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员工 如何让企业文化扎根在员工心中



有“信仰”的企业才能长久

  提起文化,如果我们放眼国际,恐怕大家很快就可以联想到美国的实用与理性,日本的精细与社会责任。如果我们收回眼光,我们就会想到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重人伦,想到东北人的憨厚、山东人的豪爽、温州人的智慧、湖北人的精明等等,这些无不凸显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的不同文化特征。

  在中国的今天我们讲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这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融入的新的文化元素,这些思想指导着企业及公民的经济行为与生活行为。

  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环境愈加复杂的今天,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如何生存并持续发展被越来越多地关注。当大家信势旦旦要将企业办成“百年老店”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一个基本事实:世界上存在历史超过500年的组织只有两种,教会和学校。而这两种组织的共同特点是,都有深入人心的信仰,都有深入行为的传统。

  通过对世界500强企业的深入分析,我们得到这样一个基本商业规律:只依赖策略和招术获得比较竞争优势,可能带来短期盈利,但这样的企业基本可以断定很难做长久。而真正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优秀企业,必然关注持续盈利能力,这样的企业才有可能建立起核心竞争优势,而核心竞争优势的获得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回归到最朴素的商业逻辑,扎扎实实地建设最底层的基本制度和核心文化理念,并全力以赴、持续不断地渗透到每个员工的骨子里面、行为当中。这样的企业才是真正有“信仰”有“传统”的企业,才是真正可以做长久的企业。

优秀的文化有共通之处

 企业文化 员工 如何让企业文化扎根在员工心中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接触了很多家企业,也近距离接触了很多企业家。有些企业在短短的几年内有了高速的发展并且上升趋势也非常好,而有些企业则停滞不前,有些甚至走了下坡路。当然企业的发展与否有很多综合的原因,但当我们关注那些经营好的优秀的企业时会发现,他们有着几个突出的特点:高效的组织、优秀的文化、良好的制度及流程与运营机制。而优秀的文化中又有四个共通之处:团队的协作精神、以客户为中心、平等对待员工、激励与创新。

  企业就如一个生命体,对于企业的生命力来讲分两部分推动,一个是冰山之上的企业的品牌、形象、制度体系以及员工的行为表现等;另一个则是冰山之下的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自我认知。特质与动机(愿景、使命、核心价值理念等理念体系)。如何让企业内涵的理念体系显性化,并且经过系统的规划设计使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文本化,而后通过持续的企业文化建设使之在员工心中内化,最终反应到冰山之上的生机勃勃?

  企业文化就如空气之于人,是企业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必须与根本。如何使文化浮出水面,使内涵的文化元素显性化并且内化,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每个想持续发展的企业需要思考并挑战的一个课题。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源动力。企业文化建设则是一个系统修炼的过程,是灵魂到行为的打造,是优秀传统的沿袭,是企业由内而外的塑造与提升。同时也是对阻碍企业发展的一些文化元素的扬弃。

走出企业认识文化误区

   

  在帮助多家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与推动实施的咨询实践中,感受到不少的企业对企业文化的理解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误区,而且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展开企业文化建设,有些企业非常担心文化建设会流于形式。

  如果不走出误区,很难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效展开。从认识的误区来看,存在于几个关键层面:

  一是企业文化表象化。很多企业认为公司有了朗朗上口的口号与标语,有了具有感召力的挂在墙上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企业的各项活动也搞得热热闹闹,有企业文化手册,有员工行为规范,就认为企业的文化建设很好了。其实,很多这样的企业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情况,即不能真正地将企业的核心理念系统落实到制度与员工行为层面。另外一些企业在表象化方面表现为重设计轻变革,忽略了关键的人的因素,没有让员工参与进来,只是自上而下地灌输,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受阻严重。

  二是企业文化角色独立化。有些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应由人力资源部门来主导(或者是依赖于咨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一把手工程,应该形成企业的高层亲自挂帅,中层与骨干带头,员工积极参与的局面。

