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恋爱观论文 浅析大学生的压力管理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大学阶段是个体健康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键阶段,又是其学习知识和塑造行为的黄金时期,此时期所形成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会一直延续到成年,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发展。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已有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会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但是当达到人所能承受的压力极限后,工作效率迅速下降。一定的压力能激发人的潜能,但管理不好,也可能击垮一个人的心理、身体甚至生命。大学生因为不能承受巨大压力而导致的自残、伤害以及自杀事件,给我们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和警示,探索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帮助他们有效对压力进行管理,使他们把压力控制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压力的涵义

  压力一词在英文中是Stress,是指个体体察到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表现出来的心身紧张状态。对于大学生来说,压力既可能是机遇,也有可能是威胁。若管理得好,压力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若管理得不好,它将成为阻碍我们前进的“杀手”。具备良好压力管理能力的人能够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克服来自内在和外在的压力,并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因此,对大学生来说压力的好坏取决于个人如何对它进行管理。

  二、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

  1.人际关系的压力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的经历、习惯、个人喜好和性格都不尽相同。并且再加上他们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上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造成了大学生渴望交往又害怕交往的矛盾心理,并由此带来巨大压力。当前大学生多数都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并且“以自我为中心”,只想从人际交往中获得好处,而很少顾及别人的意愿和感受,从而导致与周围同学的人际关系紧张,受到周围同学的排斥,进而形成一定的人际交往障碍,并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2.学习的压力:

  学业压力是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来源之一,它不仅影响着他们学习的效率和成绩,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一方面要通过学校各门课程的期末考试,只有通过考试才能拿到相应的学分,如果能拿到高分,该门课程的学分积点就高,这关系到他们的综合排名。为此,学生不得不天天忙于学习。另一方面,大学生为了给自己在今后的就业增加砝码,他们还要不断的参加社会职业性质的考试,例如,注册会计师、司法考试、人力资源师、心理咨询师等。如此巨大的学业负担,使学生感受到了强大的学业压力,严重制约着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3.经济的压力:

  自1999年高等院校实施扩大招生政策以来,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增大,高等教育的收费也由原来的公费逐步转向自费,这给大学生相当大的经济压力。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农村的大学生,他们一方面他们不得不为高昂的学费而发愁,但另一方面为自己能有机会通过大学知识的习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高兴。

  4.恋爱的压力:

  大学生大都处在18~22岁的年龄阶段,都对爱情有着美好的期待,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时尚消费为特征的爱情物质主义日益盛行,多数大学生无奈地承认,如今爱情的浪漫氛围是需要以金钱做后盾来营造的,谈恋爱已经没有免费的午餐了,恋爱消费成为一种“省不得”的消费。家庭也对大学生的恋爱有着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父母对子女恋爱的干涉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总之,对于这大学生而言,谈恋爱容易产生种种心理冲突,导致他们感受到了强烈的压力体验。

  5.就业的压力:

  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的毕业生人数增加以及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总量相对减少和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是学生产生就业压力的主要原因。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又将创历史新高,毕业人数将达到660万,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且有些大学生自我意识偏颇,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认识,容易过高的估计自己。一旦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他们就容易失望和自卑,进而产生巨大的压力。

  三、大学生压力管理的对策

  压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我们处于人生的哪一阶段,我们都会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压力,因此压力的管理将伴随我们的一生。我们压力管理的目标应该是控制压力,而不是要去消除压力,因为压力是我们无法消除的。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大学生的压力管理也是一样,没有一种方式会适合所有的人。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和外在环境,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压力管理方式。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应建立心理健康测评机制,掌握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开设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钱铭怡等人对北京的大学生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存在不少误区,而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与其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当大学生没有识别到压力时,他们就很少能主动有效地去管理,只有当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想着去应对。因此学校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为有效的压力管理奠定基础。

 浅析大学生恋爱观论文 浅析大学生的压力管理
  2.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活观

  大学生是一个不够成熟,但可塑性很强的群体。而大学阶段又是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发展、塑造自我以及认识和领悟人生的重要时期。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使他们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压力,学会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试着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改变容易产生压力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营造缓解压力的文化氛围

  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大学生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寓教于各种文化活动中。因此建立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能扩大学生对校园活动的认同度,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大学生应对压力的信心和勇气,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4.增强自身的抗压能力

  首先,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这些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管理压力的态度和方式;其次,要培养自己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才能使自己立于生活的主动地位;最后,要培养自己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战胜一切挫折和挑战。

  5.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同学校、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沟通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情感、态度、思想和信念的过程,因此沟通也是大学生缓解压力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应该加强与周围人的沟通与交流,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以真诚、友善、宽容的态度与人交往,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王玲. 变态心理学.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许慧英. 大学生恋爱消费中存在的误区与对策. 沧桑, 2008, (5).

  [3]陈琳, 冯雷. 大学生恋爱消费的调查与分析. 成功(教育), 2007, (8).

  [4]钱铭怡, 马悦. 北京市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16).

  [5]杨江水.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缓解途径.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1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638.html

更多阅读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人际交往与沟通力答案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对于我们这些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师友之间、个人与集体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一、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

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熊汉忠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 2014年5月26日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目录前言第一部分: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压力分析第三部分:变化趋势第四部分:思考与建议第五部分:致谢前言2013年

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调查报告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是面临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家庭、就业、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因素,让大学生似乎喘不过气来。如果处理不当,大学生心理健康会造成一定得影响,其

浅析企业存货管理 浅析企业的人性化管理

前言企业人性化管理主张以人为中心,充分重视人性,通过满足人的物质、友情、尊重、归属和自我实现等多方面的需求,激发员工干劲、开发员工潜能,使员工奉献忠诚、履行责任、开拓创新,并通过企业文化和精神的建设,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

声明:《浅析大学生恋爱观论文 浅析大学生的压力管理》为网友傲骨啸如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