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生:汤姆逊是一台老机器



  在最近做客央视《对话》节目时,李东生把他2004年极力并购过来的汤姆逊比喻为一台老机器,他说:“对于老机器,修修补补是不行的,必须推倒重来。”

  这句话可以看作TCL对“为什么重组欧洲市场”的解释。这次重组,让TCL重新回到了OEM时代。

 李东生:汤姆逊是一台老机器

  有人把TCL此举看作是国际化的倒退,但我更愿意认为是TCL国际化理性的回归。在今天的李东生看来,2004年那两场国际化并购,毕竟太富于激情了。如果时光能倒流到从前,我相信李东生不会那样做。

  李东生承认,即使今天,TCL仍然处于困境之中,而不是已经走出困境。经历了一系列煎熬的李东生,已经不会简单地把扭亏转赢当作走出困境的理由。更何况,对于今天乃至明天的TCL来说,扭亏转赢仍然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课题。

  李东生说:2006年的TCL比2005年更艰难。我相信这是李东生内心真实的感受,也是TCL的真实情况。曾经有人认为,今天的TCL已经走出了最困难时期。实际上,仔细研究了TCL企业竞争力要素你会发现,今天的TCL,和2004、2005年相比,并未发生本质性变化,导致TCL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不足的要素,依然存在,而且并未出现大的向好迹象。唯一所不同的是,李东生以及他的整个管理团队,心态成熟了很多,激进少了,理性多了。

  作为TCL企业研究者,我曾经于2006年中说过:TCL不是已经走出困境,而是正处于困境之中。在真正建立完结型竞争优势之前,TCL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困境,最多也就是实现阶段性赢利而已。

  无论如何,李东生以及TCL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一则缘于李东生的诚实,他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乃至错误,甚至一度为TCL的艰难处境而彻夜难眠,这说明他是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家。二则TCL的经历,实际上是在为中国企业缴学费,中国企业毕竟要走出去,走出去就需要借鉴“先行者”的经验,TCL、海尔、联想、华为,正是代为中国企业缴学费的先行者。

  顺便提一句:被媒体广为流传的《鹰的重生》一文,是TCL内部一位人士发给我,我看了之后推荐给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报随即做了专题报道,并配发了评论。那篇“李东生反省不够深刻”的评论,实际上出自本人之手,因为不方便缘故,才以编辑名义发表的。

  因为曾经有过的渊源关系,让我对TCL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保持着高度关注。我可以毫不谦逊地说,我对TCL的认知是骨子里的,而不是肌肉层面的,更不是皮肤层面的。和许多对TCL有感情的人不同,在感情之外,我更保持了一份清醒和深刻。

  欢迎与aihuau(爱华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刘步尘,系著名家电产业观察家、企业新闻传播专家。铂金管理首席顾问,联系电话:020—38291799,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1555.html

更多阅读

李东生:中国制造将实至名归

 未来1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  文  本刊记者 宋华安  “中国制造就是全球制造。”说这话的人,就是差点成为海外并购“先烈”的TCL集团总裁李东生。经过6年的调整,李东生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从汤姆逊的

鹰的重生 李东生 李东生出海惊魂

编者按/作为全球化的成熟化标志,中国的企业和资本也开始出兵海外,与国际大鳄正面交锋,但作为这一阶段的初始,无论是钱还是企业,中国都不可避免地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踏进了法国总统府,李东生难掩内心的兴奋。在这里,他签下了与法国汤姆

网页不能后退 李东生:冲锋号已经吹响 就不能再后退

——对话李东生 本刊记者 张欢 发自广州、惠州、深圳  人物周刊:你曾经以工程师为职业梦想,现在不论是TCL还是中国家电业都没有掌握核心科技,你心中是什么感觉? 李东生:我感到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毕业时中国电子产业刚刚重新起步,

李东生:金融危机是TCL追赶国际对手的契机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让很多中国企业重拾“走出去”的信心。日前,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就再次为TCL的国际化之路辩护,认为金融危机是中国企业追赶国际竞争对手的一次机遇。   今年1至6 月,TCL集团获得

李东生:从订单“跳水”到销量大幅增长

从订单“跳水”到销量大幅增长   记者:金融危机给我国出口份额较大的消费电子行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在这一年多时间里,TCL都受到了哪些影响?   李东生:影响主要是出口方面。由于出口主要集中在受危机影响比较严重的欧美国家,去年底

声明:《李东生:汤姆逊是一台老机器》为网友感谢毁我熱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