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诗句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展望中国经济走向



系列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

2007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约为11.5%。在农业、工业、对外贸易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导致经济出现过热的迹象,股市和楼市呈现非理性繁荣景象;CPI涨幅达到4.7%,通货膨胀压力与日俱增,致使央行连续出台货币组合政策,5次加息、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扩大汇率浮动区间,措施出台频率之高为历史罕见,说明我国经济繁荣的背后还存内在的缺陷。

一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和现实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的超常规发展和工业经济的起飞,主要是以高额投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的大规模投入为依托,传统产业的扩张成为推进经济成长的第一动力,增长模式带有明显的外延性特征,带来了生产要素利用率不高,资源损耗严重、社会成本过高等一系列问题。2006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总量的5.5%,但是中国消耗的标准煤、钢材和水泥,分别占全世界消耗量的15%、30%和54%。松花江水污染,淮河污染,太湖蓝藻等环境危机也为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

当经济处于起飞的初级阶段,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是当经济发展过渡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时,以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严重破坏来换取经济增长则是得不偿失的,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难以为继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种产业结构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第一,政策调整限制了低端的加工贸易生产。国家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增加了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实行地区差异政策等措施,使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耗能、低附加值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内陆省份。第二,成本持续上升使挤压了低附加值企业的生存空间。沿海地区发展成本呈全面上升态势。如珠三角的职工年均工资过去五年累计增长六成以上,广东省2007年土地出让招标价同比上升近3成。煤电油运紧张状况仍将继续,能源、动力、原材料价格上涨态势短期内难以扭转。物价上涨迅速,2007年广东油、蛋、猪肉涨价4-18%,房价广州涨幅近3成,深圳涨幅近五成,拉动劳动成本大幅上升,进而推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这些因素对于资源短缺的东南沿海,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构成了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弱化的威胁。第三,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和出口贸易面临的阻碍增加。欧美等发达国家频繁运用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环保标准、劳工标准等新型贸易保护手段,发展中国家对我国贸易立案也开始增多,加上人民币汇率调整和利率上调的预期,使得出口贸易增长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省区发展构成一定影响。第四,产业结构急需优化调整。东南沿海地区虽然保持了高速的经济发展,但其产业整体配套能力比较低,处于全球产业链条的中低端,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吸收外资和加工贸易溢出效应较低,企业的创新能力较低。

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迟缓,经济发展长期处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和低效益的状态中,如果仅仅以这种全球产业链低端的产业支撑中国的经济增长,我们的经济繁荣将不能持续,股市、楼市的繁荣将会是虚假的泡沫。如果中国的支柱产业不能及时升级到中高端价值链,将会错失新一轮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

2008年中国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工业化中高级阶段,城市建设、工业技术、产业配套都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率先实现产业转型,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特别是广州、上海等中心城市,已经到达重化工业的后期阶段,正在向发达经济转型。在节能减排的要求下,缓解重型化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根本出路在于产业结构调整,要把主攻方向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所以,加快沿海中心城市经济结构的率先转型,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促进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步骤,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三个问题。

首先,应该明确中心城市和它所在的区域产业结构在分工的基础上是否合理。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工业、商贸、投资等领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OEM模式被广泛复制,东莞、佛山、中山等城市迅速发展成为国内甚至全球制造业加工基地。但是,长期以来,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的方式没有改变,珠三角各城市产业同构化问题严重,导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争夺资源和市场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到城市之间的协作和分工定位,区域发展遇到一些瓶颈(如人力资源、城市环境等),延缓了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省会的中心城市广州,承担起带动珠三角发展的龙头地位责无旁贷。因为,珠三角的城市除了广州以外,都没有一个良好的重化工业基础,缺乏制造业进一步升级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和重型工业的发展基础。而广州基本实现并逐步超越了这一重化工业阶段,可以为其它城市提供科技推广和工业服务等支持,具备了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而且,中心城市广州的产业转型对带动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意义。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工业基础较薄弱,未能建立起现代化的制造业体系。广州适时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以更强的辐射力,在更宽广的领域为珠三角的整体产业提升提供可靠的服务和支持。在适当的条件下,广州的一些重型工业基地可以外迁珠三角其他城市或者设立分厂,直接改变珠三角的工业分布格局,促进周边城市的产业升级,增强珠三角地区的核心竞争力。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地区也可推广。


 

其次,应该明确城市定位和主导产业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区位和产业基础条件,不断找寻、培育成长型产业,构建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体系。按照产业生成与集聚机理重点打造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产业。运用市场机制发育相对完善,国际化程度较高及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优势,鼓励产品和技术创新,加快完成从目前的加工服务、贴牌生产向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价值链高端演进。

最后,还应该明确新的阶段靠压低员工工资来维持利润是不现实的。应当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抓住新《劳动合同法》颁布的契机,切实保护劳动者权益,逐步提升东南沿海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企业员工的工资待遇水平,抬高劳动密集型与资源投入型工业企业的进入和存活门槛,为高技术产业和成长型工业提高发展空间。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诗句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展望中国经济走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7667.html

更多阅读

王功权和王琴私奔_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 王琴王功权最后结局

  王功权和王琴私奔,折射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功权和王琴能够公开私奔,也反映出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不只是经济上的改革,在婚姻制度上也在改革,改革了,从结婚自由到离婚自由,开放了,从鞭挞偷情到欢呼私奔,从爱情万岁,到私奔万岁,从某种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广安的变化 改革开放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广安的变化【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对广安的影响,三十年来广安的变化情况对比,广安的旅游业欣欣向荣,人民生活水平的奔向小康,城市建设的发展迅速。【关键词】改革开放三十年;广安;变化;邓小平广安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声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诗句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展望中国经济走向》为网友黑月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