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体育部 从“西学西用”到“中体兼用”



项目咨询中,与管理者探讨企业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方法、工具和手段,是在所难免的,自然也会谈及中国式管理和西方管理。改革开放、加入WTO、与国际接轨所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不论是出于好奇也好,迫于压力也罢,当今国内的企业界,上至法人代表、老板,下至基层管理人员,甚至于普通操作工,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涉猎企业管理的领域。一时间也引得国内外诸子百家竞相推出自家的独门道术。但总的来说,从形成系统理论的角度审视,学派们可被分成西方派和中国派两大类,顾名思义,就是中西方学说之别。

历史从来就是以强凌弱。伴随着军事、经济的入侵和掠夺,文化、思想、行为模式也在覆盖。一百多年来,中国前进的步伐太慢,相对一个个崛起的西方列强落后太多了。于是有了八国联军入侵,日本、美国对台湾、英国对香港等地的殖民。改革开放让全国民众看到了经济与西方的差距,随即现代市场经济的洋流便刮了过来,而且停留并控制了习惯于计划经济模式的中国企业。落后学习先进这是自然的,也是《大国崛起》中昭示后人后发国家的成功模式,而且是捷径。从这一点上说,西方派就有着时代的优势。除此之外,不用出国门,我们从身边的鲜活案例就可以考证西方管理模式的成功: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的对外开放,吸引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跨国企业来华。不同的企业形式,或独资,或兼并,或合资,但相同的是都采用SWOT战略、4P营销、ISO质量体系和HR管理,而且企业在不断赢利壮大。于是乎,很快地,不论是推动也好,拉动也罢,你环顾左右,再纵览大江南北,只要是冠以现代企业管理的无不在引用西方企业管理模式。“办公室”、“计划科”被合并为“企划部”,“人事部”、“劳资科”纷纷改头换面成了“onmouseover=displayAd(4);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4);>人力资源部”。就连尚未完成改制的国企、事业单位也纷纷先行效仿,以表明自己与国际接轨的决心与行动。新兴企业更是一步到位,拷贝不走样。

 西南交通大学体育部 从“西学西用”到“中体兼用”
然而,中国企业毕竟是中国企业,业态五花八门;员工毕竟是以炎黄子孙为主,黄皮肤、黑眼珠总也改不了。于是,西方的模子总让东方人觉得就范得有些不自在。或者说,至少有那么一段时期,在刚刚脱离计划经济时代大锅饭意识的“企业主人”们身上还不自在。相比之下,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的中国员工由于没有往日的“优越感”、“稳定感”,所以模子做得紧凑些无妨。而国营企业特别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国企和养尊处优的事业单位员工则觉得浑身不自在,时不时要弄出点动静来,直接挑战管理者脆弱的神经,比如“一方稳定”、“区域安全”等。再加上泱泱大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骨子里不愿臣服于人的意识,于是,自诩为爱国学者的专家们比照西方管理理论的诸多模块,埋首于华夏浩瀚的历史长卷之中,寻经问典,整理出了“中国式管理”,并登高振臂,号召本土企业积极呼应和践行,并最终冲出国门,唱响世界。

此外,介于对立双方之间,有许多学贯中西的学者和业已取得成就的企业家,在研究和比较了中西方管理的精要、分析了本土企业的实际之后,提出了中西管理融合之说。这类思想和实践越来越多,但未见形成系统的理论著作。

