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能源河源电厂 深能源停牌风波



    再过两个月,深能源认沽权证即将到期。届时,如果深能源股价低于事先约定的行权价格,而权证持有者又全部行权的话,深能源必须支付最高达30亿元的资金回购股票,而投资者将从中获益。

    进入8月,深能源股价数次跌破行权价格。恰在此时,深能源突然宣布停牌。由此引发投资者和市场的广泛关注

 深能源河源电厂 深能源停牌风波

   

  

    8月8日,上市公司深能源宣布,因为“有重大事项待公布”,公司股票及相关衍生品种深能源认沽权证停牌,“直至公告刊登后再复牌”。

    深能源是一家从事能源业务的公司,1993年上市,今年4月底发行了认沽权证,该权证约定今年10月底到期。届时,持有深能源权证的股民,有权利按照事先约定的6.692元行权价格向深能源卖出股票。如果股价低于6.692元,深能源将蒙受损失,而投资者将获利。相反,如果股价高于6.692元,投资者将可能遭受损失,而深能源将获利。

    进入8月份,深能源股价一路下行,到停牌之前,多次跌破事先约定的6.692元行权价格。如果事态进一步发展,到10月底,深能源的大股东深圳能源集团将可能被迫支付高达30亿的现金来回购投资者手中持有的股份。显然,这种情况是深能源所不愿看到的。

    8月7日,恰在深能源意外停牌的前一天,杭州股民方静一举买入6万多元的深能源认沽权证。方静没有想到,‘炒个短线”的打算很快演变成“被套牢”的持续焦虑。

    上海投资者金晶的投资经验要更加丰富些。8月7日下午金晶观察到深能源认沽权证出现下跌,金晶隐约感觉“事情有些不对”,但直到第二天公告发布后他才意识到原来头天的尾盘异动,是某些“消息灵通”的大户在逃跑。

    但此时他已经跟方静一样,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套牢一族”。

    “开始时还往好里想,但停牌第二天就觉得问题严重了,因为公告里根本没有公布复牌的时间。”焦急的方静开始给有关部门打电话,最终“皮球踢到了上市公司”,深能源秘书处人员的一番话却让她感到“五雷轰顶”。该人士表示,公司正在准备重组,等待上面审批最快要两周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像方静和金晶一样被“套牢”的权证投资者开始在网上寻找信息,互通声气。短短数天内,有数千人次在新浪网股票论坛有关深能源的留言板上留言。新华网也很快开出了名为“深能源特停”的专题论坛。

   

    “不想行权”的权证发行?

    权证投资者的焦虑来自停牌所带来的直接损失,因为在权证投资中,时间价值几乎就是权证价值的同义词。

    以深能源的认沽权证为例,从权证发行的那一刻起,权证的交易价格就受到三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一是正股价格的变化;二是时间变化;三是行权价格。

    在未到行权期附近的时间里,权证的价格主要反映的是正股的波动幅度,因此正股价格波动越小,权证的价格也就相应越低,而在正股停牌的情况下,权证也就在相应的时间段内失去了交易价值。

    而在接近行权期的时候,权证的价格则体现为“行权价值”。例如,深能源的行权价为6.692元/股,如果它在行权日股价跌到6.00元,那么深能源就必须付出接近30亿元的庞大资金全部回购已行权的股份。

    “深能源本来可以避免现在的尴尬处境,”一位不愿意公开姓名的分析师对记者说,“它在设计权证产品时没想到股价会跌这么多,另外就是送出的认沽权证覆盖面太大。”

    正是由于对股价前景过于乐观,使得深能集团在发行权证时作出了更为“慷慨”的决定,以10∶9的比例送出高达流通股总量90%的认沽权证,这意味如果达到行权条件,而且权证持有者全部行权的话,深圳能源集团将不得不回购全流通前整个市场90%的流通股。

