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过劳死职业 “过劳死”与老板养生——谈谈企业家的健康养生



    □陈阳养生专家、国学学者

  令人胆颤心惊的病例

  2006年1月21日18点10分,上海中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民因患急性脑血栓抢救无效,在上海浦东仁济医院逝世,享年37岁。年轻而又冲劲十足的南民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1990年下海创办了四通集团温州分公司,1997年又在上海创办了中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在南民的领导下,该公司的主营业务电气制造发展迅速,目前拥有3个工业园区,在国内拥有600多家分公司和办事处,总资产达12亿元。另外还涉及教育、医药、房地产等多项业务,其中仅工业房地产总资产约6亿元。保守地估计,南民在中发集团的个人资产至少在5亿元以上。

  不幸的是,如日中天的南民由于工作强度大,生活不规律,年纪轻轻就患上高血压、糖尿病,而且经常感觉头昏脑胀。每当病情发作的时候,南民只是稍作休息便投入工作,即使病情严重,他也不顾同事们的劝说,仍然坚持上半班。直到南民在家突发急性脑血栓,紧急送往浦东仁济医院后便停止了呼吸。

  其实,南民并不是一个老板过劳死的特例,我们随便找找,还有许多类似南民的例子。

  2004年4月8日晚,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连续忙碌几个星期后,去健身房健身,突然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死亡。

  2004年11月7日,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患肠癌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年仅38岁。

  2005年4月10日上午,著名画家、企业家、导演陈逸飞于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在上海突然病逝,年仅59岁。

  2005年9月18日,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于去世,年仅38岁。而去世前两天,他还在通过电子邮件和公司的员工进行工作上的往来交涉。

  2005年12月1日上午,拥有数十亿元身价的民企山东德州晶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苗建中猝死家中,年53岁。德州官方的说法是,苗建中积劳成疾,不幸病逝。

  “过劳死”的危险信号

  “过劳死”的说法最早源自日本1970-1980年代,这时正是日本经济的繁荣时期,许多企业家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超负荷工作而死亡。医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体就像一个弹簧,劳累就是外力。当劳累超过极限或持续时间过长时,身体这个弹簧就会发生永久变形,免疫力大大下降,导致老化、衰竭甚至死亡。医生们还归纳出直接促成“过劳死”的5种疾病: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

  日本公众卫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曾对日本“过劳死”高发现象做过详细研究,从预防角度,他们列举了27种过劳症状和因素。有人参考日本人的研究,又根据中国企业家的现状概括为最重要的10种:

  将军肚早现。

  脱发、斑秃、早秃。

  性能力下降。

  频频去洗手间。

  记忆力减退。

  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注意力不集中。

  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后也不解乏。

  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相信看到以上这些症状,老板们一定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请注意,一旦发现自己有了上述症状,“过劳死”这个恶魔就已经随时要致你于死地了,你是否考虑考虑,你到底是只要财富还是要兼顾自己的健康。

  这种说法决不是危言耸听。据一项由国际调查机构益百利及均富会计师行联合进行的《企业东主——国际问卷调查2006》结果显示,在全球受访地区、国家当中,中国两岸三地有最多中型企业老板感到比去年有更大的压力。中国老板的压力与全球其他受访国家比较排名最高。内地中型企业老板年平均假期只有10.9天,低于全球的老板平均假期。

  台湾地区老板压力在此次国际问卷调查中地区排名最高,有89%的企业东主感到比上一年有更大压力。而中国内地也有87%的企业东主感到更大压力。香港69%,于全球排行第五。

  两个故事的启示(心理原因)

  先讲一个轻松的故事:

  一位渔夫经常在一个美丽的海边打鱼,不过他每天只打两条鱼,然后就在海边晒太阳。一天,一位在海边度假的富翁买了渔夫两条鱼,又和他聊起来。

  富翁:“你为什么不多打些鱼呢?”渔夫:“为什么要多打些鱼?”

  富翁:“你赚的钱多了就能慢慢买一条大船。”渔夫:“为什么要买条大船?”

  富翁:“那样你就可以打更多更多的鱼。”渔夫:“为什么要打更多鱼?”

  富翁:“那样你就可以开个鱼加工厂。”渔夫:“为什么要开鱼加工厂?”

  富翁:“那样你就可赚更多的钱。”渔夫:“为什么要赚更多的钱?”

