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新单身女性(84)

 第84节:新单身女性(84)


系列专题:《单身女性的隐私:新单身女人(全文)》

  琳达觉得自己不能一次冒太大的风险,所以如果此路不通,宁愿退而求其次,考虑收养孩子。她可以一直不停地尝试怀孕生子,在这一点上没有什么时间限制,但经济能力可能会达到极限。

  我想到了我采访过的那些没有孩子的单身女人,她们如果听说一个女人为了做妈妈要付出这样艰苦卓绝的努力肯定会大为惊讶。即使像我这样千方百计收养孩子的女人,也无法想象自己能像琳达一样,为领养孩子这样劳心劳力。琳达自己也承认,整个过程困难重重,耗尽了人的精神和心劲。“我觉得这对于一个生活相对成功的女人来说尤其如此,”琳达说,“你得先有个计划,比如想达到这个目标,首先得做到哪几件事。大家可能觉得只要坚持不懈,只要多方打听,就能办得到。但领养孩子这种事就不一定这么简单。”

  但琳达相信,如果自己有丈夫而不能生养,要领养孩子更是难上加难。生育胚胎专家的候诊室里充满了人的大喜大悲。“有些夫妻绝望地相互搀扶着,”琳达说,“我的看法是,‘伙计,我可不想那么着,好在我就是自己一个人,我不想在两个人之间协调、斡旋。’”

  经由一个认识的生父而成为单身母亲

  本书第一页我们就认识了詹妮丝·贝尔蒙特。她告诉我们,她五十多岁时放弃了寻觅一位精神伴侣的情感历程。詹妮丝来自一个中西部中等阶层家庭,家中4个孩子,詹妮丝10岁那年和家人一起搬到加州。将近30岁的时候,詹妮丝和一个美籍非裔男人约会长达两年之久。他们在感情上付出了很多,但从来没有共同生活过,也没有谈及结婚生子。29岁那年,詹妮丝大学毕业,正在为艺术前途而奋斗奔波,突然发现自己意外地怀孕了。男友不想承担生儿育女的责任,但也不强迫她做人流。怀孕3个月时,詹妮丝决定生下这个孩子,虽然她当时很清楚,很有可能要独自抚养孩子。“我爱孩子,想有个家,”詹妮丝解释说,“但对婚姻我一直怀有一种复杂、矛盾的感情。”詹妮丝没有要求男方给予帮助,但还是希望他能在孩子生活中发挥作用。

  儿子以赛亚出生以后,詹妮丝靠育儿福利生活,这样才能待在家里看孩子。一年半以后,她出去兼职,只接受部分育儿福利。儿子3岁的时候,詹妮丝当起了全职秘书。以赛亚7岁时,詹妮丝重返艺术院校,获得美术硕士学位。她希望一面在大学里教授美术,一面继续自己的理想:为儿童书刊画插图。詹妮丝从未谋得大学美术教师的稳定工作,但她在好几所大学兼任美术教师,还靠画插图挣点零星的收入。

  詹妮丝的兄弟姐妹都支持詹妮丝的决定,只有母亲非常难过,主要是因为她儿子是黑白混血儿。詹妮丝的父亲更为开明,但她17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詹妮丝没法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妻子母亲,詹妮丝的母亲感到失望,也担心别人会说三道四。她后来对外孙以赛亚疼爱有加,但詹妮丝身上的耻辱、外孙的黑白混血身份却始终是她一桩心事。

