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灾害对策基本法 日本综合物流对策



日本综合物流对策

作者:编译

日本综合物流的基本思想



  1、日本物流迎来了大的转折期



  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本物流迎来了大的转折期。为了开拓日本经济新发展的可能性,在调整高成本结构、确保消费者利益的同时,日本急需要提高产业布局的竞争力。因此,物流发展已被国家视为提高地区产业布局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

  另外,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改革和国际分工体制进一步发展的环境变化,需求者提高了对流通成本和流通系统的认识,其结果是日本国民对物流的要求日趋高水平化且多样化。例如,在库存管理技术方面,一种既能保证最小限度库存、又能适时开展全球化物流调配的管理技术正在逐步形成。在生产领域,从原来生产者立场的体系,开始向建立以消费者为起点,加强零售、中间流通以及生产者各自职能的流通体系转变。另外,通过因特网形成的方便快捷的邮购服务,也必须适应每个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实行多样、迅速、准确的物流。



  日本政府认为,如果不切实把握这种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化和技术革新,应对变化的需求,使有关进出口、生产、贮藏、买卖、消费、废弃等一系列物流服务实现全面的高效能、高价值的话,那么,包括用户在内的产业,要充分满足日本产业全面竞争力的提高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是同样困难的。所以,物流领域必须在解决能源、环境、交通阻塞等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与信息化、国际化发展相适应的新型业态服务体系。



  因此,日本政府要求有关部委要通过相互联合,共同解决有关物流方面的问题,实现共同的目标。首先,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必须实现社会资本的相互共有,以解决日本国际港湾在亚洲的地位下降和货物运输中能源大量消耗、效率降低等各种物流瓶颈问题。



  其次,日本政府认为加强有关物流方面的综合协调配合也是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事实上,日本在近年经济改革中,物流改革始终被政府定位为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并组织政府相关部委共同制定物流发展基本方向及规划策略,以图全面推进物流改革。



  2、日本物流的目标和相关措施



  根据以上物流的基本思想及宗旨,日本政府在2001年以前,致力于以下三个物流目标的实现:



  (1)日本要在亚太地区提供便利性最高、最具魅力的物流服务。



  (2)在不妨碍产业结构竞争力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供物流服务。



  (3)解决有关物流中的能源、环境及交通安全问题。



  为实现以上目标,日本政府在以下三方面,采取了有关放宽规章制度、完善社会资本及提高物流系统等措施。



  第一、相互联合的综合措施。涉及城市内物流、地域间物流及国际物流的各领域,在有关部委间、软硬件措施间、相关者之间进行各种层次的相互配合。例如为了改善社会资本相互连结点的便利性和物流中的瓶颈问题,有关部委相互联合,有关社会资本有效利用的调整和规章制度的缓和及与信息化有机结合,通过每一共同配送地域的自发性联合、物流业者、供货方和有关部委、地方公共团体的联合等,使从生产、消费到废弃物的运输、环境等社会费用达到最合理化。



  第二,适应多样化的要求,扩大选择性。近年,随着流通领域的技术革新,对物流也有新的要求,通过信息共享,使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最合理化。在具体实施方法、手段上,使全年性、全时间带的服务准时、迅速;提供不同温度带的管理服务;重视客户多样化的要求,扩大选择范围等,完善使陆海空能实现运输模式适当选择的环境。



  第三、促进竞争,激活市场。与其他各行各业一样,物流领域也要在竞争的机制下,通过提供公正的物流服务,适应物流市场活跃化、多样化、高度化的要求,开拓新的业态和服务项目,创造具有国际魅力的、充满活力的事业环境。







日本对物流横向问题的对策



  在推进综合性物流发展过程中,涉及到城市内物流、地区间物流及国际物流各领域中共有的社会资本调整、放宽规制、使物流系统高效率化等物流的横向问题。主要有:



  1、社会资本的配套



  有关物流的必要社会资本,资助既关怀环保、缩短运输时间和降低运输成本,又以受益者负担为基本,谋求重点性、效率性的配套和利用效率的改善。因此,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在事业规划、设施运营、利用等各方面,推进以下重点化和效率化:



