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健与张瑞敏的矛盾 周厚健 海信的「非传统」加减法



     56岁的周厚健在海信内部做人才、产品线的加减法的同时,也踌躇满志地带领智能电视行业做起了减法,他要以极简电视引领一场新的革命。

  周厚健认为自己是保守的,但海信的其他人不保守。所以多数情况下,他会充分采纳同事们的意见,竭力让海信这家老牌的制造企业更酷、更炫。

  “这次发布会前有同事建议你穿T恤衫出场吗?”“有啊,我不理他们。”周厚健对记者温厚地一笑。

  还是那个他。

  4月17日,北京,千禧大酒店,这位海信集团董事长出现在海信VIDAA TV上市发布会的现场,依旧是衬衫西服领带,一如既往地稳健又略显保守。

  两年前的2011年5月,同样是在北京,周厚健宣布海信的智能化战略之前,海信内部的同事曾建议他穿牛仔裤、黑T恤出场,甚至给他做了一套包装方案,但周没有同意。

  这样的建议并非毫无缘由,就连周厚健自己也认为现在很多传统企业的“传统”二字要加上引号。在海信,已经有了越来越多来自互联网的人加入这个拥有4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制造企业。自2000年开始,海信就不断在做人才的加减法。在周厚健看来,唯有人才能让企业增值。海信要转型的重中之重就是人,正是不断补充进海信的新鲜血液,推陈出新,才引领了海信的智能化反转。

  在“人”的支持下,周厚健认为海信已经有了革命性的技术。在电视行业纷纷智能化,互联网企业也纷纷涌入电视制造行业大军的今天,56岁的他继续在海信内部做产品线的加减法的同时,也踌躇满志地带领智能电视行业做起了减法,要以极简电视引领一场新的革命。

  不断引进和淘汰

  坚持在海信做人才加减法

  在过去一年里,海信从欧、美、日、韩以及台湾地区引进核心人才51人,不断补充海信的新兴产业以及核心技术动力。但新鲜血液还不够多,周厚健说:“海信今天在做这个事(引进人才),明天还要做这个事。”

  周厚健像刘备,不断招揽天下英雄齐聚海信。他告诉记者,海信的人才主体是培养,但是引进很重要。

  自10年前亲自牵头构建海信的人力资源体系开始,周厚健就在不断反思,海信国有体制与人才激励机制之间很不合撤,集团过去人才寅吃卯粮的时候太多。

  通过反思,这些年,周厚健尤其注重到北美、欧洲等地招揽人才,每年都放手让高管们去海外开恳谈会,讲故事,寻人才。他不遗余力地助推人才“引进来”战略的落地。

  他认为自己的观念不新,所以要从互联网公司引进更开放的人才。他甚至不放过每一个亲自说服和引进人才的机会。海信首席科学家黄卫平、“海信智能电视第一人”简志敏就是被周厚健亲自招揽进海信的人才。在这个“刘备”身边,聚拢了一众帮海信“传教”的兄弟。黄卫平历时一年从盛大挖过来了如今在海信互联网运营中心抛洒热血的高雄勇。

  如今,在海信的团队里,一些是土生土长起来的,一些是从外面引进的,但后者比例更大。周厚健告诉记者,大家已经融为一个整体,感觉不出来哪些是引进的,哪些是培养的,“大家都是以一个目标来为海信工作的,所以说海信对人才开放的文化氛围是很高的,实际上这是在行业里面必须要有的。”

  在周厚健看来,海信7万名员工的紧凑度可以达到70分了。他不断指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要有良好的机制、好的氛围。

  海信内部曾有员工长期加班,周厚健了解之后立即做出了批示,要坚决控制基层员工的加班时间。他认为这就是机制、氛围。他的案头每天都有与员工利益相关的大事小情,但他认为这一切还是太慢了。

  周厚健待人宽厚的同时,也在海信内部坚持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海信有一条实施了多年的集团干部淘汰制,每年淘汰掉5%的人。

  “这很重要”,周厚健说,淘汰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基于海信内部360°考评下来的结果。通过淘汰制,海信也在做人才的减法。

  “在体系平衡时要严格评量出体系资源的情况。”周厚健说。海信集团下有很多公司,他们的人力资源部长后备队伍也很强大。在选择干部尤其是选择人力资源部长的队伍时,海信不要那些冠冕堂皇的条件,而是更注重实际的考量,比如人要善良、要有同情心等。

