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文凭含金量 网络终结“文凭红利”



     日前德国自由民主党明星女政治家、欧洲议会副议长科赫-梅林因被揭露并证实,其在2000年提交的博士论文中有“实质性”抄袭行为,80页的论文中被“定性剽窃”的地方多达120处,其母校借此作出“论文并非建立在独立科研调查基础上”的结论,并作出取消其博士学位决定。

  消息传出后不久,科赫-梅林便辞去副议长职务,并宣布退出政坛。

  近年来因学位论文被揭造假而身败名裂、甚至被迫退出政坛的德国高官已不下10名,其中包括教育部长沙万、前国防部长古滕贝格等,古滕贝格早已丢官罢职,沙万也朝不保夕;而另一些涉案者,如北威州议员迪特·亚斯珀等,还因抄袭和弄虚作假被课以罚金,此次科赫-梅林的剽窃行为也被认定“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只是因为抄袭行为发生年份较早,已过了法律追诉期,才侥幸躲过检察院的立案调查。

  德国高官何以频频在“抄袭门”前栽倒?德国人又何以对文凭、学位弄虚作假如此较真?

  原来德国政坛素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如果一名政治家拥有所谓“精英大学”的博士文凭,就等于拿到足以令自己的政坛“成色”倍增的“催化剂”。

  这些“精英大学”自2006年开始评选,至今仍在榜单上的,有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亚琛工业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海德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不莱梅大学、科隆大学和图宾根大学,曾经入选但2012年被剔除的,还有弗赖堡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其中第一轮入选的只有9所,身价可谓高贵。

  前述被列举的3名栽倒在“抄袭门”前的高官,沙万出自杜塞尔多夫大学,古滕贝格出自巴伐利亚大学,都不在“精英大学”行列中,即便如此,他们的高学位也仍能让自己在政坛“成色增值”,事实上德国16位内阁成员中就有10名博士,议会和政党中的活跃人士,更有数以百计的博士,博士学位被认为是德国政坛的敲门砖、助推剂,这让不少急于求成的政客打起了歪门邪道的主意,论文注水,甚至购买假博士文凭的现象都开始出现。

  这是将博士学位看得很重、且素来严谨认真的德国社会所无法接受的,宽容了这种行为,就等于默认政坛“门槛”降低,成色下降,等于让上至总统、下至普通政客在内的大小政治家自承贬值,这如何能堪?一边倒的指责,巨大的压力,对文凭造假和论文抄袭者的赶尽杀绝,不仅是一种“公愤”,也同样是一种自我“保值”的行为。

  而科赫-梅林的性质比前述几位更严重:她的母校正是“精英大学”第一批名单在列的海德堡大学,也就是说,她的文凭是极品中的极品,敲门砖里的“金砖”,这块“金砖”既然让她在政坛获得比他人更高的起点、更平坦的发展道路,那么,一旦“金砖”被发现成色有误,其所受的责难和压力,必然也是成倍的,“爱之深,责之切”,此之谓也。

 网络教育文凭含金量 网络终结“文凭红利”
  还应看到,资讯的发达,尤其互联网的普及,让针对政客的“文凭锁定”、“论文追踪”成为现实,比如这次梅林事发,就是由于“剽窃猎人”把目标对准了她,在互联网上公布了剽窃指控。

  而此前的古滕贝格,则是被人在谷歌中检索论文而发现了问题。

  可以说,正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互联网,才让已享受多年“文凭猫腻”红利的科赫-梅林们无所遁形、无从讳饰,并让更多手握各色博士文凭的德国大小政客惴惴不安,如坐针毡。信息越透明,弄虚作假便越难有投机取巧的空间,这是古今中外颠扑不破的至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1661.html

更多阅读

国防教育知识竞赛网络竞赛 小学国防教育知识竞赛

竞赛时间:2013年9月21日12:00至11月21日12:00,过时网站将自动关闭。参赛选手登陆网站http://timeichu.ichzh.com/guofang/相应栏目,按照要求阅读并学习有关知识,进行网上答题。请同学们对照答案答题。国防教育知识竞赛网络竞赛小学生

声明:《网络教育文凭含金量 网络终结“文凭红利”》为网友淡淡的味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