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遗址 汉长安城,文物保护与民生并重



     遗址内群众的收入不足遗址外的一半。遗址区的群众,为了保护文物,付出了其他人难以想象的心血。

  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挂牌成立已经近半年时间,汉长安城遗址的这片土地上也开始发生很多变化。

  据报道,目前首批启动项目未央宫前殿8.58平方公里内的9个村子已经搬迁完毕,工程进入垃圾清运和土地平整阶段。6月底,联合国申遗专家组将赴汉长安城考察,若过程顺利,西安将添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汉长安城遗址 汉长安城,文物保护与民生并重
  对于深处西安市区的这一方几十年没有变化的土地的改造,其不仅仅是一个文物保护的工程,还必然是一个民生工程。而在未来,当遗址风韵完全呈现,对于正在推行西咸一体化这座古城空间格局,同样会带来崭新的样貌。

  独一无二的遗址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曾明确提出,将西安建设成为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国际化大都市,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国并不多。政治中心北京,经济中心上海,而历史文化特色,西安当仁不让。

  “成立汉长安城遗址特区,是将西安建设成为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扛鼎之作。”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王建新说。

  虽然汉长安城遗址早在1961年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但一直缺乏有效、主动的保护措施。

  随着西安市政府北迁、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张,北郊经济迅速发展,人口也迅速膨胀,与开发区一墙之隔的汉长安城这块西安仅存的未开发地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

  长久以来汉长安城并没有获得和它历史地位相符的知名度。外地人来西安,看兵马俑,看大雁塔,看大明宫,却都忽略了汉长安城。这片见证了大汉雄风的古老土地,孤零零地躺在西安西北郊,被时光忽略,无人问津。

  作为和罗马、雅典、开罗共同享誉世界的四大古都之一,西安见证了中华民族不间断的文明传递,国际影响力却远远低于其他三个。就是在国内,西安也没有得到和它地位相符的认可。

  西安很着急!在历史文化资源上,西安可谓是中国的独一无二。翻开西安城的历史,就能看清汉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周秦汉唐,都在此留下辉煌的足迹。西安辖区内9区4县都有遗址分布。特别是周丰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和唐大明宫遗址,保护面积达117.52平方公里,规模之大、涉地之广、人口之多为国内少有。其中,汉长安城以规模最大、单体遗址最多“笑傲群雄”。

  然而,如何实现这些大遗址的保护,西安正在摸索。

  75.02平方公里的汉长安城,完全摒弃了以往的模式,以保护文物为根本出发点,按照联合国对于文物保护的要求,以最高标准对待汉长安城。

  “什么是历史文化特色,是秦砖汉瓦,是汉唐盛世,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精神。汉长安城是独一无二的,将汉长安城打造成历史文化特色的品牌,不仅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记录。”王建新说。

  重保护亦重民生

  “保护好这些历史大遗址,不仅是西安的责任和义务,更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和担当。”3月12日,在全国两会上,西安市长董军建议,国家尽快在西安建立大遗址保护补偿机制,出台系列支持政策,保护利用好大遗址。

  然而,对于西安来说,汉长安城遗址的保护,更涉及遗址内数万民众的生活问题。

  搬迁之前的汉长安城遗址内有着西安市最大的城中村。

  75.02平方公里的遗址特区内,分布着54个村子,常住人口54000多人,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截至2012年底,遗址区内的实际人数已经达到了20多万,远远超过了这块土地的负荷。

  根据保护文物的要求,遗址区内生产生活设施极度不完善,大量人口涌入导致生产生活垃圾遍地,治安环境较差。基本的水电气暖都受到限制,喝的是井水,睡得是火炕,走的是土路,有个大病还要跑到区外规模较大的医院。

  近年来,随着西安城市重心北移,汉长安城遗址区周边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而遗址区却依然在原地踏步。2012年,未央区政府的调查结果显示:遗址内群众的收入不足遗址外的一半。遗址区的群众,为了保护文物,付出了其他人难以想象的心血。

