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瓶子的奥妙

 可口可乐:瓶子的奥妙


   饮料瓶标签大多使用聚氯乙烯(PVC)材料,这个传统做法虽然多年来被众多国家认可,但回收人员回收饮料瓶的时候都会果断地撕掉标签——因为它是不能回收的。

  现在,可口可乐公司打定主意要让饮料瓶标签也环保起来,这家公司在华全系列产品标签从2011年10月起启用了新型环保的非PVC薄膜标签,它们也是中国饮料行业第一家在麾下众多品牌全面停用PVC标签的企业。

  抛弃PVC

  PVC虽然作为饮料标签是安全可靠的,但在回收过程中的不当处置也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可口可乐公司在2007年开始启动一项由多个部门协作的项目,研发取代PVC标签的新型环保材料。

  从2007年开始,可口可乐使用标准化瓶身设计,以定向聚丙烯(OPP)材料取代PVC材料用于包装标签,这种非PVC薄膜包材是目前全球同类可用材质中最为环保的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回收效率。2008年开始,可口可乐所有汽水的标签全面采用OPP材质;同时,可口可乐明确所有特殊促销用全身包装标签必须采用不含PVC的收缩膜。从2009年到2010年,无菌线生产的不含气饮料瓶也全方位采用OPP标签。

  “可口可乐的环境保护项目不仅体现在供应链中,而且还表现在价值链中。”可口可乐大中华区技术部环境项目高级经理刘晖东如是说,可口可乐从PVC标签到非PVC这一工程涉及到包装设计变更,替代材料选择,供应商开发等多个技术难点,所以耗时良久且需要克服重重挑战。

  16年前,刘晖东进入公司时原本从事技术工作,2000年转职成为环保人员。这让刘晖东给自己重新定位,他开始努力为公司寻找建设有效环境保护体系的方案,研发取代PVC标签的新型环保材料是其中之一。

  替换PVC标签这个事情看似简单,但需要可口可乐要和三个装瓶合作伙伴中粮可口可乐、太古饮料和可口可乐实业以及其他供应商一起携手寻找解决的方案,从2010年至2011年期间,可口可乐在中国终于形成了可靠的非PVC收缩薄膜供应链。“这个事情技术含量很高。”

  环保轻量瓶

  可口可乐此前刚发布环保承诺,称到未来的2015年,包装使用率将会降低7%,年包装材料可以减少55000吨。全面停用PVC标签只是可口可乐最近几年包装创新的新举措之一,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节能减排,这家公司还把瓶子减肥塑身,设计出了环保轻量瓶。

  去年,可口可乐旗下冰露发布了仅重9.8克的环保轻量瓶,较原瓶减重超过35%。“在这个瓶里面,我们花了很多的工夫。”可口可乐大中华区技术总监欧阳荣说,这个过程需要突破常规。

  先是研究瓶盖,环保瓶的用料要比原盖节省50%,但是功能一样;其次是瓶身,瓶壁大概只有0.1毫米厚度,且由于瓶壁厚度仅为0.1毫米,可轻松扭挤成条状,从而了节省70%以上的回收空间,但这也需要将材料分布得很均匀,让纹路在设计上符合人体力学;轻量瓶的底瓶因为要承受一定的压力,所以整个也需要重新开发。环保瓶最大的问题在于手感,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欧阳荣说,在一个很薄的瓶子里面要维持瓶型,需要创新。“为了保持瓶身的硬度和完整性,我们加了一点氮气增强刚性。” 由于原料的选购、瓶身设计、瓶模设计以及瓶盖都是新的,并且为了上马这一新包装,可口可乐对现有三大装瓶系统的大部分冰露生产线进行了改良,而这笔用于研发、设备改造等环节的费用需要8年~10年的投资回报期。

  尽管如此,环保轻量瓶还是可降低PET塑料和物流等成本。以每年10亿瓶冰露的基础销量计算,轻量瓶的推出将减少6200吨PET塑料。经扭挤成条的废弃瓶可节省41万平方米的回收空间,相当于 200 个标准游泳池的容量。

  植物环保瓶

  可口可乐公司也一直致力于植物材质包装的发展,用环境友好型的替代品来转变产品包装对塑料的依赖性。植物瓶和石油造的塑料瓶其成分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来源,麦秆,甘蔗渣是废物利用且可再生,比不可再生的石油更环保。这种可回收的包装第一次亮相是在2009年于丹麦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峰会上。自2009年以来,可口可乐已在全球范围内配送了100多亿个这样的植物饮料瓶,到2020年,可口可乐希望回收所有的植物材质的PET瓶。

  植物瓶是可口可乐的新项目,它看起来与塑料瓶是一样的,但它是由22.5%以塑料植物为原料的PET塑料(PET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塑料,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材料,现已广泛用于可口可乐)、25%的再生PET和一些由石油提炼的PET制作而成。植物瓶包装的制作是通过将甘蔗和糖浆制糖产生的一种副产品转化为聚酯塑料的关键成分,目前这种生物基成分在植物瓶包装的聚酯塑料中所占的比例可高达30%

  可口可乐称,他们已经找到了一个有可持续植物材料的地区,不会危害生态和生产。据了解,目前巴西的甘蔗是唯一符合要求的材料。因为它们位于数千里之外的热带雨林,不仅拥有丰富的雨水,自然的灌溉,动物的粪便还成为了它们天然的有机肥料。

  这种饮料瓶的制造成本要高于基于石油的饮料瓶,其主要原因是与传统塑料瓶相比,这种饮料瓶的生产数量级要小得多。可口可乐希望,这种差距最终能有所缩窄,从而让植物饮料瓶生产的规模效益变得更高。

