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 创新 发展——试论大众文化与军营文化之关系



   近年来,“大众文化”和“军营文化”成了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词,对大众文化和军营文化的感性描述、理性分析、价值评价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国内文化讨论以及军队文化工作者的热点问题,各种说法与观点层出不穷。本文试对二者之间的特性与关系问题作一简略剖析。

  一、在以文化工业生产为标志,以市民大众为消费对象,以现代传播媒介为手段的现代大众文化出现的当今社会,作为文化主体的人首先应该理解“文化”之含义。

  “文化”是我们十分熟悉而其内涵又颇为丰富复杂的一个科学概念。人们一刻也离不开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人们一方面享受文化,同时又不断地进行着自已的文化创造。社会大步迈进,加剧了新旧文化的冲突与变迁。国际交往的频繁,加速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会通。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文化的概念也随之不断地细致、深化。古人所提出的“文化”均指封建王朝的“文治教化”,与“武功”相对而言。它与我们现在所用文化一词虽有一定的关联,实际含义相去甚远。随着学人对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化”概念的含义才逐渐明确起来。有代表性的包括泰勒的文化定义、克罗伯的文化定义等。诚然,“文化”作为一种复合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客观社会生活在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反映。文化的主体是人,因而,文化与人的意识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文化的涵盖面又远非是某一意识形态所能包含。文化可以说是人所特有的生活活动方式,它存在于人们生活活动的一切环节之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和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在文化的起源,文化反映的内容和文化的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可以得到论证。当然,社会生活一经作为文化的反映对象时,就不再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纯粹客体,而是不断地被主体加工、改造,处处打上主体的印记,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正因如此,人类的文化生活才在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而丰富,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以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反作用于社会生活。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 创新 发展——试论大众文化与军营文化之关系
  二、由于文化的种种特性,决定了大众文化和军营文化各自的特色,各自的方式和各自不同的作用,以及他们二者共同的属性。

  “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和主体的,具有大众化、世俗化、商业化、平面化和复制性、娱乐性等特征。大众文化源远流长,它与精英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且不断地继承与创新,形成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那么说到大众文化的“热”,就很必须要谈一谈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大众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拓展,在解放物质生产力的同时,也极大地解放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们的文化欲求强烈表现出来。越来越多的人涉足文化领域,从文化知识中得到充实、提高和升华。人们不仅有了追求丰富文化生活的欲求,同时也有了满足这些欲望的物质能力,更有了与之相配套、相适应的文化市场。文化市场伴随着大众文化的方兴未艾从“小文化”走向“大文化”、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过渡、从单纯无偿服务型转向经营服务性,开始了“以文补文”的历史。来势凶猛的大众文化,以其不可抗拒的声势、以强有力的攻击性、渗透性成为大众消费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文化霸权。

  然而,做为社会主义国家钢铁长城的军队,其军营文化是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队,在与大众文化有着共性的基础上,更有着自己的特色,也就是它的“军味”。军营文化是文化在军营中长期积累下来的精神与物质成果,包括了团队精神、军人的价值观念、军人的行为准则、军人的道德规范、军事人才培养和使用、官兵文体娱乐活动等在内的有机整体。军营文化的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官兵在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愉悦身心,从中受到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进而鼓舞士气,凝聚军心,提高部队的整体战斗力。众所周知,军队成员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换句话说,我军官兵来自于人民,他们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要受到社会发展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军营也不是与世隔绝的孤岛,而是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人民性”是军营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首要共性。军营文化无论是在文化思想,文化观念,还是在内容形式诸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大众文化的印迹。特别是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官兵足不出军营,就能观赏、甚至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伴随着和平时期军地交往的增加,使官兵接触社会文化的时间和范围不断扩大,这一切,都显著增强了军营文化的“社会性”。

  军营文化与大众文化一样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古老的灿烂文化,两者均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因此,“民族性”是两者的重要共性。继承和弘扬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神华,保留民族文化的根和特征是两者共同的任务。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军营文化赋予了新的内容。与时代接轨,与社会接轨的时代性使军营文化更具生命力,所以,我们说“时代性”也是大众文化与军营文化的显著共性。

  三、大众文化与军营文化始终都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维持着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平衡,两者均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这个主流文化。

  两者一道吸收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华,大力弘扬社会主旋律,顺应时代赋予的挑战,激流勇进。

  究其军营文化的本质特征,它既有自己的特点,但归根结底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生产的,是国家整个文化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军营文化与大众文化一样都是“人”的文化,尽管我军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军营文化不能以商业利益为最高目的,也决不以社会的文化市场作为其主要滋生的空间,但独立的军营文化和大众文化始终都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维持着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平衡。两者均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这个主流文化。而且,人作为军营文化的主体,来自于人民,在其身上体现出世俗化的特点不足为奇,这就需要军营文化与大众文化一道吸收主导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精华,大力弘扬社会主旋律,顺应时代赋予的挑战,激流勇进,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美好明天。

  [1]胡惠林主编.《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文献研究综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2]陈华文主编.《文化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3]沈庄海主编.《软文化真实力》人民出版社,2008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7776.html

更多阅读

浅谈雷州歌的特点、创新及发展 浅谈大众创业全民创新

雷州歌是雷州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创作的一种用以表情达意、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口头文学和唱腔艺术,是雷剧的源头。它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切近生活,渗透着较强的人文精神,并且采用了赋、比、兴、重叠、

桂林传统小吃的传承与发展分析 桂林小吃

【内容摘要】地方小吃是地方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各地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传承与发展本地的民族饮食文化,我们对桂林小吃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规范制作流程与营销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传承与发展桂林传统小吃以及相关饮食文

郭小聪: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凝聚力与软实力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凝聚力与软实力2014-07-25 17:59来源:《国际安全研究》2014年2期 作者:郭小聪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论及文化软实力问题,这本身就是中国的视角,而非美国的视角。美国人对于国家安全利益的界定从来不会局限于本国边界之内,他们

声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 创新 发展——试论大众文化与军营文化之关系》为网友用心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