  “对我们遗址区内的群众来说,对汉长安城,真是又爱又恨。”当地居民魏建武说出了当地群众的心声。

  “我们需要改变,迫在眉睫。”西马寨村村委会副主任赵社教说。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不仅是一项文化工程,更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要把遗产保护与城乡统筹、优化生态、传承和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结合起来,让这块沉寂多年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3月18日,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在调研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建设时强调。

  2012年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正式揭牌,这块古老的土地开始放发生崭新的变化。截至2013年2月,首批启动项目未央宫前殿8.58平方公里内的9个村子,共15000人已经搬迁完毕。

  据介绍,村民被安置在北三环附近,铁路北客站西边、长安大学以南。而未来,这里将是未央区重点打造的“四大商圈”之一——北客站商圈核心区域。

  “政府的拆迁安置方案还是不错的,给我们发了30个月的过渡安置费,5000元取暖费,搬走的时候还发了10000万元的奖励,咱都很满意。”在此世代生活了600余年的西马寨村名王稳正说。

  据悉,除此之外,拆迁户中有中小学生的,政府一次性还为每人发放1800元的交通补助费。同时,这些学生还领到了“免费入学卡”,可持卡在过渡居住地的未央区区属学校就近入学,免收任何借读费。

  “申遗也只是保护汉长安城的手段,当地群众为了保护汉长安城做出了重大牺牲,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是政府的责任,归根结底,目前在汉长安城的工作的目的是纯粹的,那就是保护文物,传承文明。”西安市未央区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未来的中央公园

  遗址得以保护,民众的生活已然改善,而作为西安和咸阳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域,汉长安城遗址的建设,还必然会成为未来城市格局新的亮点。

  “汉长安城遗址特区的设立,是推动西咸一体化的重要一环。”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说。

  早在2002年,陕西省就提出了西咸一体化的构想。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西咸一体化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汉长安城遗址正好位于西安、咸阳两市的中央,从历史传承来看,汉长安城继承了秦代的文明,是历史的交接点。”石英说。

  汉长安城遗址如何保护,成为影响这西咸一体化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的综合性问题。

  2009年,国家文物局将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列入跨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名单。2010年,陕西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签署《合作共建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框架协议》。

  2012年,西安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特区”的重大决策,并将其列入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件大事”之一。同年8月,通过了《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实施方案》,决定从2012年到2020年,分3个阶段推进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工作。

  随着汉长安城遗址特区建立,这块西咸一体化核心地带上的“最大城中村”将不复存在,遗址区内54个村子全部搬迁,将75.02平方公里的汉长安城“归还历史”。届时,汉长安城将以历史文化公园的形象重新示人,成为西咸一体化的“中央公园”。

  目前首批启动项目未央宫前殿9个村子已经搬迁完毕,工程进入垃圾清运和土地平整阶段。6月底,联合国申遗专家组将赴汉长安城考察,若过程顺利,西安将添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城市建设是西咸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汉长安城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是历史的沿袭,也是区域的发展。”石英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046.html

更多阅读

密保卡停止服务,如何保护QQ安全? qq通讯录停止服务

密保卡停止服务,如何保护QQ安全?——简介2014年3月,QQ密保卡停止服务,无法在登录QQ、登录游戏、消费Q币、进行其他敏感操作时使用。对于07年开始使用密保卡的用户来说,没有了密码卡,我们该如何保护QQ安全?密保卡停止服务,如何保护QQ安全?—

中国历史文物保护的意义 文物保护纪录片 意义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世界上保存文物最多的国家之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物遍布中华大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绵延不绝的生存、斗争、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全民族的最珍贵的历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合计4295处 兴化文物保护名录

最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即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文物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

声明:《汉长安城遗址 汉长安城,文物保护与民生并重》为网友清风竹间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