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后危机时代我国外向型企业的转型升级



     一、后危机时代我国外向型企业发展面临的环境

  1.国外需求减少,国际市场萎缩

  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各国均受到金融海啸的袭击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导致经济疲软不振,国际贸易形势出现逆转。美国、日本、欧盟三大贸易伙伴需求急剧减少,国际市场萎缩。根据近几年的统计,美、日、欧市场占我国出口份额的60%以上。但由于美、日、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经济滑坡,国民财富大幅度缩水,国内需求减少,进而影响到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发展。同样,其他贸易伙伴对我国商品的需求也大幅度的下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出口受到极大影响,外向型企业生存环境恶化。

  2.经济运行的动荡性加剧

  一方面,从宏观经济的视角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受阻,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逐渐进入了利益调整和重新分配的时期,由此可能引发世界经济的动荡加剧。各个国家均从自身经济发展的利益出发,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采取了不同经济刺激手段,这都或多或少的对原有经济秩序和国际市场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我国宏观经济虽然出现不断向好的局面,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也将面临新的困境。如要解决政府刺激内需的持续性问题以及有效实现“国进民退”等问题,解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而相关政策的任何制定和调整都有可能影响市场脆弱的神经,从而引发国内市场不同程度的震荡,这无疑将对外向性企业造成影响。

  3.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

  贸易摩擦与全球或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但经济发展良好时,贸易摩擦会减少,当经济发展减弱时,贸易摩擦将加剧。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遭遇了大量贸易壁垒,贸易摩擦加剧。以贸易救济调查为例,2008年,美国对中国的不锈钢压力管、管线管、柠檬酸、后拖式草地维护设备、厨房器具置物架和挂物架等产品发起5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涉案金额5.1亿美元。同时,美国对中国的床用内置弹簧组等产品发起5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2.8亿美元。之后的轮胎特保案以及后续的案例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出口。另外,我国还遭受其他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据统计,我国因遭受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损失至少几百亿美元,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俄罗斯,主要贸易伙伴影响我国工业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认证要求、技术标准要求、产品的人身安全要求、环保要求、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和包装及材料的要求等六个方面;影响农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食品中农兽药残留要求、细菌等卫生指标要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加工厂和仓库注册要求,以及食品标签要求等五个方面。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行业排在前五位的是机电仪器、橡塑皮革、农食产品、纺织鞋帽和化矿金属。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省份及市区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河南省[1]。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遭受贸易摩擦更加严重,出口困难进一步增加。

  4.市场监管日益加强

  2008年金融危机发展的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全球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与美国总统里根开启,以新自由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世界范围内竭力推行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与国际化。正是有了经济全球化,美国的资本驰骋世界,美国将金融衍生品行销到世界,将风险转移给世界。经济金融化即企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政府管理越来越依赖金融服务,社会经济高度依赖金融,各国经济运转也片刻离不开金融。在国际市场,每天有数万亿美元的交易,而反映实体经济的商品交换流转不到2%,绝大多数是钱与钱的交易。经济金融化不断演绎的一个重要结果是虚拟经济远远超出实体经济,世界经济头重脚轻,失去了重心,惟有高速运转才能保持平衡。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对近年来西方所倡导的新自由主义与经济金融化是沉重打击。面对日趋复杂多变的市场,政府惟有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约束。

  5.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步伐加快

  过去一段时期内,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和贸易快速增长。在全球经济的制造板块、金融板块、资源板块三大板块中,我国在制造板块形成了强大优势。金融危机后,出口导向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以往的经济危机中,都因科技的突破得以化解。美国政府最近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了大量的科技投入,尤其是在新能源等领域的大量投资,同时还强调产业升级的必要性。可见,金融危机将给各国经济和企业带来强制性的调整,而且这样的调整将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存在。

  6.绿色经济和能源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资源、能源消费总量也在迅速增长。与此同时,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全球碳排放增长非常快。从长远看,各国对资源和能源的竞争将日趋激励,价格也将不断上涨。展望后危机时代,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能源环保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萨克斯最近撰文指出,现在是实施“绿色救助计划”的时候了。经济危机提供了历史性机会,那就是将泡沫经济和过度消费转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这些都决定了对外贸易在原有结构下不可能再持续快速增长,这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经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7.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市场化并呈现升值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是在人民币币值相对低估、汇率基本稳定的环境下发展的。这样一种安排强化了我国的低成本优势,推动了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开放和国际化,人民币汇率今后必将越来越市场化。未来一个时期,总体上人民币将呈现升值趋势。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必须适应这样一种浮动的、升值的汇率环境,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产品价格升高等因素,必然会给外向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2]。人民币升值使外贸出口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经营风险加剧。

