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语言简介 模式语言管理简介



“模式语言”是美国建筑学家亚历山大提出来的建筑和城市设计概念,由张西振、王甲佳、侯象洋、肖永健等人(称为“模式语言管理‘四人帮’”)应用于管理领域。模式语言概念下的模式“描述了某种环境中反复出现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求解方案,它可以被反复地使用而不必从头做起”。也就是说,一个标准的模式包括三个主要成分:

(1)问题的特定场景;

(2)问题本身;

(3)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常,一个模式还包括对经验证据(案例)的描述,也可以包含对原理、机理的说明,以及尚待实验证明的疑点,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等等。

在每一个领域中,都有几代人积累下来的解决各种问题的经验,这些成熟的思路一旦被识别出来并按照特定格式撰写为模式,则可以指导同类问题的解决而被反复使用。在企业组织中,当这些模式被有机组合成适用于特定领域的模式系统的时候,便形成了亚历山大所说的“模式语言”,如果该语言在应用领域中被充分共享,并且成为解决特定问题的可积累知识库的一部分,则模式语言的建立对一个组织的能力提升具有巨大作用。例如,东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曾开发了一个名为“强芯设计”的瓦楞纸箱结构设计模式。在瓦楞纸箱行业,用来制造瓦楞纸板内部瓦楞的纸称为芯纸,作为瓦楞纸板外层的纸称为面纸。由于面纸涉及外观、易印性等因素,一般用纸档次较高,而在价格竞争压力和片面成本观念指导下,行业内逐步形成了面纸用好纸、芯纸用差纸的模式。而对于瓦楞纸板的强度、耐破等性能指标来说,芯纸比面纸的影响系数要大的多,这就是说,如果所生产的纸箱有既定的物理性能指标,芯纸用的好,则更容易达标,而芯纸价格又低于同等面纸。经过试验、测试和论证,开发出了“提高芯纸档次,降低综合成本”的设计模式。在对一家炒货生产商客户的产品包装相关参数以及包装流程、仓储运输条件、销售渠道等情况进行全面调研之后,应用“强芯设计”模式,竟然用三层瓦楞纸箱替代了原来的五层瓦楞纸箱,在完全达到对内装物保护要求的情况下,一年能给客户节省包装费用近百万元。至此,作为一种方法知识的模式就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企业的竞争能力。

    更重要的是,一旦用“模式语言”的方法记录下这个经验,这个经验就能通过横向和纵向共享产生更多的价值。

模式语言的效用源自于模式的适度抽象和完整、准确、实用等特点。模式描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一再发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员工通过学习模式,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方法和他人的经验。模式语言中的每一个模式都是一种以故事体表达的正式化的语言,其优越性在于,它既能够描述各种容易编码的显性知识,也能通过故事化的叙述和案例记录来传达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因为提供了故事诠释上的弹性而防止了整理编码过程中隐性知识的流失),同时,其结构化的格式可以方便检索和管理,使组织内知识共享和转移更加流畅。

模式语言系统中任何一个模式均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依赖于其所包含的更小模式,并且帮助形成较大的模式,还要与相关的模式交互作用。如前述“强芯设计”模式就可以帮助形成较大的“综合成本设计”模式,“综合成本设计”模式又可以帮助形成“整体包装解决方案(CPS)”这个更大的核心经营模式;同时,“强芯设计”模式还包含“三层瓦楞替代五层瓦楞”等较小模式;还要“交互”应用其它结构设计模式综合考虑才能完成一个纸箱结构设计方案。基本模式的有机组合形成了能够对整个应用系统进行体系结构描述的模式语言。模式语言就像自然语言为每一个人的言语实践提供词汇、语法、惯用法等“材料”和规则一样,在员工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在模式语言库中对不同的可行方案作评估和选择,并加上对具体环境因素的考虑,产生出适合于“此时此地”的具体方案,而不是“每次设计汽车的时候都重新发明轮子”。

由于模式语言能够使应用它的人省去摸索的时间和麻烦,能够通过模式语言库共享他人或前人的经验,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完善各种模式,能够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逐步形成组织的核心能力,因此,模式语言的积累就成为组织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模式语言管理实务体系主要包括:

1.建立个别模式的积累机制。

模式语言的积累首先是建立在个别模式的积累之上的,个别模式的积累是形成模式语言库的基础。模式语言虽然看上去非常简单,但包含在各项工作中的模式常常是朦胧的,并非显而易见。需要从经验中仔细推敲出来,再经过去芜存菁,才能形成适用于类似情景的间接性方案(仅仅适用于一种特殊情境的解决方案不能成为模式)。一般情况下,经验愈丰富、或模式运用愈熟练的人,就越会觉得模式是极明显的。但是,也存在相反的情况:在某一特定领域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往往不善于传授他所拥有的知识,因为他们对自己过分熟悉的知识往往认为太简单,会误认为人人都懂,不值得认真总结传授。这两方面的困难都会阻碍模式积累。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来克服这些困难。这就需要:

(1)明确规定统一的模式写作结构。模式的写作采用相同的结构,能够以结构引导编写者以一致性的项目来说故事,促使撰写者将传递隐性知识时所有重要元素都包含在故事中。同时,统一的结构也是模式库管理和方便检索应用的需要。

