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极风暴4完美存档 “2.0时代”的完美风暴



     丹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尼尔斯·玻尔曾说:“预测是件困难的事情,预测未来就更困难了”。戴尔服务部创新办公室做的就是预测未来的事情。它们通过与各行各业的领袖和分析师打交道,在社交媒体上展开热烈的讨论,甚至从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中汲取元素,从而把正在发生的很多大大小小的线索拼凑在一起,来预测未来商业、经济和社会演进的大趋势。

  “我们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更好地解读在未来的商业社会中企业所面临的境况和因此所需的IT环境,虽然困难,但我们必须对未来进行预测。”这个智囊团的领头人、戴尔服务部首席创新官詹姆斯·斯戴克莱泽(James Stikeleather)对记者说。

  25年来,斯戴克莱泽为全球许多企业和组织机构的IT基础设施、新兴技术以及应用方面给予了评估和战略指导。最近两年,斯戴克莱泽和他的团队把研究的重点转向正在出现的“2.0时代”。“现在是一个2.0时代。”他告诉记者,“2.0时代就像我们今天的智能手机服务,一方面它是全球通用的,各地的运营商、网络等生态系统要进行协作,本地化将消失;另一方面每部智能手机又都是个性化的,都带有属于每个人不同的App。”

  一场完美风暴

  记者:您和您的团队对“2.0时代”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们该怎么理解“2.0时代”?

  斯戴克莱泽:每个人对2.0时代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在我看来,2.0时代是一场“完美风暴”——资本2.0、企业2.0、管理2.0、经济2.0、IT 2.0,它给我们带来了新游戏、新赛场、新规则和新参与者。这意味着创新、灵活性、灵敏性和更多的东西。

  例如资本2.0,在评价企业经营的成败时人们不再只看传统的资本回报率,而是要重新思考公司价值是怎么产生的,哪些是衡量公司价值的新标准。在传统经济模型中,生产一旦结束,产品进行交易,公司的价值就已实现。但在现在的偶发经济时代,价值只在消费的时候才能得到实现和衡量,而且价值变成了高度个性化的东西。想想今天的智能手机吧,每个人的手机上都有自己独特的手机应用程序和服务,例如GPS导航、社交应用和餐馆浏览程序。如果把这3个应用程序结合在一起,就能让一些朋友在某个给定时间去聚餐,这才会实现价值。在新的环境下,依靠单一交易实现价值的情况正在减少,价值往往是在协作中产生的。

  企业管理也进入了2.0时代。我们现在不是一如既往地重复工作,而是创造性地工作。因此,传统意义上完美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正在被颠覆,企业进入2.0时代。企业2.0这个概念实际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转折点——原来商业社会都是由大公司主导的,企业关注的是如何获得规模和效率。在这个转型时刻,规模和效率所带来的效果正在逐渐减少,企业更关注灵活性和灵敏度。现在出现了很多小公司,甚至是“没有人的公司”,例如有的企业可能只有会员,它把一些软件开发项目放到网络上,会员们自己组成各种小组来针对这个软件项目做竞标。在这样的商业模式下,价格体系、运作模式都被颠覆了。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按需创新,因此企业的创新流程、价值都已经不同以往。

  目前我们还处于这个阶段的早期,我们看到一些大型企业正在通过虚拟化或者将实体分散成更加小的、更加灵活的组织,来搭建一个新的生态系统,适应新的商业社会。

  IT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2.0时代。实际上,技术本身正在兑现若干年前的承诺,这些承诺以前只出现在科幻小说里。杜林奖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早在1961年的麻省理工学院百年庆典演讲中就曾提出,IT不可避免的终结点将会是“云计算”——也就是说全方位地访问和按需提供服务,尽管他自己并没有具体地使用“云计算”这个词。

  记者:2.0时代中,我们这些个体工作者会有怎样的改变?

  斯戴克莱泽:我们发现作为个体的劳动者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2.0时代,现代企业将会成为一个社交型企业。在一个社交型企业内部,人才是支持分享和协作的核心,这是一个基本理念。新劳动者的工作方式是7x24小时随时随地工作,他们会携带自身的“基础架构”、社交网络协同工作。有时,他们对社交网络的忠诚度甚至要超出对企业的忠诚度。对于公司安全、相关工作质量而言,新劳动者给企业提出新的挑战。