  富翁:“那时你就可悠闲地晒太阳了。”渔夫:“我现在已很悠闲晒太阳了。”

  富翁:“8943;8943;”

  故事到此结束了。当然,富翁没给出最后答案,渔夫也没接受富翁建议,还在继续晒他的太阳。

  作为企业家,把追求最大的财富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这种想法看起来是天经地义的,不过深入追究起来,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究竟多少赚多少钱才算达到目标,二是金钱是否人生的最终目标。常听到有些老板说,要赚到1个亿就不干了(且不说他到时是否歇手),设定这样的人生目标其实是极大的误区。人生的幸福并不在于赚钱的多少,没有1个亿同样可以过得很幸福,辛辛苦苦赚了1个亿,却要付出健康乃至生命,这1个亿对他又有什么意义?

  对财富无止尽地追求,最深层的原因还是人内心的贪欲,而恰恰人的贪欲是无止尽的。所以,大多数的人往往是“有一缺九”──当他有100万时,就会想:只要我节省一点、努力一点,再赚个900万,我就可以凑足1000万;有1000万时,他又会想赚足1亿8943;8943;,内心永远也不会感到满足。不幸的是,这种贪心的宿命与无可奈何的“过劳死”是相联系的。

  所以证严法师说得好:“人生最大的目的,是要发挥生命的价值。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我们在这个世间,除了懂得如何赚钱之外,更应该学会如何用钱、将钱用得有意义。”

  这里再讲佛经中一个故事:

  有一位土财主听说西藏有一个活佛很慈悲;只要去求他,任何东西他都可以满足你的心愿。于是土财主日夜兼程,赶了5天的路程后,终于见到了活佛。他跪在活佛的面前,祈求活佛能够圆满他的心愿。

  活佛慈悲地说:“你想要求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土财主说:“西藏最多的就是土地;所以,我希望您能给我土地。”

  活佛回答:“很好。这样,你只要在明天天黑以前回到我这里,凡是你走过的土地都属于你。”

  土财主一听,高兴得跳起来。第二天天未亮时,他就动身出门了。一路上,他跑呀跑,一刻也不停下来;连口渴时,也舍不得停下来喝口水。他心想着,我少跑一步,就会少掉一块土地。直到太阳西沉,他才百般不舍、无奈地往回跑。当他跑回到活佛的面前时,天色已黑。

  活佛问他:“你走了多远?这样够吗?”他疲累不堪地回答:“还不够多。”说完,就在活佛的面前倒下来、断了气。

  想想,这位土财主和那些在生意场中打拼、不幸“过劳死”的老板,好像有点相似之处。

  平衡!平衡!!平衡!!!

  英特尔公司资深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帕特·基辛格写的书《平衡的智慧》最近在中国热销。对于人生的平衡艺术,帕特做了一个及其形象的比喻:“一个人双手抛起3个网球大小的球。第一个代表上帝,第二个代表家庭,第三个代表工作。我当时的生活就是这样,我得时刻注意让这3只球都在空中旋转,根本没机会暂停或休息。如果我稍有分神,一只或更多的球就会掉下来,摔到地上。当然,你不能总抓住一只球不放,而是必须分清主次(接住最重要的那只),用点时间处理它(抓住它),让后迅速把它抛出(扔上去),这样才能做好准备接住下一只。然后你就要不停地重复这些动作,以免某只球飞出去掉到地上,那无疑是一场灾难。”

  这本书提出的一些人生原则和具体方法是值得学习的:

  1、制定一份个人使命陈述,明确道德准则和目标。

  如果你还没制定个人使命陈述,请现在就做。制定个人使命陈述是确定长期人生方向的起点。利用上帝赐予的天赋和时间,你想做些什么?在尘世终了时你想留下些什么?这就像是一只罗盘,为我们指点每天生活的方向。当然,个人使命陈述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还需要定期更新,并改进自己的陈述。不过,在制定个人使命陈述时,要尽力设定长期目标,不要拘泥于具体的个人、事物。

  2、严格自律

  帕特认为,若离开个人的自律,我们就无从谈起安排优先顺序。因此严格自律是每个人必须养成的好习惯。

  3、安排好时间并定期进行评估

  帕特建议每个人作一次这样的尝试。估算一下每周花在主要事项上的时间,工作、学校、休息、爱好、配偶、孩子、上下班、教堂和灵修的时间。然后,在正常生活期间选定一个时间段,比如说两周,做一次详细的时间调研。认真记录每件事花的时间,用15或者30分钟为单位。收集了原始数据之后,就认真分析归类。最后,拿着这份总结进行最艰难的评估。问自己——

  ·有意外之处吗?有些地方简直自己都不能相信竟然浪费——呃,花费了——这么多时间?