  二、我国外向型企业发展的特征和所带来的问题

  由于我国外向型企业形成和发展的特殊原因,其基本特征是以大量的FDI形式进入的外资或合资企业以及本土企业以加工贸易或代工生产方式,参与到全球制造分工体系中。在由国际大卖家或跨国公司主导与控制的全球价值分工体系中,大部分企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发挥的是一般性的、低级要素的比较优势,主要从事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在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中,大部分企业承担加工、装配、组装等环节的生产。因此,我国的外向型企业的特点是生产过程立足于国内,在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中,商品交换面向国际市场,以出口为导向。这种基于国际代工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对企业本身以及我国东部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以下方面的重要影响:

  1.企业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处于低端,缺乏可持续的盈利空间

  由于我国企业是从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起步,虽然在发展过程中状况得到些许改变,但目前我国外向型企业仍处于传统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低附加值产品仍然是出口主体。虽然当前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外向型企业比重不断上升,但先进技术设备和重要中间投资产品均没有实现国内生产替代,对外贸易出口缺乏增长潜力。

  2.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

  我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核心技术的缺乏源于自主研发能力的不足。我国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不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二是技术基础薄弱;三是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绝大多数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尚未形成技术创新主体;缺乏一支精干、相对稳定的力量从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技术来源来看,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自主创新,通过研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的实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引进,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为我所用。实践证明,在我国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在以市场换技术的交易过程中,我国外向型企业掌握的仅仅是不得不该知道的技术,否则制造生产过程无法完成,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资料显示,我国99%的企业没有自己的专利,拥有商标的企业也仅有40%,国内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占万分之三,很多企业“有制造没创造,有知识没产权”。在我国发明专利申请中,来自国外的申请占82%,且技术含量较高;来自国内的申请占18%,且技术含量较低[3]。而一些拥有自有品牌的国内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或陷入经营困境时,往往选择用优良的产能来换取外商贴牌订单的便捷途径,此后自有品牌通常会被外商置于一边,最后沦为制造商。

  我国企业目前的现状决定了技术创新之难,而技术创新是获得核心技术的唯一途径,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就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竞争中就只能处于寄人篱下的尴尬境地,在产品的利润分配上也只能是很少的一部分。

  3.企业缺乏对产业升级空间的自主选择

  我国的外向型企业是以低级生产要素参与到全球加工贸易体系当中的,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地位抑制了企业对产业升级空间的自主选择。当企业开始转向价值链中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高端功能是,即走功能升级的高端道路时,只有少数企业能搞获得成功。绝大部分的中国企业仍然局限于生产制造环节,它们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它们以规模大、成本低、价格低取胜。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要求企业走出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可想而知,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会因外向型企业的弊端而受到阻力。

  4.企业对外依存度过高,具有相当的脆弱性

  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这次金融危机下,我国的出口贸易深受影响,而其中最直接的影响是我国的出口加工企业,尤其是那些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增长速度开始放慢,尤其是对美国、欧盟的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另外加上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我国外向型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由于我国外向型企业附加值低、缺乏核心技术、自有品牌缺失,容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有些企业面对国外订单的减少不得不减产、停工;有些企业甚至面临着破产、倒闭的危机。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08年1-12月份,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561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8%,比2007年回落5.7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长17.2%,比2007年回落8.5个百分点;其中,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出口额为1105.2亿美元,同比下降4.8%,比2007年回落27.6个百分点,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为56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比2007年回落8个百分点;009年1-2月份,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667.6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7.2%。从出口的国别地区来看,2008年1-12月份,对美国出口2522.9亿美元,增长8.4%,比上年回落6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2928.8亿美元,增长19.5%,比上年回落9.7个百分点;2009年1月份,对美国出口172.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9.8%,对欧盟出口198.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6.4%。这些宏观层面数据的微观载体正是我国的一个个外向型企业。由此可见,过度的对外依赖使我国不少企业陷入困境。

