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包括 “常态”的冬天



冬天并不可怕,而将要到来的冬天正是我们思考企业发展、用互联网力量构筑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好时候,这个冬天也许寒风刺骨,但却蕴含春天的生机。

    在经历了几年高速的经济增长之后,2008年,中国经济面临各方面的严峻挑战,而中小企业作为自改革开放初期成长起来的群体,不禁思索,是什么环节出问题了,导致过冬或准备过冬的处境?

  其实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这个冬天很正常。这是一种优胜劣汰、循环往复的过程:大量同质化竞争的企业存在,资源和市场的有限性必将使得有一部分竞争力弱、处于相对劣势的企业熬不过冬天,结束四季征程。作为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也往往在经济波动中率先受到冲击。

  常态的冬天并不可怕,它的警示意义很大程度在于,社会资源配置的调整,如资金链的断裂,国家给予宏观支持可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而对很多竞争力弱、急需转型的企业来说,面对“过冬”现实,它们的管理者也非常热切的希望通过有效的变革、转型,实现再增长,所以,“过冬”作为经济现象,其正常之处就在于:通过全球经济、国家经济形势的背景影响,优胜劣汰,淘汰不适合市场竞争的中小企业,让竞争力强劲的优势企业存活下来,享受更优良的市场资源,取得更好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过冬的经济意义不是如何让所有中小企业安全过冬,而是主要通过市场选择的作用,让适合市场竞争、全球竞争的企业存活,并进一步实现“幸存者”的进步、发展。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冬天是“常态”的冬天。

  “非常态”的冬天

  正如冬天锻造了华为(www.huawei.com.cn)、联想(www.lenovo.com.cn),互联网泡沫破灭磨砺了新浪(www.sina.com.cn)、搜狐(www.sohu.com.cn)、网易一样,每个冬天的到来,都在常态的生死幻灭中,蕴含了下一次浪潮和生命力的春天。

  与前几次冬天不同,这次的冬天,在企业上下求索的路上,多了互联网平台的力量。在一片“冬天来了”的呼号中,我们看到,很多门户网站,网易、搜狐等,并没有过冬的迹象,“巨人”史玉柱也表示,“网游不受过冬影响”。

  其实,在所有表示不担心过冬的企业中,除了家业殷实的大型企业外,互联网成为很多中小型企业的取暖处:在网络的高速互联中,时空、地域限制减弱,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依靠互联网降低生产成本、聚合网络智慧和创意,实现在传统产业形态中不能达到的飞跃。

  除了互联网给予传统产业的帮助,互联网产业本身也呈现“高附加值”特点,除了将传统产业搬到线上的“映射”外,更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转向卖技术、卖服务和卖创意,成为互联网发展最坚实的核心。

  所以,这个冬天,也可能给整个经济带来一种“非常态”的改变:从本质上将互联网力量综合到企业转型、整改的规划中。

  春天在哪里

  面对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我们都在思考:怎么过冬,中小企业的春天在哪里?中小企业实现转型,从低附加值生产转向高附加值生产?政府继续出台相应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改善环境?但是追根溯源,我们能看到这个冬天给予我们的不一样的提示。

  在8月初的第二届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亚太中小企业峰会上,很多中小企业负责人纷纷反映自己企业遇到的各种问题,参与会议的马云、史玉柱等人献计献策。从会议反映出来的中小企业的状态来看,他们确实面临着过冬的威胁,但是外界理解的“阿里巴巴自己的冬天”却丝毫没有迹象显示,实际上,从单纯的业绩增长上,阿里巴巴似乎还春风得意:与上年同期相比,阿里巴巴净利润6.97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6.2%。作为新兴的互联网力量,马云“过冬”的号召和警戒与其说是作为电子商务平台与中小企业唇亡齿寒的担忧,不如理解为其将更多的中小企业招至电子商务平台避寒的动员。

  与前几次冬天的经历不同,现在,互联网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正逐渐发挥其与传统产业结合、促进它们发展的关键力量。回顾中小企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尽管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仍处于发展初期,但是,电子商务已经与线下的传统产业有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而互联网平台+中小企业集群的模式也成为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最独特的特点。

  与美国、日本等倾向于把企业做大、做强的经济体不同,在意大利和中国,事实证明,做小、做活的中小企业发展良好,而与意大利单纯的中小企业集群的模式还不同的是,中国的中小企业模式注入了互联网平台的力量和活力。

  通常认为,意大利的中小企业集群模式通过专业分工、一体化操作,实现了集群模式的高效率和低成本,被证明是成功的中小企业模式。而相比意大利的这种“物理”集群模式,中国目前中小企业借力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式则是一种更低成本的网络集群模式。

  在这种网络集群里,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更丰富的信息、更平坦的渠道、更具创造力的联合方式,逐步实现企业成本的降低和企业信息化、商务化的进步。从这个角度上说,互联网平台、电子商务,仍然可以作为中小企业减少运营成本、进一步将企业国际化的手段,而这个冬天的到来,也促使中小企业做出这样的思考和转变,冬去春来,这正是我们进一步强化中小企业集群+互联网模式,这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历史机遇。

 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包括 “常态”的冬天
  现实的困难也许即将到来,然而对于充满生长点的中国中小企业来说,真正的冬天远没有到来。抓住企业转型、抓住互联网平台结合的整体提升,等待未来中小企业的,将是一个更加有核心竞争力、有特色的春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3279.html

更多阅读

什么叫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

  最近,解读市场上涨理由,解读各种经济现象,常听到的一个词汇,就叫做“新常态”。  什么叫新常态?字面上理解,就是新的,正常的状态。隐藏着另一层意思,大约是说,过去的某种状态,现在来讲过时了,发生改变了,不要用旧的眼光评估新的状态了。

我们生活在新常态 在经济新常态下

文/王思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毫无疑问,要认识的是“新”,要适应的是 “常”,要引领的则是“态”。一、新常态的含义及特征(一)新常态的含义。新常态

经济危机的新表现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表现

在古典的经济理论中,经济危机是一个痛苦的现象,高的失业率伴随通货膨胀出现。    后来,西方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迅速修正政策和分析方法,利用金融、财政政策以及贸易政策保持国家经济的稳定,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这些手段之后的

声明:《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包括 “常态”的冬天》为网友五包辣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