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绿色家园精细化工 湖北邮政借鉴精细管理工程,推进可持续发展



“改革创新铸大业,发展持续写新篇”。近年来,湖北邮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中部崛起”的部署,努力践行“协调、融合、整合、联动”的工作方针,全力实施六大战略,谱写了湖北邮政可持续发展的辉煌篇章——在2008年提前一年实现“收入3年突破30亿元”的目标后,2009年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当年实现收入增长20.5%,圆满实现“二次创业”首年目标。今年1~7月,全省邮政三大板块紧密携手,融合联动,继续保持收入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累计实现业务收入25.78亿元,同比增长24.88%。其中,省邮政公司累计实现业务收入17.09亿元,同比增长21.43%。

产品体系战略——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建立健全以核心产品群为发展重点的产品体系,是湖北邮政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湖北邮政在企业多元化发展中,切实构筑核心产品群,通过突出发展“三重点(储蓄、速递、函件)、四小龙(代理保险、电子商务、分销、贺卡)、五明星(数据库商函/账单、小额贷款、公司业务、代收费、畅销书报刊发行)”业务,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不断增强了发展的持续性。

“三重点”业务处于成熟期,市场竞争激烈。湖北邮政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予以强力推进,提高成熟期产品的收益水平。截至7月底,代理储蓄业务规模发展与结构调整双双加速推进,余额达到909.47亿元,同比增长16.48%;活期占比38.52%,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函件业务运用现代媒体理念加快市场的培育和拓展,累计实现收入2.39亿元,完成预算进度的74.71%,同比增长25.97%;代理速递物流业务立足窗口,优化服务,累计实现资费收入9098万元,完成预算进度的46.51%。

“四小龙”业务处于成长期,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湖北邮政加大人财物的倾斜,积极加快拓展蓝海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保持其较高的市场增长率,使之规模效益逐步凸显。贺卡业务累计实现收入1.35亿元,完成预算进度的102.3%,同比增长36.62%;短信业务累计实现收入5028万元,同比增长66.6%;代理保险业务累计实现收入1.73亿元,完成预算进度的82.3%,同比增长49.09%;分销业务累计实现收入2984万元,居全国邮政第5位,完成预算进度的62.17%。

“五明星”业务处于导入期,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湖北邮政加强业务培育,迅速打开市场局面,开辟了新的增长点。1~7月,数据库商函业务累计实现收入4918万元,同比增长17%;账单业务累计实现收入1578万元,同比增长13.28%;代收费业务累计实现收入165万元,同比增长73.68%;代理公司业务累计实现收入758万元,同比增长79.62%;全省基层支行累计放贷6024.5万元;2011年度畅销书报刊预约预订工作全面启动,截至8月已实现预约收订畅销报刊流转额228.5万元。

与此同时,湖北邮政按照“整合资源、统一形象、联动运作、分层落实”的原则,充分整合三大板块产品与资源,对总部经济、农村、中小企业、校园、电子商务、文化产业等六大综合市场进行重点拓展,稳步推进总部经济项目和对大客户的开发。截至7月底,全省29个总部经济项目顺利启动26个,累计形成收入1.09亿元;全省邮政万元以上大客户达到5996户,大客户累计用邮收入达到3.51亿元,占企业非金融类业务收入的48%。在区域经济发展上,湖北县域邮政累计实现收入8.86亿元,同比增长21.28%;现业邮政累计实现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20.25%。

平台建设战略——夯实企业基石,强力支撑发展

湖北邮政站在“打基础、管长远”的战略高度,举全网之力,扎实推进平台建设战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在营业平台建设上,湖北邮政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新增了一批自办网点,大力推广连锁加盟经营模式,在大中城市的社区、校园、商厦发展社会加盟店,将现有委代办网点纳入连锁加盟,并优先与大型超市、连锁便利店、商厦物业部门、学校后勤部门、社区居委会等合作。对市场资源较为丰富、具备开办金融业务条件的纯邮政网点积极争取叠加金融业务;对城市中心网点按照旗舰局标准,建成功能齐全、软硬件一流的示范网点等;对部分业务收入持续较低、市场资源相对贫乏的低效网点进行迁址优化,或改制为社会加盟店。同时,加快推进便民服务站、“三农”服务站建设。目前已累计建设便民服务站3846个、新建改造“三农”服务站2408个。

投递平台的建设有力支撑了邮务类和速递物流类业务的发展。今年,武汉等局增加300辆投递电动车,组建个性化投递队伍,增强了邮政在城市投递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大城市信报箱推进工作力度。武汉市政府将“惠民信箱工程”建设列入2010年市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已安装信报箱2.5万个。此外,速递物流揽投平台建设全面启动,全省96个揽投部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揽投能力显著增强。1~7月,全省邮政速递上门揽收收入增幅达到114%。