  5.外商投资企业占主导地位

  我国的外向型企业基本可分为四类:中外合资合作型、传统的对外贸易企业发展形成的对外贸易型、民营外向型和国有企业外向型。由于我国的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僵化、市场适应能力差等原因没能成为我国外向型企业的主体;而我国的民营企业虽然经营机制灵活,具有本土化的优势,但是由于所有制上的特殊性,也没能成为我国外向型企业的主导力量。由于大型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得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外向型企业的主体。在货物出口中,加工贸易所占比例超过50%;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例超过90%,国有大中型企业所占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4]。由于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常常从自身利益出发,封锁和阻止相关技术的外溢与扩散,给我国企业的技术升级带来不少阻力。相对于产品的研发环节,我国参与的组装工序则是简单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环节,从而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从事非高新技术工种,无法获取技术溢出,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程度很有限[5]。另外,外商投资企业的主导地位使得我国原有工业基础不能完全发挥作用,严重阻碍了我国整体外贸加工产业的升级和国内配套产业的完善。

  6.外向型企业地区间分布不均

  我国外向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上海、江苏和山东这5个沿海省市,加工贸易额占我国加工贸易总额的82.17%[6]。由于加工贸易企业高度集中于东部地区,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均被东部地区吸引走。外商直接投资绝大多数投向了东部沿海地区,造成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7.外向型经济与国内经济的脱节

  由外向型企业的生产规模效应所形成的外向型经济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薄弱,溢出效应并未发挥。传统外向型企业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营销在外,而我国大部分企业从事的是原料和一般制成品的生产和贸易。大量进口原料给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我国外向型企业过多关注利用静态比较优势,眼光局限在单一环节和单一方面的竞争优势,却忽视了动态比较优势的培育,不能从长远角度培育企业的竞争优势,致使我国的企业长期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环节,限制了产业价值链在我国的延伸。由于外商投资的企业并不使用国内原料,也就不能给国内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和机会,所以外向型经济的溢出效应不大。

  8.外向型企业仰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渐趋减弱

  我国凭借丰富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这是外向型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劳动力逐渐出现结构性紧缺,东部地区发生“民工荒”等问题,显示了劳动力成本正在逐步提高的趋势,劳动力供给渐渐逼近“刘易斯转折点”。[7]根据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理,劳动力供给短缺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而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市场供求作用的结果。那么外向型企业将逐渐失去从前赖以生存的成本优势,随着具有丰富廉价劳动力资源的东南亚、非洲、中美洲等国的经济开放,跨国公司会将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成本更低的新区位,这一切使得原本就处于价值链低端、仅靠微薄利润生存的中国企业雪上加霜。因此,我们处在一个严峻的阶段:比较优势的逐渐衰弱对外向型企业的可持续增长提出了挑战,一旦生产率提高的增长源泉不能及时替代人口红利源泉的话,会导致我国企业过早丧失比较优势。

  三、转型升级是我国外向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内涵

  当前,对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尚未形成理论体系,但是对企业转型升级中的若干现象以及途径,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汉弗莱和施米茨(HumphreyandSchmitz,1998)提出了企业价值链内部的变革,他们将企业升级类型划分为三大类:一是工艺流程升级,通过引进新工艺或重构生产组织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投入产出比,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是产品升级,通过扩大产品范围,改善产品品质,提高单位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三是功能性升级,企业在价值链内获得诸如市场、设计等新功能,实现价值链内企业间的劳动再分工,通过重新组合价值链中的价值环节来获取竞争优势。[8]另外有学者提出了跨产业升级,这种升级实际上是企业形态的一种转型。

  可见,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永恒主题,在企业生命周期中,转型升级是任何企业实现永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内部动因是企业需要重新优化配置内部资源,塑造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外部动因是由于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制约了企业成长,因此要重新对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做出调整。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以及各国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无疑是企业加速提升竞争力的外部动力和重要契机。

  2.我国外向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1)是顺应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抉择

