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信孚银行 信孚这样做信托 很失败



    迷失了成长方向,大而不强,最终失去了独立存在的意义。这反衬出,专业化生存才是出路

    BankersTrust(美国信孚银行),自1903年成立以来,业务性质几经改变,最初是一家由银行创办的信托公司,从事与银行业务互补的信托业务;上世纪20年代开始为机构客户提供批发金融服务;上世纪60年代又变成一家提供零售服务的银行超市,虽然规模扩大了,并进入了全美前十大金融机构,但业绩却变差了,在石油危机中几乎破产。

  上世纪80年代,信孚又变身为一家提供交易和投行服务为主的批发银行,但90年代的连续金融危机让公司遭遇巨额损失,最终在1998年被德意志银行收购,成为后者进入华尔街的桥头堡。

  信托起家

 美国信孚银行 信孚这样做信托 很失败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诞生,传统的银行机构开始受到挑战,相对于银行所受的资本方面的严格监管,信托公司的监管相对宽松,业务范围也更广泛,很多信托公司替代了银行的职能。

  为了对抗这种挑战,1903年,纽约的一些国立银行合资成立了一家信托公司——信孚,它为州立和国立银行提供信托服务,但不从事银行业务。

  第一次多元化

  到1907年之前,信孚扩张的非常顺利,但1907年的金融恐慌冲击了整个信托产业,1908年信孚开始将业务向银行领域延伸,并代发银行协会的旅行支票。

  1911年,纽约州颁布反垄断法,规定保险公司必须剥离其银行和信托业务,这为其他银行和信托公司提供了并购扩张的机会,信孚也趁机进行了其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并购。1911年8月,收购了MercantileTrustCompany;1912年3月,又收购了ManhattanTrustCompany。

  随着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开始被允许从事信托业务,为了抵御其他金融机构的“进攻”,信孚开始主动进入其他金融领域,成为一家综合性银行。

  917年4月,信孚收购了AstorTrustCompany,并将其变为公司的零售分支,同年成立了证券部门,1919年证券部门又发展出了专门的固定收益部,并开始在全国建立电话营销网络。1928年又成立了BankersCompany,专门从事证券承销业务。上世纪20年代,信孚开始为一些大公司提供养老金计划。

  经济危机中的收缩

  上世纪30年代,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和金融危机之中,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金融法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强调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格拉斯·斯帝尔法》。在新法案的要求下,信孚关闭了负责承销的BankersCompany,并停止发行旅行支票。在业务紧缩后,公司开始专心从事托管业务,并增加了抵押贷款和地产的信托投资服务。1935年,当大萧条度过时,公司变得更加精简而健康,资产规模也首次超过了10亿美元。

  第二次扩张

  在1935年以后的经济复苏中,信孚又开始了多元化扩张,首先是增加了大量的贷款业务,在随后爆发的二战中更是充当了中小企业的贷款主,并大力拓展了零售业务,增加了储蓄和支票账户服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0年,公司开始了第二轮大规模并购扩张,先是与LawyersTrustCompany合并,然后又收购了Guarantee&TrustCompany的银行业务及FlushingNationalBank,1952年信孚与CommercialNationalBank&TrustCompany和BaysideNationalBank合并,1955年与FidelityTrustCompany合并,并收购了PublicNationalBank。1959年公司计划收购ManufacturersTrustCompany,如果这次收购完成,信孚将成为全美第四大银行,但在反垄断法的限制下,收购没能完成。

  1960年公司又计划与TheCountyTrustCompanyofWestchesterCounty合资成立银行控股公司,以进入乡村市场,但也没能获得国会批准。1965年,公司效仿花旗银行,成立了银行控股公司BTNewYorkCorporation,从而为进入更广泛的金融领域做好了准备。

  在此后的6年间,信孚收购了多家银行,使零售网点翻了一倍,达到169个,并积极拓展房地产抵押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1968年公司收购了ColemanCompany,一家应收账款保理公司;1969年成立了BTCreditCompany,为发行信用卡做准备;60年代还收购了一家抵押贷款银行和一家设备融资租赁公司。

  经过一系列扩张,信孚已从一家专业化金融机构彻底变身为一家综合性银行。

  危机爆发

  1974年石油危机爆发,BankersTrust受到重创,贷款质量急剧恶化,尤其是一些房地产抵押贷款。1976年联邦储备银行驳回了公司收购FirstNationalBankofMexico,NewYork的计划,理由是BankersTrust正经历财务危机,这进一步打击了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到1978年末,BankersTrust已成为美国主要银行中盈利最差的一家。

  重新启动

  1979年,信孚决定重新回归到批发业务上,因为在零售业务上,它根本无法与商业银行巨头们抗衡;1981年公司把89个在纽约大都会地区的零售分支卖给了蒙特利尔银行;到1984年,将剩余所有零售分支出售。

  此后,信孚对业务结构进行了重新梳理,但新公司仍然没能找到明确的方向,而是将基于交易的资产管理和承销业务作为了主业。缺乏专业化优势使公司难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托管、投行等各业务领域都未能进入行业前列,而自主投资和贷款方面的过度投入,则导致公司业绩高度波动。

  上世纪90年代初,信孚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上的损失再次让它声誉受损,为此,公司聘请了前美国副财长作CEO,以挽回声誉;1997年的俄罗斯国债违约事件让公司再度陷入危机,遭受了4.88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危机中的信孚在1998年被迫卖给了德意志银行,成为后者扩张美国市场投行业务的通道——对于德意志银行来说,信孚是它所能买到的最大的美国银行了。

  并购后德意志银行对信孚进行了大规模裁员,裁员总数达到5500人,信托业务进一步萎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1152.html

更多阅读

微信商城怎么做 免费微信商城系统

微信商城怎么做——简介 微信商城是目前比较时尚的一种移动网络购物系统。由于微信商城依托微信6亿海量用户,在社会化营销方面具有十分广告的市场前景。尽管业内针对微信商城的概念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微信商城的开发行业却迟迟未形成统

徐沪生:我们这样做《上海壹周》

徐沪生:我们这样做《上海壹周》郭为中2000年10月12日,星期四上午,《上海壹周》创刊号在上海各报亭出摊。下午14:30,5万份全部卖完。一张垂死的《上海文化报》,改头换面成《上海壹周》后,奇迹般地复活了。从去年5月份策划,到10月出报,上海

这样做,从差生到优生只有一步之遥! 如何对待优生和差生

这样做,从差生到优生只有一步之遥!编者按:“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很有必要,而且还可告诉孩子自己也可不管别人对自己怎么看法,自己要学会鼓励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懈的努力,树立信心,只要坚持不断前行,就会成功,挫折和“失

声明:《美国信孚银行 信孚这样做信托 很失败》为网友野外鞭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