在信息化支撑上,今年完成了终端绑定管理系统、个人网银系统邮政金融数据下载平台等金融信息化项目的上线工作,实施了爱心包裹二期、短信系统三期、邮件容器信息系统、CRM二期工程等的上线工作,启动了积分卡系统的建设和视频集中监控一期工程,有力提升了邮政企业发展和管理的科技水平。

面对业务量的迅速增长和今年以来多发暴雨、高温天气的现状,湖北邮政调整二级干线快班汽车邮路及部分全夜航邮路运行计划,压缩了作业时限;开通恩施至武汉速递物流专线、武汉至汉川直达快班邮路,支撑了业务发展;重新梳理和调整一级干线陆路标准特快发运计划,减少了经转环节;应对高铁发展,加强与铁路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了现有火车邮路的运能等。

人才发展战略——想干有机会,能干有舞台

湖北邮政将人才作为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智力保障,以“想干有机会,能干有舞台”的人才理念,着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构建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良好发展环境。

系统化的人才战略体系是推进人才战略的总方针。湖北邮政对全省邮政人才战略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以及全省邮政人才资源的宏观布局、发展模式等都进行系统规划。在人才培养与开发上,建立健全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和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快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并有针对性地从社会上引进邮政急需的特殊专业人才;推进人才职业生涯设计,制订符合人才发展需要的培养计划;加大“双推双考”力度,加强年轻干部的纵横向交流,不断提高其能力和素质;通过合理配置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等。今年,湖北邮政调整、补充和优化了7个市(州)局、3个省公司直属单位的领导班子29人。

同时,湖北邮政还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竞聘上岗,建立“岗位靠竞聘,使用靠能力”的良性竞争机制。今年4月,省公司机关和直属单位面向全省邮政系统公开招聘管理岗位29人。实行经营管理人员试用期制、聘任制和任期制,完善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以岗位管理为基础,以市场劳动力价格为参考,与绩效考核结果相联系的薪酬分配制度,逐步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湖北邮政把人才资本的投资作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财务预算上予以适当倾斜。从内部着手,切实做好人才招聘、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加快实现邮政人力资源由数量优势向人才优势的转变,特别是针对全省邮政支局长、营销人员、营业人员三类人员中40岁以下未取得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连续三年推行“学历大专化”工程,使全省参加大专函授教育在读人员达到2067人。目前,全省邮政已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支局长、营销人员、窗口营业人员占各自岗位人员总数的50%以上,均超过全省邮政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创新发展战略——深化体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湖北邮政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深入推进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真正激发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邮政速递物流改革取得突破。今年,根据集团公司统一部署,按期完成了湖北省邮政速递物流专业的股份制改造工作,组建了湖北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并初步建立了良好的运营体系。

邮政金融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完善邮政金融工作协调机制,在基层支行管理、“三个规定”落实和金融业务发展等方面齐抓共管、协作配合,促进了邮政金融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全省邮储银行系统遵循银行业发展规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加快战略转型,整体运营水平稳步提升。

在三大板块联动发展上,湖北邮政出台了《湖北邮政三大板块联动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三个实施办法,建立了板块业务经营管理有关配套机制,创新出台了代理公司业务、信贷业务和代理速递物流业务发展的意见,通过资源整合共享、优势互补发挥和市场联动拓展,实现了板块间的共赢发展。截至7月底,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累计实现自营收入6.25亿元,同比增长47.02%,完成预算进度的58.95%。速递物流公司累计实现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6.56%,完成预算进度的49.64%。

湖北邮政在调整市(州)局、直属单位领导班子的同时,积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县(市)局长,并将1646名青年知识分子纳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加大了分类用工管理力度,签约大专生全部被纳入了B类工管理,对退役士兵试行了货币化安置改革;加大了对劳动生产率、收支差挂钩考核权重,引导基层企业加强成本管理;调整了省、市、县三级邮政金融、机要、分销专业经营机构,进一步理顺了专业运营管理体系;加大了员工培训力度,仅去年就培训各类员工达到2万余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合格人数达到5200人。

今年以来,湖北邮政进一步规范企业机构、管理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管理,出台了《湖北省邮政企业机构编制设置暂行规定》;建立以效益为导向的人工成本调控机制,引入了“有效业务收入增幅”等指标;严格控制用工总量,全省邮政减少用工459人。

精细管理战略——持续提升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

精细管理是企业运行的核心工程。湖北邮政坚持“五精四细”(“五精”即精华、精髓、精品、精通、精密,“四细”即细分市场和客户、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分目标和任务、细分程序和环节)式的管理,努力提高企业运行质量。(注、“五精四细”是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2001年创立的精细管理工程的内涵。)

