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 《后理论经济学价值场论》第1节(2)



二、什么是创造性劳动价值、广义劳动价值?有什么本质区别?

与物质能量的释放相比,人类简单劳动所释放的那一点能量实在是过于渺小。不过,聪明的人类却能借助于自己的大脑,将蕴藏于自然界中的、业已存在的质量、性量物质的能量形式揭示出来,以弥补自身能量的不足。这样,不但人类劳动价值得到了迅速提升,也有了对价值的广义理解——广义劳动价值由此而产生。笔者以为,能够创造“广义劳动价值”,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也。

(一)什么是创造性劳动价值?有什么本质特征?

这里讲的“创造性劳动价值”绝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脑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传统上,人们把凡是与脑力劳动有关的脑力劳动创造出的价值也称为劳动价值,笔者以为,这实在是一件实在令人遗憾的事情。谁能说,在人类的“简单劳动”中,就不存在“复杂劳动”成分?反之,当然也是成立的。

1、什么是创造性劳动价值?是怎样形成的?

创造性劳动价值是一种具有相对意义的价值观,其本质特征是,能够伴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也。笔者以为,不管是对什么事物、问题的认识,都需要与时俱进,对人类劳动价值的认识同样也不能例外也。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应该认识到,传统的价值观确实是存在不少问题,而且忽视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即从前人那里复制来的价值是否属于现实的劳动价值。

这是一个必须要回答清楚和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否则,如果把从前人那里复制(通过学习、刻录)过来的东西也当作是“复杂劳动”来对待,这样的价值不仅缺乏科学性,也会导致人类对创新劳动价值的追求。这个问题,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曾提到过,现在看来,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或有全新意义上的解释,那么对今天正在创造劳动价值的人们来说,实在不利,更不利于对走向新世纪的人、对个人、企业、国家、区域、世界经济进行科学的管理。可以说,已到了非解释清楚不成的时候。

大家知道,狭义的劳动价值是指体力、脑力劳动价值的总和,而在传统经济学那里,脑力劳动又被概括为“复杂劳动”。笔者以为,这种区分实在是模糊了点和令人难以考量,因为我们很难找到所谓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界线在那里。再说,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有什么劳动不能用货币购买到?可是,有一种劳动很难购买到,那就是人的创新意义上的劳动,因为它是从书本上学不到的一种特殊能力的体现。比如,就不能把技术创新理解为书本上的知识或理解为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

换句话说,书本上的和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虽然也是脑力劳动成果,前人的劳动成果,但无论如何不能把它们也看成是今天的、现实意义上的、新兴人类的脑力劳动成果。尽管掌握这些劳动成果对今天的社会来说仍然具有价值,学成后也能到社会上兑换成一定的货币——主要体现为薪金,但我们必须要承认,这种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劳动价值与通过创造性劳动而创造的价值,是存在本质区别的。

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呢?因为它关系到现实意义上的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成,关系到社会对于这种劳动价值的考量,关系到社会对这种价值的货币支付政策的制订,关系到人类对于劳动价值的重新认定的问题。也就是说,真正有高价值的东西应该是人类通过创造性劳动而创造的,而不应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那么,什么是创造性劳动价值?笔者以为,是通过理论、科技创新而创造的价值!

2、创造性劳动价值的本质?为何体现不是复制?

 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 《后理论经济学价值场论》第1节(2)

当然,这不是说,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就不具有价值,而是说,不能把前人的劳动价值当作自己的劳动价值出卖。当然,这也不是说,从前人那里学来的东西就不能出卖,而是说在出卖的过程中应该有所区别。不然的话,我们这个社会就不需要搞什么发明创造了,也不需要对那些为人类生产力的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进行表彰。当然,这更不是说,向书本学习不对,而是说有区别的必要。

创造性劳动价值的本质体现的是什么?笔者以为,体现的就是通过创造性劳动而创造出来的那种价值,而又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上。笔者以为,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就是具有创造性思维,体现的就是能够创造广义劳动价值。这一点,任何一种动物都不能与人类相比。当然,这也不是说,其他动物的劳动就不具有狭义的创造性。至少,从目前所能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还没有一种动物能制造出电脑。

把具有创造性的人类脑力劳动的思维规定为创造性劳动价值当然是有客观依据的。第一,人类的体力与其他动物相比并不具有优越性——从总量上说不如大象,从能力比上说不如蚂蚁。第二,人类的本质就在于具有创造性思维,这也正是人类能够成为地球主宰的根本原因。第三,人类的智力是一种创造力体现,借助它人类能实现改天换地的目的。第四,创新具有克服人类狭隘的价值观的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创造性劳动价值的本质也是狭义的,而人类正是凭借着它的这种“狭义”才得以实现自我超越。于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性劳动价值与将要介绍的“广义劳动价值”在一定的层次上是可以统一、沟通的。在“后理论经济学”、“相对论经济学”学者这里,“狭义”永远都不等同于“狭隘”,因为“狭义”与“广义”是相连在一起,仅由于站的角度不同,使两者有了区别的必要。

如果非要把人类的体力劳动价值归纳到狭义劳动价值之内,笔者也不坚决反对,虽然在人的演化与发展过程中,体力劳动也曾经起过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人类若没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不能组织起来并形成部落联盟,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话,人类就算存在丰富而充沛的体力,也不可能成为地球的统治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存在创新思维。

(二)什么是广义劳动价值?有什么本质特征?

