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酒文化 铸就“中国酒魂” 汾酒“文化归来”



    李秋喜董事长曾经感言:“实事求是讲,我们汾酒是中国白酒最具文化底蕴的企业。但长期以来,我们有文化而不擅讲文化,不擅将丰厚的文化资源有效地加以战略整合传播,将它转换成巨大的市场感召力。”

  李秋喜认为,汾酒是中华酒文化最典型的代表,“6000年的酿酒史、1500年的名酒史、800年的白酒史”,让她成为中国酿造酒的代表、中国白酒的宗师、中国白酒现代企业的祖庭、中华酒文明的象征。

  在国际酒业当中,确实没有任何一款酒可与汾酒“悠远而持久”的历史文化相提并论。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都曾经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但是,继承古埃及、古巴比伦酒文化的是欧洲,而古埃及和古巴比伦自身却中断了。冯友兰先生曾经有过一句“名言”:世界文明有的是“有今无古”,有的是“有古无今”,只有中华文明是“亘古亘新”。汾酒同样如此。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酒品牌,6000多年没有中断、名酒史1500年未泯。

  自2010年开始,“汾酒新班子”上任后,大刀阔斧、厚积薄发,将以往尘封于汾酒文化博物馆里的巨大文化潜能释放出来,在汾酒文化传播运作上实施了一系列大动作,令汾酒文化异彩纷呈、文化营销魅力四射,充分彰显出汾酒文化强大的竞争软实力。

  “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这三大概念既是对汾酒准确的战略定位,也是对汾酒文化境界的崇高定位。

  “国酒之源”,说明“汾酒”是中国的白酒之源;“清香之祖”,说明在“国酒之源“基础上对清香特质的强调;“文化之根”,则说明汾酒文化是中国酒文化之根。

  这种极具行业战略高度的准确定位,为汾酒文化的未来战略拓展开辟了广阔视野和全新境界。

  2010年6月18日,“汾酒”初试锋芒,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汾酒唯一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白酒品牌甲等大奖章95周年”纪念活动,向全社会明确宣告:当年真正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最高大奖——甲等大奖章的中国白酒是山西汾酒,而且是唯一的。消息一经公布,当即在媒体和公众当中引发一场关于企业诚信经营和诚信宣传的热议。这个活动,让社会公众开始关注汾酒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巨大价值。汾酒集团多年来诚信经营、诚信宣传的良好品质得到彰显,汾酒文化战略初战告捷。

  当年9月5日,“汾酒”又在北京举办了巴拿马大奖95周年纪念版“国藏汾酒”拍卖会,20瓶纪念版“国藏汾酒”拍卖均价153.8万元,单瓶最高拍出209万元,总共拍得3076万元。汾酒承诺:其全部所得将用于成立“山西省汾酒集团公益基金会”。同时还宣布:今后至少五年内,每销售一瓶高端“国藏汾酒”都将提取200元注入基金会,使之长期从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诚信企业做诚信宣传,诚信经营促社会和谐”经营理念、资助教育等社会公益活动。这项举措标志着汾酒文化战略的大幕正式拉开,汾酒文化战略从此“好戏连台”。

  2011年1月,集萃汾酒文化精华的《杏花村诗书画文选》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成功首发,其中囊括了古今名人有关“汾酒”的诗词125首、书画作品180多幅、散文17篇精选作品。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汾酒”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可读性与欣赏性极高,堪称我国白酒行业第一部展现千年白酒文化传承、荟萃众多名家墨宝、集我国酒文化之大成的文化经典书籍。该书的出版,不仅成为“汾酒”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酒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大盛举,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予以高度评价,业界更给予广泛关注。有学者指出,文化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汾酒集团的文化战略,符合21世纪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规律。悠久的汾酒文化无疑是整个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这部汾酒文化典籍,在慰问央企、部队以及造访汾酒集团来宾的赠阅中,广泛传播了汾酒文化的独特魅力,极大提升了汾酒品牌的巨大影响力。

