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哥砸手机是不是炒作 真有万亿热钱吗?是不是政绩炒作?



   前不久笔者看到报道称国内已经有万亿热钱流入,今天笔者看到有万亿热钱流出,同时还有央行金融数据显示热钱明显外流等文章。

   笔者之所以开始看到有万亿热钱流入虽然有疑问而没发表看法,其原因是对此报道嗤之以鼻,而今天当看到万亿热钱在流出,笔者更感觉该类文章有点过分,而需要谈谈看法,至少要让大家看看是不是真有万亿热钱,是不是有政绩炒作之嫌?

   热钱突破资本管制进入中国的方式,林林总总有如过江之鲫,且花样不断翻新。但由于我国当前资本项目管制较严,热钱的进出成本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要高。这样一来,与外贸企业相勾连,利用虚假贸易就成为目前热钱进入中国的最主要渠道。据张明披露,境内外贸企业既有通过低报进口、高报出口的方式引入热钱,又有通过预收货款或延迟付款等方式将资金截流到国内,还有通过编制假合同来虚报贸易出口。

   此外,一些热钱以外商直接投资名义流入,通过银行兑换成人民币之后,再借助某些方式投资于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热钱还可以通过地下钱庄进入中国。一般情况,机构先将美元打入地下钱庄的境外账户,地下钱庄再将等值人民币扣除费用后,打入境外投资者的中国境内账户。

   是什么原因让国际热钱千方百计要进入中国?中美利差、人民币升值因素,以及中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带来的利润诱惑,是海外热钱快速进入的重要原因。“仅套利和套汇,就可让热钱收益超过10%。”

   我们一起分析一下万亿之概念。

   第一,万亿概念没有说是美元还是人民币(不够后面将有说明是1.75万亿美元热钱),不过看来是人民币。但是作为媒体或统计数据的时候,设计外币外汇,应该写明白是以什么货币统计,否则出入太大了,这样的低级错误无论是金融,统计或媒体都不可以犯。

   第二,是万亿热钱相当与什么?笔者初步看一下资料,万亿人民币相当于我国2008年上半年的财政收入总和。

   第三,万亿热钱放在银行不动的利息是多少?按目前活期看,大概一个月要该3亿的利息,如果进入股票市场,大概可以分每天一百亿进入,共需要进入百天,拉升目前A股不少于5000点,更可能达到万点。

  第四,万亿热钱进入房地产,大概目前房价还要提高三倍,而地产公司就不可能缺钱。

   第五,中国的春节雪灾加地震重建费用人民币才5000亿。

   第六,如果从出口渠道或投资渠道进入,我们的出口就要继续增加……

   哎,怎么算呢?谁知道万亿进入到一个行业到底有多大影响,如果按更夸张的计算方法计算,如果万亿热钱半年一年怎么快地进出,那么中国经济短期影响到物价的话,至少再增加10%的增长。

   因此笔者就提出了对热钱的数字的疑问,疑问是:谁统计出来的热钱?如果可以统计热钱,那么怎么可能进入之时没警惕?而到底热钱是否有那么多?谁需要把热钱说成万亿?

   我们先看看最新的文章是“央行金融数据显示热钱正在明显外流”,文章如下:

   央行昨日出炉的最新外汇储备数据,为目前引发激烈争论的“热钱流出论”提供了理论支持。

外储增量继续减少近月热钱持续流出

   央行昨天公布了7月份金融运行数据,7月末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694亿美元,同比增加4.37%,7月外汇各项存款增加56亿美元。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7月外汇储备增长小于直接投资(FDI)和贸易顺差,说明资金外流明显,主要原因是美元走势近期出现了反弹。

   公开数据显示,6月外储增量相比今年前5个月放缓至119亿美元,7月的增量则进一步减少至56亿美元,同时,7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83.36亿美元,7月贸易顺差额为252.8亿美元。“事实上,近两个月来,我国外储增量一直小于FDI与贸易顺差之和,说明近期以来热钱在持续加速流出。”刘煜辉说,很明显,资本项目下的数值是负的,资金是流出的。

   “现在很多资金流回美元市场,中国的反应还是比较滞后的。印度、韩国从今年年初开始,热钱就回流了。而在中国,流出效应是六七月份才开始明显显现的。”刘煜辉说,次贷后,母国金融资本损失惨重,热钱回流是为弥补损失。但他同时指出,热钱回流的趋势是短期的,主要是美元近期出现的升值迹象,但这不会是一个长久的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同,热钱回流主要是受美元短期走强影响,而美元走强主要原因是国际油价近期接连受挫。