   “在我看来,发行方可能根本没想过要行权,”浸淫股票市场十多年的投资者任维杰对记者说,“目前的这个权证方案太粗枝大叶了。”任维杰现在是一家证券投资机构的执行董事。

    任维杰认为,目前的权证制度存在不足。

    首先是不应该允许大股东发行认沽权证。因为,发行认沽权证的大股东为了避免投资者行权带来的损失,将不得不维护上市公司的业绩,以保证正股价格的提升。这固然有利于促进上市公司提升业绩水平,但是也不排除在业绩达不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为了保证股价的稳定而采取非常手段来操纵股价和权证价格。

    第二是,监管部门应该对认沽权证的发行比例进行限制。任维杰认为,在深能源大比例送出权证的情况下,监管部门至少应该给出相应的风险提示,“否则普通投资者怎么能知道背后有这么大的投资风险”?

    任维杰坦率地说,在这种预期下,任何成熟的机构投资者都不会选择长期投资认沽权证,“就以我们机构来说,短炒一下可以,但长期持有是绝不会干的,谁会蠢到跟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对赌呀!”

    而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著名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总监也对记者表示,基金在权证投资操作中的确普遍采用了这样的手法:在获得赠送的流通股权证后,尽快抛出大部分认沽权证,同时保留小部分权证进行操作。“业内都知道,抛出认沽权证和保留权证行权的投资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位投资总监对记者说。

   

    从“双赢”到“双输”?

    “怎么能说我们不打算履行行权义务呢?”G深能源的证券事务代表周朝晖反问记者。

    据周朝晖介绍,早在权证方案报批之初,深能源就对可能出现的行权结果进行了充分的资金安排,包括由建设银行深圳分行提供了31.16亿元的行权履约担保。“在股改时交易所就特别关注到这个问题,我们也做了相应准备。”周朝晖说。

    不过在投资者看来,具备履约能力和愿意履约是两回事。对此,周朝晖表示,由于尚未到行权期限,“现在还不到谈论这一问题的时候”。

    实际上,深能源在最初的方案中确认的行权价格为6.56元。按此价格,股改后行权价格应在6元左右,大股东仍有充分机会避免向投资者支付巨额现金回购股票。

    但在随后的正式协议中,行权价格被却上调至7.12元。对此,周朝晖的解释是,最初的设计方案是由“正股+现金+认沽权证”构成,总对价水平相当于10送2.5股。

    “但当时的市场对价预期普遍是10送3左右,因此在与股东沟通后,我们又对对价水平进行了调整。”正是在这次调整中,大股东几乎没有调高对价方案中的股票与现金部分,而是大幅调高了权证的行权价格。

    “因为股东资源有限,而且当时对上市公司的发展也比较有信心。”周朝晖对此这样解释道。

    作为公司股改的保荐机构,国泰君安和招商证券的有关负责人在调整方案公布后对媒体表示,高行权价可以锁定公司股票的下跌空间,同时认为深能源的总对价水平远高出理论对价,能够充分保障全体流通股股东的权益。这样的价格体现了控股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综合种种信息,不难推测出,当初大股东为了达到股改对价的市场标准,同时又不愿意支付更多股票或现金的情况下,便选择了权证价格作为平衡的“砝码”。

    按照大股东的理想,如果深能源的股价在行权期内能够稳定在行权价以上,那么原有的流通股东即使按权证上市价格1.5元左右抛出,亦可获得满意的对价补偿;与此同时,后来的权证投资者尽管无法行权,但由于期间正股价格的波动会给权证本身来带价格变化,获得了“投机价值”的投资者自然也无话可说。

    但随着深能源股价跌破行权价的风险凸现,原本“双赢”的理想瞬间变成了“双输”的噩梦:原本计划中权证的“投机价值”竟然变成了“投资价值”,投资者只要持有权证直到行权期,公司就不得不付出巨额资金赎回正股。

 