  传统制造产业里电视售卖出去就等于服务的结束,现在一切变得不同,卖出去只是海信电视增值服务的开始。智能电视时代,家电厂商做起了加法,开始注重用户体验。

  砍掉坏利润

  智能反转背后产品线的加减法则

  周厚健认为自己是保守的,但海信的其他人是不保守的。所以多数情况下,他会充分采纳同事们的意见,竭力让海信这家老牌的制造企业更酷、更炫。

  他最近几年做的事是把用电脑的年轻人拉回到电视前。正是基于此,周厚健也主导了海信集团产品线的调整。

  海信从10多年前开始部署数字化、网络化,后来他们又补充上了智能化。周厚健更愿意做未雨绸缪的事情,比如储备人才、开发产品等,他看重的是持续经营。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周厚健引领海信这几年在不断地自我革命。他们减掉了很多产品线,比如简单的、配套的企业,线圈的生产公司等,也新上了很多产品线,增设了多媒体公司、通信公司、传媒网络公司、网络科技公司等。

  “该减就要减,因为它已经进入了利润率获得很低的一个利润群了。”周厚健说。

  最近他做的另一件事情,是在海信内部整顿坏利润。“今天盈利了,但是里面有一些坏的利润。”周厚健认为,要把产生坏利润的行为坚决地摒弃掉。

  为此,周厚健正打算在海信建立一个信息化的模块,大家都在上面投诉身边的坏利润。海信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通过各式各样的机制,从基层反映调查做起,持续地整顿下去,令海信的坏利润越来越少。“海信的方向是零容忍。” 周厚健说。

  近年来,海信不断地进行海外并购,和其他企业合作,其中包括很多新兴产业、互联网公司等。周厚健说,如果不去改变,最后的结果是海信不会成为一个制造企业,而成为了一个加工企业。他不要这样的结果。

  不断地融合,不断地加减,10年、20年后海信最终会不会变成互联网企业,周厚健认为很难讲。

  不过,他现在已经悟透互联网的思维。

  用“减少”实现“简单”

  智能电视新“极简”主义

  互联网式的思维讲究的是用户体验。这一点,在这几年海信转型智能化的自我革命中也不断体现。

  传统制造产业里电视售卖出去就等于服务的结束,海信副总裁王志浩说,现在一切变得不同,卖出去只是海信电视增值服务的开始。智能电视时代,家电厂商做起了加法,开始注重用户体验。

  “现在流行为自己代言。今天,我为VIDAA代言。”2013年,周厚健选择以这样互联网式的语言为开场白,宣读海信的智能电视升级战略。

  宣读背后是他对智能电视的看法:目前很多智能电视设计得太复杂,操作太繁琐,如果不改进,看了几十年电视的消费者就要改变习惯。他要让用户使用更简单、快捷。

  王志浩说他自2010年开始研究智能电视,但自己家里始终没有一台智能电视,因为对所有产品都不满意。

  海信尽管在中怡康发布的数据中连续9年电视零售占有率排名第一,但优势并不突出。所以,周厚健自掀起了第一轮智能电视的革命之后,要进行第二轮革命。

  搭班子、建队伍,在周厚健的亲自指导下,2011年年底,海信组建了一个团队,“从用户体验出发”研究下一代智能电视,加拿大Jamdeo团队也加入了进来。

  这一次周厚健亲自参与到了团队中给智能电视做减法。过去智能电视的操作繁琐,从看网络视频切换到电视,再回到网络影视,最快也要7步。周厚健提出:“能否让用户所有的操作都能做到两步之内完成?”

  过去的遥控器庞大复杂,有的甚至多达70个按键,周厚健提出,能不能缩减到之前的三分之一,越简单越好。

  打开电视看电视,最后出场的海信VIDAA TV的“极简”达到了周厚健的要求:瀑布式极速选台,换台不黑屏的上下滚屏设计,无遮挡菜单,智能记忆,内容自动关联等,这款经过160人的团队历经420个日夜钻研出来的海信“极简”电视已经申请了38项专利,是一台真正的简单的智能电视。

  “追求简单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更是对待消费者的一种态度。”周厚健说。

  接下来,是VIDAA TV接受时间和市场检验的时候了。周厚健能否拉动海信再上一个台阶?

  对话周厚健:基层员工的邮件我都回

  《数字商业时代》:您没有微博?用微信吗?

