流发展现状

中国企业物流现状及发展战略探讨摘要:如今,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运输业的高速发展,物流业已在全球范围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并且有无限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提高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

森林资源在中国的现状及开发问题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摘要:近几年来,在环境破坏引起的负面影响下,人们逐渐意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但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阶段经济发展迅速,对森林资源的物质产品需求不断提高,再加上快速增长的人口,更是给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提出挑战。本文针对现在的森林

声明:《湖南省经济发展现状 湖南在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为网友潇洒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