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装食用油市场 小包装食用油的主要营销手法



一、差异化——小包装食用油营销的核心

  (一)小包装食用油品牌的市场操作手法

  走访的市场多了,感觉不少区域性专业品牌都喜欢用多产品的操作手法。比如包头的金鹿葵花籽油,在包头的一个超市里就有冷榨、原香、纯香、纯正特制、精制等八九个葵花籽油单品,产品等级从一级到四级的产品都有。皖南大平菜籽油,产品线囊括了小榨(四级)、纯正(四级)和菜籽油(二级、一级)四个品种的菜籽油。长沙的金浩茶籽油有5个茶籽调和油单品:茶籽橄榄油、茶籽花生油、茶籽玉米油、茶籽原香油、茶籽调和油。宁夏的各个胡麻油品牌也都有好几种胡麻油产品。有时全国性品牌在某个区域市场也会执行这一政策,比如福临门大豆油在东北就有8个豆油单品。这种在单一品类上推出多个产品的营销策略,我称之为“群殴”。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单挑”。最典型的就是鲁花,仅凭压榨一级花生油一个产品就打遍天下无敌手。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多力葵花籽油虽然都有一些延伸产品,但主打产品重点突出且与延伸产品区别明显。这些品牌都可以视做“单挑”策略的执行者。

  “群殴”策略的优点看起来很多:产品线宽,能满足不同的价位需求及风味需求,能增加货架陈列面,开展促销活动时几个产品能轮番上阵。可它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容易把消费者搞糊涂。我觉得很可能连卖油的人自己都不清楚这么多产品有什么区别。当消费者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的时候,价格就成了最重要的指标,销量最大的产品往往是该品牌旗下最便宜的那款产品。这类区域性品牌在广告上的投入相对较少。

  花生油产品有浓香花生油和特香花生油两个单品。一般都是浓香花生油的价格高,以鲁花花生油为标杆;特香花生油价格低,希望用低价提高销量。如果做广告,多半也是用在特香花生油上。因为特香花生油销量大。长此以往,浓香花生油不仅卖不动,还会给消费者留下这种印象:浓香花生油要比特香花生油高档,结果把高端的浓香花生油市场让给了鲁花。

  “单挑”策略的优点是产品定位清晰、广告集中。如果货架陈列面积不足怎么办?花钱买。价位不够宽怎么办?那就多上几个规格的产品。价格太高怎么办?那就告诉消费者,油好、用量少,其实更省钱。

  总的来说,全国性品牌多搞“单挑”,区域性品牌倾向“群殴”。个人认为,“群殴”一定敌不过“单挑”。食用油其实没有太多的细分市场,毕竟它只是起到辅助烹饪的作用,多一点或少一点对菜肴味道的影响不大。凡是“群殴”策略得势的市场,多半是因为“单挑”者或多或少地犯了错误,才给“群殴”者留下一定的生存空间。说消费者对地产品牌的口味偏好根深蒂固那是假话,消费者最容易受广告影响了。“强龙”只要用合适的产品加上大把的钞票,没有砸不开的市场,再多的“地头蛇”蜂拥而上也没有用。

  问题的关键在于“定位”。定位不是厂家想当然地对市场的切割,它存在于消费者心目中。在推出一个新产品之前,厂家要先想清楚:消费者会不会觉得你的这个产品与众不同。如果产品本身没什么特色,那就得想出一个概念让消费者“感觉”不同。一个成功的食用油产品不外乎满足了两个条件:差异化产品+强力推广。差异化产品是前提,一个没有差异化的产品,再怎么“强力推广”也没有用。消费者不会认为你的产品越多就越专业,否则,像鲁花这样专做一个花生油产品的品牌早就被淘汰了。

 小包装食用油市场 小包装食用油的主要营销手法

  (二)小包装食用油也要“跨线”

  食用油行业属于传统行业,技术门槛很低。极端的例子,像全国各地都有的那种地下手工作坊,都能利用泔水生产出消费者甚至专家都很难分辨的“潲水油”。小包装食用油产品同质化程度非常高,经过脱胶、脱酸、脱水、脱臭、脱色、脱腊等六道工艺以后生产出来的一级油,很难吃出什么味道。这个行业除了一些抗氧化剂外不允许随意添加其他物质,大家的工艺谁也不比谁先进多少,做出来的产品其实差异性极小。