  2011年2月,汾酒集团公益基金会成立大会暨世界酒文化博览会启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两件大事引起人们关注:一件是《2010年汾酒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提出了“诚信中国、理想中国”、“责任汾酒、领航未来”等理念,塑造了绿色汾酒、文化汾酒、诚信汾酒、责任汾酒的儒雅形象,提升了品牌的美誉度;另一件大事是李秋喜董事长代表汾酒集团郑重对外宣布:2015年山西高粱汾酒荣获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中国白酒品牌最高大奖100周年之际,汾酒将在山西太原和杏花村隆重举办“2015年世界酒文化博览会”,所有筹备工作从即日起正式启动。李董事长诚挚发出邀请:届时欢迎国内外蒸馏酒、酿造酒及啤酒、果酒、黄酒等各类含酒精饮料的生产、经营企业组团参会。我们将张开山西人民好客的臂膀,热烈欢迎世界各国和全国各地的广大公众前来做客酒都山西杏花村,参加这一史无前例的酒文化盛会。

  酒类产品是一种文化底蕴深厚的产品,酒文化折射的是人类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之光。这届盛会,将为全中国和全世界酒类产品提供一个展示品牌及历史文化的平台,将为全中国和全世界的广大公众和消费者提供一个丰富酒文化知识、陶冶情操、抒发情怀的场所。

  2011年3月,由汾酒公益基金会主办、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目标的“2011全球华人华裔文言文大赛”,在北京正式启动。这项大赛的创意策划,源于极富前瞻性的思考:前人很多智慧、才艺和累积的经验,都以文言文形式书写在古书上,不懂文言文或者让文言文消失,中国传统文化将遭受重大损失。只有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光大、广泛传播,中华文化才能在世界上灿烂夺目。

  这是有史以来,白酒企业为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而开展大规模公益活动的“滥觞”之举。它反映了汾酒品牌“反哺中华传统文化”自觉与神圣的强烈使命感。正如李秋喜董事长所言:

  中国白酒行业,是一个“国粹性行业”,我们从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汲取了太多养分。没有中华传统文化,就没有博大精深的中国白酒文化。但是白酒不能只汲取营养而不做奉献。所有的中国白酒企业,都有责任和义务在继承、吸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上面下大功夫,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目标诉求,以不同的形式反哺中华传统文化。只有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中国的白酒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只有极大丰富中国酒文化宝库,中国白酒产业的文化境界才能获得根本性提升。

  目前,“2011全球华人华裔文言文大赛”已在新浪网上公布了大赛结果,极大激发了全球华人积极参与的热情;“适量饮酒,健康饮酒,拒绝酒驾,珍爱生命”公益广告正在北京卫视播出;“汾酒公益2011山西省中小学二百名模范教师表彰大会”隆重召开;“汾酒公益自强之星”资助活动即将开始……汾酒公益正在通过一系列公益活动,体现着汾酒集团承担社会责任的国企使命,展现着汾酒集团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爱国情怀。

  2011年7月,汾酒集团与《东方酒业》杂志联袂隆重推出“杏花村汾酒文化学”金牌专栏,首次将汾酒文化作为一门“学问”展开全面、深入和系统化的战略性研究。这也是全世界各酒品当中,有史以来唯一一个将其文化上升到学术高度去加以研究和阐释的经典传播案例。

 山西汾酒文化 铸就“中国酒魂” 汾酒“文化归来”
  李秋喜董事长认为,不用说中国名酒,即便是放眼世界酒文化,杏花村汾酒文化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无论威士忌名牌“尊尼获加”、“芝华士”,白兰地名牌“马爹利”、“人头马”、“轩尼诗”,伏特加名牌“斯米诺夫”,波尔多的酒庄,德国的啤酒,以及中国所有的名酒,其品牌文化影响力或者仅仅局限于本品牌,或者局限于某个品类。而杏花村汾酒文化,却是与中华5000年文明并行,是中华酒文化唯一的完整标本,她曾经改变了中国酒业的走向,并参与缔造了中国白酒业今天的基本格局。可以说,要研究中华酒文化,首先要研究杏花村汾酒文化。

  “杏花村汾酒文化学”的研究学者光明先生指出,杏花村汾酒丰富的历史文化、酿造文化、酒器文化、品牌文化、汾酒文学、汾酒书法、汾酒绘画,以及古汾州地区的农业文明和酒文化,构成了“杏花村汾酒文化学”丰富的研究内容。如果说世界上有哪个酒品牌的文化可以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那一定是汾酒。