货币供给增幅下滑贷款增速略有反弹

   7月货币市场方面。数据显示,7月货币供应量增长16.35%。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4.64万亿元,同比增长16.35%,增幅比上年末低0.39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1.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3.96%,增幅比上年末低7.09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23个百分点。

   刘煜辉说,货币供应增量出现下滑态势,反映从紧货币政策下企业感到资金紧张。现在名义GDP上半年增长19.93%,M2上半年是增长17.37%,现在M2仍在下滑,这么高的名义GDP对应这么低的M2,说明企业资金面压力较大。他认为,这主要是投资品等中游产品价格上涨过快造成的。此外,M1下滑,说明企业的存款在减少,信贷控制收紧,同样说明企业的资金面紧张。

   数据显示,7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略有反弹。7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万亿元,同比增长14.58%,增幅比上月末高0.46个百分点。

   此外,央行数据还显示,7月居民户贷款同比少增613亿元,居民户存款增加2465亿元,同比多增2556亿元。刘煜辉认为,居民户贷款同比减少,这主要是居民购房意愿在下降。而居民户存款增加,则说明储蓄回流在加剧,主要是因为资本市场和房地产不景气。他认为,储蓄回流可能要持续很长时间,这种现象至少会延续到明年。(每日经济新闻)

 龙哥砸手机是不是炒作 真有万亿热钱吗?是不是政绩炒作?

   笔者对这文章有疑问!

   第一,该文章只提供了一个月的数据,而一个国家如果可以用一个月数据来确定宏观或行业经济,那么一个国际500强的企业每天统计数字大概可以直接到每分钱的收支了。

   更重要的是,即使是企业,一个月无法代表一个季度甚至一年的趋势,而财务数据一个月无法精确到一个企业的资金进出代表这个月的销售实际情况以及是否资金短缺。比如一个企业签订的大额合同,大概要三个月完成,甚至要一年两年才完成,那么如何判定这个企业的资金与盈利情况呢?何况一个国家啊。

   第二,这些所谓专家的意见只是纸上谈兵,只是看了表面的数据,根本没有实际地进行对数据内在的因素进行彻底地调查,完全不足以证明热钱在流出。如果下个月反之,那么是否说明下个月热钱又大幅度流入呢?笔者认为上个月与下个月一起参考比较,也许有点用,而只看一个月就没研究的实际价值,因为那是国家宏观经济数据,不可以一月数据定终身。

   比如PPI对CPI的传导,需要数月才可能显现,而热钱的进出也同样会在几个月中才有规模显示。

   而所谓的“热钱”目前备受高层关注。据悉,上个月国务院研究室专门召开会议讨论该议题,除财经类部委外,甚至连总参、铁道部等部门也参加进来。

   7月15日有研究机构称,6月外贸顺差和FDI分别达到214亿美元和96亿美元,外储增量中“不能被解释部分”出现191亿美元的净流出,创历年新高。

   191亿美元去哪里了?这再次引发了“热钱”是否正在撤出中国的讨论。计算方法的差异、外汇缴纳存款准备金、出口收汇联查政策提早投入、美元升值预期和次债危机的第二轮影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尽管大多数专家都不认为现在是“热钱”撤出的时机,但是防患于未然或许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进出口银行经济研究部副总经理严启发说:“‘热钱’的概念一直没有理清。FDI分成现汇投资、设备投入、技术投入,后两者如果都按照现金计算的话,很容易被算成是‘热钱’,因为他们没有反映在外汇储备上。而且各地的FDI,报出来到商务部外资司汇总,很多省份愿意多报一点。不少FDI其实是国内的公司去国外注册又投资到国内的,这部分钱不能算‘热钱’。关于FDI的计算,商务部仅仅计算货物贸易,而外管局计算的是货物加服务贸易,所以外管局的计算会多一点。”

   “商务部与外管局的FDI统计,确实存在很大出入。”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这3年外管局统计的FDI流入数据一直显著高于商务部统计,比如说去年商务部统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6.58亿美元,而在《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2007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高达1496亿美元,后者比前者高80%。“我估计外管局国际收支口径6月份FDI比商务部的高。”梅新育说。

