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啤酒事件 重庆啤酒大救赎



     同年上市,同样的战略,却因决策的差异,使得两家公司的差距越来越大。

  15年前,重庆啤酒(600132,下称“重啤”)和燕京啤酒(000729,下称“燕京”)一起上市,当时两者市场占有率仅相差2.69%。随着啤酒行业竞争加剧,重啤和燕京不约而同选择了多元化发展战略。重啤坚持非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除了发展主营业务啤酒,还从事乙肝疫苗研发。而燕京坚持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除了发展主营业务啤酒,还从事其他饮料产品开发。

  由于当年看好疫苗发展前景,重啤股东担心融资稀释自身利益,除了1999年的一次配股,就再无其他融资,极大制约重啤的市场开拓。相反,燕京上市15年来有6次融资,在巨量资金的支撑下,跑马圈地。如今,燕京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超过重啤9.03%。

  亟需资金的重啤,于2011年无奈把控股权转让给嘉士伯。早在此前,嘉士伯与啤酒花(600090)、兰州黄河(000929)、西藏发展(000752)等啤酒公司已有股权关系,这可能会限制重啤未来进军新疆、甘肃、西藏等地的可能性。

  如今,重啤大本营的“天花板”已现,市场突破口在哪?“在嘉士伯成为控股股东之前,重啤原有的发展战略是沿江发展,在湖南、江苏、浙江、安徽建厂。”11月13日,重啤董秘邓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重啤今后的发展战略,要看大股东嘉士伯。

  嘉士伯这个“白武士”最终解否盘活重啤当下的困局?本报将继续关注。

  套上紧箍咒

  近日,嘉士伯再次重磅出手,参加重庆嘉酿18.58%股权的竞拍。

  11月12日,嘉士伯(中国)传讯部工作人员陆珊向记者证实了此事,“我们已经在截止日期前递交申请,正式参与此次竞拍。”

  此次股权出售一旦成功,重啤将彻底解决其与控股股东重啤集团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问题。

  重啤集团9月26日在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挂出公告称,将作价6.092亿元转让旗下的重庆嘉酿18.58%的股份。

  公告显示,重庆嘉酿注册资本4.35亿元,重啤持有51.42%股权,嘉士伯啤酒厂香港有限公司持有30%股权,重啤集团持有10%,重庆轻纺集团持有8.58%。此次转让的为重啤集团和重庆轻纺集团分别持有的10%、8.58%股份。公开挂牌转让期已于10月26日结束。

  备受关注的股权拍卖已过半月,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交易机构的该拍卖项目负责人乔先生说:“现在还没有结果。”至于何时有结果,他表示:“这个就不太清楚了。”

  在重庆嘉酿的大股东重啤方面,邓炜告诉记者:“我们目前尚未收到书面通知。”

  嘉士伯此次重磅出手,目的何在?陆珊表示:“在竞拍结果公开之前,我们无法透露更多的信息。”

  啤酒行业观察人士分析,“此次收购的资金很可能会悉数用在重啤身上。”

  如今,重啤的经营现金流疲态尽显。自疫苗神话破灭后,重啤倍受重挫。其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为4956万元,同比下滑42.58%。中期该数据为1.04亿元,同比下滑55.95%。前三季度该数据为3.23亿元,同比下滑27.66%。

  其大股东嘉士伯、二股东重啤集团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广发证券一位投融资业务负责人昱治(化名)直言,“重啤是‘妖股’,现在最好不去碰。”经历了疫苗事件后,重啤成了鳄鱼变壁虎的故事。

  事情可以回溯到1997年。

  当年全国共有啤酒厂630余家,品牌高达1500多个,在地方政府的扶持和保护下,形成了啤酒厂家林立、布局分散、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同时,国内啤酒企业还受到国内合资潮和国外洋啤的双重挑战,美、日、德、澳等啤酒企业纷纷涉足中国市场,合资啤酒厂企业达到50多家,产量则占中国啤酒市场的28%。