  我国外向型企业的重要载体是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建厂。跨国公司一般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按照全球布局的模式来制定自己的全球规划,根据产业分工模式,我国外向型企业大部分是中低端产品的生产基地,而研发和营销则留在本国。但我国自“十七大”以后积极推行经济发展转型,在利用外资方面要求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追求利用外资质量,可见,外资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和谐性和统一性已经成为未来政府工作的重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质量增长为目标,而以数量增长为取向的投资促进路径显然与新时期的发展目标不相适应。这充分反映出我国外向型企业原来固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环境的快速变化,因此,调整企业的分工格局,进行研发、生产与营销等业务的重构与战略整合就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调整路径。

  (2)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要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突显出来。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看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促使传统的旧式的方式向现代的、新型的发展方式转变,用现代的、新型的发展方式替代传统的、旧式的发展方式。[9]在当前,我国就特别需要从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型的、劳动密集型的、外需拉动型的、外延扩张型的发展方式转向技术密集型的、内需驱动型的、内涵集约型的发展方式。

  (3)是应对国内外企业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市场是最为稀缺和宝贵的资源。金融危机过后,国内市场、欧美市场和国际新兴市场均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由于我国刺激内需的政策,13亿人口的广阔市场蕴含巨大商机,同时,欧美市场的萎缩和国际新兴市场的壮大给各个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的契机。一方面,众多跨国公司纷纷转移生产基地和业务,整合其全球生产资源的态势已初露端倪;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与欧美跨国公司行业内的竞争对手相比显得弱小,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上均存在差距。因此,我国企业只有主动调整经营管理模式,有选择的在某些领域加大投资和资源整合,以保证站稳某部分市场,从而顺利的度过难关。

  3.我国外向型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1)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升级

  目前我国外向型企业仍然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实际增值率和产品的附加值低。由数量扩张带来的大量虚肿的顺差还造成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贸易摩擦进入高发期,加之全球通货膨胀,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反倾销、反补贴、技术标准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绿色环保壁垒以及劳工标准壁垒等新型贸易保护措施被滥用的现象增多,出口型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难。加工企业只有通过引入高级技术、提升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重组生产系统、优化产品结构,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生产出优质产品。或者是增加产品的高技术含量,提高附加值,使之转向更高端生产线实现产品升级。

  (2)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实现产业链升级

  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弱,主要的症结就在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渠道。企业只有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即从中游生产组装环节向上游研发和下游营销、品牌环节延伸和掌控,提高附加值,延长加工链条,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进而提升整条产业链,实现产业链升级。

  (3)产业梯度转移,实现区域升级

  我国外向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为:东部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中西部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形成外向型产业由西向东梯次推进的新格局,实现地区间的产业互补,改变目前区域间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状况,使我国更大范围地融入全球产业链。

  (4)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实现人才升级

  高级技术工人和企业管理人才的缺失是企业升级巨大的障碍。据统计,全国产业工人中高级技工只占3.5%,与发达国家占40%的比例相差甚远,而技师和高级技师更少,只占1.5%。据欧洲一些国家统计,工人技术水平每提高一级,企业劳动生产率相应提高10%-20%,而我国许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仅及美国的1/10。[10]我国要实现相对完整的外向型产业升级,就必须实现劳动力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转变,在国际市场上更应该具备供给充分的人力资本的竞争优势,依仗廉价劳动力走出国门的企业都必将失败。故而,提高人力资本是我国企业升级的重中之重,培养并聚集一批高层次研发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占据专业化分工中的核心环节。

  (5)向服务环节延伸

  与货物贸易顺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服务贸易处于绝对的逆差地位,服务业是我国的薄弱环节。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一般在70%以上,而我国服务业仅占40%,可见服务贸易发展空间巨大。[11]推动外向型企业不断向服务环节延伸、转型,是延长企业在国内业务链条的重要方向。

  (6)从出口转向内销

  外向型企业在经营模式上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出口加工制造和贸易企业是在国外客户要求规定标准下提供产品,利润率低,可是销量很大,严重依赖海外分销商的销售渠道。过度依赖海外单一市场,对于企业产生了巨大的经营风险。在国际市场萎缩,外需减少的情况下,特别是我国在扩大内需的政策激励下,以外销为主的企业必须开拓国内市场,向内销、外销并举的方式转型。

  (7)从粗放经营转向精细管理

  市场增长放缓、竞争加剧、利润摊薄,企业原有的追求规模扩张、资源浪费严重、成本居高不下的粗放式经营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因此,精细化管理是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将事情做精、做细,需要企业规范流程、强化管理,关注细节,从而使得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风险。