  我们也看到出现了更加亲密的伙伴关系和人际关系,合作甚至可以出现在竞争对手之间,这一切只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例如,有一个小型创业公司,碰到了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它把这个难题放在网站上,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就有1200多个专家来帮助它解决这个问题。试想,即使是最好的企业,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这么多人的帮助,更不用说获得这么高质量的资源了。企业要适应未来的商业环境,就要对社交、灵敏性和效果进行平衡,并依次设计自身的扩展性和可管理性。企业2.0就要提供企业内部、企业之间或与合作伙伴和客户之间使用的新型社交软件平台。

  这样,从工业化时代重视重复、规模和效率,到社交型企业时代重视新颖性、创新和协同,管理本身也发生了变化——从过去规划我们准备要做的事,到现在准备我们可能需要做的事;从过去指导人们做事,到现在帮助人们实现我们所需的结果;从过去在企业里面安排相关员工去做相关的事,到现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造性和问题解决的流程中;从过去直接控制结果到现在搭建相关环境,使我们实现想要的结果甚至更好的结果。

  IT如何转型

 究极风暴4完美存档 “2.0时代”的完美风暴
  记者:在2.0时代,与传统模式相比,IT会有哪些不同?

  斯戴克莱泽:对于IT来说,今天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过去IT关注交易、基础架构、代码和技术,现在,它们要更关注协作、把不同服务编排到不同场景下,使企业更加灵活、灵敏,反应速度更快、更具适应性和创新性,同时运营成本还不太高。

  我们从2010年开始对IT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得到五个主要结论:

  1、信息管理超越流程设计:过去IT技术注重业务流程设计,但未来企业关注客户体验、数据分析和知识工作者。最终,未来以内容为中心的存储和分析是IT建设的关键。

  2、IT嵌入到业务服务之中:集中提供的应用和基础架构将会嵌入在业务服务之中,由企业共享的服务组织提供。

  3、外部化的服务交付:IT服务将主要由外部提供,内部IT资源将会作为中间人,而不是提供者。这就像现在大企业不再自己做工资福利这些事,而是把这部分工作外包一样。

  4、企业合作伙伴的责任更大:业务部门领导和最终用户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这里,差异化将会比标准化更有价值。

  5、减弱的独立IT角色: IT角色将会嵌入到业务服务之中,发展为业务角色,或者被外部化,企业中留下的IT角色将会成为一个企业共享的服务部门,CIO职位将会扩展并领导该部门,或者缩减为负责管理IT采购和整合。

  记者:有了这些本质上的不同后,未来IT架构我们该怎么做?

  斯戴克莱泽:有关未来企业的IT架构,我想从三个层次来分析:

  第一个层次就是IT基础架构本身。IT的未来就好像是空气和水对于工业革命的作用一样,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充分的条件。过去规模和性能帮助我们带来竞争优势,但在未来,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IT服务,因此我们在什么时候使用和怎样使用这些IT服务变得更加关键。

  第二个层次就是创造工业化的服务,这些服务可能会是通用的、一致的、实用的,除此之外IT还能够提供相关的监测以及支持工具,帮助客户更好地使用目前最基本的服务,就像让我们今天自如地使用智能手机服务一样。

  第三个层次是对这些服务进行编排和编制,把它们放在每一个独特的场景里面,来满足企业和客户的个性化需要。这就好像是每部智能手机里所存的应用程序和生态系统,只不过现在是放在了企业里面。

  要做到这三个层次,首先要进行标准化和简化。自助性的服务有时应该是第一条设计原则。你必须意识到企业未来的价值来自员工在解决问题和实现自身价值过程中所进行的协作和所发挥的创造力。

  最后再谈谈CIO角色的转变。今天的CIO要有效、快速地运转IT部门,要节约成本。未来CIO需要更多创新的能力,对他们的要求和评估标准也会不一样。他们会把服务外包,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战略层面上,而不是现在的运营层面。业界有个很有趣的讨论——现在的CIO是不是未来的CMO?今天的IT系统、社交网络都与企业的市场营销息息相关。在未来5到10年内,CIO是转型最大的一个职位,当然这个转型非常不容易,会像给飞驰的跑车更换轮胎那样充满挑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808.html

更多阅读

2.0时代的赢利模式 2.0时代的图书中盘新赢利模式

读高建华先生新作《2.0时代的赢利模式》之后,颇有感触,遂成此文。    随着市场的转化,出版行业从原来的成长市场发展到现在的成熟市场,也就是从短缺经济阶段过渡到过剩经济阶段(1.0时代),乃至丰饶经济阶段(2.0时代)。在新的时代,对消费需求

声明:《究极风暴4完美存档 “2.0时代”的完美风暴》为网友风捎来清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