  ·我是想把时间花在这些地方吗?

  ·我是否按照生活优先顺序的安排依次投入了充足的时间?

  ·和配偶,孩子,朋友共处到底用了多少时间?

  ·有没有意识到在工作上到底用了多少时间?

  电脑的软件中有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工具,其原理是将优先顺序、目标和时间管理融为一体。帕特的经验是,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选用不同的时间管理工具,但总的来说,使用哪种工具或者如何使用都不要紧,重要的是根据上述个人使命陈述,定期评估时间利用效果。

  4、安排遗嘱,为自己的家庭做好详细的财务计划?

  严肃对待生活和计划的人常常会考虑立遗嘱。预料人死时会发生什么并不可怕,这是对待家庭的谨慎态度。根据个人财产的具体情况,有时可以借助很容易得到的各种书籍或者电脑软件自己立遗嘱;如果情况复杂,也许要请一位专业人士来帮助完成,如律师或财务规划师。生活不断变化,每隔5到10年可能还需要更新遗嘱。

  几个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

  瑜伽

  目前风行于都市的印度瑜伽自然是第一选择。瑜伽源于印度古老的宗教与哲学,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能量心灵修炼方法,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身。瑜伽(Yoga)一词,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的锻炼除了使人的肉体伸展柔软以外,最重要的是能够使人的精神宁静,获得精神的平衡,使身体、心灵与精神能够和谐统一。瑜伽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培养身体的自然美,并获得高水平的健康状况;二是唤醒休眠在人体内的巨大动力,并用其来开发自身独特的潜力,获得自我实现。

  如果老板们能够每天拿出一个小时到瑜伽馆锻炼,或者请瑜伽教练上门传授,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受益的将是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太极拳

 十大过劳死职业 “过劳死”与老板养生——谈谈企业家的健康养生
  太极拳是中国古老的健身术,相传由明代的道人张三丰观鹊蛇争斗而创编。太极拳是一种缓慢而松柔的身体锻炼,人体的五脏六腑都会在松柔的运动中得到按摩和修复。太极拳的高级阶段由炼气而炼神,它与瑜伽的心灵修炼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老板们来说,每天能够锻炼太极拳,甚至能够练练太极推手,不失一种高效的身心锻炼方法,这对于减少工作压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是十分必要的。

  高尔夫球场

  高层次的老板往往是与高尔夫球运动联系在一起的。有人认为,高尔夫球是人们与自然的最完美的结合,在运动中球员与大自然亲近和沟通,充分满足现代人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因此被誉为是“洗涤生命的运动”。高尔夫运动要严格自律,注意礼仪,注重挑战自我,是一种健康、文明、高尚的体育运动,同时,高尔夫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是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国际间高层交往和和商务沟通很多是通过高尔夫球进行的。

  按摩术

  按摩术是一种被动的锻炼方式,有经验的按摩师能够发现人体经络通畅与否,并且能够采用有效的按摩手法打通人体的经络,使内气运行通畅。老板们不妨每星期最少请有经验的按摩师按摩一次,这样也能最低限度地保持身体健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1115.html

更多阅读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在全世界范围内,旧城更新仍然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而言。虽然人们有必要适当调整视角以寻求新问题的新答案,但在有关旧城更新的许多重大问题上,《死与生》中的许多观点仍然有无可替代的启发作用

林黛玉之死与红楼梦主题 新红楼梦林黛玉裸死

林黛玉之死与红楼梦主题王根福 在 2011-3-27 上午11:25 发表于 细品红楼(转自红楼艺苑)今天我讲课的题目叫《林黛玉之死与红楼梦主题》。或许有些红迷朋友要问,林黛玉之死与红楼梦主题有些什么关联?即便有关联,相提并论也不见得妥当吧?

动漫十大极品死鱼眼 世界十大多肉极品

1 坂田银时提起死鱼眼,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个天然卷,整天浑浑噩噩,一副天塌了也不关他事要死不活的样子。某夜一位从来不看动漫的朋友看到银时的图片后脱口而出:他的眼神好欠扁啊……真是一语中的啊啊啊~~~ 但别看外表这样,关键时刻可是

声明:《十大过劳死职业 “过劳死”与老板养生——谈谈企业家的健康养生》为网友神秘嘉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