  离婚后成为单身母亲

  格温·帕默离婚后成为单身母亲时要年轻得多,个人经历也有所不同,是很多单身母亲的典型。格温出生于中西部一个工人家庭,在三个孩子中排行最小。她父亲是个电话维修工,母亲是家庭主妇。格温在严格刻板的福音派新教会环境中长大,从小就非常虔诚。16岁时,母亲去世,她那一方狭小封闭的天地被彻底摧毁了。格温对母亲非常依恋,和乖戾古怪的父亲一向比较疏远,两位姐姐也相继结婚离家。母亲离世,留下了一块无法填补的感情空白,她的父亲和姐妹都无法替代。格温的家人也没法帮助格温正确对待母亲的离世:“我们从没谈起过,也没有哭闹过,我们回到各自的空间,努力为生存而奋斗。”格温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幸亏格温男友的母亲待她像亲生女儿,格温才算从那次不幸中存活了下来。格温后来很快离开了中西部,每次回来都只是小住几天,但她一直和这位“代理母亲”保持联系。

  格温高中毕业,但上社区大学文秘专业的第一个星期就觉得精神崩溃了。她和一个比她大4岁的男人一下子进入了“疯狂”阶段。这时她一个已婚的好友大学毕业,准备和自己丈夫的朋友一起开车去加州,他们撺掇格温和她们一起去。格温觉得她的代理母亲已经说服父亲,让她离开一段时间可能对她会有好处。于是,高中毕业6个月以后,18岁的格温嫁给了这位朋友。她并不爱他,只是不知道如何安排今后的生活而已。这场婚姻持续了6年。如今年届40,格温和我谈起这场婚姻时,只记得一段朦胧纷乱的情感。她还记得很讨厌当时的工作:在一家加油站零售汽油,同时在那种鼓吹自我实现的小册子里到处翻寻,想找到提示来激发情感、刺激性欲。尽管精神十分苦闷,格温还是保留了早年接受的大部分宗教信条,相信婚姻是从一而终的。有一段时间他们经济情况好转,租得起一幢小房子,格温就不再吃避孕药了。她很快就怀了孕,几个月后生下一个女儿,这时她还不到22岁。格温事先并没有征求过丈夫的意见,也没有自觉地考虑过自己的选择,她想当然地认为,已婚妇女生儿育女是天经地义的。她并不打算借生儿育女来维持或挽救婚姻。她只是想对婚姻妥协、退让,所以一直认为自己生孩子的决定是最明智、最合理的。但实际上,这种母亲身份反而使她有了更大的勇气走出婚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3413.html

更多阅读

第88节:新单身女性(88)

系列专题:《单身女性的隐私:新单身女人(全文)》  学术界的女权主义理论家也支持这一观点。南希·查杜罗和桃乐茜·丁格斯坦各自从精神分析角度出发,认为妇女系统地抚育孩子,不知不觉地复制性别差异,培养出依附型的贤妻良母和独立自负

第87节:新单身女性(87)

系列专题:《单身女性的隐私:新单身女人(全文)》  80年代和90年代初,我作为单身母亲仍然不免受到主流文化观念的影响,这种观念认为母子感情过于亲密对孩子成长不利。我是个女权主义者,希望有个细腻敏感、知情多义的儿子,根本不相信如果

第86节:新单身女性(86)

系列专题:《单身女性的隐私:新单身女人(全文)》  我再次联系到格温时,她已经49岁,凯特也26岁了。格温告诉我,18岁到20岁这几年间,凯特一直在外面住,后来又搬回来,在家一住就是6年。凯特干一份不错的全职工作,支付一半房租,还承担了许多日常

第85节:新单身女性(85)

系列专题:《单身女性的隐私:新单身女人(全文)》  格温喜欢有孕在身的那种感觉,也喜欢当妈妈,所以能请假4个月在家照料女儿凯特感到非常开心。正是在这一段时间,她逐渐接受了她一向感到压抑的生活——她丈夫常年酗酒,或者酒后借睡消愁。

第83节:新单身女性(83)

系列专题:《单身女性的隐私:新单身女人(全文)》  琳达认为她将来肯定会要小孩,希望能和丈夫生一个,但并不排除做单身母亲的可能。还在读书期间,琳达就已经感到有压力。她的家人朋友,特别是祖父母,总是问她:“遇见过合适的人没有?”仅仅因

声明:《第84节:新单身女性(84)》为网友红薇染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