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次贷伤不了中国经济



受到次贷风波的影响,许多美国家庭的收支状况变得让人担心。美国消费会陷入彻底的不景气吗?这对亚洲经济又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作者:JonathanAnderson

  我们把美国真实GDP增长分为三个部分:净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和私人消费(此处忽略了库存量和政府消费)。在最近的三个季度里,美国固定资产投资都处于衰退之中。让人惊异的是,美国的出口终于压倒了进口(图1),虽然净出口的份额还很小。

  一直以来,支持美国经济增长的最大驱动力就是居民消费。而美国消费对于出口经济的影响无庸赘言,它是许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产品的最终目的地。

  美国消费水平下降

  瑞士银行的美国经济研究小组已经得出了非常清晰的结论:美国消费市场毫无疑问将会陷入衰退。

  可以从以下几个因素来分析消费的衰退:减少向次级债市场以及其他带有风险性的投资,将会使不少美国居民消费失去财政支持。按揭利率的调整将使利率水平一路走高,让那些原本毫无顾忌的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

  最重要的是,房地产价格的下降,意味着不少美国家庭会结束利用房地产衍生品再融资。而事实上,该交易是过去5年里支持美国家庭消费水平稳定增长的最主要力量。

  看完上面的分析,读者想必会陷入焦虑之中,接着我要给大家吃颗定心丸。至少可以列举四点理由,来证明次级债的影响不像日前有些人所说的那么糟糕。

  首先,美国经济因为消费水平下降而陷入急剧衰退,这点几乎不太可能;其次,即使美国经济真的因为次级债危机陷入衰退,这对于亚洲国家的影响,也远远小于2001年到2002年全球IT泡沫破碎;第三,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其经济规模也是较大的,因此不太会由于出口缩减而受到影响;最后,即使是亚洲最小的经济体,其国内消费力量也正在复苏之中,足以应对外部变化带来的影响。

  所以,我最基本的观点就是,亚洲经济不太可能因为美国居民消费力的减弱而受到灭顶之灾。接着让我详细道来。

  不至于彻底衰退

  这一点理由来源于我的美国同事,他们认为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消费减弱导致衰退几乎不太可能。根据他们的计算,美国居民消费支出在2007年下半年的增长速度只有1.5%,2008年也无法超过2%。虽然这和2006年3.1%的增长速度相比确实不尽如人意,但是也远远谈不上消费水平彻底衰退。

  为什么我会这么乐观?

  图2显示了美国居民对于房地产的消费能力(用平均住房价格除以居民正常收入),不难看出,2000年是一个分水岭。在2000年之前,住房价格的上涨水平不如收入增长快,但是在2000年之后情况完全改变,住房价格的上升速度开始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水平。

  即便如此,2000年之后的最高水平也只不过和上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打个平手,还是远远弱于美国上世纪70年的平均水平。

  瑞士银行的美国研究小组参考了澳大利亚和英国的经验,认为次级债风波对于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还是比较温和的。

  接着我们把房地产消费行为指数和经过收入调整过的股票价格(使用标准普尔500指数)进行比较(图3),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猛涨和紧接着的剧烈调整都是前所未有的。更重要的是,股票价格的波动要远远高于当前房地产市场可能产生的动荡。

  不妨再来看看投资方面的变化。2000年美国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最高水平,之后地产方面的资本开支就一路下滑。今天美国经济已经熬过了房地产建设周期的最低谷,因此瑞士银行的美国研究小组也认为,2008年美国未售房地产的存量将会减少。

  以上这些信息能够很好地解释,本世纪初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波动性更强的股市调整造成的。而且相信读者们也能接受,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将会比较温和,不值得过分担心。

  欧日仍在增长

  不少读者对于2001年-2002年的经济衰退仍记忆犹新,但必须指出,那场经济衰退影响的不只是美国,那是一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在那次经济动荡中,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了4个百分点。之所以会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是因为欧洲和日本也同样经历了经济惨剧。

  正是因为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陷入了经济衰退,因此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才会出现急剧的下跌,从2000年25%的增长变成了2002年15%的负增长。本世纪初亚洲出口暴减,是我们所观测到的亚洲地区战后因为外部环境变化所蒙受的最大损失,但是原因却不是因为美国,只是美国不足以对亚洲国家产生足够强的辐射作用。

  放在今天,这个理由也能让投资者宽心。当前,尽管面对着美国经济减速,但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表现足以让投资者称道。而且从预测结果来看,即使美国家庭开支减少,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增长也不会遭遇太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我认为即使美国消费水平当真陷入衰退,由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支撑作用,亚洲出口国所承受的压力也不会太大。

  总量大是好事

  现在我要说说亚洲国家与7年前的不同之处,那就是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亚洲既出现了像印度和中国这样经济高速成长,经济总量惊人的大国,也有像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这样增长势头惊人的国家。

  内部经济总量的增长,让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抵御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力量更加强大。因此即使外部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美国以外的经济体都陷入了麻烦,亚洲国家也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贸易和交流,来消化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

  进入21世纪之后,亚洲国家出口占GDP的比重都相当之大,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它的外部资产扩张速度让全世界都为之瞩目。在我利用2006年的数据来计算出亚洲因为对美出口减少而造成的负面影响的计算中,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所遭遇的经济损失要比其他周边国家小得多,这应该就是经济总量的作用。

  亚洲国内消费复苏

  在我看来,即使是亚洲最小的经济体,今天其国内的经济基本面也要比2000年到2001年时要好得多。我的老读者可能已厌倦了我一再吹嘘亚洲经济发展是多么得好。

  在1997年以前,亚洲国家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非常之大,而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一切都轰然倒下。但是在整整6年的艰难时光过去之后,亚洲国家的增长势头在2003年又恢复了,这可是一个好消息。

  2000年到2001年的IT泡沫破碎确实让亚洲经济难以招架,尤其是那些亚洲小国非常痛苦。但是那时如此艰难也是因为亚洲国内需求增长停滞,出口下降的负面作用就被不断放大。

  但是目前,当亚洲各国国内经济一片欣欣向荣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亚洲国家有能力迎接全球范围内的任何经济风暴。

 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次贷伤不了中国经济
  (作者为瑞银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本刊记者齐忠恒/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8175.html

更多阅读

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 苹果的全球危机

     将于2月29日在广东省高院开庭的“苹果诉深圳唯冠转让商标权益”一案终审,苹果胜算把握并不大,知情人士表示,“如果苹果终审败诉,无疑会加快深圳唯冠在全国各地法院要求对苹果iPad禁售的起诉速度,甚至还会引发全国范围内的工商

金融危机对房价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商业市场的影响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国际知名物业顾问公司DTZ戴德梁行近日发布的2009年一季度商铺市场报告显示,经济大环境对商业市场的影响自2008年年底逐渐扩大和蔓延,对于不同阶段的商业项目的影响亦有所不同,对于正处在招商或刚刚开业的商业

声明:《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次贷伤不了中国经济》为网友朕只娶一瓢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