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责任 汶川地震呼唤企业社会责任升级



企业的社会责任,容不得太多的商业动机

  ■文/曹世中*

  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天灾,很多中国企业勇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立即向灾区捐款捐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开始由被动向主动升级。

  快速组织化

  以往,需要社会动员企业才捐款捐物,而这次变化极大,面对社会责任,很多企业反应非常迅速和主动,改写了以往被动而迟钝的形象。而要快速、全面、深入、精准地履行好社会责任,企业还需要建立一套应急反应机制,让自己的愿望和行为快速组织化。苏宁电器、三一集团等企业就做得很有代表性。

  5月12日晚上,苏宁电器紧急启动1+1阳光行赈灾预案,宣布向灾区捐赠500万元现金,并迅速成立抗震救灾小组,由苏宁总部物业后勤中心总监担任组长,前往成都组织抗震救灾工作。立即调集15辆物流车和运输经验丰富的约40人组成“苏宁抗震救灾车队”,交由四川省红十字协会调度,全程支援抗震救灾。

  三一集团也做得有条不紊。5月12日地震发生后,三一集团驻川经营机构迅速向总部报告,总部立即指示不惜一切代价帮助员工及其家属以及客户开展自救。同时,决定向灾区捐赠1800万元,包括现金300万元和挖掘机、起重机等救灾设备价值1500万元,并成立以公司团委为骨干力量的支援抗震救灾领导小组。10台救灾设备和50名操作能手、两台服务车在重庆集结后,于5月14日晚上到达绵阳后即分三路奔赴重灾区进行救援抢险。

  弱化商业动机

  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容不得太多的商业动机!如果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做过多的商业化考虑,最终只会毁掉企业的形象和声誉。过度的商业意识已使一些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要获得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企业就要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为进行主动规范和升级,并弱化自己的商业意识。

 汶川地震责任 汶川地震呼唤企业社会责任升级
  在这次大灾中,中国人寿表现出了这种风范。5月14日,中国人寿在四川绵竹指挥抢险救灾时宣布:为了让所有在这次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儿能够健康成长,将通过中国人寿“国寿慈善基金会”全面承担受灾孤儿成长至18周岁的基本生活保障。而一些地产企业,一套住房可以卖到几百万元,但在向灾区捐赠时却让人感觉很小气,且通过媒体渲染其社会责任;这不免让人怀疑其捐赠动机。

  责任履行要适度

  社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范畴却不能盲目而无限地扩展,不能把自己的社会职责与政府职能错位。

  企业家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要善待员工、客户和社会,但必须把握好最基本的底线,即首先要把自己的企业做好,而不要过分好大喜功,超越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当然,社会也不能苛求企业,应让企业有个更为和谐的发展环境,这样企业才有条件把承担社会责任转化为发展机遇。

  *作者系财经评论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452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外资企业社会责任十大缺失案例 2016社会道德缺失案例

发表日期:2014-01-26 来源:世界社会责任实验网2013年已经过去,中国社会责任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社会责任》杂志联合世界社会责任实验网、浙江鼎尊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根据各大新闻媒体报道盘点外资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十大缺失案例,以此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2 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返回首页  关于龙源  客服中心 用户名 密码忘记密码我的阅览室 投稿中心 荐稿中心 热点专题 名家名作 主编访谈  期刊主页->WTO经济导刊->2007年第1期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王 凯 黎友焕共2页 [1][2]字号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鉴 中国呼唤企业社会责任

我国当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激烈进行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中国经济周刊》撰文说,中国企业正面临企业社会责任的挑战性考验。那种资本无道德,财富非伦理,为富可以不仁的经济理论和商业实践,不仅国际社会难以接受,中国

简述社会研究过程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理论简述

     一、绪论  美国著名学者谢尔顿(Oliver Sheldon) 1924年在其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概念,从此CSR概念进入学术界的视野。在2013年4月6日到8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指出“每天一

声明:《汶川地震责任 汶川地震呼唤企业社会责任升级》为网友我很骄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