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电动自行车品牌 电动自行车的品牌格局



     如今,国内很多电动车企业都在实行多品牌运作,直接导致全国品牌数量激增,保守计算也在1000以上。经过前几年产业发展的高位震荡,品牌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整体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即好的品牌越来越好,差的品牌越来越差。

  同时,行业优势资源向强势品牌集中靠拢(如凭借品牌力吸引优势供应商、优秀经销商等合作伙伴纷纷加盟等方式),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品质和最新技术,另外还可以以更优惠的价格整合资源,致使品牌集中化趋势愈发明显。并且随着这种趋势的演进,电动车行业品牌梯度化的格局特征基本成型。

 国外电动自行车品牌 电动自行车的品牌格局
  下面,就通过一些重要年份,由我来为大家逐步分析电动自行车市场梯度品牌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一、行业的分化演进

  2004年是行业新进入品牌最多的年份,这倒不是说2005年进入的不多,而是2004年净增加的新品牌很多,当年的品牌几乎只进不出。而到了2005年,行业也存在着较多的新进入品牌,但是从数量上看并不能与2004年相比,另外有一点不同的是,2005年开始出现不少品牌退出行业的现象,其中一些是原来发展较好但经营管理不善退出的,另外一些是进入后发现市场并不是像想象中那样容易掘到金而主动退出的。

  所以,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在05年,电动车行业已经开始洗牌了,不少2004年还能看到的品牌在今年已经见不到了,这意味着行业的分化演进从2005年确实开始了。

  2005年的行业分化演进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一些大区域性的强势品牌正在形成,而这些品牌目前基本上跨过了年销售10万辆的规模,在较多的地方已经具有比较忠诚的代理商,具有较多的渠道推力和市场拉力,并在南北区域市场和绝大部分的东部省域内有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但是目前这些品牌的渠道知名度还是大于终端知名度。对于他们来说,消灭空白区域市场从而取得市场的平衡还是下一步品牌发展的主要工作。

  其次,一些以省域市场为销售重点区域的品牌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这些品牌在一个或者几个省域渠道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保有较高的渠道占有率,在个别地方存在着相对忠诚的代理商。在一些地级区域的终端市场有着一定的认知度,这部分的品牌年规模一般在4——10万之间。

  最后是一些区域市场品牌,这些品牌年销售规模小的只有几千辆,多的也有几万辆,他们一般以少数个别省域市场或者地级城市市场为主,在小范围市场空间内占有相对较多的市场份额,在销售渠道上一般以直营代理为主,其网点也能够深入到县市或者乡镇。

  所以,2005年表现出来的行业演进趋势可以概括为大品牌正在形成过程中,中间层次品牌正在寻求强势上升通道,大量的区域性品牌各自为阵。

  应该说,05年存在大量区域性品牌的主要原因一是产品的天然属性,二是行业的平均利润率相对还较高,造成规模性门槛不高,品牌优势和拉力不能完全显现。不过,随着今后大规模的品牌逐渐诞生,行业格局演进的趋势会更加明显,最终也会诞生大配套、大品牌、大流通的格局。

  二、品牌与市场特征的进一步呈现

  2008年对于国内电动自行车行业品牌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电动自行车市场以及品牌已开始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洗牌促使行业集中度提高

  2008年行业洗牌的程度对比2007年来说更加深刻,在市场发育比较成熟的地区比如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品牌洗牌的表现更加明显,很多不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已经退出行业。目前行业的集中度在增加,大区域的品牌优势已经越来越突出,相关省域市场中的强势品牌也占取了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并在寻求快速上升的通道,而大量的小品牌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但即使集中度在上升,行业的领先品牌对市场份额的占据仍然有限,据统计,行业销量第一的品牌占总销量的份额是5.3%(去年这一比例是3.8%),位于行业前三位的品牌销量占整体销量的份额是11%(去年这一比例是7.6%),而在成熟的产业比如空调产业中,2008年的这两个比例分别是35%和67%。数据对比显示,虽然08年行业集中度在提高,但是离成熟阶段差距仍然很大,这意味着整合与洗牌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 品牌在区域内的竞争演化成两元化竞争

