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为什么我们用右手



系列专题:《一本右撇子的必读之书:我是左撇子》

  为什么我们用右手

  世界是为右撇子而设计的--从电话亭、工具、汽车、家居用品、照相机到男士内裤,还有餐桌礼仪以及各种欢迎仪式。有一条潜在的规则普遍存在:向右是正确的。

  但是,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规则又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95%以上的人用右手写字?要找出其中原因,就必须深入了解和分析人类的进化史。

  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以下观点。

  观点之一:公元前2000年初期,青铜器时代开始了。仰仗青铜器的开发和冶炼,冷兵器变得更加精良,随之而来的是不断的战争。战争,便是造成右手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战士而言,用左手持盾以保护心脏符合身体结构。于是,相比持着长矛或其他武器的右手,左手得到的运动机会便少一些,久而久之,右手也就逐渐占据了优势。

 第2节:为什么我们用右手
  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青铜器时代都需要人们有一只占优势的手,因为这个时期发展出来的工具需要一只训练有素而习惯于运动的手。

  观点之二:与以上观点相对,威廉·卡尔文(William H. Calvin)则将右手倾向的形成归因于妇女抚育孩子的需要。原始社会妇女在照料孩子的同时,还需要从事许多日常工作,她们用左手将孩子抱在胸前--大家都知道,这样能够使孩子安静下来。右手则用来工作,渐渐地,右手开始占据优势。

  在我看来,"原始社会母亲"这一观点要比"青铜器时代战争"更有说服力,许多证据表明,在原始社会,女人比男人承担着更多的工作。右手倾向是通过妇女慢慢建立起来的,孩子们模仿了母亲,而男人们也都曾经是孩子,他们同样延续了这一习惯。

  这两种解释都很浅显易懂,然而它们仍旧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得到证实。

  左手倾向的未来

  让我们再回到现代社会。

  世界是为右撇子量身定做的,许多在右撇子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却常常让左撇子苦不堪言。人们往往不会意识到,许多在他们看来不费吹灰之力的工作,放到左撇子头上也许就是大麻烦。左撇子不得已而妥协于种种不公正,忍气吞声地生活在这个"右边世界"里,大多数"普通"人也不自觉地忽略了左撇子的"不幸"。与此同时,他们也忽视了另外一点--左手倾向也带来了右撇子无法比拟的优势和机会。以下统计数据揭示了一些有趣的事实:

  天资超群者中左撇子的比例,比总人口中的左撇子比例要高,譬如在"国际最高智力人群协会"成员中,左撇子的比例要双倍于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过,在低能人群中,左撇子的比例似乎更高。

  律师、建筑师和艺术家中左撇子特别多。

  左撇子中金色头发者双倍于深色头发者或红发者。同时,左撇子中的白化病患者比例也较高。

  双胞胎会产生很多左撇子,单卵和双卵双胞胎中出现左撇子的几率相当。一对双胞胎都是左撇子的情况非常少见。

  左撇子的音阶辨别能力较强,比右撇子更容易成为音乐家。

  表面看来,左撇子的单身者比例较高。

  在加纳的某些部落,左撇子不可能成为国王。

  左撇子素食者比例较高。

  与一年中的其他月份相比,三月到六月出生的婴儿左撇子的比例更高。

  一般情况下,左撇子在经历脑部创伤或中风后,比右撇子恢复得更快更好。

  左撇子英文打字速度会比右撇子快,因为最频繁被使用的字母A 、E 、R、 S 、T都位于键盘的左半边。

  左撇子(尤其是没有被改造过的左撇子)可以写出更好的反写体。

  本书的宗旨在于同时帮助左撇子和右撇子。对于左撇子而言,它可以让自己对于左手倾向更有自信心;对于右撇子而言,则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左撇子。总之,本书提供了一个关于左撇子深层的知识,许多方面与以往的认识完全不一样,阅读它会使我们不再对左撇子的特殊天赋视而不见!

  左边就是"拇指在右边的地方"--谁不知道这句谚语呢?但是,它真能作为我们孩提时代的指南针吗?真的能够帮助我们一劳永逸地分清楚左右吗?对我而言并非如此。

  这个谚语是可疑的,其实,左或者右往往是由观察者的位置决定的。有关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人们如何描述一尊雕像的位置来说明。一个人说米开朗琪罗的圣母像望向右边,另一个人则认为她在向左看。事实上他们两人都是正确的,面对着雕像的人,他看到圣母像望向左边,而从雕像侧面观察的人则看到圣母的目光朝向右边。

  同样的情况也常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大衣究竟是挂在门的左边还是右边?答曰:当人们向门外走时,它挂在右边;而当人们朝门里走时,它则在左边。也许情况相反。

  因此,绝对的左和右本来就不存在。左和右的存在是一种社会活动,而非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纯粹的思想产物、虚构的概念,往往取决于一个标准的参照方向,譬如视线、行驶方向、河水的流向、道路方向,它们是定位和找路的辅助工具。

  如果把世界反过来,人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左边就是‘拇指在左边的地方‘--右边就是‘拇指在右边的地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0203.html

更多阅读

第41节: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41)

系列专题:《快和慢一举兼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  译者后记  追求速度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主题,在追求速度的过程中,人类社会本身也在不断进步和飞跃。速度的身影也见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速度对

第40节: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40)

系列专题:《快和慢一举兼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  本章小结  虽然使用快速武器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近代初期的武器技术表明,速度并没有广泛存在于军事领域,也仅在日常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某些领域才可以看到速度的身影。直到1

第39节: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39)

系列专题:《快和慢一举兼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  快速武器的防御  以移动火炮为代表的新式火器问世后,建筑师不得不改变传统设计要塞和城墙的方法。速度的两面性逐渐体现出来了,它既能给人们提供帮助,又会带来巨大的危险;它既是人

第38节: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38)

系列专题:《快和慢一举兼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  从15世纪开始,火器逐渐在欧洲大陆展示出它的强大威力。1450年,查理七世在百年战争结束时从英国人手中重新夺回了诺曼底;1494年,查理八世把那不勒斯和加埃塔(Gaeta)纳入自己的版图;1504年

第37节: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37)

系列专题:《快和慢一举兼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  手持火器问世后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虽然它们坚不可摧,但是每次开火前得先装好火药和子弹,还要用火种和导火线点燃,整个过程复杂、缓慢而且危险。比如遇到大风、天气潮湿或者太紧张

声明:《第2节:为什么我们用右手》为网友一念之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