  同质化严重的结果就是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很高。一般来说,市面上最好的豆油品牌和一般豆油品牌的差价在3元/5L左右,最好的花生油品牌和一般花生油品牌的差价在10元/5L左右。超过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品牌忠诚度就会大打折扣。消费者消费低价产品的时间长了,感觉品质和高价产品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品牌忠诚度很快就会消失。这是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在价格上进行低水平激烈竞争的重要原因之一。

  郎咸平认为:“食品行业的本质就是‘跨线’。传统食品直接取自大自然,无需进行深加工。如果想在传统食品行业获得成功,厂商就必须增加产品的价值,把现代食品的方便性、特色和口味差异等优点运用到传统食品制造上。而对于营养价值不高,只追求方便性的现代食品而言,制造商要想获得成功,除了追求产品的方便性和特色之外,还要努力提升产品的品质,使其具有传统食品的营养价值。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成功的企业通常只靠广告营造其产品的营养感觉。”朗咸平的“跨线”论同样适用于食用油行业。

  小包装食用油相对于散油来说,就是一次传统食品变身为现代食品的“跨线”。通过采用透明PET包装材料,小包装食用油在散油这一传统食品的制造工艺上强调现代食品的方便性。这里其实还有一定的拓展空间,比如使用抗紫外线透明包装保护食用油的品质。笔者在香港还见过一种像空气清新剂一样可以喷的小包装食用油,可以减少用量、便于上色且提高涂抹的均匀度。经济越发达,包装越小型化。如香港市场就习惯将6小支的小包装食用油串在一块同时售卖,这适合以小家庭为主、消费者讲究便利和清洁且不在乎在包装上多花点钱的市场。

更重要的工作是现代食品化身为传统食品的“跨线”。由于精炼程度高,小包装食用油在风味和营养上都不如散油,这就需要“跨线”了。在风味上跨线的方法有:在色拉油中加入花生油和芝麻油,变身为调和油后,会提升一定的风味,或者通过美食广告画面给消费者带来风味好的感觉。在风味上向传统“跨线”做得最好的应属古法小榨花生油,从概念、瓶型到包装,都让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食用油产品。相对来说,小包装食用油产品在营养上“跨线”的要多得多,毕竟营养不像风味那样能有比较直观的感觉、消费者容易被说服,比如,包装得像橄榄油一样的橄榄葵花油,只宣传坚果成分的坚果调和油,基本上可以说,小包装食用油产品的成功就等同于在“跨线”上的成功。

  经常有一些朋友问我:“小包装食用油没有差异化,不做特价或者捆绑销售就卖不动,怎么办?”如上所述,小包装食用油在“安全”、“美味”、“健康”和“心理满足”等方面其实都还有很大的概念空间可供挖掘。食用油产品由于同质化严重而无法做营销。反过来说,如果真能推出差异化的产品,还是很容易赢得市场认可和取得成功的。

  小包装食用油的差异化主要有三条路子:

  (1)在调和油上做文章;

  (2)使产品拥有更好的风味;

  (3)添加营养素。

  1:1:1调和油、5S压榨花生油和植物甾醇玉米油都是成功的营销案例。可是,上述三个产品的成功经验很难复制。除非你能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化产品,国内的食用油厂家大多数缺乏研发能力。其实,对中小企业来说,模仿也是一条创新之路。娃哈哈不就是靠模仿发展起来的吗?宗庆后每年有200天的时间都泡在市场上,大部分工作就是寻找可供模仿的、受消费者欢迎的新产品。不过,要模仿也得模仿得有水平,一定要比原创有一些改进,这样才能实现市场超越。市场上钙奶产品走俏,娃哈哈就推出了AD钙奶。金龙鱼添加10000PPM植物甾醇的玉米油卖得好,福临门就推出了13000PPM的新产品。所以说,模仿推出更优质、更高价的产品并不可耻,依赖低质、低价掠夺市场的抄袭才真正可耻。

