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类风关如何治疗 《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 第二篇 初步治疗 



     情绪来自于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了解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才能理解自己的情绪。

比如,同样是失恋,有人认为:这仅仅意味着我们不合适,况且,天涯何处无芳草,失恋虽然很痛苦,但并不是世界末日。这个人的行为和情绪虽然也受到了失恋的影响,但不会因此而消沉或抑郁。而另一个人如果认为:失恋就意味着我不可爱、失败,我将永远无法找到自己喜欢的人,也注定无法拥有一份亲密关系。如果失恋对他的意义是这样的,那么失恋对他而言将是一场灾难。

从中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受到"物"的困扰,而是受到对"物"的态度的困扰。如果可以改变影响情绪与行为的态度及观念,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们的情绪状态。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久而久之,这些不合理的信念还会引起情绪障碍。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信念,即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解释;C表示因此而产生的情绪与行为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情绪ABC理论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会引起相应的情绪体验。然而,如果细心就会发现,相同的事情,往往会引发人不同的情绪反应。例如,同样是和朋友闹得不愉快,一个人会感到有些伤心,而另一个人却可能会变得紧张不安,甚至是恐惧。其实,引发人不同反应的关键就在于B(思维与信念)。第一个人可能认为:和朋友发生争执很正常,过段时间就好了,所以他不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仅仅是暂时有些难过而已。另一个人可能会认为:和朋友吵架,他将会不喜欢我,我再也找不到喜欢自己的人了。所以他会变得紧张不安,甚至是恐惧。例如表2所示。

表2 情绪ABC理论范例

如果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变B(思维与信念),即对自己、他人及这个世界负性的看法及观念,就可以有效地改善我们的情绪。

例如:

负性观念:他将会不喜欢我,我再也找不到喜欢自己的人

应该更正为:人与人之间总会有相互伤害的时候,如果吵架了我们就不再是朋友,只能说明我们之间的关系太脆弱了,我需要的是那种"经得起风浪的船",而不是如此脆弱的关系。就算我们做不了朋友,也不意味着我找不到朋友,毕竟一段关系的结束,不代表我将孤独终生,我可以开始新的友谊。事情也许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

 初步类风关如何治疗 《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 第二篇 初步治疗 
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就好像是一种习惯,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就好像发生了某事,我们就自然有了某种情绪及行为反应,而我们往往没有试图去发现自己是如何"想"的。为了发现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我们要准备一个本子记录下我们经常出现的负性思维,要战胜它就需要找到并了解它。我们经常会注意到情绪的变化,却很少问问自己: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让我的情绪如此低落?这件事对我的意义是什么?

萧丽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一次短期培训中,因为她表现得不是很活泼,没有一些开朗的女孩受人关注,于是她的情绪产生了很大的波动。后来分析得知,她如此在意自己的表现,是因为她觉得自己不开朗,就不会讨人喜欢,在以后的工作、爱情、友谊方面就会遇到更多的挫折,就不会过上自己所希望的人生。

从中我们发现,萧丽过分放大了该事件对她的影响,并把是否表现得活泼当成获得他人尊重和良好关系的条件,又因为自己做不到像其他女孩那么开朗,就开始自我否定,所以她的情绪才会陷入到抑郁之中。我们不禁要问:难道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真的仅仅取决于活泼开朗?难道真的取决于一时的表现?难道只有活泼开朗的人才能具备有意义的人生?除了活泼,作为一个人的其他品质难道不重要?是否活泼可以成为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尺度和标准?在其中我们会发现有太多的思维与信念上的误区。她忽略了一个人内在品质的重要性,如,善良、真诚、执著、温柔、稳重等,并且也忽略了自我接纳的重要性,毕竟每个人都需要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正是因为这种思维与信念上的误区,才导致了我们情绪的波动,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思维与信念会陷入哪些误区当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3814.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初步类风关如何治疗 《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 第二篇 初步治疗 》为网友晚风诉情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