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也搞饥饿营销 搞营销——营销是神马东西



服装行业是一个最缺乏营销思维的行业,或者说是营销最边缘化的,或者把这里的营销换成策划估计会很更加贴切,而其中以女装,内衣为盛。这是一个很容易遭到砖头,鸡蛋,西红柿的论点,但我想真正思考过的人是报以掌声,当然,掌声会很少。

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很简单,是品牌的发展模式决定的。目前国内女装或内衣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八卦岭模式,其核心就是为渠道服务,迅速招商或进入百货体系---不求最好,但求最快,因此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品牌基本都是渠道品牌,所谓的知名品牌也不过是行业内知名而已——于普通大众而言是没有任何知名度——有研究说,目前在国内培养一个知名品牌要投入五千万元以上,而且是连续性的,就这个标准而言,女装或内衣行业,有几个品牌敢说自己是知名的?

而目前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工作都围绕着两个方面运转,一是加盟商或代理商,其二是百货体系。用尽一切办法吸引客户加盟,用尽一切办法都要进入一线主流百货系统,因为客户也是进入当地百货,最后,所有的营销工作都转化成了围绕百货系统运作。

顺理成章的,所有的营销总监都慢慢的成了事实上的拓展总监或专员——承认这点,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一切的绩效考核指标只有一个:搞定了几个客户或商场。因此,营销总监的任职资格只有一个要求:客户资源足够多或有搞定商场的资源。因而营销总监不可避免的走上了贩卖客户资源或渠道资源的道路。客户资源的多寡成了衡量营销总监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所以,当某些营销总监说运作或操盘某个品牌时其实是指又挖了之前服务的品牌墙角——又成功使客户倒戈,或者是说进了天虹或茂业某个门店。

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就是上面讲的是由品牌发展模式决定的,即运作品牌的思维决定的。

至于模式是好是坏,思维是高是低,只能说,见仁见智。

但有一点是,目前这种模式下,有一个最核心,甚至唯一的核心是缺失的,那就是消费者。是的,在目前这种思维之下,消费者是没有被考虑的,因为在这种思维或模式的运作之下,其所要服务或搞定的只是加盟客户或商场招商人员,至于消费者最后是否埋单,是否买账那是不在思考范围之内的.

 华为也搞饥饿营销 搞营销——营销是神马东西

因此,和这些所谓的营销人或操盘者谈营销是一件非常尴尬甚至难为情的事情。

而在品牌运营的人员配备方面就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趣而吊诡的形象---比如说,一个投了1000多万的品牌,运作了将近一年左右的时间,但硬是没有开出店,老板抱怨的说我们的这个营销总监的水平不行,他以前做的是一个休闲类的低端的品牌,而我们这个品牌定位是高端时装,他之前的那些客户一个也没有带来,现在准备上一个低端的新品牌来做,但好像他也没有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有价值的方案出来。说完之后,长叹一声。

这个故事说明几个问题,一个品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营销人?是盲目追求所谓服务过的知名品牌的人?还是根据自身发展的状况予以配备真正合适的人呢?一个有着理性、清醒的营销人是不是就觉得在所谓的知名品牌混过就认为可以搞定一切品牌呢?而哪些所谓知名品牌的操作手段是不是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呢?客户或商场凭什么被你搞定?

可以说所谓知名品牌的成功都有着自身发展的特定条件,特别是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所谓的知名品牌,其成功的偶然性大于必然,正如我一再强调的观点,其成功不是营销的成功,不是策划的成功,更不是智慧的成功,而是中国国情的大环境之下的一种偶然成功,因此,可以说这些所谓知名品牌并非为某个所谓的营销大师或营销总监所能左右或改变,更何况在目前的架构下面,一个品牌的成功并非为一两个人之功而成,否则为什么在这个品牌干得风生水起到另一个就蔫了呢?

于是,营销总监抱怨说这个老板的操作思路有问题,于是,就提出走人。

有人问我,为什么服装业的人流动这么频繁?答曰:一是品牌老板急功近利,盲目追求要所谓的知名品牌的人,只要能挖来客户承诺给来者以优厚的承诺,二是这些营销人为了“卖”一个好价钱而盲目承诺可以做到赶超同类品牌,三,到了一定时间,双方的承诺都无法兑现,只能一拍两散。

可以说这是服装业营销人流动频繁最为根本的原因。

其实,导致某些企业老板孜孜不倦的寻找知名品牌的营销人的背后,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一是在急功近利的驱动下,利用这些营销人原来建立的关系网,迅速招商圈钱,其二利用其资源进入主流百货体系,以为这样就能把品牌做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当一个品牌要求客户资源之时估计这个品牌正深陷资金链随时断裂的泥沼。|!---page split---|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其实营销在这里已经是被遗忘,或者说把营销的根本目的丢弃了,营销被简单粗暴的变成了对客户或渠道资源的一种掠夺,因此这也成了为什么女装或内衣行业新品牌层出不穷的原因-----搞不定客户或商场,品牌就意味着死亡。于是我们就发现,在女装或内衣行业那么多的新品牌犹如过江之鲫却往往昙花一现。

因此,我们回归到核心的问题,营销到底是神马东西?

可以肯定的回答:营销绝不是搞定客户或某个商场,或者说搞定客户或商场不是营销的目的或全部。搞定客户或商场也不能证明营销的成功---这不是判断营销成功的标准。

首先说营销的起点在哪里?

