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三国志》:德育老师的“爱的管理”

 《管理三国志》:德育老师的“爱的管理”


迄今为止,成君忆已写了五本书。2003年的《水煮三国》,2004年的《孙悟空是个好员工》,2005年的《渔夫与管理学》,2006年的《像园丁那样管理》和2007年的《管理三国志》。每年出一本管理学著作的高产和高效已让成君忆俨然一个管理学专家,而由他通过《水煮三国》所开创的“大话式写作风格”,一经推出,便风靡一时,享誉海内外,该书也一度再印,持续畅销至今。从销量到反响,从观点到影响,不可否认的是,成君忆及其“大话管理”系列在造就了一种现象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个话题——水煮虽是麻辣,大话也是轻松,但成氏管理哲学值得一提,值得一信吗?

这个话题应该一分为二地说。如果有阅读过成君忆所有著作,并保持相当的注意力见证其理论的发生、发展,我们应该注意到,成君忆经历过一次颠覆性的转型,而这个分界点就在2005年的《渔夫与管理学》。在这之前的两本书,也就是2003年的《水煮三国》、2004年的《孙悟空是个好员工》,我们读到的成君忆还是一个浸淫于西方管理学的财经写作初体验者。虽然他曾一再声明,自己跟一般财经作者不同,不会不问青红皂白的“拿来主义”,用欧风美语那套去解决中国本土问题。他努力要做是把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挖掘最符合中国人思维、逻辑和伦理的文化要素去改造一直被“西方化”(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美国化”)了的管理学,提炼出“中国式管理”的精神和要义,便是成君忆锲而不舍苦苦追求的事业。所以,哪怕最后用了西方管理学的术语、理论或方法,从成君忆立场讲,这不是在向西方管理学投降,而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尽管如此,但类似的“良苦用心”我们还不能很清楚地感受到,毕竟彼时的成君忆还是更多停留在“形而下”层面的管理技巧的探讨。无论是成君忆本人,还是他的管理学思想,都还是很具体的,很实在的。

然而,到了2005年的《渔夫与管理学》,成君忆似乎变了一个人。无论是写作手法,还是言说风格,又或者是思想体系,成君忆彻底变了,变得崇高,变得伟大,变得空洞,变得虚无。这种转变可能是一下子的功成名来不及适应带来的,也可能是功力尚浅黔驴技穷的最终结果,但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是成君忆本人勇敢而又果断地自我突破,自我提升。从《渔夫与管理学》开始,成君忆不再(或很少)谈问题了,而更热衷于谈主义。他开始加深对中国文化的钻研,加强对“文化影响组织绩效”的观察,最终他得出的结果是:“人类的文化中包含着管理学的理念,不同的文化就会有派生出不同的管理学。”“我把人类的文化分为两种,一种是渔夫文化,另一种是园丁文化。所谓渔夫文化,也可以称为猎人文化,是一种崇尚掠夺和占有的文化。你可以用暴力的方式掠夺,也可以用欺骗的方式掠夺。对财富的掠夺和占有,形成了这种文化的最大特征。但园丁文化不一样,它崇尚培养和创造。所谓园丁,指的是那些用培养和创造的方式为社会奉献财富的人。”“如果你的组织文化是正确的,那么你的管理技术就是正确的。与此相反,如果你的组织文化不正确,那么你的管理技术就没有办法用对。”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成君忆引用了“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邪”的古话。至此,成君忆经历了管理思想上的一次深刻转变,自身也完成了一种突破性的转型。如果说,《水煮三国》和《孙悟空是个好员工》时期的成君忆还是一个财经畅销书作者的话,那么现在的成君忆则更像是一个大师、禅师、宗师。

aihuau.com

既然成了一个“家”,说的做的就是不太一样了。如今的成君忆最大特色就是务虚,喜欢“形而上”的东西。这种转变早在《渔夫与管理学》中便有了苗头,到后来的《像园丁那样管理》便有了明显的迹象,一直到最近的《管理三国志》得到了最集中、最充分的展现。该书还是一贯继承了成氏风格,托物言志,借古喻今,用成君忆本人最熟悉的三国故事来阐述其“博大精深”的管理思想。当然,和《水煮三国》的技术层面想比,《管理三国志》更讲究一个管理的道,因此更显得内涵十足,意味深长。在书中,成君忆把《水煮三国》、《孙悟空是个好员工》、《渔夫与管理学》和《像园丁那样管理》来了一次“大串烧”。用《水煮三国》的故事文本和《孙悟空是个好员工》的方法总结,在《渔夫与管理学》和《像园丁那样管理》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文化主题下展开比较,最后要传达的观念是——爱是一切管理的核心,我们要像园丁那样管理,而不是像渔夫那样控制;如果用《三国演艺》中的曹操和刘备来比喻的话,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学刘备的仁义天下,而不是学曹操的心狠手辣。

就内容原创和观点新颖来说,《管理三国志》并没有超越成君忆以往任何一本书。它不过是一本成氏作品的结集、成氏风格的延续和成氏思想的精编。在这本书里,成君忆没有谈一些实质性的管理技巧(按照他的看法,方法的意义远没有理念来的重要),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对曹操和刘备不同命运的解读上,放在对渔夫式管理和园丁式管理的辨析上。仅凭这一些,成君忆跟本土其他财经作家有了泾渭分明的不同。在大多数财经图书还是侧重于方法、技巧、原则的当下,成君忆已升级到了哲学、理念、价值的层面。成君忆积极肯定园丁式管理,反复倡导要“爱的管理”,他像极了一个德育老师,苦口婆心地劝导他的学生(读者)要仁爱,要忠义,要道德。话自然没错,然而,在多数把商场视作战场的社会总基调下,成君忆的“古典主义”管理思想是否能被人接受呢?或者,是多大程度地接受?最终又能否行得通、走得远?种种难题出现在成君忆面前,他应该有考虑过他的市场还有多大?正如他在《管理三国志》后记提到的“要建立起一种五行相生的管理系统”,这个难度和深度,非常人所能理解和胜任,因此前路可能只有成君忆独行了。

成君忆:《管理三国志》,新华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定价:26.00元。

二〇〇七年五月三十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0260.html

更多阅读

序邓小川诗集《微风如你》:穿过黑夜的火车序一 张德明

感谢张老师精彩的序和鼓励!序邓小川诗集《微风如你》:穿过黑夜的火车(序一)张德明迷醉于石椅上的梦境一阵断然的鸣笛划开寂静的夜空一列火车开进了黑夜猫舔舐流血的伤口秃鹫,断翅忍着巨痛奔跑,一列火车驶进了我们的睡眠梦里有

《夺命田野》:一个年代的音符

《夺命田野》:一个年代的音符看这部电影,纯粹是田野俩个字吸引了我,说起来实在有点是无稽之谈。但人就是那么复杂,有些模糊的印象里也许是早年的生活烙在心里,时间可以让自己对某些文字也产生了敏感。因为网络

《中国植物志》的卷册编辑问题 中国植物志pdf

《中国植物志》主编先后是“钱崇澍、陈焕镛”、“林镕”、“俞德俊”、“吴征镒”。不知为何,后来“作者”都成了editor,《中国植物志》有了大量的editors,这在世界植物志方面是个笑话,主编或编委会的委员不当editor,却让多数作者当edito

声明:《《管理三国志》:德育老师的“爱的管理”》为网友我活泼我爱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