  (1)理想的社会资本配套。物流必要的社会资本配套,是以受益者负担为基本,将适应用户需求的道路、铁路、港湾、机场、物流据点的相互连接、解决交通瓶颈的区间、地点及国际码头、港口、机场的完善等作为社会资本的配套重点,加以实施。



  具体说来,促使城市圈道路交通的畅通、形成全国性公路运输网的高标准干道网,形成与该高标准干道为一体的干线道路网络的区域高标准道路和连接物流据点的辅路的配套,增强主干线铁路的货物运输能力,国际海上集装箱码头、多功能的国际港口,以及内贸码头的配套、大城市地区内空运机场的建设等将都将作为重要课题进行考虑。



  (2)社会资本的高效利用。从改善社会资本的便利性和利用效率,减低利用成本的观点出发,各部委及地方公共团体,在放宽有关社会资本的配套及其利用的规章制度、信息化、运营管理的效率化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配合。



  (3)民间的社会资本配套。由民间企业主体建设,并管理运营的有关物流设施、设备,为使之达到物流高效化,要给予进一步的环境配套方面的支持。



  (4)物流据点的建设。物流据点是物流服务中重要的结点之一,除资助城市内物流与地区间物流顺利连结外,为了减少城市内交错运送,提供多种物流服务,促进物流共同化,扩大进口等,还要拥有通过信息化、自动化等高水平地处理贮存、配送、流通加工等各种业务的多功能的配套设施,以期进一步达到物流的效率化、高水平化。



  2、放宽规章制度



  为了促进与物流相连的商机和从业者的竞争,降低物流成本,谋求物流服务内容的多样化、高度化,政府基于以下考虑,放宽物流领域的有关规制。



  (1)放宽规制。简化有关物流市场的参与、退出规制,在使参与、退出尽可能简便的同时,尽量减少在物流服务内容及价格方面政府的干预,以促进从业者之间的竞争为基本原则。



  其中,关于参与物流领域的规定,一面采取必要的环境、条件等配套措施,另一方面作为原则,将3-5年后作为目标期限,废除供需调整,在实行放宽规制的过程中,要按步骤、按日程循序渐进。



  (2)安全规则。在考虑严格正确运营的同时,要把确保安全作为前提。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改善运输效率,要以既有日本独自的规制,又要使之与国际接轨的观点,根据来自民间的要求,研讨修改规制,切实做好放宽规制的工作。



  3、物流系统的高效化



  社会资本的完善及规制的放宽,加上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为使物流系统高效化,通过实行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开发,改善不良商业行为,促进民间从业者的物流高效化。



  (1)信息化的推进。由于信息通讯技术的革新,做到了信息的瞬时传送,广泛共有及大量信息的贮存、处理。信息活动贯穿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电子商务开始普及,推进物流高效化,尤其在库存管理、订货发货、包装、分装、上市、配送、验货、店铺管理等所有环节,都离不开灵活有效的技术操作和信息化,因此,作为最基本的是要做到确保系统的相互运用,相互连接,尽可能做到相关者的信息顺利传达及信息共有,共享信息化带来的方便。具体来说,为推进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要开发必要的软件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的文件结构、EDI的数据项目,使用于EDI的数据项目的名称、属性、内容、行数的标准化。



  (2)标准化。日本为实现物流系统的综合性标准化,集装箱到2000年,托盘到1998年要达到国际标准,为此要修改工业生产标准。



  (3)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在陆地、海上、空中运输的整个领域,推进卫星定位系统(GPS)。另外由于食品等有必要进行低温物流,要配备冷冻车、冷库等低温设施,开发引进保冷容器等保鲜材料,完善从产地到消费地的冷链系统。开发在一般道路上正常运行,专用道路上自动运行的专用卡车等新型物流设备及技术。



  (4)改善习惯的商业行为。多频率、少数量的订货、发货,成为阻碍物流效率化的主要因素,为了改善这些局面,要有效地利用价格机制,减少物流成本。为了确切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必须实现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







对不同领域问题的对策



  日本在推进综合物流过程中,在解决上述横向问题的同时,还从城市内物流、地区间物流及国际物流的不同领域解决问题。



  1、城市内物流



  为使城市内物流与地区间物流及国际物流相结合,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需要完善物流据点,配套社会资本以及通过各地区自身的努力,通过提高城市内物流效率,缓解交通拥挤,使卡车运输准时、快速。