  四、我国外向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及建议

  1.政府应采取的对策及建议

  (1)营造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

  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引导外向型企业转型升级,明确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对于鼓励类和限制类产业,都应该明确产业目录。同时,政策的出台和调整应保持相对稳定。一些企业反映近年来政策出台过于频繁,缺乏连贯性、稳定性,企业无缓冲时间,短时间内很难适应,非常被动。建议政府结合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更慎重的出台调控政策,使政策更具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2)发挥政府部门管理效能,引导外向型企业转型升级

  建立与现代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外向型经济监管模式。目前,中国许多加工贸易企业已经大量运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生产和管理方式,对海关监管的时效性和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适应客观形势和企业发展需要,做好企业监管工作,必须积极应用和推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各相关各部门综合协调的整体技能。

  (3)正确处理好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问题,实现外向型企业转型升级

  首先,处理好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要通过鼓励深加工、精加工,提高企业产品的加工程度,延长外向型经济的产业链条,增强国内配套能力,释放外向型经济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其次,处理好转型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鼓励东部地区发展空间较小、已趋饱和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逐渐向中部地区转移,并辐射至西部地区。在梯度转移中体现区域间的政策落差,给予不同地区以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最后,处理好转型升级与引资量质并举的关系。吸引外资加快向有条件地区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有关部门要加强外向型经济的产业分类评估,明确细化限制类、禁止类的商品目录,引入企业准入机制,通过政策上的落差,有效地将资金和资源引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

  2.产业层面的对策及建议

  (1)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

  短时期内,外向出口型生产企业要转产到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存在知识壁垒,风险较大;而围绕原产品进行水平或垂直型转产,对这些企业比较现实。外向型企业在主导产品遭遇出口寒流之后,应当机立断,迅速在市场缝隙中捕捉转产机会,将产品生产转移到能够实现现金流的业务和项目上来,在销售实现的基础上转危为安。产业转移的目标是保证企业流动性资金的连续运转,原则是为了让企业生存下去,从事好生产的产品和易于销售的产品。在非常时期,企业不妨用短期战略保证企业的连续经营。待市场好转,企业仍然可以转回原来主业。

  不管市场如何变幻,某些消费总是存在的。只是在谨慎消费的背景下,人们对消费品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如一些价廉物美的商品、设计新颖的生活消费品、资源节约型产品以及环保型产品,正成为市场新宠。如果出口加工企业能够顺势转型,利用政策性贷款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则此次危机未尝不是一次企业转型的好机会。企业要走出一条低成本创新之路,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逐渐参与并主导一些国际标准的制定。这样,企业才能够逆势成长,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以低价格、高质量、新性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2)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优化产业结构

  就我国外向型产业结构现状而言,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单纯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知识密集型产品生产能力明显短缺。如不能实现产业结构和外贸结构的跨越式优化,将面临贸易条件恶化的挑战,导致出口增量不增收,将使企业的创汇能力受到限制。为此,各级政府应该创新招商方式和机制,以发展高新产业为重点,不断提高吸收外资的技术含量,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积极承接以IT产业为代表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吸引跨国公司把技术含量高、增值率高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中心转移到我国。重点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来我国设立生产制造基地、配套基地、服务业外包基地、培训基地及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附加价值高和关联度大的高新技术产业、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高技术产业不仅仅限于工业领域,还要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与地球海洋、现代农业等,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目的:不仅要促进高技术产业自身的发展,还要利用其渗透性发展和改造传统产业。根据国际经济新形势和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更好地接纳国际产业转移。把国际合作重点从一般制造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争取在国际分工中占据较为有利的地位。提升本土企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水平,提高自主创新和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有选择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有意识地通过经济杠杆,逐步淘汰高能耗、高资源消耗、污染环境、技术落后的企业。更合理有效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3.企业应采取的对策及建议