  为应对挑战,重啤于1997年登陆A股,实际募资2.13亿元。弹药充足后,令人意外的是,重啤没有全力发展主业,反而走向了非相关多元化发展道路。1998年10月,重啤斥资1435.2万元收购大股东重庆啤酒集团持有的佳辰生物52%股权,而这笔投资是在变更募投后所投入的。

  谈到这一多元化发展战略,时任董事长华正兴当时解释,公司上市后决定实施战略扩张,鉴于啤酒主业发展平稳的特征,倾向于寻求高成长性的项目。经过多次筛选,公司选择与第三军医大学合作,以购买乙肝疫苗技术的方式合作成立佳辰生物,共同进行乙肝疫苗研发。

  正是这一决定,影响了重啤在多年之后的市场格局。

  11月9日,吉林大学创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蔡莉告诉记者:“前几天我接触一个企业家,他说一个企业要做好的话,应该如何做。我想,你只有抓住更多机会才能做好。他告诉我,不是,你只有拒绝那些诱惑,企业才能做好。”

  经不住诱惑的重啤,越陷越深。

  1999年9月,重啤实施增资配股方案,实际募集资金10769.15万元。其中,投入8710万元用于对佳辰生物的增资,用以开发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

  由于佳辰生物的其他股东和原拟出资认购人均放弃本次增资,重啤对该公司持股比例调增至93.10%,从而实现绝对控股。自此,重啤把大部分身家投入于疫苗研发。

  营销人士陈杏说:“一大部分资金就用在疫苗研发上,这个消息就让人很无语,要是我就不会看好它的股票。”

  陈杏认为重啤倾注于疫苗研发“不靠谱”,“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渠道,都没有多少相关性,品牌上也没有任何的帮助。”

  彼时,重啤对项目实施的评估十分乐观,预计在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22000万元,实现利润10000万元”。

  由于看好疫苗的发展前景,重啤的再融资,必将稀释原有股东的利益,也将引起股东的极力反对。

  历史就此埋下伏笔。

 重庆啤酒事件 重庆啤酒大救赎
  融资屡战屡败

  重啤在征战中国啤酒版图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募集资金以支撑扩张战略。重啤在这方面远远落后于其竞争对手燕京。

  与重啤同年上市的燕京,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

  1997年6月25日,燕京通过IPO募资5.872亿元,开启融资大幕。1998年,燕京通过配股,募资8.27亿元。2000年,燕京再次通过配股,募资10.53亿元。

  2002年10月,燕京通过可转债方式融资7亿元。2008年12月,燕京通过定向增发,募资11.22亿元。2010年10月,燕京再次通过可转债方式,募资11.3亿元。

  至此,燕京通过IPO和5轮再融资,成功募资54.19亿元,已经超越洋河股份(002304),位列酒类公司融资金额和再融资金额第一。

  屡战屡胜的燕京2012年再度抛出融资方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6.2亿元。9月27日,燕京方面称,此次融资方案已获北京国资委批准,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以及证监会核准。

  反观重啤十多年来却颗粒无收。

  11月10日,珠江啤酒董事长方贵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992年,青岛啤酒上市,1997年燕京上市。他们上市后,在中国啤酒行业掀起了跑马圈地的热潮,兼并非常厉害。到最后,青岛啤酒兼并了几十家企业,燕京啤酒兼并了几个企业,雪花啤酒也兼并了一些企业。”

  错过了第一波兼并潮的重啤,在征战中国啤酒市场的第一步,就败在融资上。

  2001年6月19日,重啤发布公告称,拟增发不超过3000万股A股,预计募集资金48500万元,主要用于收购重庆啤酒集团梁平有限责任公司等项目,以期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啤酒主业。

  这一声势浩大的募资计划,却在9个月后宣布破产。重啤方面称:“公司原拟增发A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难以按期实施,为保证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公司拟放弃实施2001年度增发A股方案。”