(2)培训兼职模式撰写人员。最好是与专家配对的“优秀新手”,因为这种新手一方面具有对专门知识的学习热情,同时由于是“新手”,因此知道理解和学习某一模式知识的难易,他们能够不断向专家提问,直到开始理解并能够学会专家的方法为止(不能理解就无法撰写出别人能够看得懂的模式)。

(3)及时总结模式应用情况并不断完善模式。要建立一种类似于海尔“日清日高”的“热洗”会议制度。通过分析刚刚发生的事件,发现这次作业中有什么不足,提供了什么新经验,找一找原因,看看下一次怎么能做得好一些。通过对模式应用情况的不断反馈,模式的质量便会有显著改善。这种方式还有助于形成模式的“自然选择”机制,得到最多应用的模式“进化”最快,进而得到更多的应用,这个模式也就越具有活力。应用效果不佳的模式就会因为得不到应用而日趋衰落走向死亡。

2.建立模式语言系统的形成机制。

将企业组织中所有工作环节的所有方法知识都总结成模式加以管理,是不可能完成的一项重任。我们不但无法管理所有模式,而且试图这样去做也是不明智的,因为假如建成了这样的模式库,也会因其过于庞大而繁杂,反而无法利用。所以,必须形成一种有效的筛选机制,将关键性的模式从个别员工的头脑中或企业流程中萃取出来,形成一个有序的模式库(有序但不求全),使之成为企业组织宝贵的方法性知识资源。使模式库有序化,以利于日后取用,进而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对模式语言管理的一个挑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建立模式语言系统的形成机制:

(1)识别核心模式,使这个核心模式成为支配其他模式的“序模式”。

(2)在“序模式”的支配下,逐步发现能够支持这个“序模式”的各种下一层级的模式,通过不断的模式开发形成一个围绕“序模式”的“模式丛”。

(3)建立模式之间的网络关系,使每一模式和其他模式联系起来,以便作为一种“语言”来掌握。

3.建立模式语言管理流程。

把模式分为“整体性模式”和“细节性模式”。对“整体性模式”采用“正式”的管理办法,对“细节性模式”建立较灵活的捕获机制。

(1)建立“整体性模式”管理办法。作为“整体性模式”,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说明某一明显的问题会在某个环境中重复出现,说明可能会发生这个问题的环境范围,提出为解决这个问题所有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具有的共同特点。或者,这些“整体性模式”还可以被看作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规则,说明在企业中健康的经营管理活动的前提。这些模式具有稳固性,许多模式结合为一种模式语言,员工个人和不同部门都能够共同使用。对“整体性模式”采取“正式”的管理办法,是形成一个企业“一致性”的基础。因为每一个整体性模式都是一个明确说明企业整体原则的陈述。它的正确和错误都可以由经验事实、证据来验证、证明,能够被全员讨论,然后,依据讨论结果,由企业高层决定是否采用。

(2)建立“细节性模式”捕获机制。“细节性模式”涉及企业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且每个企业的具体操作层面上的问题个性更强一些,需要更多独创的东西。“细节性模式”最主要的源泉是具体操作某项工作的员工,更多的体现为自下而上的形成模式语言。每一个“细节模式”都应该来自实践经验,或者借鉴别人的经验又经过企业自身实践检验。只有这样建立起来的模式语言才是 “管用”的。“细节性模式”不需要正式采用,那么,是不是所有员工自发的将自己总结出来的模式存入数据库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且不说大多数专家型的人和普通员工不善于将自己的经验知识转化为结构化的、能够为他人共享的模式,就算人人都能够很好的总结自己的经验知识,由此填充而来的模式库仍然是杂乱无章而缺乏使用价值的。因此也需要建立一种“细节模式”管理流程来帮助捕获最佳经验,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3)“整体性模式”与“细节性模式”的划分不是固定不变的,可能随着企业战略定位的改变而相互转化。

 yang语言简介 模式语言管理简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5077.html

更多阅读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行政管理体系

五种企业管理模式未来的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几种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为什么这样讲呢牵因为制度化管理比较“残酷”,适当地引进一点亲情关系、友情关系、温情关系确实有好处。甚至

顶天立地 模式与管理需要战略来顶天立地

     今天,我们这组讨论的话题叫“模式?管理?战略”。模式是商业模式,通俗地说,就是做生意的方法。我们找到好的做生意的方法,然后用特定的管理模式把它固化下来,形成核心竞争力;战略则高于这两个纬度。我对战略的定义:战略是利用未来

连锁店激励模式 连锁店管理模式全解

连锁店管理模式全解眼下,跨国酒店集团将在占领和巩固沿海大中城市及高星级酒店市场的基础上,逐渐向内陆中小城市及低星级酒店市场扩张,并与中国现有酒店集团或管理公司进行直接挑战。除“华美达国际”外,如美国的“天天”集团(DaysInn)

餐饮连锁店管理模式 餐饮管理社会化模式探索

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发展,高校后勤工作也被推到高校发展的关键点上,后勤是否制约高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勤的管理和社会化程度。“民以食为天”,餐饮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也是最重要的后勤保障。高校的安定团结、

声明:《yang语言简介 模式语言管理简介》为网友情陷困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