  (1)道路交通的畅通。为了解决交通阻塞,使道路顺畅,要完善环形公路建设,提高交通管制中心的效率。企业和地方公共团体联合起来,共同利用同一交通工具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管理交通(TDM)。

 日本综合物流对策


  另外,实行市街地的共同集配,在城市内建设货物处理设施,有关政府部委联合采取措施,促进城市内物流效率化。



  (2)自营转换。对于卡车运输,为促进城市内物流及地区间物流高效化,通过实施共同配送,完善物流据点,增强货车运输优越性,使货主自家的卡车转换为用于营业的货车。



  (3)完善物流据点。利用市内地区外缘部的物流据点,减少流入城市内的卡车运输总量,在市内最终需要进行分货的地点,设立集配中心。



  (4)利用铁路和水路运输。为使城市内物流高效化,根据各种运输工具的特性进行运输。



  2、地区间物流



  (1)促进内航海运运输。内航海运,具有运输量大、运价低的特点。大都承担钢铁、石油制品等基础材料物质的运输。这是日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运输手段,今后还要不断提供良好的运输服务。



  具体来说,为了进一步提高内航海运的效率,作为硬件方面,要使船舶大型化、现代化、装卸货设备现代化,要建设全天候码头。软件方面,要推进信息化和配船共同化。



  (2)促进铁路运输。除加强主干线铁道运输能力以外,为将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结合起来,修建通往铁道运输站台的辅助公路。



  为了激活铁路运输事业,改善日本货物铁道股份公司的经营,使尽早实现完全民营化,在使国铁改革完全民营化的过程中,废除了铁路货运的供求调整制。与此同时,由原来的上限价格制转变为申请制。



  (3)完善公路及广区域物流据点。为了激活地区产业,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日本将以第二东名、名神高速公路、大城市环状公路、地方圈横向公路为主的高规格干线公路形成干线公路网。为了提高货运效率,在与重要港口、工业基地等物流据点相连结的主要线路上,增修或坚固大型卡车(25吨)能通过的桥梁。此外,还进一步完善港湾、铁路及机场的辅路,灵活运用陆海空交通工具确立三者相互结合的运送体系。



  3、国际物流



  通过手续简略化、信息化,放宽规制及社会资本的配套。由于进口量增加,近年来形成了国际物流系统。减少国际物流成本,减少通过港湾、机场所需时间,达到国际化物流标准。



  (1)码头的完善与运营。近年,随着国际水平分工化的发展,集装箱货物快速增加。为适应这一变化,日本在中枢、中心国际港湾将建设具有高效装卸能力的国际海上集装箱码头。为了降低港口集装箱的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正在开发最适合日本装卸用的高效率的新型集装箱码头技术。在具有一定量的散装货物地区,为了削减成本,将建设适应船舶大型化的多功能国际港湾据点。另外,为了码头效率化运营,正在制定合适的收费规定。



  (2)港湾运输。在港湾运输事业中,针对物流需求的多样化,为提高运输效率,在加强装卸货物机械化,推进信息化的同时,还要加强共同化基础事业的建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8504.html

更多阅读

骊住海尔 日本骊住集团与海尔合作进军中国厨电市场

  萧然   北京时间12月16日晚间消息,旗下拥有INAX和TOSTEM等众多品牌的日本综合住宅设备制造商骊住集团的社长杉野正博16日在上海召开记者会,宣布已就成立合资公司一事与中国家电巨头海尔集团签订了合同。 合资公司计划于明年初

中国物流行业发展分析:危化篇

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制定,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我们通常所说的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包括

中国物流行业发展分析:零售篇

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制定,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零售业正逐渐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主导力量,将会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近

日本综合商社 韩国综合商社第一号 凶猛的三星物产

 文/白益民,社科院“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王 维,《商界评论》特约作者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将要建设430座大型民用核电站,这些核电站建设订单约合1万亿美元。这是块非常诱人的蛋糕,而能够建造核电站并出口海外的

声明:《日本灾害对策基本法 日本综合物流对策》为网友我如花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