   笔者认为,这种统计方式本身就有漏洞,而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有关热钱的数字都只是对统计的一些猜测与分析得出的,无论是进还是出。

   笔者一直强调的是,我们太多的经济学家只看统计数字,而少深入调查。如果一个涉及宏观经济决策的研究,只是看统计数据是完全不够的,需要深入调查,哪怕象上面两位专家的数据,要发表宏观决策参考意见必须对实际进行分析,看是否存在统计着问题,凭借的估算是不够的。

   毋庸置疑,快速进出的“热钱”是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以及宏观经济运行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美元由弱转强的形势尚未明朗,这段时间是一个关键。这段时间既要防‘热钱’加速流入,又要随时防范‘热钱’大规模撤出。

   如果一会说万亿热钱流入,一会又是万亿热钱流出,那么这样的研究或报道都属于失职并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不良现象。

   我们知道,很多方面的宏观经济决策都是在暗中进行的,笔者就不知道为什么热钱如此之炒作?

   当然除了我们国内的因素外,我们不可以不看到国外市场的动向以及国外财团的目的。

   笔者看到,首先说中国有1200多亿美元热钱流入的不是我们国内的机构,而是国外机构对热钱的估算。

   笔者相信,很多经济学家也看到这个数字来源于哪里。

   但是如果其他学者就一句万亿热钱附和,而发表自己的观点,那么就是做了国外财团的传声筒,这也是国外财团估计中国学者会这样,他们研究中国学者的研究方式以及数据来源等,可能比笔者这个国内人更了解。

   中国社科院日前出具的一份报告测算出五年来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约为1.75万亿美元,刷新了此前关于中国有8000亿美元热钱的判断。(新华社记者王宇陈玉明)

   如果当我们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笔者感觉是恐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1.75万亿美元,6.8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计算,其人民币数字是11.9万亿。而中国目前存款总额不到30万亿元,这个数字的热钱更不可想象,如果按有些专家说每月200亿美元进入,那么这个数字表示已经有十年之久,难道我们的研究机构与统计机构就这么迟钝?到今天才发现?

   而另外一个恐怖情况是,这些热钱的出逃,将比美国911恐怖,比美国次贷危机恐怖多了。

   同时笔者想另外一个问题,如果1.75亿美元热钱在中国,那么我们的外汇储备到底是多少?这些热钱全部出去后,我们还有外汇储备吗?我们的改革开放成就全部成为热钱了吗?

   为此笔者提出了标题的疑问,是不是某些部门在对自己的政绩炒作?因为无论是万亿人民币的热钱还是万亿美元的热钱,都属于恐怖数据。除非是炒作需要,否则就是夸大其词的报道。

   笔者对万亿热钱数据保持怀疑,十分怀疑。

   当然热钱进入中国是肯定的,只是对数据的怀疑。

   因为如果美元进入中国,就算放银行存款,利息与汇率差比目前在美国本土投资收益更大,有机会当然要进来。

   热钱对经济影响太大,该重视,但要正确的数据。笔者希望提出的质疑,让有关部门仔细分析数据来源以及提醒媒体报道该如何参考数据。

      笔者个人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7546.html

更多阅读

如何辨别手机是行货还是水货 西门子手机

手机的呈出不穷,消费者在选购时都带着一个问题:你们这做的是行货还是水货啊?但是好多黑心的老板哪会说实话呢?现在就跟大家说说如何辨别手机是行货还是水货.方法/步骤1按*#06#记下手机显示的串号与外包装的串号的否一至和条

打码是什么意思?打码真的可以赚到钱吗? 打码赚钱什么意思

打码是什么意思?打码真的可以赚到钱吗?——简介打码就是不停地在电脑前手工输入验证码,帮助软件全自动完成注册任务从而获得报酬。输入验证码大家都并不陌生吧?在生活中我们要输入验证码的时候很多,在注册用户名的时候等等!打码意思就是打

树哥辨别是否是洗盘的经验谈作者:树哥不是传说

树哥辨别是否是洗盘的经验谈作者:树哥不是传说近日,A股市场节节攀升,小牛市的氛围渐渐浓厚,无数小散们都期盼着能借助这波行情“多收个三五斗”。不过市场是残酷的,在看似欣欣向荣的盘面下,主力往往会凭借资金实力短期内低买高卖,对个股反

声明:《龙哥砸手机是不是炒作 真有万亿热钱吗?是不是政绩炒作?》为网友倣縱命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