  可口可乐商业产品供应副总裁里克·弗拉泽尔(Rick Frazier)称:“在改良供应链的同时,我们将继续压缩生产成本的差距。”据介绍,植物聚酯塑料瓶采用植物原材料制造,从而减少了公司对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此外,这种材料还可以100%回收,初步研究表明,从植物材料的种植到树脂的生产,植物瓶包装产生的碳足迹要小于用传统聚酯制作的塑料瓶,植物瓶的诞生将可口可乐的碳排放量削减了8%~10%。

  今年12月中旬,可口可乐与三家生物技术公司之间达成协议,内容是为其开发一种新版本的完全以植物材料制成的植物饮料瓶,这三家公司分别为Virent Inc、Gevo Inc(GEVO)和Avantium。弗拉泽尔称,该公司能在2015年以前完成植物饮料瓶的开发工作,因此到2020年时,该公司所有的塑料瓶都可使用这种新材料。

  环保也获益

  加入可口可乐公司近20年的大中华区技术总监欧阳荣,经历和目睹了可口可乐的包装创新之路。他说,这条路艰辛但有价值。“其实,对包装在环保方面的改良我们一直没有间断,只是最近几年研发投入更多而已。”

  事实上,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包装产品日益成为了可口可乐公司以及各大饮料商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欧债危机、货币紧缩以及外汇储备的降低都使得石油价格大幅走高,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开掘亦将变得不环保。

  通过环保包装的创新,可口可乐公司获益也不少。比如在2008年,可口可乐在中国首推了塑料瓶短盖,短盖的成功开发已减少使用瓶口1/4塑料瓶材料,盖子材料减少25%~35%。目前中国大多数饮料产品的包装已经使用了短盖设计,所节约的材料相当于4.39亿个瓶盖和2.08亿个500毫升的包装瓶。

  与此同时,可口可乐推出的环保拉环易拉罐实现大量铝材的回收,只不过回收产生的更多的是社会效益。按照可口可乐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逐步优化包装材料的使用,与2006年的设计方案相比,2007年到2009年期间,可口可乐中国系统节省了超过2.4万吨的PET塑料和超过1.5万吨玻璃。以PET塑料为例,2008年大宗交易市场的报价为8000元/吨,到2010年已经涨到了1.1万~1.2万元/吨,这笔环保项目带来的收益已经相当可观。

  相映成趣的是,可口可乐的主要竞争对手百事可乐声称其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完全由植物材料制成的塑料瓶,并计划在明年进行试生产,此后才决定是否将其转入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

  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

  气候变化是许多企业高管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媒体对此问题也高度关注,政界亦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市场对清洁技术企业的估值有了显著上升,而企业的碳足迹成为了高层管理者的重要议题。

  麦肯锡公司研究认为,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已经开始,企业必须做好准备迎接这一转型;作为如今碳排放密集型经济核心的能源业、运输业和重工业企业尤其必须这么做,许多其他产业的企业也必须做好准备。

  为了帮助企业从正在来临的转型中获利,企业管理者必须开始仔细重新定位自己的企业,以迎接低碳未来。

  首先,企业要努力优化现有资产和产品的碳效率,包括基础设施、供应链和成品的碳效率。要实现这一优化,企业需采取提高能源效率的举措,并向核能、风能、太阳能和地热等碳排放量低的电力源转变。

  其次,对能满足持续、大幅减排要求的新型低碳解决方案的需求正在增长。打破现有产业布局并创立新产业的价值链将会涌现出来,例如,以向发电厂大规模供应生物能为基础以及以第二代生物燃料为基础的产业将会崛起。那些鼓励电力和运输业中消耗更少能源的供应商和终端用户的新业务模式,其重要性将不亚于新技术。

  其三,公共政策和对能源价格将居高不下的普遍观念正在推动上述两项发展。整个经济领域即将出现的突变可能出现在上述第一项发展中,这在很大程度是由监管所驱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2582.html

更多阅读

可口可乐:将“卖萌”进行到底

     “高富帅”、“喵星人”、“文艺青年”、“小清新”等年轻人熟悉的网络流行语被签印在可口可乐的瓶身上,这样大胆有趣的创意是怎么想出来的呢?可口可乐新装,卖得一手好萌!  “天然呆”、“喵星人”、“文艺青年”、“吃货”

可口可乐:茶饮料的悲伤

     可口可乐,全球最大的饮料帝国、世界五百强中的翘楚、全球企业学习的标杆、中国茶饮料的发起者,却在本土化茶饮料的经营中屡战屡败。  “天与地”:领先一步死  由于全球碳酸饮品销售的不断下滑,1998年,基于对中国市场、传统

可口可乐:真的只靠品牌就行吗?

     如果有一个人,要和你玩一个简单的“我说你猜”游戏,然后给出这样的三句话:它和玛丽莲·梦露、猫王、李维斯牛仔裤一并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它是除了“OK”之外全球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它在被股神沃伦·巴菲特探究过后,获得的

可口可乐:卫道者的互动营销

     见到可口可乐大中华区互动营销总监陈慧菱时,恰逢京东与苏宁的电商大战,微博上各种猜测、分析、体验,你一言我一语,热闹非常,而可口可乐旗下的微博却依旧被趣图、名言和品牌企划占据,看上去寡淡很多。  “这是我们的品牌调性决

可口可乐:让消费者表达的社区策略

     2012年7月12日,可口可乐2012伦敦奥运中国加油主题曲《中国节拍·震动世界》在北京工体首发。这项由中国奥委会和可口可乐共同发起的活动历时3个多月,通过网络和各城市的地面活动征集到了近2亿个“加油节拍”, 在活动现场被融

声明:《可口可乐:瓶子的奥妙》为网友男儿当自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