  三是企业文化断层化。现在的很多企业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还都停留在形象宣传与行为规范层面,对于理念的内化以及制度与理念体系的匹配上下的功夫还很少,使得企业的文化建设缺少灵魂性以及支撑性的东西。可以想像,根不深入土壤,缺少干的支撑,枝桠和叶子的生命力亦荡然无存,这同时也是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易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是企业文化类同化。我们经常会看到或听到同样的理念,学习、创新、拼搏、进取、奉献、卓越等词被频繁应用,甚至有些C1策划也非常趋同。很多企业为了顺应时代的步伐,赶时髦地在企业内部大搞企业文化建设,它们或者借鉴优秀企业的文化理念或者照搬成功企业的CI策划,如此的结果是很多企业文化表现千篇一律,缺乏个性;重视文字的工整,忽略企业个性内涵的挖掘与特性的表达。

  五是企业文化短期化。企业文化只有系统规划长期建设才可以见其功效。就如人的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从最根本的观念的转变、态度的转变、行为的转变到最终的结果的不同。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到管理变革的大背景下去看,管理变革与改善不能一蹴而就,尤其在变革的过程中,人们观念的转变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企业文化建设把眼光放长远,制订长远的建设目标,分步持续地进行。

建设企业文化把握关键环节

  我们再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来看,有几个关键环节需要重点把握。

  首先明确做什么。从企业文化的诊断、企业文化的提炼与规划设计到企业文化的持续建设与改善提升。这三个大方面的工作是企业文化系统建设的三步曲。这就如在大海中行进的船,只有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才可以使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其次明确怎么做。企业文化建设要从理念体系、制度体系、行为体系、物质体系四个方面系统地、渐进性地来进行。我们可以采用企业文化生根八步法来全面系统地层开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一是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总目标与策略。要制订长期、中期、短期的目标,并从变革的角度制订相应的策略,充分营造变革的氛围以辅助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效展开;二是进行理念体系的提炼与规划设计;三是根据理念体系进行制度体系的审视与完善;四是根据核心价值观确定用人标准;五是根据核心价值观明确员工行为规范;六是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七是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与制度保障体系,以及效果评价与反馈机制;八是运用PDCA管理循环法持续展开并完善各项建设工作。

  最后还要强调谁来做。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人化”。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也是文化的实践者。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我们把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企业家;二是企业中层与英雄人物;三是企业员工。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企业高层领导应该亲自挂帅,尤其是在理念体系的践行过程中应该做到率先垂范。

  企业家在企业中的角色:“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二是牧师,不断布道,使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张瑞敏。”

  企业的中层领导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上承下达的作用,他们对理念的认知以及在行为层面的表现对员工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企业的英雄人物就像一个火车头,在强文化中,是中流砥柱。他们的行为有着强烈的示范效应,是先进文化的体现者,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员工是企业的大多数,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员工的积极参与,人人修炼,才能最终修成正果,修成大器。

  企业的成长如人的成长,企业的文化建设又如人的内修品质外练技能。一个成功的企业会经历:共同的价值理念、向上的团队氛围、坚决的执行能力、良好的组织习惯、卓越的经营业绩的打造,最终走向持续的长寿公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3874.html

更多阅读

烟花效果 如何让培训效果不再似烟花?

如何让培训效果不再似烟花?文/查 钢某时装品牌企业老板抱怨,公司的文化理念是学习型企业,因此一向重视员工的培训,培训费用成本支出不少。可是年终盘点发现这些培训对于员工的成长作用不大,员工的流失率居高不下,且有员工反映,忙于培训和

企业员工的职业化 中小企业如何让管理者职业化?

如何让管理者职业化?这一问题困扰着不少中小企业。在一次讲课的现场问答环节,有位老板向我提问。他说自己本身就不够职业化,如何带领下属职业化,着实让他苦恼。希望我能够指教一二。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其成长初期,往往老板一人身兼数职,手

如新产品被新闻曝光了 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在网上曝光率高

定期对产品更新,每天在不同的时间段重发。优化关键字,开通自己的博客,一周至少写三篇博客。经常去踩别人的博客。多去论坛发帖回帖,回帖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不能单纯的灌水。能做到这些,相信你的曝光量一定会上升很多的。   网站可以让

声明:《企业文化 员工 如何让企业文化扎根在员工心中》为网友断刃未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