  而投行人士指出,这一增发计划将稀释原有股东的利益,遭受他们的反对也是情理之中。

  重啤董事长黄明贵告诉记者:“公司在1999年配股之后,曾经有多次公告过再融资计划,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施。”

  邓炜指出:“一次是2001年的增发,一次是2007年的再融资停牌。”

  重啤在2007年只有一次停牌,停牌时间是当年10月25日至11月6日。结合邓炜所言,这次停牌的起因是再融资计划。

  然而,该再融资计划却在萌芽中宣布失败。重啤在复牌公告称:“该重大事项提交董事会审议的条件目前不成熟。”

  如今,融资紧箍咒尚未解除。黄明贵在9月25日公开表示:“目前没有融资需求。”

  大本营遭对手围剿

  手握大笔资金的燕京,开始跑马圈地,并逐步围剿重啤大本营。

  燕京通过多次投产、兼并,在我国啤酒版图上形成东南、西南、华北的三角带,完成了一个北京市地方性集团向全国跨地区大集团的转换。东南以福建惠泉为主打产品,西南以广西漓泉为主打产品,华北以内蒙雪鹿为主打产品。

  如今,重啤的主战场已受到威胁。燕京已经在重庆周边地区(湖南、湖北、四川)渗透,将重啤大本营团团围住。

  “现在你老是把市场拘泥于重庆的话,外省这些企业都进来重庆,将作为一个战略市场来打你,他要低价和你竞争。”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你要低价,你的利润就没有。你要不和他低价,你的市场就没有了。这样对重啤生存的空间和风险是特别大的。”

  重啤面对的威胁不止这些。

  面对重庆这块诱人的市场,雪花啤酒的策略是“农村包围走基层”,先从城郊结合部做起,向市中心渗透。雪花啤酒集中力量主攻重庆周边地区市场,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都有建厂。如今,雪花啤酒在四川市场上占有75%的绝对占有率,目标直指重啤大本营。

  长江证券分析师乔洋指出,“(雪花啤酒)目标客户群是占大多数的中低收入人群,符合中国国情,价格方面走中低档路线,渠道方面走价格敏感的传统渠道和中低档餐厅,通过价格优势获得市场份额。”

  青岛啤酒也介入重庆市场,在西部重要市场布下了兵力,试图围剿重啤。其策略也与雪花啤酒相似,在重庆市场周边地区布局。其中湖南、湖北、四川、陕西都有建立工厂。

  青岛啤酒采用“1+3”的品牌模式,旗下产品系列和品牌系列的分布情况轻重有度,一线品牌“青岛”集中于山东和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山水、崂山、汉斯等二线品牌则采取中部地区均匀分布的战略。

  乔洋称:“近年来,在没有提价的前提下,青岛啤酒的利润增速高于销售收入增速,主要是主品牌青岛啤酒的销售比重在加大,改善了利润结构。”

  经过多年跑马圈地,青岛、雪花、燕京已成为我国三大啤酒品牌,占了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上演着激烈的三国演义。而这场三国演义,几乎蔓延到每个区域市场,包括重啤的大本营。

  面对各大啤酒巨头的围剿,重啤市场占有率已远远落后同行。

  重啤、燕京上市前夕的1996年,双方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为0.92%、3.61%,两者仅相差2.69%。2011年,重啤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2.21%,而燕京为11.24%,两者相差9.03%。

  方贵权说,“国家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10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啤酒生产国之一。从现在中国看,世界最著名的啤酒,像嘉士伯、百威都进入中国。现在啤酒的竞争非常激烈,所以现在不是跟原来那样,你生产出来就能够卖得出去。”

  三大啤酒巨头联合钳制重啤的发展空间,重啤所剩发展空间已经不多。在啤酒巨头的控制版图上,华北被燕京控制,东北被雪花啤酒控制,山东则是青岛啤酒的地盘,珠江流域则是珠江啤酒的天下。