  二、要传统才够味

  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大致有三个层次。最基础的需求是“安全”,中间的需求是“营养”和“美味”,最高一层的需求是“心理满足”。食品安全是高压线,一触即死,最典型的是三鹿奶粉。小包装食用油属于居家消费品,能够给人带来的“心理满足”感相对较弱,而且这一功能是附着在第二层次功能上的。所以,小包装食用油产品的发展主要是中间层次的两大方向:“美味”以及由营养衍生而来的“健康”。

  现代食品相对传统食品来说,包装较为完善、产品保质期长、食用较为便利,缺点是在健康和美味上有所欠缺。小包装食用油相对散油来说也有这个优缺点,因而,总是有不少消费者顽固地认为乡下农村的土榨菜籽油或土榨花生油要比小包装菜籽油或花生油香。相对于依靠舶来的现代工艺生产的小包装食用油来说,土榨油还蕴含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味,可以给人带来情感上的依托。所以,农村亲戚带一桶油进城被认为是很好的礼物。

  小包装食用油要想在“美味”上得分,就必须用“中国”、“传统”、“文化”、“天然”等元素,从工艺、包装、卖点等方面严严实实地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原生态的产品。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是这一方面相当成功的营销案例。只在原料的新鲜、绿色和有机上做文章的产品都还停留在较低的竞争层次上,鲁花的产品素以风味著称,从花生油、葵花籽油到菜籽油,无一不是开盖即浓香扑鼻的;即使是坚果调和油、花生调和油,风味也好于一般的调和油产品。不过其品牌推广没有上升到文化层面。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食品产业经历了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散装到包装”,即原生态传统食品、土特产的商品化。

  第二次浪潮是“海外企业引导下的工业化”,即洋快餐、洋饮料、洋方便食品的大量涌现。

  第三次浪潮是“经典食方、传统饮食的时尚回归”,即中国特色、中国元素、民族食品的复兴崛起。比如,近年来倍受风投青睐的“路边摊”食品,如真功夫快餐、周黑鸭、辣味鸭脖。

  小包装食用油的发展也经历了这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小包装食用油相对散油的崛起;

  第二次浪潮是原本在海外流行的橄榄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带着现代的、西方的、健康观念的高端油种的兴起;

  第三次浪潮则是传统元素的应用、传统工艺的采用带来的传统风味的复兴浪潮。

  小包装食用油产品的传统回归,最简单的做法是在瓶标设计上采用古代画面,如福临门家香味压榨纯香菜籽油采用了古代榨油的场景。高层次的做法是从产品包装到电视广告的品牌整合传播全部都采用中国传统元素全盘打造,如胡姬花特香花生油。最高层次的做法是通过重现传统小榨技艺精髓回归古代手工作坊打造出的浓郁油香,如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鲤鱼浓香小榨菜籽油。只要是风味性的传统油种,如大豆油、菜籽油和芝麻油,都有在“越传统、越美味”这方面发展的潜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5614.html

更多阅读

高考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 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

高考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文章的表现手法,虽说有一百多种,但并不要求中学阶段全部掌握。这里仅就中学阶段应该重点掌握的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加以说明。解答表现手法类的题目,首先必须将相关术语(表现手法的概念)理解并熟记,其次应该揣摩题

小妍妍的废物利用DIY服装秀 废物利用服装秀

小妍妍的幼儿园废物利用DIY服装秀。小妍妍的小公主装扮。所用材料:裙子——黄色塑料袋+锡纸(裙边)+纸壳手拎兜(裙子上小花)上衣——粉色帆布手拎兜,黄色塑料袋做成小花点缀魔仙棒——报纸+小饰品包装袋头冠——纸壳手镯——矿泉水瓶+锡纸

聚美优品魔盒 魔盒,做小而美的特色品

      借用本刊主笔张兵武的一句话:未来的产业革命中,更多的突破将来自于高度聚焦某一品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细分的品牌。本土品牌沿着这一路线前行将开创出精彩纷呈的局面。  事实上,对于新生品牌而言,无论是大众护肤,彩妆,洗护

包装行业的发展趋势 包装盛宴 微观行业新趋势

    随着中国快消品市场迈入产业升级,整体提升的革新进程,中国的包装市场越来越炙手可热。作为国际奢侈品包装展的分展--第五届上海国际奢侈品包装展于3月28--29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来自韩国、英国、台湾、日本等两百余

声明:《小包装食用油市场 小包装食用油的主要营销手法》为网友爱是各自成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