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散点透视法 人间的散点透视



     傍晚,在旧金山,出家门,走上对面的绿化带。我所在街道的得天独厚处,是房屋只建在靠东一侧,靠西一侧遍植树木,草地如茵,说是公园也无不可,没有围栏、花坛之类就是了。才走了二三十步,透过花旗松的叶影仰望,同一个街区近街角的一栋,二楼的玻璃窗映着一个清晰的侧影,大礼帽,长胡子,黑西装。这富于个性的图像,是摄影还是油画?细看,竟是活人。想起来了,那是两个犹太教士(即“拉拜”)的住处,我多次看到他们进出。正统教派“哈瑞第”的信徒,服饰从来不变,总是深藏若虚,每次看到他们严肃到近于神圣的身影,大热天的周末也黑袍子,长筒袜和黑皮鞋,想必是去教堂从事拯救灵魂的神圣事业,我连招呼也不敢打。

  “特别”就是看点。我欣赏这个侧影至少10分钟,直到背后吹来海风,提醒我掉过头去看比犹太教士更加庄严的落日。我蓦然省悟,这一长溜街道,不就是一张硕大的电脑屏幕?每一户人家是一格,窗帘打开的。是可以进入的,关严窗帷的,没有亮灯的,是不能打开的“黑屏”。我可以用视线随意“点击”每一格。

  人间的散点透视,无所谓焦点,哪一个都是焦点。我有滋有味地看过去。刺绣“花开富贵”,电视屏幕上的央视综艺节目主持人,景德镇盘龙花瓶,兰草,尽管里面的居民都安坐在比窗台矮的沙发上,我看不到一个,也可以推测,这一家是中国大陆的移民。看摆设,定居新大陆20载以上。餐桌四边,团团坐着一家老小,笑语隐隐可闻,孩子对着电视机播放的足球直播举拳欢叫,和美的一家,该是土生土长的华裔。麻将台,缓慢走动的老人,徐悲鸿《奔马图》的复制品—空巢期的中国夫妇。三对白人青年男女在灯下,或站或走动,手里拿着啤酒瓶子,他们在开小型鸡尾酒会。

 中国画散点透视法 人间的散点透视
  走过三个街区,一群盛装的中东人,陆续下车,走上人行道,边和在门口给紫藤架浇水的中年汉子说笑,然后,鱼贯而入。穿连衣裙的女士,小心地拎起一边裙角。我知道,这是一个隆重的家族聚会,为了某个亲人的生日或结婚若干周年。走得更近些,可能嗅到豆蔻粉的辣味,那来自金色的阿拉伯咖啡。

  一路走,一路浏览。如要增加趣味,须“点击”想象力。在兰花吊灯下相对而坐的少年,可是兄弟?是不是西海岸名校“洛威尔”高中的学生?一个中年女子,苗条而柔软的身子有规则地俯仰,是在蹬跑步机还是做瑜伽?一个露出半截的书橱,盛的是什么书?每一回总看到拿烟斗的老先生,面对大海凝望,落日早已沉没,看的是星星还是沙滩上的篝火?

  我不知道任何一个窗户后面的家庭,是不是幸福?他们的美国梦圆了还是破灭了?他们的事业呢,爱情呢?即便是见面必亲热地问好的贴邻,我也不晓得他的女儿有多高。好在,“夜深儿女灯前”的画面是现成的。我把视线的网撒出去,收回来。故意走远,把尽可能多的“小格子”收进视野。想起王鼎钧先生对美国家庭的比喻:中药铺里的柜子—每一格都各自为政,各有内涵,各有秘密,快乐和苦痛,明斗或暗争。不错,从来没看到喝醉的男人追打老婆,然而,窗户之后的卧室,双人床,电脑,电话,谁也难以穷尽各自的奥秘。

  好在有和平,有从海风吹拂的窗帷边闪出来的莫扎特和流行曲。我满足地走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583.html

更多阅读

末法时期的经文还能不能读 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

末法时期的经文还能不能读《楞严经》说——了芸末法一千年:佛法共分为四个时期,即:正法时期、理法时期、相法时期、末法时期。释迦牟尼佛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期;再五百年为理法时期,再五百年为相法时期,再往后就是末法时期。据佛教经典

我是如何用蜂蜜白醋减肥法成功的 白醋蜂蜜水正确喝法

我是如何用蜂蜜白醋减肥法成功的——简介 最近看到论坛上好多人都贴出了这个蜂蜜白醋减肥的方法,具体就是蜂蜜和白醋按照1:4的比例调匀,然后每天早饭前20分钟,午饭和晚饭后立即喝,其中的白醋尽量是不添加化学制品的。我去年就是用这个方

沈卫国:康托对角线法中的逻辑问题详析4

康托对角线法中的逻辑问题详析(4)沈卫国八、康托定理与康托对角线法的同构性分析康托定理在集合论中的地位毋庸讳言。其与对角线法的关系,早被论及。但笔者一直似未见具体分析。笔者早年的著作中,对此曾有分析。笔者甚至怀疑,有人也许

地方立法引用上位法条文的几个问题 论文引用法律条文格式

在地方立法中直接引用上位法条文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笔者一直在思考这种做法是否具有法律依据。本文拟就地方立法引用上位法的原因以及引发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谈点不成熟的看法。在地方立法中,存在这样一种误区: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其内

声明:《中国画散点透视法 人间的散点透视》为网友无需解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