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安全的资料 食品安全,谁来把关?



     自从CCTV《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猛然发现,我们为舌尖上的快感花了那么多心思,我们是那样热爱饮食,但又是那样忽视舌尖上的在当下,食物不仅会刺激人们的味蕾,更牵动着国人的敏感神经,在这种背景下,以食物为主题的《舌尖》没法不走红,也没法不被热议、热炒你看,现在的诸多餐饮广告,都打出了“舌尖上的某某”之类噱头,而上述两件事不过是这些“副产品”中的极端。

  但又不得不说,作为“纪录片”的《舌尖》在中国走红,按照惯常思维,确实有些意外。崔永元曾批评国内荧屏充斥的满是相亲、娱乐节目,而纪录片只能等到半夜才放,说明纪录片在中国其实并不太受待见。而《舌尖》走红,除了它特殊的主题外,恐怕就是,它压根就没严格按照纪录片的标准来拍,而观众也压根没当纪录片去看。

  按照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的说法,20多年来中国纪录片都“多多少少带着正面宣传的味道”,而《舌尖》看似只是平铺直叙,没有宣传色彩,却已成了“最好的宣传片”。此种情境下,再加上正处在中国食品安全如此引人焦虑之时,一个不用复炸油的油条哥就能走红,进入《舌尖》镜头的那些美食、店家,想要不被觊觎、利用,实在太难。我们再看看航天员的舌尖。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列出了食品的问题。

  压倒国产奶的永远不会是“过度质疑”

  国产奶业需要以严格的标准和可靠的质量,重建国人对国产奶的信任。重建信任,不是空喊几句“国产奶质量史上最好”就可以的,需要修订奶业标准与国际接轨,而且,还要耐心地面对舆论的“过度舆论”。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并及时将检测、监管的结果公布出来,消除老百姓的顾虑。这个过程需要有耐心

  “烟台苹果”该怎样面对危机?

  面对危机,“烟台苹果,你不要这么气急败坏,你就像新京报,有时候会有一两个错别字。但那不是‘毒报纸’,直面问题,把错别字改过来,理性,建设性,依然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真性情。我是土生土长的烟台人。我爱烟台,我爱烟台苹果,我也喜欢有错别字的新京报。”

  “我孙子喝国产奶”为何遭拍砖

  宋昆冈是网友的老熟人了。前些天,他说“国产乳粉质量系历史最好”,网友反问“你给自己的孩子喝国产奶吗”如今宋昆冈承认“自己孙子喝的就是国产奶”——质疑更多:那你何以证明自己的孙子喝的就是国产奶?即使是国产的,何以证明不是特供的?即使不是特供的,乳协理事长孙子喝国产奶就等于国产奶质量过硬了?——仿佛陷入了话语陷阱

  “药袋苹果”:藏着多少“袋中谜”?

  谭小芳老师指出,如果进一步全面梳理一下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又会发现,“药袋苹果”背后掩藏的“袋中谜”,其实远不止上述这些,在其他许多方面,同样也充满着诸多难解谜团。比如,苹果套袋蜕变为“药袋”之谜。据悉,给苹果套袋原是10多年前政府技术推广的产物,本意是“减少病虫害和农药残留”,但近年来不加药之袋却逐步变为药袋,反倒“增加了农残超标的风险”,彻底走向了套袋初衷的反面,如此颠倒诡异之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对国产奶“过度质疑”源于过度受伤

  老百姓为何对奶制品行业和企业三年来的变化不了解?因为有关部门没有就整改的一系列问题向社会公布,相关细节还处在暗箱之中。比如,99%的合格率,是按什么程序、什么标准抽检得出的?抽检了哪些品牌?那1%不合格的是哪些批次、哪些产品?这些产品存在什么问题,相关部门对此做出了什么样的处罚?凡此种种,如果对公众没有一个详细明白的交代,就难免招来质疑。明知问题乳制品仍然在伤害消费者的信心,还要他们不质疑,这显然是一厢情愿

