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机器人 “机器人餐厅”红火背后的隐忧



  朋友的朋友研发了机器人,用于各餐厅当“服务员”, 成本1.5万卖价5万仍供不应求,购者订不上货。为此朋友概叹:这生意简直太好做了。向邵珠富请教其成功之道,答曰:“有意义”的营销不如“有意思”的营销而已。

  机器人餐厅之所以红红火火,原因是吻合了老板的营销理想——

  1、节省成本,且雇了个“好员工”

 餐厅机器人 “机器人餐厅”红火背后的隐忧

  前不久和一些餐饮店老板交流,他们均感叹现在服务员难招。“机器人服务员”就省却了他们的这种麻烦,你看机器人多听话啊:让它怎么干它就怎么干,还不会发脾气,不会偷懒怠工,不要你的工资和奖金,不嫌弃工作强度高,不需要加班费,不用提供食宿等等。虽然初始投入贵了些,但毕竟是一劳永逸,所以老板趋之若鹜也就不足为怪了。

  2、有新鲜感,吸引消费者

  机器人餐厅出现的消息经轻描淡写的一宣传,就吸引了更多前来看热闹的人。中国人多、人口基数大,你来一次我来一次,饭店门前就熙熙攘攘了。而中国人又好面子,总不能来了白来吧?体验一把才行。好奇心上来了挡也挡不住,总想试试这冷冰冰的机器人服务员和普通服务员有啥区别。在好奇心驱使下、在庞大人群基数支持下,第一个吃螃蟹的店火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短时间内出现 “机器人服务员”供不应求的局面。

  3、营销,“有意义”胜过“有意思”

  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我写过很多,在网上被疯狂转载的一塌胡涂,如《“有意义”的营销不如“有意思”的营销》《营销,要么有意义要么有意思》《历史告诉我们“有意义”,现实告诉我们有意思;传统告诉我们要“有意义”,网络告诉我们要“有意思”》《展会的有意义和有意思》《达仁农场的有意义和有意思》等。总而言之,现代营销光“有意义”还不行,还得“有意思”。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喝足,而更追求很多的“乐子”。机器人餐厅让人们在就餐之余多了一个讨论的话题,让就餐变得“有意思”,出现狂销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狂销背后呢?似乎也出现了一丝让人担忧的苗头。当人们新鲜劲过后,如何长期留住顾客应该成为机器人餐厅老板们思考的问题。其实单纯从“品牌”二字上来讲,“品”就是品质,“牌”就是牌子。靠噱头吸引人进来就餐,这是“牌”,但能不能把人留住,就要靠“品”了,即餐厅的菜品等硬件。可惜,邵珠富从不同渠道得知,个别机器人餐厅的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实在一般,有的顾客甚至明确表示再不打算去了。这说明被暂时繁荣的表象蒙蔽了的老板们,并未看清繁华过后有可能是落寞,这不由令人们对机器人餐厅的未来担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72968.html

更多阅读

奢侈品背后 残忍 奢侈品童装 商机背后的隐忧

     说起好莱坞明星的宝贝们,人们多爱用“ABC”来称呼他们——这些明星宝贝的衣着几乎都是奢侈大牌,A是Armani Junior,B是Burberry Children,C是Christian Dior(Baby Dior)。这些宝贝身着奢侈大牌童装,举手投足尽显明星范儿,引得无数

茅台酱香型白酒价格 “茅台狂 酱香热”背后的隐忧

     由于酱酒工艺独特,具备绿色健康特质,契合了当代消费的理念,再加上与生俱来的高端形象以及产品带来的高利润诱惑,近几年来,酱酒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今天,行业出现酱酒热是市场必然,在引来各路资本纷纷入驻的同时,是否也预示着酱酒

16年中国大型并购案例 大型超市热衷并购背后的隐忧

  继物美和沃尔玛之后,在南方市场经营得风生水起,但在北京却尚未进入主流行列的永辉超市,在上周以“白菜价”收购了韩资超市品牌易买得,又一次向业界展示了大型超市热衷并购的姿态。为何超市巨头都热衷并购扩张?这种模式真的一劳永逸

声明:《餐厅机器人 “机器人餐厅”红火背后的隐忧》为网友荒途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