  一部《红楼梦》,产生了“红学”;十四部武侠小说,产生了“金庸学”;对学者钱钟书的研究,形成了“钱学”。杏花村汾酒文化,是否可以称得上“杏花村汾酒文化学”,可能还有待广泛认同。但是,中国酒业当中,如果有一种名酒文化可以称为“学问”的话,那一定是汾酒文化。2010年光明先生撰稿的5万字长文《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被公认为是“杏花村汾酒文化学”的开篇之作。汾酒集团正在资助更多、更好的“杏花村汾酒文化学”著作问世。当这种研究慢慢形成规模,自然也就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学问”了。

  2011年8月,在“第五届中国品牌节”上,李秋喜董事长《开启中国酒魂时代》的精彩主题演讲,让所有与会嘉宾和整个白酒行业为之震撼。他指出:

  汾酒文化的复兴,不是为了市场营销而做文化,不是被市场营销绑架的复兴,汾酒文化是作为一种主导力量领导了汾酒的复兴。这样的文化复兴,必将带来中国酒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回归与重建,并由此开启中国酒业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酒魂时代。这个时代的核心内涵,便是以“振兴国酒”为核心的诚信与创新、变革与开放、责任与担当、激情与梦想。因此,汾酒当之无愧成为了中国的“酒魂”。

  在李秋喜看来,汾酒文化的复兴之路,绝不同于以往任何白酒企业关于文化的定义。一般企业做文化有这么几种:一种是无知的文化。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办个报刊杂志,办个电视台、广播电台,多写几篇稿件,多上几次广告,再编上几个故事,就是企业文化。其实连文化的边也没有摸着;还有一种是作秀的文化。把文化作为一种吸引消费者眼球的作秀,其动机就不是实实在在做文化,而是把文化作为一种促进产品销售的工具,是被市场营销绑架的文化。而“汾酒”的文化,准确地讲,应当是战略层面的文化,或者叫文化战略。因为汾酒文化的崛起,不是某一个活动,也不是具体的什么媒体宣传、多写几篇文章、多做几个广告,这些都是战术层面的。汾酒文化的崛起,是把文化作为一种思想,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一种灵魂,文化已成为主导和引领企业发展的内在巨大推动力量……

  汾酒“文化归来”的独特价值及其重要意义,其实正在于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9544.html

更多阅读

汾酒中国酒魂优酷 中国酒魂,2015年梦归何处?

2015的白酒行业依然哀鸿一片,大众化消费市场转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白酒大佬们愁云密布。在如此严酷的寒冬季节,一线酒企五粮液等都难以抵挡残酷的现实,推出低度酒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转变。这也是当前国内白酒行业的缩影,酒企纷纷调整产

汾酒中国酒魂 汾酒,中国酒魂(系列二十九)

     近现代汾酒事业的“四大人物”  ——山西汾酒民国霸业的缔造者们  山西汾阳县南垣寨的王家,是晋商中的一支劲旅,其商号遍及口外及京津。王家与“日升昌”票号的东家李家是儿女亲家。日升昌票号是中国银行的“乡下祖父”

汾酒中国酒魂视频 汾酒,中国酒魂(系列二十)

     华君武:为汾酒主持公道  ——华君武与汾酒文化  同为大漫画家,方成随和、乐天,华君武尖锐、深刻。漫画理论家毕克官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华老的漫画爱憎分明。尖锐、幽默、入木三分。一幅幅漫画,犹如一块块坚硬的石头,扔出

中国汾酒 汾酒,中国酒魂(27)

     李问汉:黄河之水天上来  ——李问汉与汾酒文化  在中国现代的书画家中,我最佩服的人物,是董寿平先生。他至少在四个方面,达到了一般书画家无法企及的境界。  一是他的生活境界。董寿平是经过大起大落的人,又是一位具有独

汾酒中国酒魂视频 汾酒 中国酒魂 连载之二十

     毛主席:子珍 书法 汾酒 ——毛主席与汾酒文化  在杏花村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患难与共的妻子贺子珍,在分别20年之后,在庐山与毛主席会面了。可以说,毛主席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是与贺子珍一起度过的,两

声明:《山西汾酒文化 铸就“中国酒魂” 汾酒“文化归来”》为网友烈酒诱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