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影响管理行为的因素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影响管理行为的因素


 要对管理行为进行分析,首先要考虑影响管理行为的因素。我们把影响管理行为的因素称为管理要素。那么有哪些管理要素呢?

  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为实现既定目标,对所属的组织、人员的活动施加影响的过程。形成一种管理活动,除了管理行为本身之外,首先要有管理主体,即说明由谁来进行管理的问题;其次要有管理客体,即说明管理的对象或管理什么的问题;再次要有管理目的,即说明为何而进行管理的问题。有了以上三个要素,就具备了形成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同时,我们还应想到,任何管理活动都不是孤立的活动,它必须要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不考虑管理的环境和条件,也难以解决“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因此,管理作为动态过程,它包括组织环境、组织目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四个要素,离开任何一个要素,管理行为便无法产生。这四个要素决定管理行为的发生,它们就是管理要素。

  从组织的观点来分析管理要素,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我们知道管理是一种行为,管理的行为主体是组织,而组织与管理相互依存、无法分离,管理离不开组织,组织也离不开管理,组织决定管理。因此,组织是影响管理的因素,构成组织的要素也就是管理要素。组织由组织环境、组织目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这四个要素所构成,这四个要素也就是管理因素,也就是说,组织要素和管理要素是相同的。

  一、管理主体

  管理要素对管理行为的影响,管理主体是起主导作用的。管理主体的作用表现为对管理客体的领导、组织、控制和协调,使管理客体能够按照管理主体的要求和目标进行工作,管理客体工作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主体的领导水平及素质。管理主体的另一个作用,表现为对组织环境的掌握和适应,使环境有利于管理工作的进行。虽然,组织环境是客观形成的,不因管理主体主观愿望而改变。

  二、管理客体

  是作为管理的特定对象,管理客体常常是根据管理主体的指令,按管理主体的意图,为达成组织目标服务的各级下属人员。管理客体的作用表现为对管理主体制订目标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实施。

  三、组织目的

  任何管理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都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管理行为努力使这个目的实现。如企业的目的是生产产品,满足社会需要,获得利润;学校的目的培养人才,军队的目的是保卫国家;医院的宗旨是救死扶伤等。

  四、组织环境

  管理活动除了是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和组织目的三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之外,还处在一个客观环境之中,与外界发生着输出和输入的交流。

  组织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大到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小到企业外部的环境变化,都对管理行为产生影响。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对环境的动态适应过程。

  上述影响管理行为的管理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管理行为的动态过程。

  在管理要素中,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划分并非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是可以转化的。在组织中,人不仅是管理主体,而且是管理客体。在一定的时间、场合下相对于一定的对象,一个人是管理主体,在另一些条件和场合下,他又变成了管理客体。组织中没有绝对的管理主体,也没有绝对的管理客体,只能根据一定的条件做相对的划分。在组织中,既没有不参与管理的人,也没有不接受管理的人。

  人们在组织中处于双重角色的地位,首先是由组织系统多层次的复杂结构决定的。在组织系统中,既有纵向关系,也有横向关系。在纵向的各级管理层次中,某一层次机构的管理者同时又是更高一级层次管理者的管理对象;某—层次结构的管理客体相对于更低一级层次的管理者和管理客体来说,又成为管理主体。显然,在组织系统的复杂结构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是相对的,是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组织中没有绝对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例如,科长相对于科员是管理者,但相对于厂长又是被管理者;而局长对于科长来说是管理者,但局长对于厂长来说又是被管理者。当然,实际的管理关系远比这要复杂得多。各级管理组织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其次,在组织管理中,上下级之间的管理关系,也非单向的,而是可逆的、双向的。上级管理下级,而下级也可以通过各种建议、意见、提议、对话等形式,对上级进行监督。在这种情况下,下级,这个管理客体又在某种程度上转化为管理主体。

  再次,企业中所有的人都是自己工作岗位上的管理主体。事实上,任何工作岗位都首先是一种管理工作。如果在这个岗位上没有管理工作,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把这项工作交给机器去完成。人和机器的差别,大概也就是人具有管理的能力,而机器是不可能有的。因此,职工都应该是有管理的责任和权力的。生产线上的职工要努力使设备与工作最有效地协调起来,并且还要为机器地生产准备必要的条件,这是一项复杂的生产管理工作。同样,其它工作岗位也要对工作进行具体的组织和调整,以使工作的效率最高。在每个岗位上,任何人都是与此岗位直接相关的财、物的主人,相对于这些客体来说,人始终是管理主体。

  总之,我们在分析管理行为的时候,就应该全面分析组织环境、组织目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仅仅研究某一项或几项管理要素是不全面的。传统管理学派之所以存在种种缺陷,其原因就在于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6596.html

更多阅读

浅谈社会矛盾的化解 化解社会矛盾成效初显

http://www.cjbd.com.cn发布时间:2011年1月12日 16:1【字体显示:大中小】巴东县委政法委 李宗泉2010年初,全国政法工作会议要求,政法机关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为

李玉娟:网络舆情危机的深层透视——基于社会心态的分析视角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网络舆情危机频发,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和社会心态具有内在关联性。目前社会不良社会心态主要有:非理性心态、群体性怨恨心态、焦虑心态和质疑心态等,这些不良心态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并对舆情危机产生严重

11、1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决定 的发展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地理环境和人口的增长或减少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它们不是社会面貌、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一个社会制度过渡到另一个社会制度的决定因素。地理环

声明:《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影响管理行为的因素》为网友叼花硬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