  由于洗牌的压力,市场竞争中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呈现出针对性的二元化状态,一方面是大区域的领先品牌针对区域内强势品牌之间的竞争,他们之间的竞争谁剩谁负并没有定数,如果大区域品牌没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结局往往是最后被迫退出,在这些区域内,区域强势品牌往往是“划地为界”成为山大王。

  另一方面,区域强势品牌与大量的小品牌(也称“杂牌”)之间的竞争,这种状态的竞争往往由于强势品牌对区域市场具有较大的掌控力,在目前的洗牌状态下容易出现一边倒的状况,即强势品牌挤压杂牌的生存空间,从而导致渠道洗牌的发生或者是渠道向优势品牌的集中。在目前洗牌的阶段,行业三线品牌划分的格局已经日益清晰,随着进入洗牌后期阶段,区域内品牌与渠道这种二元化竞争的状态将向一元过渡,即变成全国性大品牌与区域强势品牌之间的竞争,最终整个行业将演化成寡头垄断格局。

  3. 大区域品牌竞争加剧

  随着行业品牌格局日益呈现“三线化”(可以划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品牌),各个品牌阵营内部之间的竞争也将日益激烈,而且他们之间的竞争将更加面对面,综合实力的比拼成为这次马拉松竞赛的基础,否则即使是大品牌也有可能倒下。

  更重要的是,随着销售网络的日益扩展,销售半径的扩大将带来诸如地域适应性、渠道的多元化管理、销售团队的独立作战等诸多问题。而且,随着渠道的整合以及业态的多样性,如何与强势的专业连锁经销商合作、如何应对超市、专卖店、大卖场等多种业态的销售模式、如何强化针对多种业态、多个区域的渠道能力、终端能力以及服务能力都成为品牌是否能够实现真正的规模跃升的门槛。

  4.渠道力和终端力的竞争

  对于区域强势品牌力说,要想保持在区域内的强势地位,垒实堤坝防止其他强势品牌介入,同时关注区域内防止挑战者出现是一个必须的选择,夹在中间的这类品牌阵营其实是最辛苦的。

  因此,他们必须比以前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现有的销售区域内,而不能躺在已有的成绩上打瞌睡,2008年就已经发生了相当多的这种原本在某区域销售非常好但现在却不得不退出的例子,这些强势品牌原本强势的地区就不多,这种根据地的丢失就是相当大的损失。所以,一方面强化与现有渠道之间的关系,提升渠道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在区域内的终端形象建设,进行综合的公关、促销和传播以加强终端能力是必须之选,否则将在区域竞争中落败。

  另外对他们来说,应付区域内的竞争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心,开辟新的“根据地”也成为品牌规模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品牌跨区域发展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市场的空间仍然巨大。

  5. 发展不平衡,但机会仍然存在

  包括品牌综合实力、市场成熟度、消费者心理、市场管理规范、产品销售款式、市场容量、渠道和网络发育等都表现出比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对相关品牌的操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而要求品牌在市场拓展时必须考虑到地域市场的不同,适应这种差异化的能力也是相关品牌实力的表现并决定了企业规模提升的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战略以及战术竞争需要开始显露。品牌在研究地区市场的销售模式以及渠道结构时,考虑的因素将比前几年更加复杂,轻松进入、轻松操作、轻松赚钱的市场进入策略将注定不再符合市场的要求,带给企业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想把一个陌生的市场操作起来,单凭“三板斧”将不再那么容易。

  在08年,爱玛的例子也告诉我们,目前的市场空间仍然存在,但是将促销、公关、广告与传播整合起来的营销才能起到作用,单纯的跟随或者炒作将失去机会。

  地区市场发展的特点更加地域化,每个地区市场的不同让企业在扩张市场以及销售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因地制宜,在这些地方基本已经形成大经销商主导市场的格局,在不少地方则是原摩托车的经销商一统天下。而且让许多行业人士不解的是,尽管行业进入洗牌期,市场中不少小品牌退出,但是在相当多的县级以下市场还是存在许多不知名的品牌,经销商店头的广告品牌永远与实际经营的品牌有差异。从这点看来,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全国品牌或者是要开发县乡市场,品牌的道路应该说漫且长。