  重啤所能出击的是,江、浙、沪、闽一带尚未被“划分势力范围”的处女地。

  由于融资屡遭失败,重啤在扩张上只能依靠原有的利润积累来支撑。面对啤酒巨头的围剿,重啤的战略思路明显体现出避免与啤酒巨头的直接冲突。重啤沿长江沿线先后收购了江苏天目湖、湖南国人、浙江大梁山等三家啤酒厂。

  然而,仅靠自身利润的积累,难以支撑快速兼并步伐。综观各家啤酒巨头的扩张之路,重啤收购的时间已落在后面,扩张的步伐相当缓慢;导致它的产量、市场总体占有率尚不能跻身前三甲,只能位居第二集团。

  重啤在坚持兼并扩张的同时,仍在坚持疫苗研发。

  对其双线作战的策略,蔡莉教授对记者表示:“现在很多企业搞多元化,做出一个领域后,开始做另一个领域,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但另一方面,它可能对机会的评价就没那么准确,所以当它不断去拓展新领域之后,他面临主业不突出(的情况),这很容易导致企业失败。”

  令重啤焦虑的是其在疫苗研发上迟迟未见成效,但只要疫苗研发未成功,就要继续烧钱。而重啤的兼并扩张又花费大笔资金。此时如无资金补充,疫苗研发将面临中止的风险。

  嘉士伯的救赎

  无奈下,重啤将部分股权转让给世界啤酒业巨头纽卡斯尔。2003年12月12日,重啤公告称,纽卡斯尔以每股10.5元的天价,受让其控股股东重庆啤酒(集团)所持有的5000万股国有股,占重啤股权比例19.51%。

  然而,意外又来了。

  2008年3月31日,丹麦最大的啤酒企业嘉士伯联手荷兰喜力公司分拆苏格兰纽卡斯尔公司业务的收购协议,获纽卡斯尔股东大会通过。嘉士伯接手纽卡斯尔在重啤中持有的17.46%的股权,正式成为重啤第二大股东。

  嘉士伯并未止步。

  资金紧张的重啤再度转让股权。2010年4月13日,重啤集团宣布,将以公开征集的方式转让其持有的重啤12.25%国有股。消息一出,引来众多啤酒巨头的争夺。两个月内,华润、百威英博和嘉士伯三大世界级啤酒大腕展开厮杀。嘉士伯最后如愿以偿拿下这个重庆最大的诸侯,成为西南名副其实的霸主。

  令重啤失望的是,嘉士伯对疫苗研发相当谨慎。

  广州好迪集团董事长黄家武指出,“稳健的多元化是持续发展的要诀。”

  周东延也同意这一看法,“非相关多元化项目,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对于已有项目也没用促进和发展,风险也比较高,起不到降低企业风险的作用。”

  在嘉士伯成为重啤第一大股东之后半个月,重啤修改了公司章程,在第四十条“股东大会权力”中增加了一个条款:“有权在2015年12月31日前,审议对所持重庆佳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股权进行处置、增资或减资,以及佳辰生物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这一举措,直接宣布疫苗研发被打入冷宫。丁耿龙称:“乙肝疫苗那么容易弄的吗?重庆啤酒弄了10多年了,恐怕竹篮打水了,关键是它没这个能力做,都是炒来炒去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老师彭学敏说,“疫苗这种东西,该是医院或者医疗机构做的。就算做出来了,别人敢不敢用还是个问题。这种例子不是很多吗?以前三九集团不是多元化的很厉害吗?还有三九啤酒,谁敢喝?”