作为管理咨询行业的一名从业者,我很高兴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中西方企业管理的实质。我将企业管理体系比作一条长河,它分三个层级:源头(onmouseover=displayAd(3);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3);>企业文化)——干流(管理理论)——支流(应用工具)。源头产生河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价值体系,它属于意识形态,孕育出管理哲学和管理思想。干流是河流的主体,管理理论承上启下,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支流滋养更广阔的地域,管理工具为企业各部门的管理者提供解决问题的直接方法和手段。

aihuau.com

西方的管理河流不长,但水量丰富、层级清晰。不论东西南北方,让涉足者一目了然并且非常容易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作为其源头的企业文化发源于文艺复兴,企业管理哲学和思想集中孕育于工业时代。自18世纪至上个世纪,闪现了亚当·斯密、萨伊、泰勒、法约尔、凯恩斯、韦伯、梅奥、德鲁克、科特勒等一大批的管理思想火花。科学管理、程序管理、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建立在上述管理思想之上的理论分支细密而严谨,共同构成了西方企业管理的理论干流。更具特色的是,讲实证、重数据的西方学者将一门门理论开发成可操作的工具,于是有了BCG矩阵、管理方格图、甘特图、6σ管理、BSC卡、PAQ问卷、MBTI测试等可说、可写、可画的管理方法。这是一条完整清晰的河流,发源于主张科学、自由、竞争的文艺复兴文化,更难能可贵的是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实践而证明是有效的,不仅企业运用管理理论和工具,取得成功和发展,而且管理还透过企业渗透进国家和社会的各个角落,于是“发达西方”的烙印就这样深深地印在了落后地区的印象中。西方企业管理的成功,这一点就连推崇中国式企业管理的学者们也鲜发异议。

回过头来比较中国式企业管理。我们现在所说的企业,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而中国直到19世纪的洋务运动之前,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自然经济唱主角。而洋务运动之后的工业化进程也是极其缓慢的,直到改革开放、国门主动敞开之后,这一进程才在不断加快。因此,中国式企业管理即使真的存在并形成系统,那也至少存在两大缺陷:一、五千多年文化中只有不到3%的近期才或许有真正意义上的规模企业,那么漫长历史中所形成的为中国式企业管理学者所引经据典的管理思想似乎主张性要大打折扣。二、即便是中国式企业管理体系存在,又是否在本土企业身上成功实践过?改革开放只有短短20多年,对企业成功践行来说还太短,按《基业长青》的标准至少要行业领先50年。

实际上,中国式的管理,按其著说者的话,源自中国古代“道”、“法”、“儒”,是“修己安人”,目的是经邦济国,是为政府首脑和幕僚官员研究的学说。如果将这些深邃的思想用于企业,那应该有一以贯之的理论体系,分析企业内涵外延,研究企业价值链各个环节,必要时拓展出分支进一步研究。这些在“中”说中都难觅踪迹,因此,准确地说,“中国式管理”是国家政治、军事的管理思想,而非企业经营之道。在“中国式管理”中只有统而概之的“M”理论,四平八稳、为人处世的中庸之道,至多可视作人力资源管理范畴的一部分。再往下,我们就看不到具体的企业管理应用工具了。这样看来,时下的中国式管理尽管宣称有几千年历史,但作为企业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论河流,充其量只是涓流细注,用这条河流去灌溉和养育大批的企业,结果只能是饿死或者永远也长不大。

自从“中国式管理”概念一出炉,学术界就争论不休,由“浅谈”到“批判”,从洋务的“中体西用”到今日的“西体中用”,有日趋白热化的走势。学者们为了增加观点的份量,又抬出企业家,再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大有不分出雌雄就不管理企业之势。学术争论,对理论的研究提升、实践的总结指导,从长远看,利大弊小。我是持赞成态度,而且,从内心来讲,希望国学理论能占上风。实事求是地说,“中国式管理——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就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中国式管理,目的只有一个,在于用得有效。”这本身作为一种管理思想,我就备加欣赏。但,现实是,我们从事的是管理咨询,如果我们在指导企业的过程中,光有思想,没有理论和工具,自己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或者前后自相矛盾,那不是坑害客户,与卖劣质商品给消费者有什么两样?正因为此,我们客观分析中西理论之别,得出“西体西用”的结论。现在的本土企业,与经历几个世纪规范市场经济下管理熏陶的西方企业相比,好比是驯养笼中的狮子与野生狮子之比,从笼中来到野外,首先要学会野生狮子的生存本领,甚至是如何迈步奔跑这样的基本动作要领。西方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工具,正是本土企业所需要的,也是最便捷的生存之道。它能引领中国企业一步一步走出本土,走向国际大舞台。