    而要避免这一苦果成为现实,公司只能在短期内以“重大利好”的方式提升股价,其路径不外乎提升业绩或通过重组注入优质资产。

    由于业绩的提升难以在短期内见效,资产整合成为提升股价惟一的途径。现在的问题是深能源能否注入为投资者认可的“优质资产”。

    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深能集团旗下多家发电公司均陷入亏损,大股东很难从内部再发掘出可供注入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而集团整体上市的构想亦因股东的不同意见而迟迟难予实施,因此在资产整合上,深能集团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

    但据周朝晖解释,深能源之所以停牌这么久,是“由于与股东和监管部门的沟通还需要一些时间”,他同时表示,“应该会较快召开董事会,但具体时间还未确定。”

   

    力量悬殊的“对决”

    “如果说此次重组是早有计划的,那么深能源在发行权证时就违反了有关风险提示的监管规定;如果说是为了提升股价而临时出台的,那就直接涉嫌操纵股价和权证价格。”有投资者向记者表示,就凭这两条理由,无论深能源怎么解释都可以将它告上法庭。

    对于更多的权证投资者而言,“告上法庭”并不是他们真正愿意做出的选择。“即使忽略股权差距上的悬殊比例,这些权证投资者要想通过起诉的方式来维护权益也比较困难。”证券维权律师严义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率地说道。

    由于证券诉讼需要投入的时间与精力远远超出普通人的坚持限度,许多投资者最终不能跑完这场漫长的“马拉松”。严义明当年代理的红光股票案中,数百名诉讼者中,坚持到最后只剩下11个。

    除了时间的消耗外,法规的不完善、政府的态度以及执行方面的困难等,都会使诉讼面临着重重障碍,正因为如此,严义明提醒说:“如果投资人没有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的话,我建议还是寻找别的解决途径。”

    “如果有别的途径,我们当然愿意选择,但在没有其他途径解决的情况下,我们不会放弃起诉的权利。”方这样告诉记者,他给记者传来的一份资料显示,目前已经有来自全国各地的63名投资者加入了这场集体维权的活动,他们代表的权证数量为598.65万份。与此形成鲜明对应的,则是G深能源大股东能源集团所持有的股份数量:6.03亿。

    8月21日,央视证券频道评论员在点评“深能源事件”时,亦尖锐指出:目前的停牌制度为市场操纵所提供的“正当理由”,是以丧失整个市场的公信力为代价的,“停牌是证券市场最为常见的规则之一,对于它的漏洞,我们不应轻视,更不能集体失语”。

    “我个人的利益并不重要,而中国资本市场的公平和稳定,正因为这些行为而遭受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损失。”第一次在网上组织维权活动的方8月19日对记者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8399.html

更多阅读

中联重科停牌 福州中联房产

之前通裕重工看好却没有提前买入,当时想再把时间压一压,导致停牌错失好股,是我今天最大的失误。但古人说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这次中联重科我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5月18日提前买入虽然冒着业绩是否见底的不确定性,但国家政策的风已经来了,综

复牌后的南北车,多少涨停可以期待? 停牌前涨停复牌跌停

南北车自10月27日以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为由突然双双停牌以来已经超过了2个月。今日终于迎来了复牌。合并方案为南车吸收北车,成立新公司“中国中车”,一股北车股票可换取1.1股南车股票。本次合并完成后,新公司股份总数为272.89亿股

上交所股票停牌时间最长多久? 股票停牌最长时间

上交所股票停牌时间最长多久?《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上海证券交易所11月16日向沪市上市公司发文明确,公司进入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程序后,停牌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0日;确有必要延期复牌的,累计停牌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月。 这份《关于加强与上市

中信证券停牌的原因分析 中信证券宏观经济分析

停牌原因和里昂有关此次中信证券与里昂证券合作包括换股和互相参股两部分,即以华夏基金的25%股权入股新组建的经纪业务公司,里昂证券借以进入中国,中信借以进入全球,这不仅解决了华夏基金股权的合规经营问题,更重要的是,完全解决了中信在即

声明:《深能源河源电厂 深能源停牌风波》为网友海单纯洁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