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经济学第二章答案 《经济学大师们》 第二章 驱动经济发展的只能是利己动机



      亚当·斯密为打发时间写的那本《国富论》,终于在1776年出版了。亚当·斯密所崇拜的休谟对此书高声赞美,但提醒说书会流行,只是会慢一点。亚当·斯密有生以来第一次对休谟的判断失误感到高兴。书很快就取得了成功,第1版在6个月内就已售罄。

 但是,这是一本好书吗?它不但是本好书,而且是一本杰作。怀着要刺激众神与杀死希腊悲剧英雄的狂野用心,亚当·斯密满怀信心地凝视着这个世界,并且发表了900页的分析、预言、事实和寓言,它们多数是清晰的和迷人的,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国富论》用尖锐的、怀疑的,然而最终是亚当·斯密用做向导的乐观主义的态度,向读者介绍了哲学、政治和商业世界。当时正值工业革命爆发时期,亚当·斯密自信地指出,从农夫到修士,再到商人和发货人,每一个参与者都要精准地理解这一社会剧变。此外,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政策没有偏向特殊的团体或阶级,没有人可以谴责他谄媚或者伪善。尽管他最终造成资产阶级地位的上升,但他告诫社会不要天真地听信资本家的甜言蜜语。可以这么说,1776年《国富论》的出版等于是发表了经济学家的独立宣言。

 完整的书名揭示了亚当·斯密这一杰作的重点所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请注意,亚当·斯密集中讨论研究的是一个特殊的目标:揭示能够解释如何获得财富的因果论。单单这一书名就把他放到了启蒙运动的传统人物之列。通过解释指导“经济行为人”的法则,然后为社会描绘出这些行为法则的含意,《国富论》证实了这一怀疑。“经济行为人”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听起来技术性太强,但亚当·斯密只是表示,在一天中处在时空某一点的每一个人都是经济行为者。就像没有王子就不会有《哈姆雷特》一样,缺乏对人的理解,亚当·斯密也不能创立经济学。在这方面,他效仿马基雅弗利和霍布斯,他们两人都是把人看做什么,而不是应当是什么。霍布斯声称生活就像“肢体的运动……为什么是心脏而不是发条,是神经而不是许多游丝,是关节而不是许多齿轮让整个身体运动起来呢?”人是可以解读和易犯过失的。

 亚当·斯密在人类本性中发现的重要,而且是天生的内驱力或者说是“性向”,构成了他的分析和古典经济学的基础。所有的人都想比他们现在生活得更好。亚当·斯密发现了一个“改善我们境况的渴望,尽管一般情况下它是平静和不动感情的,却是打从娘胎里就有的,一直到进了坟墓也没有离开过我们”。在出生和死亡之间,“也许有那么一会儿无论谁都会十分满意于他的生活状态,以至于不希望有任何形式的更替或改进,这种情况是十分罕见的”。另外,亚当·斯密指出了“人类本性中的某一倾向……采用互通有无、以物易物,用一件东西换取另一件东西……对所有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

 为了增加一国的财富,亚当·斯密极力主张社会应当利用这些本能的驱动力。政府不应该限制自利的人,因为自私自利是一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果依赖慈善和利他主义,人们可能会成为傻瓜,国家可能会变得贫困。亚当·斯密宣称,人类持续不断地需要他人的帮助,但要是“期望这种帮助只是出于人们的乐善好施”是会让希望落空的,“如果他能够证明这是为了他们的利益,他更有可能获得成功”。经济思想史中被引用最多的段落之一就是,亚当·斯密宣称:“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如果得不到报酬,即使那些乐于杀牛、喜欢酿造啤酒或烤面包的人也不会希望从早到晚地忙活。亚当·斯密从没有表达过人们只受私利激励这个意思,他只是简单地声称,私利要比心地善良、利他主义或牺牲对人的激励更加有力和更加始终如一。简单地说,社会不能将未来建立在最高尚的动机基础上,而是必须以最为可能的方式利用这些最强有力的私利动机。

 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朝着自己的方向往前冲,就会类似于处在一个复杂的十字路口,而交通信号灯却发生了故障一样,但为什么社会没有陷于无政府状态呢?当私利发生冲突时,我们不是听到了可怕的猛烈碰撞声吗?如果道路在没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谁走谁停时就不能保证安全的话,那么,在没有中央计划权力机构决定谁生产以及生产什么的时候,一个社会怎么能够得以生存呢?

 创意经济学第二章答案 《经济学大师们》 第二章 驱动经济发展的只能是利己动机
 是的,它不但能够存活,而且还要比任何有中央计划的社会生存得更好。更让人吃惊的是,在产量和社会和谐两方面都会胜过任何基于利他主义的经济体系。亚当·斯密研究过天文学,了解即使每个行星按自己的轨道运行也一样和谐。他想,人们也能在不同的道路上前进,也会和谐相处,并且互相帮助,但不是他们有意为之。亚当·斯密宣称如果所有的人都在寻求增进他们的私利,整个社会就会繁荣昌盛,“他……在通常情况下既不是为了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能促进到何种程度……他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作打算,身处这种情况,就像在其他很多场合那样,他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促使一个目标的达成,而这并不是他的本意所追求的”。这只“看不见的手”成为亚当·斯密经济学的鲜明特征。

 然而,亚当·斯密不会将他的论证停留在任何虚幻的东西上止步不前。无形的手只是象征了社会和谐与自由市场的真正演奏家。作为20世纪自由市场的最强有力的支持者之一,弗里德里克·哈耶克说道,如果市场体系不是自然产生的话,可以讲它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因为市场竞争引导着追求私利的人在早晨醒来,观察一下外面的情况,并且利用原始材料进行生产,生产的东西并不是他所想要的,而是别人想要的。数量也不是他愿意生产的,而是邻居愿意要的。价格也不是他梦想中的卖价,而是他的邻居对他的劳动估值的结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8060.html

更多阅读

无现金时代的经济学 《世界如此危机》 时代需要经济学精神

     经济在汉语中是“经世济民”、“经邦济世”的意思,是一门高尚的学问,在西方经济学中,悲天悯人也是经济学家的基本精神,甚至大经济学家马歇尔把经济学视作“精明的科学和热爱人民相结合的一种职业”,可见经济学精神在东西方是相

声明:《创意经济学第二章答案 《经济学大师们》 第二章 驱动经济发展的只能是利己动机》为网友无悔青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