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大集合产品 “大集合”紧急刹车 券商资管敢问路在何方



     券商集合理财也称为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指的是由证券公司发行的、集合客户的资产,由专业的投资者(券商)进行管理的一种理财产品。它是证券公司针对高端客户开发的理财服务创新产品。通俗地讲就是券商接受投资者委托,并将投资者的资金投资于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的一种理财服务,其风险和收益介于储蓄和股票投资之间。证券公司是这种理财产品的发起人和管理人。

  ?

  “大集合”的前世今生

  自2001年1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通知》以来,券商集合理财已经历了12个年头。其间发生过2003年5月的暂停和2005年3月的重开闸事件。在随后的时间里,券商集合理财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投资力量,不仅发行数量和规模屡创新高,而且券商参与度逐年增高。无论是限定性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还是非限定性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数量都与日俱增。

  券商集合理财与公募基金相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主要表现为:均以权益类和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要投资目标,都是集中资金专家理财,账户、托管、管理三分立,两者都有自己的专业研发队伍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团队。

  不同点则表现在:准入门槛不同、募集方式不同、收益不同、安全性不同、流动性不同、投资限制不同、手续费不同、运作的透明度不同等八个方面。

  根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78家证券公司中,有36家的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模都低于20亿元,占比接近半数。而其中,半数以上券商的已发产品都以限定性的“大集合”产品为主,甚至有不少券商从未发过“小集合”产品。

  在36家资管规模“不达标”的券商中,国联证券、方正证券等16家券商到今年6月1日,便将具有3年以上的证券资产管理经验,它们似乎更有动力去加快突破唯一不足的资产规模门槛。而其他20家券商也将陆续达到3年管理经验的条件,在这期间或许也将努力寻求规模的扩张。

  “大集合”的客户投资门槛比“小集合”低许多。被俗称为“小集合”的限定性集合理财产品,指的是产品规模在10亿元以下、客户数量200人以内、单个客户参与金额不低于100万元的理财产品。而“大集合”产品客户的参与门槛一般为5万元或10万元。

  ?

  再次被叫停

 券商大集合产品 “大集合”紧急刹车 券商资管敢问路在何方
  记者从券商人士处获悉,证监会3月21日下发了《关于加强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明确今年6月1日后“大集合”产品将不再允许新设,符合条件的券商可以开展公募基金业务。10年前曾经被停发过的“大集合”,再次被叫停。

  《通知》指出,按照新基金法,投资者超过200人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被定性为公募基金,适用公募基金的管理规定。因此2013年6月1日以后,证券公司不再发起设立新的投资者超过200人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同时,符合条件的券商将可申请取得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开展业务。

  券商资管“大集合”产品再次被叫停,或将迫使不少证券公司踏上与监管风向不符的激进道路,利用“通道业务”激增资产管理规模,以分得公募这块大蛋糕。业内人士预计,一直受到风险警示的券商通道业务将迎来“最后的盛宴”。

  这对于一大批尚不符合公募准入资格的券商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大集合”停发对他们的杀伤力太大了,这代表着今后只能做纯私募业务,是否能够生存下去都将成为一个问题。北京某家资管规模不足10亿的中型券商投资经理向记者表示:“若准入门槛没有降低的可能,其所在的券商将竭尽所能去扩充资产规模,而利用‘通道业务’快速扩张相对容易,可能会成为不少券商的首选。”

  根据《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证券公司申请公募业务资格,主要需要符合的条件有,具有3年以上证券资产管理经验,以及资产管理总规模不低于200亿元或者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不低于20亿元。信达证券一份研究报告称,在“大集合”停发后,满足条件的大型券商将逐步申请开展公募基金业务进行替代,而不满足申请公募业务条件的小型券商将直接失去一项业务。

  业内人士预计,为了获得公募业务准入资格,有些券商可能会急功近利地猛冲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定向业务,不排除降低资产风险评估、合规性等底线,甚至采取“零佣金”等方式进行恶性竞争,而这将会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

  ?

  通道业务的最后盛宴

  “趁目前通道业务还没有完全收紧,要赶紧靠它把资产规模做大。”上述中型券商人士表示,对于通道业务的政策导向,其所在公司的管理层表示高度的关注。

  去年年初,券商资管规模仅有2800多亿元,而短短一年时间以惊人之速跃至2万亿元,其“井喷”密器正是通道业务。所谓通道业务,是银行与券商之间的一种合作,券商为银行提供资金过桥和资产出表的通道,从而逃避信贷监管,存在类似“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

  证监会下发的《通知》虽未明确提及通道业务,但其中一段文字被券商人士普遍解读为收紧银证通道业务的“吹风”。

  《通知》督促证券公司加强对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的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管理。要求券商应当对合作对象的资质、信用、管理能力、风控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估,审慎选择合作对象。并且要健全对投资品种的风险评估机制,尤其是对信托计划、资产收益权、项目收益权等场外、非标准投资品种,应当认真进行尽职调查,充分评估投资风险。同时,鼓励券商着力提高投资管理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重点开展主动管理性质的业务。

  今年以来,关于银证通道业务“叫停”的传言不绝于耳。证监会机构部巡视员兼副主任欧阳昌琼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若这种业务影响到了国家有关信贷、宏观金融政策的调控效果的时候,银证合作会有随时被叫停的政策风险。

  断臂“类公募”的“大集合”业务,券商们无奈一搏公募这块“肥肉”。“叫停”前的冲刺,或将成为银证通道业务的最后盛宴。

  作为弱市“轻骑兵”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凭借其投资范围多元化、投资风格较为稳健的特性渐入市场“法眼”,逐渐成为市场上的吸金新主力,但类似于“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也逐渐凸现。在两会结束不久和证监会刚易帅的节骨眼上,监管层突然叫停“大集合”,必然有它的原委和剑指目标。至于这把火到底烧至何处和对后市有何影响,投资者还不妨拭目以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415.html

更多阅读

敢问路在何方 LED产品之路在何方?

    虽然在照明行业待了有几年,但是对于LED从一个难以触碰的神坛,发展到普及民间的各类照明运用上,价格也跟随着一路倾泻,着实让人不免发出惊叹。而且,在LED产品从神坛走向了民间后,从大概2012年开始进入一个竞争相当激烈、价格战争此

酷派大神f1 小米3 “大神”闯关 酷派对战小米

      与国外手机厂商在产品配置上大做文章不同,国内手机更愿意用“组合拳”打响2014年移动首场战役。  第一招依然是传统的产品配置。“国产手机的配置已经与国外品牌没有多大差别了。”通信专家李潮涌说。在2014年MWC(世界移

阳光万能险年交6000元 险企6000亿“征战”大资管

      随着保险资管产品试点开闸,保险资管公司正式拿到“征战”大资管市场的入场券。在市场竞争中直面客户需求,无疑让保险资管公司的运作更接地气。  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部副主任曹德云12月中旬在公开场合表示,截至目前保险

马年贺岁币 新华保险新品马年贺岁 “福享一生”角逐大资管

      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全面来临,银行、基金、保险、信托、券商纷纷涌入理财市场,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让投资人目不暇接。在各类金融机构争相推出高收益产品的同时,风险同时也在市场看不见的地方涌动,如何选择一款安全性高、富于

声明:《券商大集合产品 “大集合”紧急刹车 券商资管敢问路在何方》为网友双龙戏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