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人的价值 论人的本质



     人的一切都是追求存在。

  人的存在有三种:肉体的存在;社会的存在;灵魂的存在。

  肉体的存在更多呈现一种性本能的形式。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所反映的,更多是一种肉体存在意识。性本能反映的,其实就是追求肉体存在的一种表现。肉体性存在,与弗洛伊德的本我境界有类似之处。

  人的社会性存在,是人的肉体存在与社会互动的一种结果。不同的社会制度,会导致人的不同的社会性存在。社会性存在,与弗洛伊德的自我境界有类似之处。

  人的灵魂存在,是人超越肉体的我与社会的我的一种追求。人的灵魂存在,与弗洛伊德的超我境界类似。

  问题是,人类为什么要追求存在?因为追求存在是一切生物的本能,这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命题。因为若生物没有这个本能,生物就面临灭绝的可能。

  人类追求存在的方式与一般动物不同。人类是借助于发达的理智来追求本能,而不是靠更多靠本能追求存在。

 人性与人的价值 论人的本质
  从人的本质看,人就是一个存在者,也是一个追求存在的存在者。

  什么是存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存在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存在。人不同,人的存在就不同。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存在定义。因为存在有许多。

  存在就是世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世界,所以,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存在。

  世界是对具体的人而言的。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世界。

  世界所有的人,都在苦苦寻求自己的存在,都在构建自己存在的大厦。

  让存在永远存在,让存在的大厦壮丽辉煌,这是存在者的终极目标。

  另外,人在追求存在中,总是要寻求三种存在的平衡。若三种存在不和谐,存在就是痛苦。若存在的痛苦大于不存在的痛苦时,自杀就是存在最后的选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796.html

更多阅读

浅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文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党中央为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人与自然的关系

蒙田说,人与人的差别大于人与兽的差别 热爱生命 蒙田

十六世纪法国作家和思想家蒙田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于今观之尤为恰当。在喧嚣浮躁的当代社会,拜金、拜官占据价值观主流,看马只看鞍,看人只看衫,已经远离生命价值真义。我曾有一套由译林出版社组织翻译的三卷本《蒙田随笔》,可惜已然散佚

声明:《人性与人的价值 论人的本质》为网友齐肩马尾拽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