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重叠 中国正在酝酿形成新创期刊的理想生态位



中国正在酝酿形成新创期刊的理想生态位

 

张录强

生物学上有一个生物定位——生态位现象。简而言之,生态位就是生物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享有特定生存资源,拥有最大或比较最大生存优势的特定生态定位。生态位的形成避免了生物之间的恶性竞争,保证了万千物种的共同发展和欣欣向荣。

期刊的创建与发展同样需要生态定位。新刊最理想的定位,应该在几乎全体受众迫切需要或者有潜在迫切需要、但又无从获得有效信息的媒体真空领域。在这些媒体的生态真空领域,没有同类之间的恶性相争,可以为期刊在短期内迅速成长壮大创造可能。但这种媒体真空状态,可能只存在于某些领域发展和形成的早期,或者社会、政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媒体需要再次进行层级分化的时期。据笔者分析,当前中国正在创造第二种媒体生态真空。具体分析如下:

中国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期刊媒体?显然目前国内的绝大部分期刊不属此列。中国解放后长期实行媒体管制,加之社会、教育与文化等多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导致了国内几乎所有的期刊都在同一低线上竞争。作为政府的喉舌,他们大量采用新华社的新闻通稿或组织部门审定的八股新闻和报道。尽管这些媒体表面上也是关注国计民生,而实际上都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并且多不切入问题的实质,更不侧重探查问题的渊源和解决之道,结果只能是无关痛痒罢了。我统统称这些期刊为“无用媒体”,意即:于社会无益、于个人无益,百无一用,唯有浪费资源、溜须拍马、逢场作戏、亵渎思想、败坏文化之功效。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就存在一种世界传媒奇观:几乎没有哪一个期刊传媒能够成为大众热情追逐的对象。不管你在那里,只要能找到一份报纸,就可以把中国所有的新闻、事件一网打尽,根本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关注其他媒体。

国内媒体普遍缺乏比较优势、生态位大面积重叠,必然造成媒体之间的恶性竞争。比如,国内有些媒体不是依靠来自受众的认可、而是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摊派发行(这其实是对纳税人贡献的变相榨取),而同一地区的地方报纸(如晚报等)之间竞争尤为激烈。

生态位重叠导致恶性竞争,而“生态位”的差异化可使媒体获得新生。中国期刊差异化的“生态位”空间在哪里?解放后,中国期刊领域长期存在文化、思想领域先锋媒体的真空,在这个以前媒体不敢涉足的领域,正在形成此类期刊可以生存的可能。在这个“生态位”差异化的期刊领域率先成长起来的期刊,将享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与发展优势。

这种“生态位”差异化期刊生存的可能,源于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社会政治环境为媒体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资源,同时也为其发展设置了种种障碍。社会政治环境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媒体生存条件,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因此,每一次大的政治开明运动必然带来一次媒体定位与生存状态的大分化。中国未来10~20年内将正处于这样一个黄金时期。

 生态位重叠 中国正在酝酿形成新创期刊的理想生态位

中国未来10~20年将是中国民主与政治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现任高层领导的领导方式已经清楚地表明了,中国走法制化道路的必然性。这显然与依靠建立在个人威信基础上的“人治”模式截然不同,他们回避了口号式和运动式的管理模式,而使个人威信在治理国家方面的作用退居法律权威之后。修宪是实施宪政的先声,在宪政体制下的中国,可能同样会出现具有宪法保障的、类似于美国《花花公子》之类的言论自由。中国目前不会明确宣布实施宪政,因为我们形式上似乎已经实行了宪政。尽管近期不会有明确的宪政信号表示,但以宪法治国的基调已经是确定无疑了。国内目前以及今后政治环境的宽松程度可能已经超出了媒体目前的认识水平,也就是说媒体没有能够跟上中央决策精神的步伐。

鉴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中国媒体生存环境正处在有望大幅度改观的形势下,新的文化、思想领域优势媒体创生的机会已经酝酿成熟,引领中国文化、思想、甚至社会发展先锋媒体的诞生,只剩下一个时间问题了。

 

新创媒体应该如何在办刊思想和内容选择上进行定位?

新创媒体应该具有区别于旧媒体的亮点、卖点,应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道义,并具有足够的扩展受众、以及被受众接受的特点,关键在于办刊思想和内容选择上的定位。

旧媒体受先前体制和状况的限制,普遍缺乏思想性、开创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的特质,多数内容也不具备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剖析。与此相对应,新创媒体可以在办刊思想和内容选择的定位方面直接切入这个生态位。

理想中的这个新创媒体,用稿范围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重点是各领域具有思想先导性、文化先导性,并富于创造性和异化思维特征的,普及性的精美短文。强调多学科的交叉和对思想文化的深层挖掘,并且绝对只以文稿质量为标准取稿。

效仿美国《Science》的期刊形式,重点取用精要短文,可限3000字以内。这样有利于人们在有限余暇内汲取更多的思想精华。这是快餐时代的无奈选择,但同时也对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作者用最简练通俗的语言,最简洁明了的结构和灵活多变的形式,阐述或深奥或冗长的思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336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正在穿越“路易斯拐点” 中国经济l型拐点

中国正在穿越“路易斯拐点”1954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刘易斯认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存在着两个部门,一个是传统生产方式“维持生计”的部门,一般以农业和农村为代表;另一个是现代化生

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拉美国家 拉美国家有哪些

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拉美国家鲁鸣国民的公共意识[1]及其公益行为,是国家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公共意识是指一个人意识到在公共场合下对他人的尊重、维护公共利益、不妨害别人,而公益行为即对公共大众有益的行为。公共意识及

杨毅少将:中国正在站起来

(图片转自刘仰新浪博客)杨毅少将:中国正在站起来——就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问题回答《华夏时报》2010年仲夏,空前热浪席卷北半球的同时,7月25日,美韩开始在东北亚举行34年来最大规模联合军演;之前,7月23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东盟地区外长会

声明:《生态位重叠 中国正在酝酿形成新创期刊的理想生态位》为网友瘦瘦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