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与发展 劳动合同法与企业发展



系列专题:劳动合同法

    □杨鹏飞

  我国《劳动合同法》已经于2007年6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将于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我国为什么要出台这样一部法律,与现行的《劳动法》相比,这部法律有哪些新的特点和亮点,对我国今后的企业发展将会有怎样的影响?

  《劳动合同法》出台的背景

  《劳动合同法》在这样一个时间,以这样一个面貌出台,有三方面的背景情况值得特别关注。

  1、出台这部法律,是应对我国企业用工领域实际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自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市场经济模式以来,特别是1995年劳动法施行以来,劳动合同在我国企业单位全面铺开,逐步取代以往的行政化用工,成为我国企业的基本用工模式。实践证明,劳动合同制度的推行,在维护企业用工自主权、规范劳动关系等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但是,毋庸讳言,在劳动合同制度运行中,也暴露出种种问题。例如,企业故意不签合同;企业滥用试用期用工;劳动合同短期化;普通劳动者劳动报酬偏低,而且常常出现工资拖欠;等等。上述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影响人们对市场经济改革的认识和信心。《劳动合同法》的出台,目的正是要完善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解决企业用工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出台《劳动合同法》,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国际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

  近年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外贸快速发展。2006年,中美贸易顺差已经达到两千多亿美元,我国的外汇储备也呈猛增状态。毋庸讳言,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西方国家一些组织与人士出于各种复杂心理,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妄加指责。其中一种别有用心的言论,是说我国政府故意降低劳动保护水平,帮助企业形成商品价格极低的优势,抢走了他们的市场,损害他国工人就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受到了世界舆论的强烈关注。《劳动合同法》的及时出台,客观上是对这种国际舆论的最好回应。它向世界表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保护企业普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追求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山西黑砖窑事件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出台这部法律的紧迫性。

  近期的山西黑砖窑事件,令举国震惊。这一事件的确是对文明社会底线的严峻挑战。而这一事件之所以能够发生,并且存在达十多年之久,与其打着劳动用工旗号密切相关。它表明,我国的劳动管理方面的法律存在着严重的疏漏。

  正是悲伤的黑砖窑事件,让我们立法部门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必须尽快通过和实施《劳动合同法》,进一步明确我国的劳动用工标准,强化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增加劳动者的自治和维权能力,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

  对企业的若干建议

  劳动合同法》的目的主要是完善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解决劳动用工领域的现实问题,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劳动合同法》决不是要开历史的倒车,回到过去计划经济年代那种僵化的用人机制上去。

  当然,《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必然会使企业经营的法律环境出现一定的变化,企业有必要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积极适应这一新的环境。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企业科技与发展 劳动合同法与企业发展
  1、对于本单位的劳动用工,企业应当有比较清晰的规划。招聘新员工时要把好进人关,以提高所招人员与本企业岗位所需人员的匹配性,减少不必要的流动率。

  2、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针对新员工的进入,工作期间的管理,直到员工离职等一系列的流程,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以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劳动争议。在日常的用工管理当中,企业必须注意做到程序合法,并且注意保全必要的人事档案和证据,以防在劳动争议中陷入被动。

  3、企业应积极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实际上,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多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劳资关系方面有家庭式、伙伴式的信任传统,与西方国家强调劳资之间对抗性的文化有明显区别。我国企业完全可以吸收这种传统文化的精髓,重塑自身的用工关系,使劳资双方之间真正能够实现和谐、互惠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0384.html

更多阅读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 《劳动合同法》的危机与出路

系列专题:劳动合同法    七个多月《劳动合同法》的正式实施,这个一度让劳动者摩拳擦掌、热血沸腾的法律处境似乎有些尴尬。《教师报》的一位编辑非常明确地告诉笔者,报社无法按规定给新聘用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原因是财务上的亏损无

声明:《企业科技与发展 劳动合同法与企业发展》为网友高小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