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沟渠下一句 明月照沟渠

 明月照沟渠下一句 明月照沟渠


   去电影院看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一九四二》。按理说,这是一部悲情悲苦的影片,记录一个民族的苦难记忆,但奇怪的是,电影中的某些桥段,那些看似笑点其实是令人心酸的桥段,在黑暗的电影院里,总是能响起一些不合时宜的笑声。

  循着声音看去,那些发出笑声的区域,是一些非常年轻的面孔,他们喝着可乐之类的饮料,吃着爆米花,应该是找乐子来的。不像有些人,如我,希望能从电影里得到教益,或者干脆是来拷问灵魂的。

  很明显,这段历史,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他们也不关心这些。或者说,这样的电影,其实是不适合他们的。或者换个说法,他们不应该是这样一类电影的观众。

  过了几天,在我去看另一部电影——徐铮的《人再囧途之泰囧》时,我前面的感觉,就得到了印证。《泰囧》是一部很欢乐的电影,徐铮、王宝强、黄渤的组合,让电影院里欢声笑语不断。从上座率来看,《泰囧》几乎是满场,而且多是年轻的90后面孔。像我这样年纪的人混迹其中,自己都有不伦不类的感觉。

  换句话说,这部电影,我不是它的观众。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的电影观众在发生变化,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多是80后、90后的新生代,他们决定了电影的上座率和票房。把握住了这一点,也就把握住了电影市场的主流观众,这也是赢得票房的关键。换句话说,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说,在产品、市场和客户三者之间,产品的定位如何赢得市场和客户,是营销成功的关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九四二》没有跑赢《泰囧》,其实没有什么,无非就是冯小刚拍了一部不合时宜的电影。这个时代,不需要严肃认真的思考,要的是快乐,是现时快乐的。思考是奢侈的,严肃是奢侈的,甚至是可笑的,所以要用冷笑话来消解。

  早几年,冯小刚下了很大的工夫,借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故事框架,拍了一部很下气力的电影《夜宴》。冯小刚一心想摆脱别人对自己贺岁片没有思想深度的诟病,很严肃很认真很有诚意地想表现自己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诚意,但电影出来后,评价分歧很大,有家很有影响的杂志甚至发表评论文章,题目是《冯小刚的玻璃天花板》,说冯就是个拍贺岁片玩杂耍的人,他电影的功底就只能是让人哈哈嬉笑一番,不可能拍出什么深度,现在一心要拍出深刻来,只能是弄巧成拙。他拍不出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也拍不出张艺谋的《红高粱》和《活着》。

  换句话说,冯小刚就是电影圈里的屌丝,不可能拍出张导、陈导的电影的文化和贵族范儿。据说这让冯小刚很生气,也成了他的心病。

  从《唐山大地震》到《一九四二》,冯小刚憋着劲儿要表现文化、诚意、严肃认真的思考,想着击穿头顶上的玻璃天花板,应该说,他一直在努力。也许是他确实功力不够,也许是世易时移,当年他面对的是挑剔的文化人,现在是“只要快乐”的90后们,现实就是这样残酷。正可用他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来自嘲一下: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在一个思想向左、市场向右的时代,在一个艺术向左、票房向右的社会,《一九四二》和《泰囧》给了我们全新的启示。在艺术和票房之间,真正功力的拿捏需要高度的智慧,在这一点上,《一九四二》可以说是虽败犹荣,但它更值得学习的,其实是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同样的档期,更稳定,更安全。在未来的岁月里,也更容易有自己的位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611.html

更多阅读

《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下一句

《书到今生读已迟》林清玄是台湾著名高产作家,30岁之前已经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很多人说他文思泉涌,他却认为自己成功的诀窍是积累和坚持。关于积累和坚持,他说他是从一句古诗中悟到的,这句诗是:书到今生读已迟。他说:“我很喜欢

谁说胸大无脑 智慧美女教丰胸 美图 胸大无脑下一句是什么

[导读]一句“胸大无脑”不知抹杀了多少美丽女人,让她们只能充当“花瓶”的人生角色。现在越来越多追求完美的女性,在提高内涵的同时也积极地打造外在美感,这些身材火辣的智慧女星就是最好代表。杨紫婷转播到腾讯微博1 杨紫婷作为首个内

身在曹营心在汉 身在曹营心在汉下一句

“身在曹营心在汉”是一句成语。“曹营”指的是曹操的军营。“汉”是指刘备。因为刘备与东汉皇帝有“八杆子打不着”的亲属关系,号称“刘皇叔”,常以汉朝正统传人自居。刘备、关羽、张飞是“桃园三结义”的生死弟兄,关羽只承认刘备这个

声明:《明月照沟渠下一句 明月照沟渠》为网友毁爱心咒失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