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福达齿轮有限公司 桂林福达产能成疑 募投前景黯淡



     已处预披露阶段四个多月,资产负债率徘徊在80%之间的桂林福达,西部扶植政策优先安排对这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商而言,似乎成为上市的一根救命稻草。

  记者调查发现,其公布的产量数据与同行业公司的“打架”,真实性大打折扣;第一大客户曾经控股桂林福达前身零部件总厂,当中利益瓜葛难以分清。除此之外,下游汽车行业低迷,业绩增长有心无力,募投产能消化存疑。

  桂林福达喜的是优先安排审核,忧的是审核是否通过。

  产量数据有疑

  发动机曲轴、汽车离合器、螺旋锥齿轮等汽车零部件是桂林福达的主要产品。

  报告期内,来自曲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1682.71万元、77442.22万元、85235.18万元,占比分别为55.45%、59.35%、62.42%。离合器占比屈居第二,占比分别为38.55%、32.75%、31.02% 。

  天润曲轴被视为是桂林福达的行业竞争对手。桂林福达称自己在2009年至2011年间年曲轴产量分别为70万根、102万根、105万根;而天润曲轴则分别为51.97万根、56万根、31万根。

  然而,这个数据可能只是桂林福达的自吹自擂。

  时代周报记者致电天润曲轴销售部,一邢姓工作人员对记者称:“(福达股份)在上市时对数据有点夸大,差得很大。目前本公司的产量达到70万-80万根,他们公司的估计就在10万-20万根之间。他们是新公司,起步比较晚。”

  中间数额差距甚远,到底谁在夸大,谁在说谎?

  上述工作人员称:“福达产品做得不错,但是数据上肯定有错。我们是国内排行第一,亚洲第二,如果他的产量比我们多那么多,那还得了。”

  记者致电桂林福达销售部,一位姓盘的业务经理对记者说:“2011年产量大概有150万根。”这数值又与披露数值不一致,内部口径不统一,到底该信谁?

  根据天润曲轴公布的2010年度报告,其来自曲轴的收入合计为12.82亿元,是桂林福达的1.65倍。而其2009年度报告显示,来自曲轴的收入合计为7.42亿元,是桂林福达的1.45倍。

  截至记者发稿前,桂林福达仅以“所问问题可从招股书中寻找答案”作为答复,并未再做详细解释。

  实际上,桂林福达对上述产量数据时间上的披露也耐人寻味。

  其招股说明书的签署日是2012 年3 月29 日,但是针对曲轴产量,在与竞争对手对比时,招股书披露的却只是2008年至2010年的情况;而离合器与螺旋锥齿轮则是只字未提。

  无独有偶,对于生产的多缸柴油机曲轴和多缸汽油机曲轴以及离合器的市场份额,桂林福达也仅仅是披露至2010年。

  大客户是创始元老

  桂林福达配套客户为国内主要发动机及整车生产企业。2009年、2010年以及2011年,公司前五名客户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1.18%、65.56%、66.99%。

  其中,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柴股份” )一直是桂林福达的贵客,报告期内桂林福达对其的销售额分别达36798.68万元、 46914.11万元和45866.78万元,分别占其当年销售额的38.75%、35.29%和32.76%。每年高额的交易量让玉柴股份稳居桂林福达的第一大客户。

  玉柴股份大有来头,1994年,它作为国内行业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企业,登陆美国纽约主板。总部设于广西玉林市,主要从事柴油发动机和气体发动机的研发销售,2011年全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77.9亿元。

  1995年3月,玉柴股份与广西陆川汽车电机厂、中工机电发展总公司共同创立广西桂林汽车零部件总厂(以下简称“零部件总厂” ),持股30%。零部件总厂正是桂林福达的前身。

  桂林福达解释,零部件总厂在成立之初,期望借助国有企业在广西当地的知名度开展业务,才将玉柴股份登记为发起人股东。

  招股书披露了玉柴股份出具的《名义持股说明》,称“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于1995年8月23日至1996年9月28日期间持有零部件总厂的股权仅为‘名义持股’,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从未实际出资”。

  除了股权方面有联系,目前担任桂林福达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的吕桂莲还曾经担任过玉柴股份成本会计、总账会计。

  当时的名义持股带给双方的利益已无从考究,目前双方的交易依旧频繁。

  2009、2010 年,玉柴集团旗下的广西玉柴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向桂林福达采购零部件产品,并同时向福达车辆、福达汽车等桂林福达的关联方销售发动机产品。为简化结算流程,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上述三方直接进行了债权债务互抵。

  当中的债权债务金额有多少?桂林福达并未单独说明,投资者只能透过招股书披露的关联交易一节间接了解。以2009年为例,其支付福达车辆3190.27 万元,收到9717.01万元;支付福达汽车2550.00万元,收到2727.82万元。

  业绩增长乏力

  桂林福达的产品身处汽车产业链的上游,其盈利水平对汽车市场敏感度不低。

  2008年以来,汽车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等优惠政策出台为汽车行业助热,而2011年小排量汽车购置税等优惠措施开始退出,限购政策又推出的情况下,汽车行业迅速降温。华泰证券一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分析师称:“汽车行业2009年、2010年大幅增速的时间已经过去,2011年政策推出后造成短期低迷影响。”

