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诠释落实真谛:关键在于落实》
的确,热爱你的工作岗位,你对工作就会表现出主动、认真的态度,工作就会成为你生活的第一需要。一个连自己的职业和岗位都不热爱的人,是很难对工作全心投入,尽职尽责的。美国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里雅说过:“你在哪个位置,就应该热爱这个位置,因为这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只要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出自内心的热爱,即使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也能创造出奇迹来。公交行业的楷模李素丽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组织员工都要培养自己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认认真真“钻一行”,才能全心投入地搞好工作,出成绩、出效益。鲍尔?海斯德是美国著名的药物学家。当他看到世界上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被毒蛇咬死时,便决心研制一种抗蛇毒的药物。他从天花的免疫力,联想到蛇毒免疫力。从15岁起,他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胎体,并逐渐加大剂量和毒性。每注射一次,他就大病一场。他先后注射过28种蛇毒.经过多年的痛苦实验,他终于对蛇毒有了抗毒性。他还有意识地让毒蛇咬自己,以试验抗毒能力。包括世界上最毒的印度蓝蛇在内,他被各种毒蛇咬过130多次,都安然无恙。后来,他经常用自己有抗毒性的血去拯救被毒蛇咬伤的人。听说有患者生命垂危,他就立即乘飞机前往。先后有20多人的生命被他从死神手里夺回。他还用自己的血试制抗蛇毒的药物。对自己岗位的爱,对自己职业的敬,鲍尔?海斯德可谓达到了极致。(3)要有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美国巴顿将军说得好:“任何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如果满足于碌碌无为,就是不忠于自己。”我们应该一丝不苟地做好我们所担负的工作,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全部知识、全部智慧都奉献给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小和尚在寺院担任撞钟之职。按照寺院的规定,他每天必须在早上和黄昏各撞一次钟。开始时,小和尚撞钟还比较认真。但半年之后,小和尚觉得撞钟的工作太单调,很无聊。于是,他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一天,寺院的住持忽然宣布要将他调到后院劈柴挑水,不用他再撞钟了。小和尚觉得奇怪,就问住持:“难道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住持告诉他:“你的钟撞得很响,但钟声空泛、疲软,因为你心中没有理解撞钟的意义。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唤醒沉迷众生。因此,钟声不仅要宏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一个人心中无钟,即是无佛;如果不虔诚,怎能担当撞钟之职?”小和尚听后,面有愧色,此后,他潜心修炼,终成一代名僧。

小和尚为什么要被主持免除撞钟之职,因为他对工作没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因为没有这种高度负责的精神,所以他撞出的钟声空泛、疲软。一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不可能真正成为一名落实型的员工,是早晚会被“免除撞钟之职”的。3.把每项工作都当成事业去做做一个落实型的员工,第三个准则,就是要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事业去做。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有三个工人正在工作。这时,有人走过来问他们在干什么。甲工人回答:“我在砌砖头。”乙工人回答:“我在盖房子。”丙工人则充满激情地说:“我正在建造一座雄伟的教堂。”三个人的回答显示了他们对工作的不同态度。甲工人显示出他是为工作而工作;乙工人显示出他是为生活而工作;丙工人则是为理想、为事业而工作。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三个人不同的命运。若干年后,甲、乙工人依然是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而丙工人则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工作,要想获得成功,就得把它当做事业去做。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事业去做,就要对工作怀有激情。“激情像浆糊一样,可让你在艰难困苦的场合里紧紧地把自己粘在这里,坚持到底。它是在别人说你‘不行’时,能在内心里发出‘我行’的有力声音。”作家拉夫尔?爱默生的话说出了对工作怀有激情的意义。科学实验证明,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劳动质量的优劣,工作效果的高低,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工作者的态度。工作者热爱自己的工作,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去从事本职工作,那他的工作就会做得非常出色;相反,工作者讨厌自己的工作,以消极怠工的态度去“撞钟”,那他的工作就会做得非常糟糕。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事业去做,就要对工作怀有敬畏。所谓敬畏,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以虔诚之心对待自己的工作。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老先生就说过:“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对工作怀有敬畏之心,是各项事业成功的基础;怠慢轻视自己的工作,是导致事业失败的关键。对工作怀有敬畏,就要保持对本职工作的信念并追求岗位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