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绿灯网 中国政策的“红绿灯”现象!



   对中国政策的多变,中外人士早有议论,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初,经常发生朝令夕改的现象。难怪当时有首民谣形容中国政策:共产党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党的政策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政策的多变。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刚刚开始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情况不熟,没有成熟的发展模式,也没有现成的可以借鉴的经验。用邓小平先生的一句话叫:摸着石头过河。处在探索道路时期,走一些弯路、岔路再所难免;另一方面,中国国大人多,情况复杂,一项政策的出台,放在部分地区可以成功,而在情况不同的另一地区可能已经失误。

 中国红绿灯网 中国政策的“红绿灯”现象!

    因此,中国的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与多变性,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红绿灯”制。一项新政策刚出台时一般是“绿灯”,虽然也有明确的条件要求,但由于属于新政策,连执行者也掌握不好具体尺度,因此执行起来弹性很大,符合条件的可以通行,不符合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能通过,往往造成良莠不齐,一轰而上现象的发生。一旦有关部门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于是赶紧出台限制性政策措施,这时候通道上显示为“红灯”,不管你是否符合原来政策中规定的条件一律叫停。人们明白了此种情况后,采取了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只要新政策一出台,凡符合个人、集体、地方利益的赶紧办,马上办,“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跑“部”进 “厅”现象就这样产生了。如果再加上点“外科”手段,跑“部”“钱”进,就有可能抢得先机。

    从大的方面说,经济过热,产能过剩基本都是这样产生的。如:制定“十、五计划”时,全国有二十多个省份将汽车做为该省的支柱产业,计划投入巨额资金新上或改扩建汽车项目,计划产能大大高于市场需求,已获批准上马的产能已经形成市场饱合状态,有的地区还在拼命争取立项。照此下去,必然形成自我恶性竞争,造成新的能源浪费与环境问题,影响甚至破坏可持续发展。再如钢铁、水泥等原材料行业莫不如此,一旦出现哪怕是暂时的市场紧缺现象,各省地市与个体资金纷纷投资上马该项目。其实市场是有其自身规律的,有时的紧缺不过是一种假象。暂时的紧缺也会带来涨价的结果,于是商家乘机囤积居奇,产品滞留在各个环节,更加大了供给不足的假象,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各商家又纷纷抛出手中的存货,供求关系立即转化,假象破灭,又导致市场重新整合,实力较弱的企业被挤垮,沉重的还贷压力让企业叫苦不迭!这样的教训比比皆是。

    从小的方面说,涉及到每个人的评职称、长工资、办户口、考学求职买房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莫不是“绿灯”易过,“红灯”难行!办成办不成,用老百姓一句话叫:赶上这一拨了!因此就连老百姓都知道遇到有利的政策时要抓紧,宁可花点钱,求求人,也要争取办成,否则不定哪时又变了!

    政策多变归根结底是一种执政的不成熟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少,但国家这么大,情况如此复杂,要想完全杜绝几乎是不可能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4603.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特色的排比句! 中国特色的译文读者

中国特色的排比句!1、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2、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3、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5、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

中国真实的军事实力! 印度真实的军事实力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许多军事专家总是大谈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方向的迁移,大肆渲染印度核潜艇的下水,大肆宣扬东南亚诸国购置更新军备,似乎中国面临的战略环境岌岌可危。这些真的会影响中国的安全吗?中国军队没有能力反击他们吗?正在试飞

声明:《中国红绿灯网 中国政策的“红绿灯”现象!》为网友流云如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