  三、梯度品牌格局基本形成

  终端市场品牌格局进一步显现全国性主导品牌在终端市场的掌控力进一步增强,领导品牌的端倪开始出现。从全国20多个省份的调研结果来看,占据当地市场前三名的强势品牌几乎都是全国性知名品牌,另外从其所占的市场份额来分析,前三名品牌销售份额占市场总份额的20—30%,这也说明全国性主导品牌在终端市场的掌控力在进一步增强。

  从终端市场品牌操作状况来看,当地较强势的品牌商家具备几个相同因素:进入市场时间较长,经营理念较好,熟悉电动车市场操作手法、经营品牌是在全国属于较有活力的强势品牌、厂家为其终端操作提供有效支援,厂商联合作战能力较强等。强品牌与强商家之间的联合操作越来越成为决胜终端的利器,单纯靠品牌的影响力或商家的经营力都已经难以保证品牌在终端市场绝对的话语权。实力不济或者缺乏特色的小品牌在终端市场的占有份额持续被挤压,而随着品牌集中化的加剧,这种挤压将变得更加明显。

  近年来随着行业品牌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和明晰,三线品牌格局基本形成。以爱玛、新日、雅迪、绿源、比德文、立马、富士达等企业为代表的一线品牌阵营逐渐明晰并最终形成,一线品牌发展的特征方面来看,不仅产销与其他阵营拉开一定差距,在品牌定位、品牌营销、品牌传播、品牌文化构建等多方面形成自身差异化的品牌特质并对行业发展和运行节奏产生一定影响。

  二线品牌通过对自身品牌的营建和打造,已经形成各自的成长特点,并在某些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品牌优势,这类品牌的成长性与发展潜力巨大,品牌数量也较多,一段时间内,将成为一线品牌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部分成长实力大且较活跃的品牌与一线品牌的差距正在缩小,上升空间较大。

  三线品牌是以地方品牌和小品牌为主的品牌阵营,这类品牌在区域市场的销售上各持优势,并将这种优势形成品牌提升的主要通道,但是如果这种区域化优势不能尽快打破进而将优势扩大,很有可能面临销量下滑,品牌影响力逐渐减弱的威胁。总体而言,三线品牌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品牌的上升空间和通道依然存在,各自阵营的发展状况和对行业的影响各有侧重。

  一线品牌对市场的影响逐渐增强,占有市场份额比重增加,行业洗牌持续。

  在对市场发展和行业运行的影响方面,一线品牌的作用开始显现,并有逐渐增强的趋势,从市场份额比重上来看,一线品牌占行业总销量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从2010年的数据来分析,一线品牌占行业总销量比重指数近25%,超过2009年5个百分点,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增强。

  虽然行业总量2010年实现15%左右的增长,但是一线品牌的增量超过行业的增量,势必会挤压其他品牌阵营的市场份额,在企业运营成本不断增加和销量难以增长的矛盾面前,行业洗牌将变得难以避免,有别于前几年行业洗牌特征的是,这轮洗牌进程将不再是小品牌之间的竞争,甚至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品牌也有可能成为洗牌过程中的牺牲品。如何保持自身品牌的特色,实现差异化经营策略,保障资金链的良性运作,实现销量尤其是利润的稳健增长将成为品牌经营的关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808.html

更多阅读

每天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 骑自行车对腰有好处吗

每天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简介骑自行车的运动是一项很好的锻炼方式,运动中可以让全身都参与。比如腰部、下肢、双臂等等,会让你的周身关节更加灵活、下肢更加有力度,周身肌肉更加紧致,促进脂肪的燃烧。坏处:臀部坐在自行车鞍座上时间

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 骑自行车能减肚子吗

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简介自行车是现在比较环保的一种出行方式,大多是人在去比较近的地方会选择骑自行车,虽然骑自行车会有很多好处,但是也要注意它带来的坏处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工具/原料自行车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

自行车的发明:

1867年春,法国人皮埃尔·米肖(Pierre Michaux)和他的儿子将两人联手打造的一辆装有脚踏板的自行车,交付巴黎世博会展出,广东书生王韬有幸在现场一睹自行车的风采。不过谁都没有想到,百年之后,中国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王国。东方早报世

声明:《国外电动自行车品牌 电动自行车的品牌格局》为网友苦酒入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