  (1)坚定信心,积极采取各种措施

  增加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了解,提高企业决策预测性。及时了解国家层面的相关扶持政策,使政策与企业决策行为进行对接。对外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和发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市场,特别是非洲大陆、南美大陆、中东、东盟等新兴市场。对内企业可以利用国家目前鼓励内需的政策,积极拓展国内市场,优化出口商品,以高质量、低价格适时进口一些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2)调整和制定合适的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是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状况及其变化来制定和实施战略,并根据对实施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过程。金融危机对许多中国企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中国出口企业该如何发展,缺乏明确的企业长远发展规划,是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企业并没有考虑到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所以我们要制定可供选择的发展战略及目标,一旦遇到困难我们马上根据我们发展战略进行部署。比如说以前主要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企业,遇到一些困难之后很难生存,但我们可以根据长远规划进行转型,从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转到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上来。我们也可以根据规划进行结构调整,比如说研发的投入、对新产品的研制等。虽然危机对企业的打击很大,但是通过危机的锻炼,可以提高与国际企业的竞争能力,及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不断提升自我实力。

  (3)提高管理水平,建立新型治理模式

  旧的管理模式和治理模式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因此,提高管理水平,建立新型治理模式是保证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环节。首先,企业管理者要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逐步打破旧的管理模式,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聘请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充实管理团队,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行各个部门的制约作用,发挥财务等部门的监督职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其次,企业要从战略角度出发,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关爱员工,自觉维护劳动用工制度,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有计划、有步骤地吸纳各类优秀人才,并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稳定员工队伍。最后,企业应建立和完善企业预警和应急管理机制,提升企业进行战略性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性,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部门对市场变化的信息进行搜集和分析,为企业决策层提供支持。

  (4)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第一,完善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提高企业创新决策能力。各级政府应当加快地方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包括为解决科研和生产相脱节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以及市场信息服务、技术与管理咨询、技术和产权评估、技术经纪、风险担保等服务机构;其次要加强地方企业支撑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信息咨询机构;再次要组织协调国内外高校的科研成果在本地区的产业化服务,协调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本地区的企业界联合,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源泉和技术帮助,共同构造适合企业发展壮大的外围环境。

  第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形成较为完善配套的政策环境。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实际情况来讲,政府必须进一步减少对企业内部事务的干扰,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集中精力研究战略和政策问题,制定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措施,利用各种政策工具,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的导向作用。

  第三,面向市场建立和健全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提高外向型企业创新能力,科技投入是关键,但单靠政府是不够的,必须面向市场,多渠道、多途径筹集科技资金,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政府在建立和健全科技体系过程中必须发挥强势的调控作用。

  第四,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开展国际技术并购。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科技人才匮乏,尤其是改革开放前可以说是科技人才贫困,改革开放后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图自己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但最好的捷径还是采取得力的措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关键是要加快建立企业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外向型企业完全可以利用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外贸易和技术交流的优势开展这项工作,把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快速引入企业内部,并转化为生产力。

  (5)建立自主产品品牌,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际贸易市场再现重新洗牌机遇,外向型企业一定要规避风险,寻找发展机遇,建立好自己的市场品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要把树立品牌赢得市场放到首位,制定长远的品牌发展战略计划,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以传统产品为依托,创新独树一帜企业自主产品,以产品的精、优、良等特点树立自己的品牌,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时,要坚持局部蓄势,借助外力,总结归纳,稳步推进的原则,即集中自身优势资源,充分利用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和其他社会资源,先在小区域范围内形成竞争优势,建立领先品牌,然后,总结经验教训,并提炼,归纳,上升为理论模式,再选择市场型态、竞争环境、消费结构与原有的成功战略区较为相似的、具有一定战略意义的区域进行品牌蚕食,将之颠覆为自己新的区域,以壮大品牌的力量;最后,寻找契机将点连成线,以线织成面,形成目标市场的强势品牌。在创建品牌过程中,整合外部资源尤为重要,比如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加入产业集群,共建区位品牌,分享区位品牌效应;与外国企业、进口国零售商或进入我国市场的跨国企业合作,打造联合品牌。我国外向型企业尤其要谨慎品牌行为,必须把品牌的建设和维护持之以恒地落实在每个经营环节的细微之处。