  期待“良心苹果哥”的出现

  有人会抱怨,目前市场秩序问题很大,许多违法行为成了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似乎不违规使用农药不赚钱,不违规添加防腐剂就要亏本……但是,刘洪安给“药袋苹果”和其他的问题食品上了生动的一课:作为市场主体的经营者,终归应当有勇气担负起法律责任、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而不是把责任全推给社会环境、制度缺失和他人

  乳协要用事实让消费者信服

  国内乳制品不是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要想重新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就得用事实说话,用质量说话,让市场来说话,而不能靠“公关”自说自话,否则,只能沦为笑柄。为此,乳制品企业要有卧薪尝胆的准备

 关于食品安全的资料 食品安全,谁来把关?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古语讲“民以食为天”,意思就是说让老百姓吃饱饭是“天大的事”。现在,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能吃饱饭,但是吃到的食物是不是无毒、无害就没法保证了。自2008年“三鹿毒奶粉事件”发生后,食品安全问题就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到2010年4月,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国际食品安全论坛”上甚至把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可惜的是,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根本解决。在中国人日常的饮食中,恐怕没有几个人敢打保票说自己吃的东西无毒、无害。弄到最后,大家甚至学会了与现实“妥协”:反正吃什么都不敢保证安全,那就干脆认命吧,吃到了绿色食品算运气好,吃到了有毒食品就认倒霉。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食品安全大有问题的今天,我们要想给航天员提供合格的食品,就不得不付出比以往多得多的力气。所以宇航员的食品特供基地才管理得分外严格,为的就是要在普遍恶化的大环境下保住一小块“净土”。航天员特供奶,这个可以理解也可以有。食品安全频频曝光,更是催生了“特供”食品的花样在增加。

  能够享受“特供”食品的,要么有权,要么有特殊职业需求,可毕竟这只能是少数,大多数享受不到“特供”的人群该怎么办?我们多渴望一份“特供”,可惜这并不现实,哪天食品没有了“特供”,或许我们的舌尖更安全了,我们的肠胃更干净了,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可这些该问谁呢?

  食品安全危机所引发的已经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而是全民自我安全意识问题。要想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就必须摒弃“特供”思想,脚踏实地的为食品安全作出努力。与其忙于特供食堂的建设,忙于特供食品基地的栽培,不如,花大力气狠抓食品安全建设。从完善监管体系再到食品安全体系的健全,再到食品检测标准的法律化制度化,更要注重食品安全监督的常态化。我相信,通过相关机构的严格筛选、检测,航天员的食品安全是能保证的。可是,我们必须说,仅仅保证航天员的食品安全是不够的,普通百姓对食品安全也有要求,他们也希望吃到无毒无害、绿色安全的食品。

  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层出不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监管不到位、问责不到位。什么时候,食品生产企业像为宇航员生产食品一样严格遵守规定,中国人吃到放心食品的梦想也就实现了;什么时候,监管部门能像刷选、检测宇航员食品质量一样监管普通百姓的食品安全,中国人“饮苦食毒”的日子也就差不多结束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210.html

更多阅读

颈椎病的自我保健方法,你知道哪些? 颈椎病的自我保健

颈椎病的自我保健方法,你知道哪些?——简介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颈椎病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学生也成了颈椎病的受害者。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如果不能在早期做好颈椎病的自我保健工作,等到了严重的时候,就要面

张荣锁:要命的中式教育成绩,值得骄傲吗?

张荣锁:要命的中式教育成绩,值得骄傲吗?——再谈中英教育对比为期一个月的中英教育大比拼,终于有了“结果”。中国队以每个科目平均分超过英国队大约10分左右获胜。中国队欢庆胜利,英国队垂头丧气。于是又有不少中英两国的各界人士,开

济南恒大名都二期维权,谁来关注? 济南恒大名都二手房

关于恒大名都二期维权过程的一些说明近三个月来,恒大名都二期的业主针对恒大擅自更改规划和强行施工进行了维权活动。但期间经常有一些不明就里的一期业主及个别凤凰城的业主针对二期业主维权活动发表一些过激言论。在此,将二期业主

声明:《关于食品安全的资料 食品安全,谁来把关?》为网友共的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