  在嘉士伯的牵引下,重啤重回啤酒主业的主轨道。

  但在拓展市场空间时,重啤面临前所未有的限制。这一限制,不仅来自于竞争对手雪花、青岛、燕京,还来自于大股东嘉士伯。

  原来,嘉士伯早在入主重啤前就已在西部收编多家啤酒公司。2002年底,嘉士伯以8500万元从浙江开开集团手中收购产能为60万吨的昆明华狮啤酒有限公司;2003年嘉士伯成功收购云南大理啤酒集团有限公司;2004年7月,嘉士伯与兰州黄河合资成立兰州、天水、酒泉、青海四家合资企业;8月,嘉士伯与西藏发展合资建立西藏拉萨啤酒;10月,嘉士伯宣布收购新疆乌苏啤酒34.5%的股权,并宣布将进一步扩大在西北地区的投资;2008年4月,嘉士伯通过向四川蓝剑收购股权,成为啤酒花的实际控制人。

  时至今日,嘉士伯通过各种投资方式全资或合资拥有的酿造厂遍布在云南、宁夏、新疆、西藏、甘肃、重庆、四川、湖南和安徽等地区。

  这意味着重啤今后进军云南、新疆、甘肃、西藏等市场,将会变成自家人打自家人。

  重啤与嘉士伯是如何避免这种市场冲突?邓炜回应称:“我们的市场暂时与上述市场没有重叠,目前我公司尚未在西藏、新疆、甘肃投资啤酒生产企业。”

  邓炜说,“当时,嘉士伯收购重庆啤酒时就有签订相关协议,要避免同业竞争。(我们)一直按照证监会的相关规定来执行。”

  即使能避开上述规定,重啤进军上述市场要获得嘉士伯的点头同意,难度也特别大。市场人士分析,“重啤要开拓上述市场,消耗的是嘉士伯的财力,用自家人的财力打自家人,这是难以行通的。”

  记者发现,自嘉士伯入主重啤之后,重啤在年度战略中,再无提到兼并扩张战略。2011年年报中制定的下一年度发展战略,重啤仅是从销售、生产卓越化等方面指出方向。

  由是观之,西部仅存的市场增长点,对重啤来说,很可能会被掐灭。

  倘若失去市场增长点的支撑,重啤的业绩很难转佳。2011年,重啤净利润2亿元,相比上一年度缩水50.35%。

  “在嘉士伯成为控股股东之前,重庆啤酒原有的发展战略,是沿江发展,在湖南、江苏、浙江、安徽建厂。”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上,邓炜指出,重啤今后的发展战略,要看大股东嘉士伯。

  嘉士伯今后将带往重啤走向何方?截至记者发稿时,嘉士伯高层尚未对此问题作出回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102.html

更多阅读

救赎者法杖任务流程 wow救赎者法杖任务断了

救赎者法杖任务流程——简介救赎者法杖是一把非常漂亮的法杖,很多童鞋幻化的首选,想得到它不难,可通过任务获得,都是低等级的任务,不过比较长,不过比起那些世界掉落的装备来说,救赎者法杖还是好刷很多的。救赎者法杖任务流程——工具/原料

美国篮球梦八队==时隔八年实现救赎s 梦八队奥运会比赛录像

北京时间2008年8月24日,北京奥运会的落幕日,男篮也在五棵松篮球馆迎来最后的决赛。美国男篮梦八最终以118-107击败06年的世锦赛冠军西班牙,成功完成救赎使命,在时隔八年之后从新夺得世界大赛的金牌。    这也是美国男篮16次加入奥运

肖申克救赎了什么 肖申克救赎

昨天看完了男人必看的十部电影之一《肖申克的救赎》,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肖申克救赎了什么?是无罪的自己还是在经历过如同下水道般肮脏之后的心灵洗礼?在意识模糊不知自己是不是真的犯罪的时候,肖申克救赎的是人们的心灵,通过图书馆的建设

《我唾弃你的坟墓2》:唯一的救赎方式就是让她尽情复仇

纵观欧美关于连环杀人犯以及变态杀人狂的电影,复仇总是会作为一个重要环节穿插在影片中。不管是《德州电锯杀人狂》《恐怖蜡像馆》《人皮客栈》还是《沉默的羔羊》,最终都以受害者的完美复仇而告终,《我唾弃你的坟墓2》也不例外。这部

声明:《重庆啤酒事件 重庆啤酒大救赎》为网友文芷文艺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