  (6)立足国内消费,开拓国际新兴市场

  欧盟和美国是我国出口的两大目标市场,也是本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因此,以欧美市场为主要出口地的贸易企业最早遭遇到无法交付货物、货款拖欠以及订单量萎缩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尽早将产品销售出去,保证企业现金流的连续性,是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我国刺激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之下,国内不断释放的消费潜能将成为我国出口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减震器。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外向型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出口模式转变为出口与内销相结合,增加国内市场销售力度,减轻海外销售停滞带来的生存压力,增强企业的危机适应能力。另外,欧美订单减少的同时,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却需求旺盛。尽管我国早在“七五”计划之时就倡导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并于“八五”计划正式启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12]。但对于出口企业个体而言,由于路径依赖的存在,一些企业过分依赖欧美消费市场,长期忽视新市场的开拓。这导致主要目标市场的迅速萎缩将给企业带来致命打击。而另一些企业能够未雨绸缪,在主要目标市场之外,有意识地发展新兴市场客户。相比之下,这些企业在危机到来之时,有更多的回旋余地。此外,目标市场多元化还可以有效降低贸易摩擦、产业链锁定等因素带来的企业经营风险。

  (7)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

  与出口转内销的战略相适应,出口型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销售模式的创新和国内营销渠道的培养。由于消费习惯和偏好的差异,一些企业原先出口的产品要直接转向国内销售,通常存在产销不对路的情况。此时,对于库存货品,可以折价销售;同时针对国内市场,调整产品的设计、花色等,以适应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在销售渠道方面,由于多数生产厂商都是通过中间商出口,销售渠道间接、单一。企业应及时进行销售模式创新,可以尝试专卖店、为国内品牌做贴牌生产、直接向零售商铺货等各种方式。在成本决定成败的时刻,电子商务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营销成本,有助于企业与零售商直接对接。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企业应该绕开中间商环节,掌握开发设计营销网络的主动权,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快捷掌握各地的生产、销售、原料供应等情况以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建立符合实际情况和自身发展状况的营销策略,并为消费者提供网络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利用国际互联网来加强与世界各地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促使企业由加工制造为主向采购、加工制造配套、自主作业、分销服务、售后服务以及研发、信息资讯为一体的方向转型,适应成本和市场混合驱动型跨国公司的发展需要。

  [1]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N],国际商报,2009-02-04

  [2]钟懿辉.金融危机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

  [3]李亚.加工贸易迈向转型升级之路[J].民办高校论坛.2008(12).

  [4]秦苒.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发展的对策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6月.

  [5]朱钟棣,罗海梅,李小平.中国OEM厂商的升级之路[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25-133.

  [6]李思淼.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及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9年增刊.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后危机时代我国外向型企业的转型升级
  [7]刘易斯.二元经济论(中译本)[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8]John Humphrey ,Hubert Schmitz .Trust and Inter-Firm Relations in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Economies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Apr1998 ;34,4.

  [9]张志贵.后危机时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困局与求解[J].经济师,2010(1).

  [10]马春辉.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开放导报,2007(3):98-100.

  [11]许宪春.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巨大[EB/OL].新华网.http://news. xinhuanet. com/newscenter/ 2008- 04/25/content_ 8051 980.htm.

  [12]刘建丽.出口加工型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十种策略[J].中国经贸导刊,2009(6).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6380.html

更多阅读

专栏: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品牌战略

专栏: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品牌战略文/张 军在当下的中国市场,有两个经典的小故事:家长在马路边领着一个蹒跚学步的儿童,指着路边停放的汽车说:“这是什么车?这叫奔驰。那个呢,是宝马。”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市场化,品牌意识在中国早已深入人心

成语 把危机变成机会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

  索罗斯说金融危机对美国冲击最大,中国受益最多。实际上,这次经济危机到目前为止,中国只是受到的冲击较小,而得益的多少,还要看后危机时代,是否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的后危机时期的时间窗口及时进行良好的布局。大致来说,这种布局可以从以

广东二胎政策新动向 “后危机时代”广东饰品业的动向

面对中国经济的复苏,广东饰品企业都在认真反思,审时度势,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加大品牌建设,寻求发展良策。这是从第二届中国(东莞长安)国际饰品及加工机械展览会传递出的信息。     强化创新  台资饰品大放异彩     中国饰品业在

马化腾:“后危机时代”是个积极的信号

2010中国IT领袖峰会28日在此间举行,超过80名国内最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电子信息及互联网企业CEO、投资家及相关政府领导出席大会,峰会主题为 “后危机时代:IT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  腾讯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声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后危机时代我国外向型企业的转型升级》为网友一见如故的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