  周厚健:没有。不用。

  《数字商业时代》:现在高度互联、新媒体发达的时代,您作为管理者,是不是一些观念要发生改变了?

  周厚健:我的观念确实不行。

  《数字商业时代》:您跟员工以前沟通可能很简单,叫到办公室聊会儿天,现在有很多渠道,可能他会在微博上发发牢骚,您会把这些新技术、新媒体作为管理上的新渠道吗?

  周厚健:我思考过,但是我没有用。因为我认为我比较笨,笨的人实践起来很麻烦,我更多的是用邮箱。

  《数字商业时代》:那您每天都会看吗?

  周厚健:每天都会看。基层以上的干部我不一定全部回,基层的邮件我一定都回。

  《数字商业时代》:会不会有一些时间是浪费了?可能有一些是无用的抱怨。

  周厚健:无用的抱怨我就告诉他此事我已经知道了,有情况就回复你。

  《数字商业时代》:最多的时候您一天回多少,有回上百封的时候吗?

  周厚健:有啊。那还是可以承受的工作量。

  《数字商业时代》:你印象比较深刻的投诉或者抱怨是什么?

  周厚健:干部对基层员工的待遇不关心,对基层员工的生活不关心,加班太多等。实际上我讲到的很多信息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

 周厚健与张瑞敏的矛盾 周厚健 海信的「非传统」加减法
  《数字商业时代》:现在很多基层员工是90后,独生子女,也是含在口里长大的一群,中国的人口红利也慢慢快消逝了,您怎么去管理他们?

  周厚健:最近很多人问这个问题,一开始我没想过这个问题,后来被问多了才开始想。

  上辈总是批评下一辈,社会总是在发展,10年以前,大家批评80后,到后来,80后的表现非常好,人们突然意识到80后很优秀。这是理念的问题,当然我不排除个别人追求享受,不思进取,不热爱学习。但这不是90后的问题,50后、40后也有这个问题。

  在我工作以后不到10年,我就听到大家批评60后不行,再过10年批评70后不行,后来批评80后不行,现在又该批评90后了,所以我认为实际上没有这个问题。

  《数字商业时代》:您接触的这些90后员工有没有什么问题?

  周厚健:我可能是看不惯,但这是代沟的问题,而且很难用对和错来衡量。实际上很多问题不应该是用对和错来衡量的。

  《数字商业时代》:您有没有想过怎么样培养他们融入海信?

  周厚健:我认为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248.html

更多阅读

周厚健与张瑞敏的矛盾 周厚健 海信的「非传统」加减法

     56岁的周厚健在海信内部做人才、产品线的加减法的同时,也踌躇满志地带领智能电视行业做起了减法,他要以极简电视引领一场新的革命。  周厚健认为自己是保守的,但海信的其他人不保守。所以多数情况下,他会充分采纳同事们的意

海尔张瑞敏个人资产 张瑞敏的“ZEUS”(宙斯)梦

     在《管理学家》杂志社同仁深入海尔调研之时,我与其掌门人张瑞敏进行了数小时的访谈并共进晚餐,其间感受最深的是其淡定背后升腾的历史责任感和探索的豪气。  客观地讲,全球化背景下在中国土壤里能长出海尔确实属于奇迹。尽

海尔后浪推前浪:张瑞敏的后浪在哪里?

多年来,谁将接张瑞敏的班,成为各界议论的焦点。从已经67岁的杨绵绵,到梁海山、王召兴、周云杰、崔少华、武克松、柴永森等三四十岁的副总裁级人物,多年来被人们一遍一遍地念叨。然而,号称“赛马不相马”的海尔,这场马一赛就五年甚至更久,

徐百万:张瑞敏的变革是未雨绸缪还是被迫无奈?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表示,海尔将从制造型企业,转型为制造营销型企业,并计划与台湾的OEM制造商谈判部分工厂的转手事宜,海尔的目标就是成为全球领先、服务引领下的美好家居生活解决方案供应商。   张瑞敏打造制造营销型企业,实

海尔张瑞敏个人资产 任正非的华为与张瑞敏的海尔

  说到中国企业,不能不提华为和海尔;说到华为和海尔,不能不提任正非和张瑞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个企业就等于中国企业,这两个人就等于中国老板。  华为和海尔,分别代表了两类企业,一个是技术主导型企业,一个是营销主导型企业,堪称

声明:《周厚健与张瑞敏的矛盾 周厚健 海信的「非传统」加减法》为网友苦逼骚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