须先说明的是,广义劳动价值与过去我们常讲的复杂劳动是有区别的,至少不能把它看成是同一个事物,否则也就没有分别阐述的必要。两者有什么不同?笔者以为,两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复杂劳动主要是指人类的脑力劳动,而广义劳动价值则是指人类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而能得到的非劳动价值。

1、什么是广义劳动价值?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去上学了。上学为了什么?上学其实是在接收、继承前人的脑力劳动成果,而前人的这些脑力劳动成果又不是通过我们自己所思所想、实践就能得到。虽然在接收的过程中也需要开动自己的脑筋,也需要支出一定的脑力,但是,与那些首先发现和掌握这些成果的前人的劳动进行比较,后人为接收这些劳动成果而支出的那点脑力劳动,就小得多了,因为后人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

一个学物理、化学的大学生,在几年的学习时间里,可以学会、掌握、享受数千年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可是,如果离开继承性,他们可能一事无成。两者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因为后人享受了前人的创造性劳动价值。而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教育事业的伟大意义也就在于,能够使人较快地获得前人的劳动价值。那么,什么是广义劳动价值?是指不可以复制前人创造的劳动价值的价值。

换句话说,就算价值是由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那我们也应该将那些广义劳动价值从劳动价值体系中区别出来,因为这些广义劳动价值与现实意义上的劳动价值是有本质区别的。至少,我们应该承认,现实意义上的劳动价值与广义劳动价值相比存在巨大差异。至少,我们应该承认,从前人那里学习、继承脑力劳动成果要比自己在那里冥思苦想来得要快,因此,就不能把它称为广义劳动价值。

当然,这也不是说,前人的脑力劳动成果中就没有价值;当然,这也不是说,作为后来者的我们就不需要慎重地对待前人的脑力劳动成果,而是说真理永远都是相对的,科学的本质就在于不断地被发展。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人类历史已经走进一个新纪元以后,对那些已经成型的学问、知识的重新认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绝不是在说,后人只要从前人那里继承下来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提出广义劳动价值学说?这是因为:第一,没有理由把前人的劳动成果计算到后人的功劳簿上,虽然学习也需要付出一定劳动。第二,由于人类智力劳动成果是可以复制的,因此,在复制过程中其价值含量会随复制的增加而减少,直至趋近于零,虽不等于零。第三,人类的劳动本质是创造性,把前人的劳动价值窃为己有有失公平。第四,人类不能把自然能量做的功当作人类的劳动过程。

2、广义劳动价值的本质?为何体现非劳动价值?

要想了解广义劳动价值,还需要首先认识一下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脑力劳动成果或者说程序的可复制的性质。我们知道,人类的脑力劳动成果是可以通过一定方式、手段进行复制的东西。比如,人们可以文字、影像、语音、绘画、形体等形式,将自己的脑力劳动成果记录下来,传授给后人,并使后人能够通过对前人的脑力劳动成果的“记录”收益(这种方式其实在一些动物中,多少也有表现)。

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发明软件的人和使用软件的人所支出的脑力劳动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为前者所付出的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劳动,而后者是在享受别人的创造性的劳动价值成果。笔者以为,“广义劳动价值”与“狭义劳动价值”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复制。虽然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只要是劳动都可以复制,尽管不能百分之百地复制,但是,如果要刻意去做,复制的价值就没有创造性。

笔者这里所讲的复制,是指那些具有必然性的复制,也就是说,只有对其进行复制才具有价值属性。比如,一部分有用的东西才可能具有价值,但如果不具有现实意义上的价值属性,那么,这种复制就不具有价值意义,当然,并不否认这种复制仍然具有使用价值。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有创新意义上的复制才具有广义劳动价值的属性。否则,尽管有使用价值,也不具有创新意义上的劳动价值。

另外,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势必需要借助于自然界中的自然力,虽然在借力的过程中离不开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是,如果人类把把自然力的作用当作人类的劳动,那就有点贪天之功为己有的嫌疑了。换句话说,正是由于自然之物本身就具有使用价值,才使得人类的劳动具有价值属性,更何况有许多未经人类雕琢过的自然之物——如天然黄金、宝石和可以直接使用的资源,本身就具有价值。

如此说明,价值这种东西是要受时空制约的,如果脱离了一定时间、空间环境,就算它曾经是一个非常价值的东西,那我们也不能认为它是一种有价值的东西。因此,也就说明,虽然不是人类劳动的成果,只有人花钱去购买,也可能和可能具有广义劳动价值。所谓广义劳动价值,就是指那些非劳动形成的价值。如果它是人类通过劳动方式刻意创造的,就不体现广义劳动价值而体现狭义劳动价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9351.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 《后理论经济学价值场论》第1节(2)》为网友亲爱悳再见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