营销的起点是策划,营销是策划的实施过程,是策划在具体运作中的量化体现,营销既是对策划水平的检验,又是策划在具体实施中的继续完善。因此,策划既是营销的起点,又将贯穿整个后续的营销活动。由此,可以这样说,策划是营销的灵魂。如果营销就像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那么策划就是这个“营销人”的大脑---因此当这个“营销人”出现行动不便、言语失常等等毛病时,那么可以肯定是策划这个“大脑”出现了病变。

无可否认,策划这个词已经被人庸俗的归为炒作或胡编乱造,甚至坑蒙拐骗,这既是误解也是无知甚至是悲哀。当然这也要归功于我们的那些所谓的策划大师们所谓的策划成果---国内服装界假洋鬼子的盛行既是此种策划的结果—如果说是策划是一种工具,这种工具所带来的利弊当然要看使用者是基于什么目的想要达到什么结果—--正如菜刀是厨房切菜的工具,但你不能阻止某些人拿菜刀去杀人。你不能因为菜刀可以杀人就将菜刀归为管制刀具,从而使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消失—-购刀实名制也仅仅是购买程序之中增加了一个手续,但并没有就此禁止我们普罗大众使用菜刀去切菜削水果的权利---所以,不能因为策划可能存在的弊端而弃之不用。

策划是智慧创造的行为,是将品牌“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东西用一种科学、艺术的手段而清晰呈现出来,并为目标消费者而接受理解,套用一个时髦的说法就是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可以看出策划是针对消费者的,是为了建立或打通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沟通管道的一种创意过程,其服务的目的、核心、过程、结果所要关注都只有一个---消费者。

而如今的某些品牌的做法其实早就偏离了这个核心,这也就是导致了企业主与营销经理人之间的频繁分手,何有此说?

当我们把营销简单粗暴的归为搞定客户或商场之时,其实忽略了或遗忘了客户或商场背后的或者说他们的生存源泉—消费者,成就这些客户或商场的正是这些被品牌忽略或遗忘的消费者,当企业用种种手段搞定客户或商场之后,他们背后的消费者却用脚投票给出了答案---消费者-爱华网-不去光顾你的品牌。

因此,就会发现,就算这些营销人一时半会的搞定某些客户或商场,但最终却并没有为客户或商场带来预期的投资收益,因而,这些客户或商场最终还是抛弃了这些心存侥幸的品牌。这个结果反过来传导到企业之时,老板和营销人之间的分歧也就显现出来,因而就出现前面所说的一幕,互相抱怨,最终分手。

如果说加盟客户或商场这些专业客户也算是消费者的话,你说他们有你想象的那么傻么?

举一个电器品牌的案例,格力当年因不满国美各种名目繁多的乱收费而全线退出国美,那么格力何以有和国美叫板的底气?因为通过多年的品牌建设,格力拥有自己忠实的消费者,就算格力退出国美,这些消费者也会购买格力。而苹果之所以在全世界都将电信公司整治得服服帖帖都必须按照苹果的游戏规则办事之时,其背后的逻辑就是因为在全世界苹果都为自己的品牌培育了令电信公司也无法撼动的粉丝。

因此当一个品牌在策划之时就注重培育自己的目标消费者,培育自己品牌忠实的粉丝,那么寻找客户或进驻商场就是顺理成章之事,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商场都对来自欧美日韩的品牌打开方便之门的根本原因。

也就是这个道理,一个营销总监的跳槽可能会利用过去的关系去倒戈一部分客户或利用原来的资源进驻某些商场,但是,他却无法改变消费者的心智。

因此,只有发挥策划作为营销的大脑的正常功能,切实的围绕消费者这个核心进行营销工作,才可能使品牌健康成长,才可能真正建立基业长青的品牌。而这才是营销真正的驱动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74507.html

更多阅读

华为VS小米:“得天下者得民心”

      当华为宣布荣耀与喵王不是针对小米时,大家都笑了;当华为宣布京东和华为商城总预约量超过500万时,雷军又哭了。似乎看上去中国并非是一个允许“饥饿游戏”的国度,在这个智能设备严重匮乏的国度,华为的“赈灾式”营销又将手机电

华为之道:灰度哲学下的管理逻辑

      20多年,从一家小微企业成长为世界500强,为什么仅仅是华为?任正非说:“是什么使华为快速发展呢?是一种哲学思维,它根植于广大骨干的心中。”  华为的灰度哲学  毫无疑问,任何一家企业的成功都是其管理哲学的成功;任何一家企业

酸奶里隐藏5大秘密 华为现象的4大秘密

     中国企业普遍的信条是:全力打造出最完美的产品,创出品牌,征服世界。华为则进一步认识到间接策略的价值,实现与跨国公司的广泛合作。凭借自己的产品和技术,通过参股或控股,华为以技术为本,借力知名品牌与其渠道,实现华为全球技术版

中美贸易战 美国狙击华为中兴 电信贸易战一触即发?

     “这意味着如果思科想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的话,同样存在巨大的机会。”  思科始作俑?  在很多细分市场领域,华为和思科之间的正面竞争早已开始。  除了华为、中兴战略布局给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之外,在很多细分市场领域,双

华为工作地点选择 营销人工作地点的选择

系列专题:营销人在路上     营销人工作地点的选择  我们常把市场比做战场,那么营销人也就成了士兵,当然也有将帅。这一比喻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些偏颇。战场上的士兵是被动性的,随令而行,他们选择不了战场,甚至不能选择敌人,而我们营

声明:《华为也搞饥饿营销 搞营销——营销是神马东西》为网友潮小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