  桂林福达的业绩也随之波动,2009年实现净利润8382.35万元,2010年实现净利润1.55亿元,增速84.98% ;然而2011年仅为1.71亿,仅较2010年增加了10%。

  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延续自去年以来的个位数增长,信达证券分析师邢海芝对记者分析道:“截止到今年7月,整个汽车行业的增速是3.5%;去年全年2.5%,基本无增长;整体来讲,2011年和2012年都是处于一个特别低的低谷状态。”

  这种情况在汽车零配件生产商中并不罕见。

  天润曲轴2011年营业总收入为14.57亿元,比去年增长4.56%,营业利润为2.26亿元,同比增幅为-14.94%。2012 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66亿元,同比下滑29.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6 亿元,同比下滑64.36%。

  离合器竞争对手长春一东的日子也不大好过,201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2亿元,同比下滑30.06%;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5万元,同比下滑92.19%。

  总体形势不好,为了维系高增长以达到上市标准,其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以及政府补贴倒是帮了桂林福达一个大忙,但这种来自政府的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却不是长久之事。

  报告期内,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金额分别为831.48万元、2116.22万元和1804.73万元,占同期实现净利润比重分别为9.92%、13.65%和10.57%;另外还得到政府补贴分别为2226.76万元、1156.53万元和1421.52万元,占同期实现净利润比重分别为26.56%、7.46%和8.32%。

  募投前景黯淡

  桂林福达欲募集10.11亿元资金,投向新增的年产32万根曲轴技术改造项目以及新增年产15万套螺旋锥齿轮技术改造等项目。

  据招股书介绍,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产品以商用车及自主品牌轿车配套为主。

  然而2011年以来商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商用车销量331.35万辆,同比增长28.39%;2010年我国商用车销售430.41万辆,同比增长29.9%;2011年商用车市场销量增速却开始掉头下降,商用车仅销售403.27万辆,同比下降了6.31%。

  上述行业分析师称:“今年商用车这块比较差,销量下降,7月份同比下降2%,1-7月同比下降9%,重型商用车销量下降最多,同比下滑31.6%。”

  邢海芝告诉记者:“商用车主要还是外部经济环境的问题,它与投资成本和宏观经济的联系相对比较紧密。”

  自主品牌轿车方面也面临着自身转型、市场下滑、竞争加剧三重压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在今年7月称:“本土品牌(自主品牌)下半年甚至未来2-3年都很难改观,今后3-5年内可能一半左右的本土品牌汽车无法存活。”

  对于处于低端市场的本土品牌轿车而言,“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知名度不好,消费者不够认可;另外,今年整体销售结构往上移,好的车子比差的车子卖得好。”

  中国汽车统计数据显示, 1-7月,本土品牌乘用车销售356.4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2%,低于乘用车总体增长速度6.4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8%,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

 桂林福达齿轮有限公司 桂林福达产能成疑 募投前景黯淡
  目前的汽车行业景气度对汽车零配件方面造成影响是一定的,邢海芝认为:“整车的销售情况对零配件还是有一个比较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需求方面;另外一方面是收益情况,零配件上一轮在2010年开始的产能扩张扩建,这与目前需求是否匹配。总的来说,零配件这一块,产能投资比较大,但短期需求又上不来。”

  面对这种情况,桂林福达难以独善其身,募集资金项目投产后,多余产能该如何消化是一个大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4681.html

更多阅读

北京如风达快递有限公司 如风达和顺丰那个快

李红义:物流业整合加快电商发展来源:腾讯科技 2011年12月20日凡客CEO陈年推出的“老人做新事”成功案例吸引了外界对李红义的注意,作为凡客核心成员之一,如风达总经理,李红义10万元起家,短短3年时间搭建起了一个3000人的快递队伍

psv变革7装游戏死机 李书福:新的转型 谁不变革谁先死

     2013年,一系列的高层人事“大换血”拉开了吉利营销变革的序幕,吉利的未来5年品牌发展大计已箭在弦上。在外资金融机构以及沃尔沃“技术反哺”的辅助下,吉利集团掌门人李书福或将带领吉利驶入快速发展通道。  岁末年关,吉利控

王传福:多线出击 比亚迪新能源车待“闯关”

     岁末年初,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的繁忙期依旧没有结束。  2013年12月17日,在比亚迪第二代双模混合动力汽车“秦”的北京上市发布会现场,这位比亚迪“掌舵人”并没有出现。“‘秦’是比亚迪当前最重要的

福临门:打造新文化 强化“福”元素

     站在全球文化发展历程角度思考品牌建设的企业,在中国仍为罕见。但中粮旗下的福临门品牌最近做了件事——发布“中华福爷爷”形象,却一下子抢占了链接传统与当下、运用文化符号进行营销传播的头筹。  如果不站在上述高度,行

福特suv 福特押宝SUV 激进还是冒进

   不用添油加醋,艾伦·穆拉利凭借“一个福特”战略拯救这个昔日汽车帝国的故事简直就是一部好莱坞励志大片的现成剧本。  2008财年,福特的亏损还高达146亿美元,一个汽车业的门外汉却让该公司在2011年净赚78亿美元。当然,其间穆

声明:《桂林福达齿轮有限公司 桂林福达产能成疑 募投前景黯淡》为网友遇上那个傻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