将市、县局报刊、物流和代收货款账户纳入零余额管理,对函件、包件、机要、特快、集邮等五种业务直接采用量收数据计列收入、通报考核;将有效收入、网点利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开展了网点损益核算试点工作;积极构建“每月欠费剔除收入考核、每季通报应收账款情况、持续开展长期大额应收款项清理”的应收款项管理机制,欠费清收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7月底,全省邮政企业收支差额和EBITDA资金实绩均超过预算水平;成本费用总体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成本费用预算进度低于收入进度0.84个百分点;非生产性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非生产性开支占年度预算的56.74%,低于收入预算进度8.7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8.61%,低于收入增幅2.82个百分点。

 湖北绿色家园精细化工 湖北邮政借鉴精细管理工程,推进可持续发展

湖北邮政通过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督,使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年,全省有4个支局被授予全国示范窗口称号,3个支局获全国邮政营业旗舰店称号;通过畅通投诉渠道,使责任投诉和媒体曝光同比均呈现下降趋势;规范经营行为,组织开展了世博邮件安全等专项检查活动;完善了省、市、县三级服务质量监督检查体系,规范了服务质量联席会议制度、异常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妥善解决了突发事件。目前,全省邮政客户综合满意度达到89.83分。

同时,湖北邮政还以金融资金安全、消防安全、邮件安全为重点,扎实组织开展邮储网点安全管理双百分达标竞赛和金库、运钞、枪弹管理等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到目前为止,全省邮政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案件。在审计内控工作上,今年全省邮政开展经济责任审计25项;进行工程审计118项,审减工程费用728.01万元;开展了邮政贺卡、五节联送、印制费使用和管理情况的专项审计,较好地发挥了审计工作监督和服务的双重职能。

湖北邮政还稳步推进流程优化工作,实施了报纸集装盒封发试点,普通给据邮件无纸化试点、大件包裹散件封发外走等流程优化项目,完成了武汉邮区中心局信函分拣机的升级改造,降低了处理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

和谐共进战略——营造邮政良好外部环境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邮政事业发展,并给予了大力支持。省委书记罗清泉听取邮政工作汇报,并充分肯定邮政的工作。任世茂、段轮一、田承忠等省领导多次视察邮政,并及时解决了邮政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省政府继9号文件之后,又出台了推动全省邮政农村物流发展意见,为湖北邮政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同时,湖北邮政还加强与主流新闻媒介的沟通联系,加大了邮政服务社会和普遍服务等方面的新闻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了邮政品牌形象。

各级邮政企业以此为契机,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邮政的惠邮政策,为邮政改革发展营造了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累计减少邮运车辆过桥过路费支出700余万元,争取普遍服务财政补助资金4000万元,有效地缓解了全省邮政普遍服务运营压力。

在争取政府支持的同时,湖北邮政正确处理好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认真履行普遍服务义务。他们深入开展“爱心帮扶”、“城乡互联、结队共建”等公益活动,树立湖北邮政诚信服务、文明关爱的社会形象。

全省邮政企业还紧紧围绕“二次创业”目标,积极投身“虎跃荆楚科学发展”劳动竞赛活动,形成了“共谋企业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和谐发展氛围。加强企业民主管理,规范集体劳动合同,积极构建职工心理关怀机制,逐项落实省公司党组确立的八件实事,持续推进职工小家建设,继续开展送温暖和爱心帮扶活动,构建了和谐的劳动关系。同时,还将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孝感局周艳获“全国劳动模范”,黄石局佘景赤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局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6753.html

更多阅读

重庆机床 精细管理工程镶嵌重庆机床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2001年研创性提出了“精细管理工程”的新概念,并赋予其“五精四细”的内涵,具体内容是:一、五精:1、精华:企业需要有效运用、创造、输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精华(含企业精神)、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

给排水工程精细化管理 精细管理工程渗进国酒茅台

2001年,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创新性提出了“精细管理工程”的新概念,并赋予其“五精四细”的内涵,具体内容是:一、五精:1、精华:企业需要有效运用、创造、输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精华(含企业精神)、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

大同御东 大同高速公路御东收费站借鉴精细管理工程

大同高速公路公司御东收费站借鉴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研创的“精细管理工程”,实施了以“四精四细”为内容的精细管理,其具体方法是:一精:精神。“以职业风范成就事业,以专业能力创造价值,以敬业精神赢得感动。”我站全体员工始终将

先进装备制造业 借鉴精细管理工程,装备我国装备制造业

 2001年,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创新性提出了“精细管理工程”,刘先明提出的“精细管理工程”,是指企业按照“五精四细”的思路与方法,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精细化改造的工程。“五精四细”的内容是:一、五精:1

声明:《湖北绿色家园精细化工 湖北邮政借鉴精细管理工程,推进可持续发展》为网友侢寫舊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