可能有人会发问了,既然你主张“西体西用”,全盘西化,那怎么还有个“中体兼用”?不假,我们是在主张全盘西化并努力践行,但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在对象企业进入成熟期之前。小企业管事,中企业用人,大企业靠文化。进入成熟期之后,企业文化开始发挥它的概念作用,为企业的进一步做强做大铺垫道路。这时候,我们坚定地主张本土企业建立和弘扬中国文化,中学为体,中西兼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基业长青的企业也是丰富多彩的,尽管他们其中大多数都来自一个国度、采用同样的管理模式,但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风格。IBM是大象,沉稳;强生是羊皮卷,执着;迪斯尼是阳光,活泼;3M是色彩,创新。是什么使他们在同样的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性格?文化,是企业文化使然。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制度、不同的发展史,不论从企业,还是从社会的责任出发,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走上国际舞台的本土企业应该打上深深的中国烙印。

文化发端于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价值体系,它孕育出企业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思想。普遍认为,西方的文化是张扬个性、科学理性,而东方讲求的是修己安人、和谐伦理,两者是相对立的。其实,我们细细品味咀嚼,再对照各自文化产生的哲学思想,会发现东西方文化,其交集既不是空集,并集也不是简单的元素罗列。西方自文艺复兴开始,就宣扬个性、追求自由,但是不是个人就随心所欲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西方有最严格的法律,个人必须服从,执法严格非我们能比;企业越来越多地倡导团队精神,西方企业员工的合作精神恐非我们能比的吧?同样,中国历史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多次印证了统治者将自己和集团的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终将覆灭。由此看来,在对待“人”上,中西方理念正在相互交汇。对待科学人文,西方逻辑严谨,一事一理,一案一例,日积月累,有章可循,但可能会随着前提条件的变化而谬误。东方善于集思归纳,提炼精髓,以不变应万变,亘古有常,但致用时会出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结果。然则就象我们学习管理技能一样,掌握顺序是先专业技能,再人际技能,最终概念技能。不是概念技能不好,而是取决于使用者的心、智、能。欧洲哲学权威荣格说过:“谈到世界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暂的,或被后来事实所推翻。惟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传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原子物理学有颇多相同的地方。”易经是中国文化的典范,被尊为群经之首。由此可见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推崇。现下,世界各地掀起的汉学、孔子热,也佐证中国文化的核心地位。而中国社会和企业不也正在加快民主和法制化的进程么?由此看来,中西方文化都在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发展,是可以和而不同的,也不会出现中国文化与西方理论、工具的排斥反应,反倒是“止于至善”的最佳践行。

总结一下,本文的观点是“和而不同,止于至善”。属于融合派,但不是见诸报端模糊的“应用时兼收并蓄”,也不是张之洞简单的“中体西用”,更不是“西体中用”。明确为:中国企业在进入成熟期之前,“西体西用”,进入成熟期之后,文化建设“中体兼用”。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在国际竞争舞台上,有着不同特色哲学观、传播不同思想和文化的东西方企业,采用相同的游戏规则,为世界表演精彩而不单调的演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4105.html

更多阅读

西南科技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黑水分队 黔行支教小分队

西南科技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于2012年11月在西南科技大学层层筛选下正式成立: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10名成员分别来自不同学院,其中,成员张鹏飞,王菡,朱春阳,何嘉哲,荣文钲,张劲松分配至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立西南科技大学第三届研究

华东交通大学 校园风景 华东交通大学校园招聘

华东交通大学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是一所以工为主,经、管、文、理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1971年9月2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关于六所高等院校的体制调整和领导关系的通知》,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

北京大学 校园风景56P 西南政法大学校园风景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1917年,著名教育家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北京

声明:《西南交通大学体育部 从“西学西用”到“中体兼用”》为网友飮了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